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政治事件营销:止于战略层面

来源 :成功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un_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备受关注的两岸包机的再一次成行,政治事件营销再一次成为营销界讨论的话题。但企业不应局限于政治事件本身进行事件营销,而是应该更多地关注政治事件背后的政策走向,考虑政策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围绕政策调整自己的营销战略。
  
  政治影响营销战略
  
  企业的战略研究部门应该关注与企业相关的政策变动,在战
  略层面加强对公共政策的研究、了解、利用和影响,根据政策
  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营销战略。
  在中国,政府对于经济活动,其干预和卷入的程度都是非常高的。因此,在中国的营销活动,实际上是避不开政治的。中国政府管理的范围非常广:第一,政府决定是否允许某个企业进入某个市场或者某个行业;第二,对于企业的经营规则会进行管理,其中包括企业采用的生意模式是否会受到限制;第三,对企业的生意规模、交易对象,在某些行业,还会进行限制。尤其是一些新开放的领域,比如说现在的民用航空业。所以,企业是需要非常关注政策的发展和变化的。
  一些大的跨国公司,投入很大的精力研究中国的政策发展。比如壳牌石油,他们经常举行一些社会风险管理会议,有时候还会讨论到在中国的社会风险管理问题。在十六大召开之前,他们就曾经开会讨论十六大产生的领导人的管治风格、理念会对能源行业有多大的影响。可口可乐、GE也都在做类似的事情。
  当然,要强调一点,就是政治家看政治和企业家看政治,是不一样的。企业家关注的更多的是这个政策在多大程度上对本企业的生意有帮助。企业的战略研究部门,或者是战略研究的主管,应该关注与企业相关的政策变动,在战略层面加强对公共政策的研究、了解、利用和影响,根据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营销战略。
  
  政治营销的技巧
  
  政治敏感性越高的事件,风险越大,企业的政治营销,最好是采用一些比较间接的方式。
  有些政治事件是可以在其间树立企业形象的,有些是能够给企业带来商机的,有些是让企业有机会开展内部公关的,而有些政治事件或者政策,和企业是没有关系的。政治事件或者政策,对于企业的影响也不同,有些影响比较直接,有些比较间接。各个企业的情况不同,所以不存在一个统一模式,要分析具体的事件以及企业自身的特点。
  政治敏感性越高的事件,风险越大,企业的动作太大了,容易出问题,遭到各方的反感,所以企业在利用时,要特别谨慎。而企业动作太大的话,也会浪费资源。在中国,政治有一定的敏感性。因此,在进行政治营销时,对于营销人的知识、分寸、技能的要求是很高的,必须要理解其特定的规则,只有掌握了规则,才能够得心应手地与政府人员交往,开展营销活动。
  企业的政治营销,最好是采用一些比较间接的方式。
  在西方国家,虽然企业很少借助政治开展事件营销,但他们并没有放弃政治营销。在西方企业中,一般都有一个专门处理政府关系的主管部门或者人员。其实对政府政策的研究,也是政府公关、政治营销的一种,在研究过程中,就可以慢慢地和政府相关人员建立关系,但这些工作都是非常间接的。另外,一些企业高层领导与政府领导人建立私人关系,有些时候,在不违反公众的原则的前提下,还可以享受到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好处。此外就是一些看起来与政治没有什么关系的公关活动,比如当政府对某个社会问题比较关注时,有些公司就愿意在这方面多做一些工作。这些工作就更间接一些,表面好像是急政府所急,想政府所想。这样可以给政府相关人员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以便来日建立直接的关系。
  
