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技术是更强调指向于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落实的一系列教学行为的组合。教学技术具有显性化(可操作)、集约化(可学习)、高效化(可达成)的特点。王崧舟《枫桥夜泊》中着重运用了前后呼应技术、层次朗读技术、情感聚焦技术,提升了教学质效。
【关键词】课堂教学技术古诗教学王崧舟
《枫桥夜泊》是浙江特级教师王崧舟近年来的代表课例之一,用课堂教学技术的视角对这堂课进行分析,可以明了古诗教学的技术性规律,对一线教师改造以串讲串问为主要表征的古诗教学有实际的借鉴意义。“教学技术是教学科学和教学艺术的中端或中介、桥梁”[1],“教学技术即指教学科学理论的行为转化或由教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有程序要领的可操作性的教学行为或技能”[2]。在教学能力和教学技术概念的厘清上,教学能力大于教学技术,教学技术是在教学能力的范畴里更加落实、更接近于教学实际、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系列实践性能力的结合。教学技术是更强调指向于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落实的一系列教学行为的组合。教学技术具有显性化(可操作)、集约化(可学习)、高效化(可达成)的特点。
一、 前后呼应技术:课堂完整性的基本保障
本课从当代诗人陈小奇《涛声依旧》的两句“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入手,上溯清朝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明朝高启《泊枫桥》“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宋朝陆游《宿枫桥》“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绵延几百年的寒山寺钟声不绝于耳,已经让学生感受到张继的魅力、《枫桥夜泊》的影响、寒山寺钟声的厚重,由近及远意味悠长。结课部分先是齐诵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再依照时间顺序分别齐诵宋朝陆游《宿枫桥》“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明朝高启《泊枫桥》“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清朝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直至陈小奇“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由远而近,将寒山寺钟声植入到我们的当下生活中,实在是高妙。
总体看这几句不同时代的诗不光起到引发和总结作用,更加使课堂产生了整饬、回环、照应的审美效果,有了形式上的架构美感。教学技术在教学实施意义上是需要有这种对于形式美追求的,这也是新月诗派主张的“建筑美”的教学体现。有人认为课堂是有艺术性的,艺术的本质就在审美,而前后呼应的手段就是值得学习推广的教学技术。
运用前后呼应技术需要注意三点:一是进行结构化思考,也就是在教学预设的时候就要有意识进行前后呼应的设计,充分考虑与本课教学内容的匹配度以及与其他技术的协调性;二是进行艺术化实施,充分考虑学生情况和教学实施进程,语言铺成、情境铺设、情感铺垫等手段综合运用;三是进行动态化调适,对于预设的技术不机械刻板地推进,而是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有所损益,一切以学生和学情为标准。
二、 层次朗读技术:课堂梯度性的全面实现
初读阶段王老师实施了四个层次的教学,让初读变得整饬有序而又生动活泼。
第一层:读顺口。初读要求“请大家打开课文,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清爽了、顺口了为止”。
第二层:读出节奏。诗歌是可以吟唱的,所以它的节奏感是很强的,而且这样的节奏不是随便就能变化的,是有一定内在规定性的,用王老师的话说就是“有板有眼地读”。
第三层:读出味道。这个要求是在前面“清爽”“节奏”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中间当然有技术,就是教师和学生共读,排除了仅仅是跟教师读的传统做法,既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又不是完全牵着学生走,分为两个小步骤“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前后顺序调换一下,我读前四字,你们读后三字”,这叫完美合作。
第四层:教师隐退。教师在学生已经读得有韵味的前提下,如果还是一味地要求齐读,那就显得重复了。但是读又是必要的,王老师虚晃一枪,还是用合作朗读的方式,但是教师已经退到幕后,让学生成为主角:“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那个节奏,那个味道”,这样就实现了读通、读出节奏、读出味道的初衷。
不管是古诗教学还是别的文章的教学,阅读教学的基础是“读”,这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是最大的目的之一。一般而言就低年级时要求朗读,高年级要求默读,一致的要求是“将课文读通读顺,字音准确,遇到难读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目的是为了疏通文本,为后面的理解建立更好基础。“反复读”是由一般的要求到达了程序性知识掌握的高度。中国传统语文教学方法里面有一条十分管用的招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读才能读通、读顺、读熟。王老师有读的质量标准“一直读到清爽了、顺口了为止”。反复读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将外在的诗句与自己主观的音形相联系,并且为进一步的内化打下基础。这样的四步朗读层层递进,在反复中有提高,产生一种纵深的教学美感,更关键让学生有发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运用层次朗读技术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反复不重复,层次朗读呈现出来的教学面貌是学生反复在与文本接触,建立起文本和学生的紧密联系,特别强调朗读的层次性和发展性;二
