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对我国建筑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在我国快速发展,这对于我国建筑业来说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又迎来了诸多挑战。我国建筑业将面临十分关键的时刻,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使得建筑业能够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机遇;挑战
  近些年来,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且发展速度相当之快。有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只有36.22%,然而截止到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然达到52.57%。由于受到我国特殊国情以及国际形势的影响,新型城镇化必然会成为我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重点关注的领域。然而众所周知,与城镇建设关系最紧密的当属建筑业。新型城镇化将给建筑业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而建筑业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面对这样的形势,建筑业又该何去何从呢,下面我们将详细论述。
  一、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二、新型城镇化为建筑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城市规模及城市人口数目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粗略的估计我国目前的城市面积较当时至少扩大了二到三倍。前面我们谈到,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相当之快,截止到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然达到52.57%。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虽然许多农民已经进入城市,但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没有真正享受到正常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而对于这种情况,专家们则认为他们是属于伪城镇化的,我们在计算城镇化水平时,必须要排除这部分因素才能如实的反映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然而排除这些伪城镇化的因素之后,部分专家则表示我国城镇化水平可能只有36%左右。这一数字显然与许多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例如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城镇化率都在85%左右,而美国城镇化率更高,可以达到90%,而韩国也达到了80%的高水平。对于这一情况,一方面我们要看到与其他国家存在的差距,取长补短加快新型城镇化的脚步,争取早日赶超其他国家;另一方面,相比之下我国的城镇化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且很有可能在未来几年之内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由于事关国计民生,我国近年来也十分重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发展改革委员会编制的《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便是专门针对城镇建设这一主题。而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这一概念,并列为未来几年重点发展的任务之一。总之,现阶段我国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且将大量投资于其中,又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建筑业作为支撑,因此建筑业无疑将成为新型城镇化最大的受益者。
  1.政府投资新型城镇化间接拉动建筑业发展
  早在2008年,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先后共投入4万亿元资金用于恢复经济建设,其中20%都用于与建筑业相关的项目。随后又出台了《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其中计划对全国20 多个城市群,180 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 万多个城镇的建设进行大规模投资。2012 年和201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36.48万亿元和44万亿元,投资总量明显增加,民生工程也大幅增加,这些都意味着建筑业相关的工程项目量将成倍增长。
  为鼓励新型城镇化建设,满足入城农民各类需求,一方面,国家积极引导社会各类投资主体进入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以及公用事业领域。另一方面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有数据显示,从2013年起国家便开始对1000余万户棚户区进行改造。而北京将利用3年时间改造71座下沉式立交桥,新建改造城区供水管网300公里,还将推出轨道交通、城市道路、综合交通枢纽、污水处理、镇域供热6个领域,126个项目,总投资超过4000多亿元;上海拟投资上百亿元新建改造28个排水系统;南京、武汉、西安、长春等城市已先后启动了道路改造、污水处理、排水设施建设等攻坚计划。这些项目的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同时也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新型城镇化为建筑业创造新需求
  党的十八大会议曾明确指出,新型城镇化与以往的城镇化有所不同,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时候,必须要切实做到以人为本。那么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必然会出现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的现象。而对于这些新入城的农民来说,若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他们需要的就不可能仅仅是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他们还需要能够像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必要的福利待遇。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现有城市空间及基础设施有限,已有的城市设施已然无法满足持续扩大的社会需求,那么这就必然会带来城市的扩张。这种扩张一方面需要政府投入资金帮助农民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农民自身的消费也会增加来满足自身不断扩大的需求。无论是两者中的哪一种,都会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拉动作用。而与这些需求关系最密切的当属建筑业了,显然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会为建筑业创造出大量的新需求。下面我们将举例说明。
