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项德胜在现代徽墨制作中独树一帜,在方寸墨面之上再现了书法、绘画之作,传承平雕、浮雕、半圆雕乃至立体雕刻等诸种工艺,开启了现代仿古墨、工艺墨的艺术天地。
墨,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按照顺序“笔”排在首位,但只有笔墨相配,才能让笔的价值发挥到极致。正是那一抹黑色,成就了中国书画艺术在世界艺术中的独特风格和不可取代的地位。
徽州歙縣,自古以来以“墨都”享誉中外。据史料记载,南唐李廷取当地的制墨原料用易水墨法,质量上乘,受到后主李煜的赏识,赐其国姓,提拔李廷为墨务官。此后若干年来,徽墨一直被官府及文人雅士所青睐,并选为贡品而独宠。
徽墨作为墨中的佼佼者,有着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纸笔不胶、香味浓郁、丰肌腻理等特点,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项德胜,则正是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他在现代徽墨制作中独树一帜,在方寸墨面之上再现了书法、绘画之作,传承平雕、浮雕、半圆雕乃至立体雕刻等诸种工艺,开启了现代仿古墨、工艺墨的艺术天地。
一份工作开启一扇墨香之门
1963年出生的项德胜,如今被诸多光环所笼罩着,他不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还是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同时也是一些知名学府的客座教授……
但谈及项德胜与徽墨的结缘,还得从他父亲项观树说起。
20世纪40年代,项观树到胡开文墨厂里当学徒,开始学习制墨,并在出师后留厂工作,直至1979年退休。
与当时的很多工人子弟一样,当时16岁的项德胜顺理成章地顶替了父亲的工作,到徽墨厂报到上班。
“那时候,我根本没想过什么发展,什么事业,可以说什么都没想,那就是一份工作。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有一份稳定工作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情。”项德胜回忆,“所以我小小年纪就能进厂,很开心,没想过以后的生活,更没想到会和徽墨打一辈子交道。”
虽然父亲的老本行就是制墨,但是项德胜却只在儿时看过父亲在车间忙碌,里面的门道他懵懵懂懂,对墨也没有太多的感情。
到了工厂之后,项德胜被分到制墨车间。锤墨是制墨中最基础,也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一道工序。父亲把他委托给老同事汪德基练基本功,在汪师傅的严格要求之下,项德胜每天抡着七八斤重的锤子对着墨饼敲来砸去,手都起泡了,第二天就开始红肿,连东西都抓不起来,10个手指缝里都沾满了黑墨屑。
“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忙完再怎么打肥皂,手都是黑的!”项德胜告诉记者,“制墨车间被称为是世界上最黑的工坊,可以说,这是一个又累又脏的活儿,以后都有可能找不到媳妇儿。”
这样枯燥而单调的日子仅仅过了一个月,项德胜就有了新的想法,他不想一辈子都做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想要学一门真正的手艺。他的想法得到了父亲的支持,在父亲的鼓励下,他一边咬牙继续坚持,一边开始动了换工种的信念,想到墨模雕刻车间里当学徒。
可墨模雕刻车间的老师傅性格古怪,不愿收徒,不肯对外传授看家本领。项德胜没辙,只好采取“迂回战术”。他每天天不亮就到厂里制墨,赶在中午之前做完自己当天的本职任务,剩下的时间就到墨模雕刻车间转悠,跟同事聊天,看他们做活,把一点一滴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回去再依葫芦画瓢。
一天,墨模雕刻的一位年轻同事送给项德胜一副开路刀,他自己又打了几把刀。“雕墨模的工具是买不到的,都得自己打造。”项德胜得不到师傅的指点,只能自己“瞎琢磨”,依葫芦画瓢打造出了自己的第一套工具,也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项德胜自幼喜欢画画,并有了一些基础,正是依托着一心想进墨模雕刻车间的劲头和扎实的美术基础,没过多久,他就设计出一款“金鸡独立”。
而这款“金鸡独立”也改变了未来他的人生轨迹。项德胜“小打小闹”自己设计、自己做出来的锭墨无意中被厂领导看到,“这样的天才,居然还在锤墨,简直是岂有此理!”厂长当场把他调到墨模雕刻车间,“小项这样的人才,10个都不算多!”