是拾级不越级,层次朗读有不同要求的层级存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拾阶而上,渐次发展,让后一层次的朗读建立在前一层次的基础之上;三是贯标不惟标,层次朗读要贯彻朗读的标准,也就是每一个层次的朗读都应该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要求,不做天马行空式的低效重复,同时又要兼顾学生发展的多样性,不机械生硬。
三、 情感聚焦技术:课堂发展性的完美激发
王老师从学生阅读的感觉入手:“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进而落实到情感基调的重点上来:“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用这个词语来表述,就是将感觉具体化、聚焦化的一个技术。学生有了“愁绪满怀”“孤独”“静”等感觉,老师让他们写下来,用写的方式将思维成果固化。特别是对于“静”的引导很见功夫:学生说出这个字,是一种真实的感受,这个氛围是静谧的,但是局部偏离了核心问题那就是“情绪”,也就是学生没有聚焦到对于人的心理和心情的把握,而是转移到了外在环境上面——当然内境和外境是有一定联系的,但是说明学生的思维还是不清晰。在这样的情况下,王老师就显示出特级教师的导引、聚焦的技术:“静”?与众不同。什么“静”?先肯定最重要的优点,那就是独特性,加上了追问,力求让学生的思想变得清晰起来。在追问中有了“安静”“宁静”,王老师进一步聚焦:“我建议用‘寂静’,寂寞的‘寂’。行吗?好的,我们继续用词语捕捉自己的感觉。”这个字已经兼具了内外,在学生那儿其实还是理解成安静的近义词。最后学生的答案是“凄凉”。王老师着力培养学生多重思考能力,从“愁绪满怀”到“寂静”,再到“凄凉”,学生的理解不断加深,情感不断激发,达到了文本情感与学生情感的同频共振。
运用情感聚焦技术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尊重文本基调,文本基调有其内在规定性或者是相对封闭性,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必须首先清晰地认识这种客观存在,不“张冠李戴”“南辕北辙”;二是尊重学生体验,学生对于文本情感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加上学习主体阅读积累、认识方式、情感阅历的不同,呈现出非线性体验的特点,需要引导、碰撞、激发;三是尊重交融发展,情感聚焦不是完全聚焦到文本的规定性上,必须有一定的张力和空间存在,只要是在情感基调的弹力范围内都应该予以肯定,这样才能达成文本和人本的统一。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语文这个相对模糊的学科,在情感这个相对复杂的领域,应该让学生的情感相对集中地展示出来,如果不是很清晰,那么就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将不清晰的变清晰。
我们在强调古诗教学技术的同时一定不能滑进唯技术化的泥潭,而是要以课堂教学技术的显性化为手段,提升教学的质效。钟启泉教授指出“课堂评价基本以评价课堂教学的目标与技术为旨趣的”[3],从教学评价的角度为课堂教学技术进行了合理性辩护,也为研究古诗教学技术提供了理性支撑。
【参考文献】
[1] 赵伶俐.教学科学、教学技术、教学艺术三位一体中端论 [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7).
[2] 赵伶俐.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 钟启泉.课堂评价的铁则[J].基础教育课程,2014(23).
【关键词】课堂教学技术古诗教学王崧舟
《枫桥夜泊》是浙江特级教师王崧舟近年来的代表课例之一,用课堂教学技术的视角对这堂课进行分析,可以明了古诗教学的技术性规律,对一线教师改造以串讲串问为主要表征的古诗教学有实际的借鉴意义。“教学技术是教学科学和教学艺术的中端或中介、桥梁”[1],“教学技术即指教学科学理论的行为转化或由教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有程序要领的可操作性的教学行为或技能”[2]。在教学能力和教学技术概念的厘清上,教学能力大于教学技术,教学技术是在教学能力的范畴里更加落实、更接近于教学实际、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系列实践性能力的结合。教学技术是更强调指向于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落实的一系列教学行为的组合。教学技术具有显性化(可操作)、集约化(可学习)、高效化(可达成)的特点。
一、 前后呼应技术:课堂完整性的基本保障
本课从当代诗人陈小奇《涛声依旧》的两句“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入手,上溯清朝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明朝高启《泊枫桥》“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宋朝陆游《宿枫桥》“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绵延几百年的寒山寺钟声不绝于耳,已经让学生感受到张继的魅力、《枫桥夜泊》的影响、寒山寺钟声的厚重,由近及远意味悠长。结课部分先是齐诵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再依照时间顺序分别齐诵宋朝陆游《宿枫桥》“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明朝高启《泊枫桥》“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清朝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直至陈小奇“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由远而近,将寒山寺钟声植入到我们的当下生活中,实在是高妙。
总体看这几句不同时代的诗不光起到引发和总结作用,更加使课堂产生了整饬、回环、照应的审美效果,有了形式上的架构美感。教学技术在教学实施意义上是需要有这种对于形式美追求的,这也是新月诗派主张的“建筑美”的教学体现。有人认为课堂是有艺术性的,艺术的本质就在审美,而前后呼应的手段就是值得学习推广的教学技术。
运用前后呼应技术需要注意三点:一是进行结构化思考,也就是在教学预设的时候就要有意识进行前后呼应的设计,充分考虑与本课教学内容的匹配度以及与其他技术的协调性;二是进行艺术化实施,充分考虑学生情况和教学实施进程,语言铺成、情境铺设、情感铺垫等手段综合运用;三是进行动态化调适,对于预设的技术不机械刻板地推进,而是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有所损益,一切以学生和学情为标准。