  众所周知,衣食住行乃生存之本,拥有一处容身之所是每个进入城市打拼的农民所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因此农民工住房问题便成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我国涌入城市的农民工自有住房率仍处于相当低的一个水平,这就意味着仍有大批农民工处于一种居无定所的状态,这无疑都将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必然会投入资金推动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设,2013年国务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棚户区改造项目和保障房建设项目,显然这些项目都会极大的促进建筑业的发展。且我国城镇化发展具有不平衡的特点,一方面中西部城镇化率要明显低于东部沿海城市城镇化率;另一方面,每个省内不同等级城市之间发展亦不平衡。尽管这种不平衡的发展严重阻碍了新型城镇化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推行,但另一方面也为建筑业发展创造了机会,我国今后将重点加大中西部省份以及全国二三线城市的投入力度,相对于东部沿海城市和一线大城市而言,这些区域土地成本低,且房屋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又为建筑业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保障性住房需求的增加仅仅是城镇化过程中最基本的一个方面,而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农民工群体还会遇到许多接踵而至的问题,这些问题无一不与生存息息相关,必须分别得到一一解决。例如农民工的医疗问题。从目前来看,现有医疗机构及医疗设施显然无法应对持续扩大的医疗需求。现阶段我国医疗机构已经出现看病难看病贵,一号难求等状况,如果城市人口持续增加,这种矛盾会日益突出。那么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增加医疗机构和医疗设施的数目。建筑业在此又凸显了重要的作用。另外还有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之后,就会出现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我们必须让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用知识改变命运,因此大批新校舍的建立也成为建筑业的任务之一。除此之外,还包括由于城市人口扩张,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各种生产生活垃圾都急剧增加。为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增加生态治理设施,如兴建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再如,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我国的人口结构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这些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需要解决,大批养老服务体系亟待建立等等。新需求不胜枚举,总之这一切都将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3.新型城镇化促进建筑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与建筑工业化的关系密不可分。首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可以促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反过来建筑工业化的推广实施又会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这是因为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持续发展,各种基础设施、民生工程以及公共事业的建设项目的增加,都将会导致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现象。我们都知道城市外围土地成本相对较低,这也是城市扩张的一种必然选择,但我们不能盲目的为了扩大建设而无限制的扩大城市面积,占用农民的土地。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许多良田遭到占用之后,粮食安全根本无法得到保证。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方法是十分不可取的。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到底如何才能利用已有的城市空间和土地面积来创造最大的效用呢,此时建筑工业化便显得异常重要。简单的说,建筑工业化就是“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这也是目前被公认为是最节能、环保的建筑生产方式,且可以使建筑物在生命周期内发挥最大效用。建筑工业化可以为新型城镇化解决一系列难题。因此新型城镇化若想顺利进行,必须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虽然我国目前建筑企业工业化程度仍处于低水平状态,且企业参与意识较差,但近些年来,国家已经采取措施鼓励建筑企业实行工业化生产,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同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自主研究,希望在建筑工业化方面有所突破。这样一来,新型城镇化客观上会极大的促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建筑工业化也必将成为未来建筑业发展方向之一,任何不实施建筑工业化的企业都终将被淘汰。
  4.新型城镇化促进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建筑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新型城镇化不同于原有的城市化,因为它不再单纯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新型城镇化更加重视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已经给我们敲响警钟,我们不能再盲目照搬西方国家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否则代价将是十分惨重的而且多数是不可逆的。因此,在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时候,我国更加重视节能环保低碳绿色,并制定了一系列强制性的标准对此予以控制。而对于建筑业而言,转变以往粗放的发展模式,将建筑业从“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三高发展模式转为“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的发展模式成为必然选择。新型城镇化将强制要求我们发展节能环保低碳的绿色建筑,并积极鼓励建筑企业生产的全面工业化。这些无疑都会促进我国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5.新型城镇化促进建筑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的,我们要学会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建筑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便是最好的例子。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土地的流转速度加快,促进了小型农场的产生,这无疑为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发展创造了机会。又由于无论从建筑企业而言还是从建筑工人的角度而言,建筑业本身与农业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建筑企业便借此机会利用自身的资金技术优势,投资现代农业,他们充分开发农业的附加价值,例如建造有机农场、生态农场、绿色农场等,发展集养生、旅游观光、餐饮、娱乐等于一身的现代农业,这样一来既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又实现了绿色建筑,促进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为建筑业发展带来的挑战
