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个32岁的侄子,春节后某天晚上睡至半夜,脚趾开始发热、红肿,并且剧疼难忍,整晚被折磨得够戗。还没来得及去医院,他就给我打来电话,问我该怎么办。得知他春节期间顿顿都是大鱼大肉外加啤酒后,我告诉他:“你可能患上了痛风。”
痛风,这种曾经的中年病,已经悄然缠上了都市年轻人。拇指麻、脚趾痛、关节红肿,就是它最明显的初期症状。果然,经医院检查,侄子的尿酸值远远超标,再结合相关症状,医生确诊:他的确患上了痛风。
蚌壳育珠的疼痛
就像一粒灰尘杂质无意闯入蚌壳,蚌壳便会分泌很多物质将灰尘杂质包裹住,血液中如果有过多的尿酸析出,便会形成结晶堆积在关节中。但这个过程可不像蚌壳育珍那么浪漫,因为结晶刺激周围组织,会产生剧痛。
过多的尿酸从何而来呢?是机体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嘌呤是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物质,一部分产自老旧细胞分解代谢的过程,一部分来自食物。它们在体内经过代谢,就形成了尿酸。尿酸通过各种排泄方式(如尿液、汗)等排出人体,以保持人体内循环的平衡状态。但如果尿酸在体内产生过多,来不及排泄,或者尿酸排泄机制减弱,体内尿酸潴留过多,就会造成高尿酸血症,引发痛风。
当然,有的高尿酸症并不导致痛风,也就是说无痛风症状。但痛风发病的先决条件必是高尿酸血症,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发展成为痛风。
痛风一般发作时间短,痛几天就会过去像风一般吹过去,还存在无症状期,因此被有些患者忽视。事实上,如果体检报告显示你的尿酸高了,哪怕暂时没有任何痛风症状,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和“三高症” (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一样,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一般来说,在40岁以上的中年发病率最高,但如我侄子一般,目前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已有年轻化的趋势。
营养过剩之殇
嘌呤代谢为何会紊乱?这一般和营养过剩有关,不信可以翻翻历史,许多著名的将相帝王都患有痛风,所以痛风又被称为帝王病、富贵病。
这么说来,我们应该看看食物中的嘌呤含量高的有哪些:动物内脏、红肉、鱼、贝类、骨髓,干豆、坚果、淀粉、水果,白酒、啤酒、含糖饮料,发酵类食品都属于高嘌呤食品。
但我的侄子向我抱怨,自己虽对痛风疏于防范,但从29岁起就因为“三高”很少吃猪牛羊肉了,虽说过年少不得吃些生鲜、喝点小酒,可难道只是几天的放纵就会引起痛风吗?
很多人不知道,痛风与“三高”、糖尿病等常常同时存在,甚至互为因果。约60%~80%的高脂血症患者伴发高尿酸血症,而肥胖可使体内尿酸生成增多,也能使肾脏排泄的尿酸减少。我告诉侄子:“像你这种中部崛起的将军肚,得痛风的几率是一般人的3倍。也许你平日少吃牛羊肉,可鱼虾贝类你吃得可欢,殊不知这些含嘌呤更多。”如一个人体内嘌呤值在正常水平以下,就是进食了高嘌呤食物一般也不会马上发作;但如果你日积月累,嘌呤值本身就在临界值或更高的水平,那怕进食少许高嘌呤食物也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可能短期内就立即发作了。比如你一次性喝下一瓶500毫升的啤酒,你血液中的尿酸立刻会上升一倍!侄子被我这个数据吓到了,连说以后一定注意预防。
总结一下:肥胖人群;收入高、压力大、应酬多、运动少的白领一族;有家族病史,自身有肾脏疾病、“三高”、糖尿病的就必须对痛风打起十二分精神,需要改变自己的不良饮食结构,从日常生活做起,预防痛风。
拨开痛风治疗的迷雾
痛风是仅次于糖尿病的世界第二大代谢类疾病,但人们往往存在着一些对它的误解。只有拨开层层迷雾,才能更好地防治痛风,尽最大可能地提高治疗效果。
1. 痛风只会疼痛,没有其他危害
答案:错误
解读:频繁发病的痛风会造成瘫痪,这是痛风引起痛风关节损坏的明证;而痛风处理不当,甚至会因肾衰导致死亡,因为肾衰。所以一旦发现患上痛风,要立即就医,通过西医手段治标,将体内的嘌呤水平降下来。谨记,药物治疗是此病治疗的根本。
2.常喝果糖饮料能预防痛风
答案:错误
解读: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每日喝1杯橙汁的妇女,其患痛风的概率会增加41%,而每天喝两杯橙汁则会导致痛风的发病概率增加2.4倍。此外相关研究还表明,食用大量富含果糖的水果,比如苹果和柑橘,也容易引发痛风。
3.痛风患者不能吃豆制品
答案:错误
解读:豆类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且只属中等嘌呤食物,其嘌呤含量并不比猪肉高,在痛风的非急性发作期,大可不必忌口。过于严格的低嘌呤饮食可能造成营养失衡、蛋白摄入不足而导致体质下降。
