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逐步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文章分析了一些单位在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与改进国库集中支付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财政国库 集中支付制度 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8-172-01
为改变财政支出体制改革落后于整个财政体制改革的现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近年来,我国正在逐步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笔者所在的单位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两年以来,强化了预算的执行,有效规范了资金收支行为,增加了资金使用透明度,减少了资金运行成本。与此同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与问题,有待完善与改进。
一、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批复滞后,资金使用受限。每年年初,财政在预算资金的批复时间上往往滞后于资金的正常使用,特别是一些专项资金的预算可能要到当年的3—4月份才能批复。根据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办法的规定,不允许单位先行垫付预算资金再从零余额账户中划转,这样导致单位在预算及用款计划批复之前,不能动用自有资金来弥补财政资金不到位的空缺,直接影响了一些时效性较强项目的正常展开,进而拖延了年度预算的执行,尤其是一些人员类支出专项补助的批复滞后损害了职工的切身利益。
2.程序繁琐,财务工作量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是以部门预算为基础,需每月提前编制用款计划,待财政层层审核通过方能使用,若某项目的经费末纳入预算,或是有预算尚未编制用款计划,都将得不到经费保障,给财务管理带来很大压力。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的相关规定,单位使用用款额度需按项目的类、款、项进行结算,而国库集中支付操作系统中的科目编码与各单位的会计核算系统中的科目编码不一致,导致数据处理口径也不同,这就使得财务人员在处理支出业务时出现重复劳动,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月末终了,需按代理银行提供的对账单,核对财政授权支付的额度、支出数、额度结余数等,与以往银行存款对账不同,财政对账除核对支出数外,还要按支出的类、款、项及项目支出情况进行核对,这对于涉及国库集中支付项目较多的单位而言,工作相当繁琐。
3.资金支付手续不便,工作效率低。现在以财政部门为中心的预算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尚不成熟,财、库、行之间尚未实现全面联网,大部分操作仍通过人工完成,所消耗的时间较多,加上网络传输速度、操作人员熟练程度等原因,使得资金的支付速度较慢,不能做到当日清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预算单位要动用财政性资金购买商品、劳务和支付款项时,需先提出支付申请,经核算中心审核通过后直接将资金划拨给收款单位,不能由单位先行垫支,这就造成职工在报销费用时,不能直接从财务出纳处领取现金,而是要先将原始凭记提交财务登记,待财政审核拨款后再到出纳处领取,增加了报销环节,给职工带来不便,甚至引起职工的误解。
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建议
1.重视财务管理,加强业务技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一项势在必行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及大力支持,特别是使预算单位领导认识到此项改革的目的和意义,高度重视财务工作。同时加强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加预算单位财务之间的业务交流,总结工作经验,探讨解决方案,从而提高业务水平,以适应改革纵深发展的需要。
2.完善操作细则,试行资金垫付。财政部门应加快预算项目批复进程,尽量缩短预算及用款计划的批复与预算单位执行项目之间的时间差,同时可以允许预算单位对一些有较强时效性的项目在资金没有下达的情况下,经财政审批同意后从单位基本账户用自有资金适当垫资,以保证项目的正常开展,待该预算项目批复后由零余额账户向单位基本账户划转。对于职工报销不便的问题也可以采取相同的账务处理,以增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可操作性。
3.调整财务制度,适应改革需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各预算单位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在严格执行相应财务制度的前提下,及时修订有关财务制度与规章,规范账户设置,细化会计核算,统一会计科目的编码,调整人员岗位设置,以适应国库支付操作系统的要求,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财务部门要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科学合理地编制用款计划,对预算项目实行动态控制,确保项目按进度执行。
4.强化支付网络,提高支付效率。高速便捷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基础和支撑,在建设严密安全的财政、国库、银行、预算单位之间的联合信息网络的同时,完善国库资金银行支付与银行清算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缩短网络重复传输时间,提高资金支付效率。对于预算单位一些采用同城委托收款方式结算的日常支出费用(如住房公积金、各类社保、水电等费用),可以利用国库银行支付系统先由代理银行直接垫支,并能在系统中自动反馈到核算中心,经审核后再将款项划转代理银行,减少预算单位先由基本户代垫、再向核算中心申请支付划转等一系列烦琐程序,提高支付效率。