  政治营销的局限性
  
  政策强调连贯性、延续性,而企业的事件营销是追求新鲜、时尚,有时效性;利用政治事件开展营销活动,通常影响到的都是低端群体,而不是高端群体。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企业利用政治事件或者政策开展事件营销活动,总的来说,是比较少的,因为一般企业和政府行为的界限还是比较清楚的。政治家一般不想直接与企业发生关系,因为这种情况一出现,公众就会怀疑政治家的公正性;企业家也不一定愿意和政治人物绑在一起。企业家的特点是八面玲珑,大家都讨好。
  国外企业比较少借助政治事件、政策开展事件营销,更大的原因是政治的特性,和企业的特性并不是很一致。比如政策强调连贯性、延续性,而企业的事件营销是追求新鲜、时尚,有时效性。通常来说,政治家或者官员欣赏的事物,是相对落后一些的。因为它要让每个人都接受,而每个人都能够接受的事物,一般都是那些平淡无奇的事物。而企业销售的产品,强调的是个性,与众不同。奥迪汽车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在中国,它被选为政府高官用车,这使得它在商务群体中出现推广困难,因为商务人士认为它是公务用车,而不是真正的高品位商务用车。
  利用政治事件开展营销活动,通常影响到的都是低端群体,而不是高端群体。因为政治要影响大多数人,而大多数人中间,以低端群体为主。高端人群追求的是独特、新鲜和时尚。而低端人群本身并不愿意承认、安于自己的低端地位,在消费时,总是以更高层次的人群为模仿对象。此外,政治事件是一种公众事件,它要求公众、公平、民主、大家占有利益。如果商人利用这些事件挣钱,马上就会遭到质疑的。所以说利用政治事件开展直接营销,并不是合适的选择。
其他文献
最具毒性的品牌就是增长最快速的品牌,它们都在点燃消费者的热情上有着过人之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下滑幅度最快的品牌,它们似乎只是沉迷于公司规模的大小,并不在乎与顾客构筑独特关系的能力。  什么是品牌毒性?  先看看这些案例。  在中国,一名传奇游戏玩家闯入位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园区  的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客服中心,上演了一出“自焚”事件。在美国,一名苹果电脑的发烧友,由于发现iPod音乐播
期刊
“只有选择正确的成长模式,才有可能靠近目标。”规模大小对于今天来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经过多年努力而痛苦的摸索,他们已走在了通往“超级大”的路上。  越悲观的市场行情,往往越孕育着井喷式的机会。在这个短时间的低谷期内,找准方向、选对路径、坚定信心,你,将来就会是真正的“超级大”。  随着中国渠道业的深刻变革,对经销商的地位直至生存的担忧,开始在坊间弥漫。有些人认为,“十年后经销商这个阶层将会消失”
期刊
美国消费者大爷们退货的“权利”恐怕是其他国家鲜能企及的。  难怪有欧洲的商业经营者抱怨“世界的规矩都让美国人给搞坏了”。    美国人搞坏了退货的规矩    在美国,12月份是一年中购物最旺盛的时节。圣诞再加元旦的节假日过后,商店里仍然熙来攘往,但细看之下却会有一些有趣的发现,那些来退货的人比来捡甩售便宜货的往往更多。退货的人顶多只需说一句“我不喜欢这件东西”,就构成了退货的充足理由,而店里也懒得
期刊
利基战略=中小企业成长战略——利基的中国式思维    利基战略是以专业化战略为基础的一种复合战略,也许,可以看成是一种企业成长的模式。迈克尔·波特将利基理解为企业的竞争战略,在菲利普·科特勒眼里,利基为职能战略。 但如果针对中国企业,将利基理解为一种企业成长战略更合适。它指企业选定一个很小的产品或服务领域,集中力量进入并成为领先者,从当地市场到全国再到全球,同时建立各种壁垒,逐渐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
期刊
相对于其他商品而言,保健品的销售价格与实际成本之间的“恩怨”显得更加扑朔迷离。而作为所有营销组合中最灵活的因素之一,销售价格策略的恰当与否,直接决定着产品在市场上的成败。毫无疑问,当产品出来之后,定价是老板或高级营销人员所面临的第一大问题。  特别是当中国的保健品定价不能完全遵循其他行业的常用定价原理时。    保健品定价策略非同一般保健品定价的特殊思路    产品的定价方法很多,如成本定价法、盈
期刊
随着全国各地掀起的建筑热潮,中央空调及其配套产品拥有着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随着广大消费者对空气质量的重视,一批质量较差的小型空调制造企业必然发展受限,被渐渐淘汰出局。  国盛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地处青岛,产品线较广、质量过硬、售后服务做得较好、价格上有一定优势的企业。但经历成长期渐渐步入发展期的国盛集团公司,在壮大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如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有限,加之几家大型公司的竞争,增长
期刊
影响中国的营销理论  ——中国营销精英和营销名词的故事    从这些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应用过程中,我们看出,以往我们对营销理论的学习和应用大多是被动的急用现学、现囤现卖式的,或者就是企业的几个营销人在学或者干脆就仅限于营销咨询公司学,这也许就是企业会陷于营销误区、市场误区,甚至是发展误区的根源之一。  未来,中国的企业家们应该好好补上这一课,因为营销理论是关乎整个企业战略的大学问。  营销是一门实
期刊
至读者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物流对企业在市场上能够取胜的决定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从本质上说,企业在市场上的表现欠佳是由产品的质量、价格以及产品的供给三个因素决定,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对企业的竞争能力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这三个因素都分别直接受到物流的影响。  世界经济正在纵向上对制造商、供应商、顾客、贸易和物流公司进行重新分工。介入生产以及销售环节的第三方物流的出现将是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三
期刊
中国对葡萄的培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多年的汉朝时代,但中国对葡萄酒文化的培养似乎一直属于空白。这里所说的葡萄酒文化,是指人们能够大范围地,非常有规律地将葡萄酒与一般餐饮搭配饮用,并养成在一些特殊场合品尝高档葡萄酒的习惯。而在目前,中国葡萄酒并不成熟的市场推广和极其有限的品牌选择,已成为制约中国葡萄酒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     米尔顿·科特勒    美国科特勒营销集团主席现代营销学创始人之
期刊
作为一名物流专家,20年来,山姆一直为各国际组织(IO)和非政府组织(NGO)运送各种人道主义援助提供物流支持,在战火纷飞的科索沃和饿殍遍地的非洲都留下过他的足迹。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爆发。2005年1月6日,山姆飞抵阿姆斯特丹领受任务。某人道救援组织已分别在巴基斯坦和阿联酋采购了重达130吨的食物、药品、毯子和帐篷等物资,并分头包机直接运往位于苏门答腊岛东侧的棉兰,然后由山姆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