责编 /王迅
[email protected]
痛风,这种曾经的中年病,已经悄然缠上了都市年轻人。拇指麻、脚趾痛、关节红肿,就是它最明显的初期症状。果然,经医院检查,侄子的尿酸值远远超标,再结合相关症状,医生确诊:他的确患上了痛风。
蚌壳育珠的疼痛
就像一粒灰尘杂质无意闯入蚌壳,蚌壳便会分泌很多物质将灰尘杂质包裹住,血液中如果有过多的尿酸析出,便会形成结晶堆积在关节中。但这个过程可不像蚌壳育珍那么浪漫,因为结晶刺激周围组织,会产生剧痛。
过多的尿酸从何而来呢?是机体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嘌呤是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物质,一部分产自老旧细胞分解代谢的过程,一部分来自食物。它们在体内经过代谢,就形成了尿酸。尿酸通过各种排泄方式(如尿液、汗)等排出人体,以保持人体内循环的平衡状态。但如果尿酸在体内产生过多,来不及排泄,或者尿酸排泄机制减弱,体内尿酸潴留过多,就会造成高尿酸血症,引发痛风。
当然,有的高尿酸症并不导致痛风,也就是说无痛风症状。但痛风发病的先决条件必是高尿酸血症,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发展成为痛风。
痛风一般发作时间短,痛几天就会过去像风一般吹过去,还存在无症状期,因此被有些患者忽视。事实上,如果体检报告显示你的尿酸高了,哪怕暂时没有任何痛风症状,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和“三高症” (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一样,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一般来说,在40岁以上的中年发病率最高,但如我侄子一般,目前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已有年轻化的趋势。
营养过剩之殇
嘌呤代谢为何会紊乱?这一般和营养过剩有关,不信可以翻翻历史,许多著名的将相帝王都患有痛风,所以痛风又被称为帝王病、富贵病。
这么说来,我们应该看看食物中的嘌呤含量高的有哪些:动物内脏、红肉、鱼、贝类、骨髓,干豆、坚果、淀粉、水果,白酒、啤酒、含糖饮料,发酵类食品都属于高嘌呤食品。
但我的侄子向我抱怨,自己虽对痛风疏于防范,但从29岁起就因为“三高”很少吃猪牛羊肉了,虽说过年少不得吃些生鲜、喝点小酒,可难道只是几天的放纵就会引起痛风吗?
很多人不知道,痛风与“三高”、糖尿病等常常同时存在,甚至互为因果。约60%~80%的高脂血症患者伴发高尿酸血症,而肥胖可使体内尿酸生成增多,也能使肾脏排泄的尿酸减少。我告诉侄子:“像你这种中部崛起的将军肚,得痛风的几率是一般人的3倍。也许你平日少吃牛羊肉,可鱼虾贝类你吃得可欢,殊不知这些含嘌呤更多。”如一个人体内嘌呤值在正常水平以下,就是进食了高嘌呤食物一般也不会马上发作;但如果你日积月累,嘌呤值本身就在临界值或更高的水平,那怕进食少许高嘌呤食物也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可能短期内就立即发作了。比如你一次性喝下一瓶500毫升的啤酒,你血液中的尿酸立刻会上升一倍!侄子被我这个数据吓到了,连说以后一定注意预防。
总结一下:肥胖人群;收入高、压力大、应酬多、运动少的白领一族;有家族病史,自身有肾脏疾病、“三高”、糖尿病的就必须对痛风打起十二分精神,需要改变自己的不良饮食结构,从日常生活做起,预防痛风。
拨开痛风治疗的迷雾
痛风是仅次于糖尿病的世界第二大代谢类疾病,但人们往往存在着一些对它的误解。只有拨开层层迷雾,才能更好地防治痛风,尽最大可能地提高治疗效果。
1. 痛风只会疼痛,没有其他危害
答案:错误
解读:频繁发病的痛风会造成瘫痪,这是痛风引起痛风关节损坏的明证;而痛风处理不当,甚至会因肾衰导致死亡,因为肾衰。所以一旦发现患上痛风,要立即就医,通过西医手段治标,将体内的嘌呤水平降下来。谨记,药物治疗是此病治疗的根本。
2.常喝果糖饮料能预防痛风
答案:错误
解读: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每日喝1杯橙汁的妇女,其患痛风的概率会增加41%,而每天喝两杯橙汁则会导致痛风的发病概率增加2.4倍。此外相关研究还表明,食用大量富含果糖的水果,比如苹果和柑橘,也容易引发痛风。
3.痛风患者不能吃豆制品
答案:错误
解读:豆类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且只属中等嘌呤食物,其嘌呤含量并不比猪肉高,在痛风的非急性发作期,大可不必忌口。过于严格的低嘌呤饮食可能造成营养失衡、蛋白摄入不足而导致体质下降。
责编 /王迅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