二、 层次朗读技术:课堂梯度性的全面实现
初读阶段王老师实施了四个层次的教学,让初读变得整饬有序而又生动活泼。
第一层:读顺口。初读要求“请大家打开课文,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清爽了、顺口了为止”。
第二层:读出节奏。诗歌是可以吟唱的,所以它的节奏感是很强的,而且这样的节奏不是随便就能变化的,是有一定内在规定性的,用王老师的话说就是“有板有眼地读”。
第三层:读出味道。这个要求是在前面“清爽”“节奏”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中间当然有技术,就是教师和学生共读,排除了仅仅是跟教师读的传统做法,既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又不是完全牵着学生走,分为两个小步骤“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前后顺序调换一下,我读前四字,你们读后三字”,这叫完美合作。
第四层:教师隐退。教师在学生已经读得有韵味的前提下,如果还是一味地要求齐读,那就显得重复了。但是读又是必要的,王老师虚晃一枪,还是用合作朗读的方式,但是教师已经退到幕后,让学生成为主角:“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那个节奏,那个味道”,这样就实现了读通、读出节奏、读出味道的初衷。
不管是古诗教学还是别的文章的教学,阅读教学的基础是“读”,这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是最大的目的之一。一般而言就低年级时要求朗读,高年级要求默读,一致的要求是“将课文读通读顺,字音准确,遇到难读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目的是为了疏通文本,为后面的理解建立更好基础。“反复读”是由一般的要求到达了程序性知识掌握的高度。中国传统语文教学方法里面有一条十分管用的招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读才能读通、读顺、读熟。王老师有读的质量标准“一直读到清爽了、顺口了为止”。反复读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将外在的诗句与自己主观的音形相联系,并且为进一步的内化打下基础。这样的四步朗读层层递进,在反复中有提高,产生一种纵深的教学美感,更关键让学生有发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运用层次朗读技术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反复不重复,层次朗读呈现出来的教学面貌是学生反复在与文本接触,建立起文本和学生的紧密联系,特别强调朗读的层次性和发展性;二
是拾级不越级,层次朗读有不同要求的层级存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拾阶而上,渐次发展,让后一层次的朗读建立在前一层次的基础之上;三是贯标不惟标,层次朗读要贯彻朗读的标准,也就是每一个层次的朗读都应该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要求,不做天马行空式的低效重复,同时又要兼顾学生发展的多样性,不机械生硬。
三、 情感聚焦技术:课堂发展性的完美激发
王老师从学生阅读的感觉入手:“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进而落实到情感基调的重点上来:“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用这个词语来表述,就是将感觉具体化、聚焦化的一个技术。学生有了“愁绪满怀”“孤独”“静”等感觉,老师让他们写下来,用写的方式将思维成果固化。特别是对于“静”的引导很见功夫:学生说出这个字,是一种真实的感受,这个氛围是静谧的,但是局部偏离了核心问题那就是“情绪”,也就是学生没有聚焦到对于人的心理和心情的把握,而是转移到了外在环境上面——当然内境和外境是有一定联系的,但是说明学生的思维还是不清晰。在这样的情况下,王老师就显示出特级教师的导引、聚焦的技术:“静”?与众不同。什么“静”?先肯定最重要的优点,那就是独特性,加上了追问,力求让学生的思想变得清晰起来。在追问中有了“安静”“宁静”,王老师进一步聚焦:“我建议用‘寂静’,寂寞的‘寂’。行吗?好的,我们继续用词语捕捉自己的感觉。”这个字已经兼具了内外,在学生那儿其实还是理解成安静的近义词。最后学生的答案是“凄凉”。王老师着力培养学生多重思考能力,从“愁绪满怀”到“寂静”,再到“凄凉”,学生的理解不断加深,情感不断激发,达到了文本情感与学生情感的同频共振。
运用情感聚焦技术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尊重文本基调,文本基调有其内在规定性或者是相对封闭性,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必须首先清晰地认识这种客观存在,不“张冠李戴”“南辕北辙”;二是尊重学生体验,学生对于文本情感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加上学习主体阅读积累、认识方式、情感阅历的不同,呈现出非线性体验的特点,需要引导、碰撞、激发;三是尊重交融发展,情感聚焦不是完全聚焦到文本的规定性上,必须有一定的张力和空间存在,只要是在情感基调的弹力范围内都应该予以肯定,这样才能达成文本和人本的统一。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语文这个相对模糊的学科,在情感这个相对复杂的领域,应该让学生的情感相对集中地展示出来,如果不是很清晰,那么就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将不清晰的变清晰。
我们在强调古诗教学技术的同时一定不能滑进唯技术化的泥潭,而是要以课堂教学技术的显性化为手段,提升教学的质效。钟启泉教授指出“课堂评价基本以评价课堂教学的目标与技术为旨趣的”[3],从教学评价的角度为课堂教学技术进行了合理性辩护,也为研究古诗教学技术提供了理性支撑。
【参考文献】
[1] 赵伶俐.教学科学、教学技术、教学艺术三位一体中端论 [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7).
[2] 赵伶俐.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 钟启泉.课堂评价的铁则[J].基础教育课程,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