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有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白癜风取得色素再生的报告。丙酸克罗倍他索(CP)之血管收缩能力比17-戊酸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17-Valerate)强5倍,因此作者选择25名双侧病损大小、病期相称的白癜风患者,早晚外用一次0.05%CP霜及单纯霜基质作为对照,进行双盲试验治疗。每月评价疗效一次,共4个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有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白癜风取得色素再生的报告。丙酸克罗倍他索(CP)之血管收缩能力比17-戊酸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17-Valerate)强5倍,因此作者选择25名双侧病损大小、病期相称的白癜风患者,早晚外用一次0.05%CP霜及单纯霜基质作为对照,进行双盲试验治疗。每月评价疗效一次,共4个月。
其他文献
作者用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之一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dkocyte或Lymphocyte Antigen,简称HLA)探讨了:①异位性皮炎与特定的HLA抗原是否相伴或关联,②伴有支气管哮喘的异位性皮炎组和不伴支气管哮喘组之间,特定的HLA抗原出现的频度是否有差别,③根据两种疾病患者包括HLA抗原检查的家族调查,探讨其遗传关系如何。
本文简述了原位聚合酶链反应的原理、分类和基本操作程序,着重从四个方面介绍了该技术在皮肤性病学及某些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即:外源性感染基因的检测、外源性导入基因的检测、内源性异常或变异基因的检测和内源性固有基因的检测.
1937年Sulzberger等首次描述本病,把它分为4期:1.渗出和盘状期,2.苔藓样期,3.酷似蕈样肉芽肿的蕈前期,4.风团期。这4期并非都可显然划分,较常见的是几个不同期同时存在。22年后Sulzberger等发表了有关本病的第二篇论著。经过大量长期的观察作者改变了原有的描述。皮损初起为手足、肢体、面部或其他部位诊断为普通的或过敏性皮炎的损害。也可为湿疹样或汗疱疹样,常见于手足。
作者选择20名白癜风患者,年龄14~66岁,外用O.1%倍他米松戊酸酯(BV)或O.05% Clo-betasol Propionate(CP)霜进行治疗。并在对称部位相似的白斑上用不含类固醇的霜作对照。每日外用霜2次,每月观察一次,治疗4~5月后结束观察。治疗3个月之后用BV的10名患者中有3名只在炎固醇治疗的部位有大量的色素再生,用CP的10名患者只一名有部分色素再生。色素再生最早发生在治疗开
作者报告一例儿童良性慢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男性,2(1/2)岁。突然发生皮肤瘙痒和紧张性大疱,皮疹主要分布于四肢、躯干下部和外生殖器部位有的皮疹呈玫瑰花形排列。粘膜部位无病变发生。在患病的18个月中,症状有时减轻或加重。开始时,曾给磺胺吡啶每日900毫克,对症状无何影响。间接免疫荧光检查阴性。
鉴于Matsuo等曾假定透明质酸是麻风杆菌的一种主要营养物质以及抗坏血酸(维生素C)能抑制麻风杆菌的β-葡萄糖醛酸甙酶。从而干扰对这种物质的利用,因此作者用鼠足垫感染模型研究了抗坏血酸对麻风杆菌繁殖的影响。麻风杆菌来自新近诊断的未经治疗的瘤型病人皮肤活体组织,以5103菌量接种于当地繁殖的BALB/C小鼠足垫。抗坏血酸饲料每周新鲜制备。皮肤活体组织分离的麻风杆菌接种于改良罗氏培养基上置37℃或32
介绍了硬化性苔藓的发病机理、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硬化性苔藓与自身免疫、角蛋白异常表达及胶原和结缔组织代谢异常有关。典型病例易诊断,但对不典型或疑有恶变的病例应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时治疗,严密随访,以防恶变。局部应用强效皮质类固醇,口服阿维A酯、阿维A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过去长期应用伍氏(Wood)灯来检查皮肤、毛发和尿以资帮助某些皮肤病的临床诊断,如头癣、红癣、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等。作者报告了伍氏灯的一个新的用途确定黑素在皮肤中的深度。在伍氏灯照射下下述的临床表现与表皮蛋白(在较小的程度上真皮蛋白)的荧光有关:(1)在伍氏灯下,表皮色素变化比在可见光下更为显著。在色素减退区,如白癜风整个表皮缺乏色素,因此很容易用伍氏灯来确认。(2)在可见光下真皮的色素变化不显著。
反复发生广泛多样性血管病变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理特点之一.组织学上,血管病变可分为炎症性和血栓性.其发病机理与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免疫复合物沉积、补体激活、抗心磷脂抗体生成等多种因素有关.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是血管病变发作性和变化分布特征的决定因素.
随着海生水族工业的发展和出于个人嗜好的海生物饲养的增多,由此造成的皮肤损害日趋明显。本文介绍了海生水族工业所致常见皮肤损害的临床症状及其处理方法,包括海生物本身所致的毒性作用与皮肤感染,以及与职业环境和设备有关的皮肤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