(作者单位: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杭州管理处 浙江杭州 310000)(责编:若佳)
关键词:财政国库 集中支付制度 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8-172-01
为改变财政支出体制改革落后于整个财政体制改革的现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近年来,我国正在逐步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笔者所在的单位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两年以来,强化了预算的执行,有效规范了资金收支行为,增加了资金使用透明度,减少了资金运行成本。与此同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与问题,有待完善与改进。
一、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批复滞后,资金使用受限。每年年初,财政在预算资金的批复时间上往往滞后于资金的正常使用,特别是一些专项资金的预算可能要到当年的3—4月份才能批复。根据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办法的规定,不允许单位先行垫付预算资金再从零余额账户中划转,这样导致单位在预算及用款计划批复之前,不能动用自有资金来弥补财政资金不到位的空缺,直接影响了一些时效性较强项目的正常展开,进而拖延了年度预算的执行,尤其是一些人员类支出专项补助的批复滞后损害了职工的切身利益。
2.程序繁琐,财务工作量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是以部门预算为基础,需每月提前编制用款计划,待财政层层审核通过方能使用,若某项目的经费末纳入预算,或是有预算尚未编制用款计划,都将得不到经费保障,给财务管理带来很大压力。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的相关规定,单位使用用款额度需按项目的类、款、项进行结算,而国库集中支付操作系统中的科目编码与各单位的会计核算系统中的科目编码不一致,导致数据处理口径也不同,这就使得财务人员在处理支出业务时出现重复劳动,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月末终了,需按代理银行提供的对账单,核对财政授权支付的额度、支出数、额度结余数等,与以往银行存款对账不同,财政对账除核对支出数外,还要按支出的类、款、项及项目支出情况进行核对,这对于涉及国库集中支付项目较多的单位而言,工作相当繁琐。
3.资金支付手续不便,工作效率低。现在以财政部门为中心的预算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尚不成熟,财、库、行之间尚未实现全面联网,大部分操作仍通过人工完成,所消耗的时间较多,加上网络传输速度、操作人员熟练程度等原因,使得资金的支付速度较慢,不能做到当日清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预算单位要动用财政性资金购买商品、劳务和支付款项时,需先提出支付申请,经核算中心审核通过后直接将资金划拨给收款单位,不能由单位先行垫支,这就造成职工在报销费用时,不能直接从财务出纳处领取现金,而是要先将原始凭记提交财务登记,待财政审核拨款后再到出纳处领取,增加了报销环节,给职工带来不便,甚至引起职工的误解。
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建议
1.重视财务管理,加强业务技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一项势在必行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及大力支持,特别是使预算单位领导认识到此项改革的目的和意义,高度重视财务工作。同时加强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加预算单位财务之间的业务交流,总结工作经验,探讨解决方案,从而提高业务水平,以适应改革纵深发展的需要。
2.完善操作细则,试行资金垫付。财政部门应加快预算项目批复进程,尽量缩短预算及用款计划的批复与预算单位执行项目之间的时间差,同时可以允许预算单位对一些有较强时效性的项目在资金没有下达的情况下,经财政审批同意后从单位基本账户用自有资金适当垫资,以保证项目的正常开展,待该预算项目批复后由零余额账户向单位基本账户划转。对于职工报销不便的问题也可以采取相同的账务处理,以增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可操作性。
3.调整财务制度,适应改革需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各预算单位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在严格执行相应财务制度的前提下,及时修订有关财务制度与规章,规范账户设置,细化会计核算,统一会计科目的编码,调整人员岗位设置,以适应国库支付操作系统的要求,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财务部门要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科学合理地编制用款计划,对预算项目实行动态控制,确保项目按进度执行。
4.强化支付网络,提高支付效率。高速便捷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基础和支撑,在建设严密安全的财政、国库、银行、预算单位之间的联合信息网络的同时,完善国库资金银行支付与银行清算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缩短网络重复传输时间,提高资金支付效率。对于预算单位一些采用同城委托收款方式结算的日常支出费用(如住房公积金、各类社保、水电等费用),可以利用国库银行支付系统先由代理银行直接垫支,并能在系统中自动反馈到核算中心,经审核后再将款项划转代理银行,减少预算单位先由基本户代垫、再向核算中心申请支付划转等一系列烦琐程序,提高支付效率。
(作者单位: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杭州管理处 浙江杭州 310000)(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