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孩子的心灵就是一张白纸,没有经过“大社会”的浸染,所以说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比任何一个学段都要重要。老师应该利用能够触动学生情感、符合学生认知的生活化教学方法,让道德与法治深入到学生的内心。
关键词:生活化;道德与法治教学;小学
“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这是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生活化的阐释;“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这是对教学过程生活化的规定;“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是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说明了道德与法治教学不可能脱离了学生的生活而孤立存在。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特点,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手段或者方法不应该抽象、晦涩,应该具体、形象,而最具体、形象的莫过于学生们熟悉的生活。所以说,老师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不但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和动力,而且也符合他们学习认知的规律,强化他们对道德与法治的真实体验。真实的体验是小学生接受教育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在《上课了》一课的教学中,上课铃响起,老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上课开始了,你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呢”学生们讨论、交流,师生共同总结:上课要遵守纪律,不遵守纪律不但影响自己还影响其他的同学。接下来,老师组织教学活动,仍然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开始,利用正反对比的形式,让学生懂得遵守纪律的重要性。第一个教学情境“上课开始了,有的同学还没有坐好,这样可以吗?”第二个教学情境“刚才有一只小鸟飞到了教室的窗户上,大家都没有看,老师要表扬大家,为什么呢?”
这节课,实际有三个真实的教学情境组成,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之下,老师又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因为学生们对这些情境有真实的生活体验,所以对问题的讨论有话可说,非常积极,关键讨论的问题也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心里。
关注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这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道德与法治教育并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道德高尚、脱离社会生活的“君子圣人”,而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治”将越来越深入人心;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础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也越来被人们认同;所以说结合学生的生活、制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更好的生活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重要一面。
在《拉拉手,交朋友》一课的教学中,上课,老师以问题的形式导入课堂:“同学们,你们在幼儿园有没有要好的朋友,你能不能讲一件你和你朋友之间的事情?”从学生们熟悉的朋友生活开始,引导学生感受好朋友之间的情感,激发学生寻找新朋友的愿望。在课堂的主体部分,老师设置教学游戏“找朋友”,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学会倾听别人介绍,能够主动寻找与自己喜欢的同学做朋友,愿意与同学交往。
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让孩子们尽快地适应新环境,交到新朋友,消除陌生环境里的恐惧感、不安全感、羞怯感等等,就是这一课最实际的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生活化的教学目标,那么,老师的教学组织就有了依据和方向,教学效果就会提高。
丰富生活化的教学拓展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确,没有生活中的实践,“行”就成就不了“成”,这就是我们说的教学拓展。课堂只是教学的一个小平台,生活才是教育的大天地。老师教了善恶、是非,学生也学了善恶、是非,但是如果不去做,那么善恶、是非怎么能够深入学生的心灵。反过来,学生只有做了,才能懂得,才能明白老师在教什么,这就是“教学做合一”。
在《吃饭有讲究》一课的学习中,老师出示一张非常形象的显微镜下满是细菌的双手照片,引出话题“吃饭时,如果大家不洗手,这些细菌就会被吃到肚子里,就会生病,所以饭前记得要洗手。”然后,利用视频给学生播放正确的洗手方法,还要组织学生表演比赛,看那个同学洗手洗得干净。接下来,老师仍然利用教材和视频给学生讲述吃饭时应该讲究的礼仪。然后给学生们课前准备好的小道具,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引导学生在表演实践中,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课堂中老师有讲解,学生有实践,但是这个“实践”毕竟是“表演”,既然是“表演”,有时就不能真正觸动学生。所以说,老师上课讲了,学生懂得了,还必须让学生回到生活之中,在生活之中切切实实地去“做”。
陶行知提出了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说明我们的教育从来都不应该离开生活。而生活化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最本质的特性,老师只有把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真正结合在一起,在课堂上生活,在生活中感悟,道德与法治才能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培养学生们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
参考文献
[1]曹晓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J].文理导航(下旬),2015(02).