不忘初心
墨,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按照顺序“笔”排在首位,但只有笔墨相配,才能让笔的价值发挥到极致。正是那一抹黑色,成就了中国书画艺术在世界艺术中的独特风格和不可取代的地位。
徽州歙縣,自古以来以“墨都”享誉中外。据史料记载,南唐李廷取当地的制墨原料用易水墨法,质量上乘,受到后主李煜的赏识,赐其国姓,提拔李廷为墨务官。此后若干年来,徽墨一直被官府及文人雅士所青睐,并选为贡品而独宠。
徽墨作为墨中的佼佼者,有着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纸笔不胶、香味浓郁、丰肌腻理等特点,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项德胜,则正是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他在现代徽墨制作中独树一帜,在方寸墨面之上再现了书法、绘画之作,传承平雕、浮雕、半圆雕乃至立体雕刻等诸种工艺,开启了现代仿古墨、工艺墨的艺术天地。
一份工作开启一扇墨香之门
1963年出生的项德胜,如今被诸多光环所笼罩着,他不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还是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同时也是一些知名学府的客座教授……
但谈及项德胜与徽墨的结缘,还得从他父亲项观树说起。
20世纪40年代,项观树到胡开文墨厂里当学徒,开始学习制墨,并在出师后留厂工作,直至1979年退休。
与当时的很多工人子弟一样,当时16岁的项德胜顺理成章地顶替了父亲的工作,到徽墨厂报到上班。
“那时候,我根本没想过什么发展,什么事业,可以说什么都没想,那就是一份工作。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有一份稳定工作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情。”项德胜回忆,“所以我小小年纪就能进厂,很开心,没想过以后的生活,更没想到会和徽墨打一辈子交道。”
虽然父亲的老本行就是制墨,但是项德胜却只在儿时看过父亲在车间忙碌,里面的门道他懵懵懂懂,对墨也没有太多的感情。
到了工厂之后,项德胜被分到制墨车间。锤墨是制墨中最基础,也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一道工序。父亲把他委托给老同事汪德基练基本功,在汪师傅的严格要求之下,项德胜每天抡着七八斤重的锤子对着墨饼敲来砸去,手都起泡了,第二天就开始红肿,连东西都抓不起来,10个手指缝里都沾满了黑墨屑。
“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忙完再怎么打肥皂,手都是黑的!”项德胜告诉记者,“制墨车间被称为是世界上最黑的工坊,可以说,这是一个又累又脏的活儿,以后都有可能找不到媳妇儿。”
这样枯燥而单调的日子仅仅过了一个月,项德胜就有了新的想法,他不想一辈子都做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想要学一门真正的手艺。他的想法得到了父亲的支持,在父亲的鼓励下,他一边咬牙继续坚持,一边开始动了换工种的信念,想到墨模雕刻车间里当学徒。
可墨模雕刻车间的老师傅性格古怪,不愿收徒,不肯对外传授看家本领。项德胜没辙,只好采取“迂回战术”。他每天天不亮就到厂里制墨,赶在中午之前做完自己当天的本职任务,剩下的时间就到墨模雕刻车间转悠,跟同事聊天,看他们做活,把一点一滴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回去再依葫芦画瓢。
一天,墨模雕刻的一位年轻同事送给项德胜一副开路刀,他自己又打了几把刀。“雕墨模的工具是买不到的,都得自己打造。”项德胜得不到师傅的指点,只能自己“瞎琢磨”,依葫芦画瓢打造出了自己的第一套工具,也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项德胜自幼喜欢画画,并有了一些基础,正是依托着一心想进墨模雕刻车间的劲头和扎实的美术基础,没过多久,他就设计出一款“金鸡独立”。
而这款“金鸡独立”也改变了未来他的人生轨迹。项德胜“小打小闹”自己设计、自己做出来的锭墨无意中被厂领导看到,“这样的天才,居然还在锤墨,简直是岂有此理!”厂长当场把他调到墨模雕刻车间,“小项这样的人才,10个都不算多!”
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