  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提供了无限的发展机遇,这也使得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与此同时,建筑业也因此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我们在看到机遇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建筑业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面临着诸多挑战。建筑业在当今社会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含义,他不再单纯以一个建设者的身份存在,无论是他的任务,功能还是社会角色都将发生巨大转变,应对这些变化,任何不能满足社会要求的建筑业企业都将面临着淘汰的考验。下面我们来详细阐述新型城镇化为建筑业带来了哪些挑战。
  1.建筑企业面临角色转换
  我国建筑业最初的定位仅仅是一个楼房建设者,也就是说他们只需要按照要求完成楼房建设工作即可,无需顾虑其他。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今天,建筑业不仅肩负着楼房建设的职责,他们更像是一个城市综合开发者,需要拥有策划、投资、开发及资产运营等一系列的能力。显然,新型城镇化为建筑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建筑业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任何无法迎接挑战的企业都将面临淘汰的危机。这些挑战尤其体现在建筑业融资方面,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新项目会越来越多且规模越来越大,例如政府经常会组织大型基建项目,建设市政工程等,这些工程具有资金消耗多,时间耗费长,且涉及领域广泛等特点。政府通常会将这些项目进行招投标,交给综合实力最强的企业来完成这样的项目。然而单独凭借建筑业某一企业自身力量显然已无法完成这些项目的,这就要求建筑业在整合内部资源的同时,通过实现跨行业跨区域甚至是跨国界合作的方式整合各行各业各国的资源,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真正做到向一个综合开发者的角色转变。也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新要求,在挑战中得到生存。   2.建筑工人日益减少使建筑业面临用工难
  一方面,虽然建筑行业用工门槛低,大多属于体力劳动且薪水相对而言可以维持基本生活和子女教育,但建筑行业劳动力大多面临着工作艰苦、作业危险、长期处于艰苦环境,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境遇。而且经常还会出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因此城市居民基本不会考虑这一行业。不仅如此,绝大多数农村青壮劳动力也不会选择这一行业,他们更愿意选择一些相对轻松体面的工作,或者是进入城市掌握一技之长,以便在日后谋求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服务业也会随之快速发展,而且是吸收农村劳动力的一大主力军。相对于服务业而言,建筑业明显失去了竞争力。我国现阶段建筑工人群体中,大部分都是40左右的中年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等这些工人年老体衰无力工作后,建筑业自然而然的就会面临十分严重的用工荒,这将极大的增加建筑业的用工成本,且对建筑业而言是一巨大挑战。
  3.信息化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建筑业信息化是指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改造和提升建筑业技术手段和生产组织方式,提高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提高建筑业主管部门的管理、决策和服务水平。从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建筑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扩大了的市场,急剧增加的任务,日益减少的建筑劳动力,都在向我们传达一个信号,那就是信息化已成为了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建筑业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且提高信息化水平并非一朝一夕便可实现的,因此这将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又一大挑战。
  4.节能环保为建筑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今天,环境保护早已深深地扎根于人们心中,任何发展经济的行为都不能以环境为代价。建筑业的发展也不例外。我们知道建筑业是碳污染十分严重的一个行业,有数据显示,我国约百分之六十的碳污染都来源于建筑业。那么对于这样的现状而言,如果建筑业依然维持已有的粗放模式发展显然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更不符合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这样的建筑必然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终有一天会被社会抛弃。国家目前已出台一系列政策限制建筑业企业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虽然这些政策仍未形成完善的体系,但足以说明国家已经开始重视起来且未来只会更加重视。这也为建筑业敲响了警钟,如果继续维持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日后必然会处处受限最终遭到抛弃。而绿色建筑、低碳建筑才是未来大方向所在。因此建筑业整个行业都要革新观念,担负起保护环境的义务,这无疑又成为了建筑业发展的一大挑战。
  四、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如何大力发展建筑业
  1.转变建筑企业传统发展方式和经营模式