[2]郭含冰.浅析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2014(01).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永兴小学)
关键词:生活化;道德与法治教学;小学
“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这是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生活化的阐释;“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这是对教学过程生活化的规定;“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是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说明了道德与法治教学不可能脱离了学生的生活而孤立存在。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特点,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手段或者方法不应该抽象、晦涩,应该具体、形象,而最具体、形象的莫过于学生们熟悉的生活。所以说,老师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不但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和动力,而且也符合他们学习认知的规律,强化他们对道德与法治的真实体验。真实的体验是小学生接受教育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在《上课了》一课的教学中,上课铃响起,老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上课开始了,你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呢”学生们讨论、交流,师生共同总结:上课要遵守纪律,不遵守纪律不但影响自己还影响其他的同学。接下来,老师组织教学活动,仍然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开始,利用正反对比的形式,让学生懂得遵守纪律的重要性。第一个教学情境“上课开始了,有的同学还没有坐好,这样可以吗?”第二个教学情境“刚才有一只小鸟飞到了教室的窗户上,大家都没有看,老师要表扬大家,为什么呢?”
这节课,实际有三个真实的教学情境组成,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之下,老师又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因为学生们对这些情境有真实的生活体验,所以对问题的讨论有话可说,非常积极,关键讨论的问题也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心里。
关注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这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道德与法治教育并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道德高尚、脱离社会生活的“君子圣人”,而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治”将越来越深入人心;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础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也越来被人们认同;所以说结合学生的生活、制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更好的生活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重要一面。
在《拉拉手,交朋友》一课的教学中,上课,老师以问题的形式导入课堂:“同学们,你们在幼儿园有没有要好的朋友,你能不能讲一件你和你朋友之间的事情?”从学生们熟悉的朋友生活开始,引导学生感受好朋友之间的情感,激发学生寻找新朋友的愿望。在课堂的主体部分,老师设置教学游戏“找朋友”,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学会倾听别人介绍,能够主动寻找与自己喜欢的同学做朋友,愿意与同学交往。
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让孩子们尽快地适应新环境,交到新朋友,消除陌生环境里的恐惧感、不安全感、羞怯感等等,就是这一课最实际的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生活化的教学目标,那么,老师的教学组织就有了依据和方向,教学效果就会提高。
丰富生活化的教学拓展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确,没有生活中的实践,“行”就成就不了“成”,这就是我们说的教学拓展。课堂只是教学的一个小平台,生活才是教育的大天地。老师教了善恶、是非,学生也学了善恶、是非,但是如果不去做,那么善恶、是非怎么能够深入学生的心灵。反过来,学生只有做了,才能懂得,才能明白老师在教什么,这就是“教学做合一”。
在《吃饭有讲究》一课的学习中,老师出示一张非常形象的显微镜下满是细菌的双手照片,引出话题“吃饭时,如果大家不洗手,这些细菌就会被吃到肚子里,就会生病,所以饭前记得要洗手。”然后,利用视频给学生播放正确的洗手方法,还要组织学生表演比赛,看那个同学洗手洗得干净。接下来,老师仍然利用教材和视频给学生讲述吃饭时应该讲究的礼仪。然后给学生们课前准备好的小道具,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引导学生在表演实践中,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课堂中老师有讲解,学生有实践,但是这个“实践”毕竟是“表演”,既然是“表演”,有时就不能真正觸动学生。所以说,老师上课讲了,学生懂得了,还必须让学生回到生活之中,在生活之中切切实实地去“做”。
陶行知提出了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说明我们的教育从来都不应该离开生活。而生活化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最本质的特性,老师只有把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真正结合在一起,在课堂上生活,在生活中感悟,道德与法治才能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培养学生们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
参考文献
[1]曹晓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J].文理导航(下旬),2015(02).
[2]郭含冰.浅析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2014(01).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永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