  传统的建筑企业,大多保留着以往单一的发展方式和经营模式。在以上的论述中我们知道,新型城镇化为建筑业带来了许多新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若想适应时代的潮流继续生存下去,建筑企业必须采取措施拓宽思路,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和经营模式。首先,我们要改变建筑企业以往单一的业务模式,向综合发展方向转变。这要求企业在保留原有市场的基础上,拓展新业务,从建筑规划、设计、融资、采购、施工再到资本运营的各个方面开发新市场。其次,建筑业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努力寻求合作伙伴,实现跨地域跨行业的横纵合作。如此一来,既达到了壮大实力,扩大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的目的,又实现了资金方面的融通,为争取到优质项目提供了雄厚的资金基础。我们知道目前政府许多开发项目具有投入资金多,耗费时间长,项目规模大等特点,若想赢得这些项目,必须壮大自我,才可以与许多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相抗衡。第三,建筑企业必须实现几个转变。转变以往单一的施工承包制,发展项目总承包制;转变以往的现场施工管理,实施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转变以往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实现运用信息技术提升现代项目管理的优化升级;转变以往单纯的现场文明施工,大力推进“人文、科学、绿色”建筑理念。第四,由于我国现有建筑企业大多以中小企业为主,而向综合模式发展并不适用于所有中小企业,对于他们而言,脚踏实地,做好专业市场就显得十分重要。他们要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必须努力实现在某一专业领域的突破,掌握特殊技术,成为市场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样才是这部分企业的生存之道。最后,在管理模式上,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筑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而且可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信息化早已成为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2.加快建筑行业技术创新,促进建筑工业化与绿色建筑的发展
  通过之前的论述我们知道,新型城镇化与西方国家的城市化道路有极大的不同,它要求我们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最终实现城镇化。低碳、环保、绿色、集约便成为了我们的新要求。而为了改变建筑业以往粗放的发展模式,就必须大力发展建筑行业相关的各项技术,推进建筑工业化和绿色建筑的发展。我国许多建筑企业在实现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技术困难。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政府需要给予一定的支持用于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积极努力开发新技术,增强自身竞争力。
  3.大力培养建筑行业专业型人才队伍
  在此我们将专业人才笼统的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技术研发人才。国家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努力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组织力量开展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加快技术创新。另一类为建筑企业实践人才,如建筑企业一线技术员工。新型城镇化对建筑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几十年内我们必将逐步实现建筑工业化与现代化生产。到那时,我们将不再单纯追求劳动力的数量,我们更重视的是劳动力的质量。能否掌握新技术应用于实践中将成为建筑行业用工新门槛。届时,建筑工人也不再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那个样子,农民工不再是他们的代名词,他们将是能够掌握技术的专业人才。如此一来我们也能够很好的应对新型城镇化对建筑企业所造成的劳动力流失问题。
  4.鼓励建筑行业开拓多种融资渠道
  众所周知,建筑业的发展离不开巨额的资金支持。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大批资金消耗高,耗时长的大型项目会相继出现,建筑企业若没有一定的资金作为支持,根本无法享受到新型城镇化所带来的机遇。因此,发展多种融资渠道成为了建筑企业的必修课题。建筑企业若想单独凭借自身的力量获得如此巨额的资金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促进建筑企业与金融企业的有机结合,将是建筑企业的最佳选择。例如建筑企业可以通过与各大银行建立合作关系,一方面通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作为抵押换取部分资金;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银行承销建筑企业债券的方式,获取巨额资金。同时,上市的建筑企业也可以通过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
  五、小结
  总而言之,新型城镇化既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在这个关键的时刻采取一系列措施,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使我国建筑业早日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建年.新型城镇化:建筑业近水楼台先得月[J].建筑,2013第23期
  [2] 汪士和.新型城镇化为建筑业带来新机遇和挑战[J].建筑,2013第10期
  [3] 吴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建筑业发展及工程项目管理创新[J].中华建设.2013年第9期.
  [4] 马桂新.对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的思考[J].统计与管理.2010年6期.
  [5] 常益飞.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研究——以甘肃为例[J].兰州大学.2010年.
  作者简介:
  陈霞(1975-),女,汉族,山东济南人,学士,山东省水利工程局政工处副处长,中级职称,职称:主管护师。
其他文献
税收的划分是政府间收入划分的主要内容。本文先简述我国税收收入分配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再提出改革的思路。
【摘 要】现阶段,财务管理的创新与改革是行政事业单位中相关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控制的方式。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近年来审计监督的力度得到了不断的加强,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强化,我国的财务管理水平在行政事业中与以往相比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提高。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方面
【摘 要】啤酒适用普遍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是高税赋的行业。合理进行税收筹划、防范税务风险对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提高税务遵从度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税收筹划;风险防范;应用研究  对于财政在扩大内需上能否有所作为,西方国家做过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尝试。上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中产生的凯恩斯主义主张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克服有效需求不足,为市场经济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实践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龚维斌教授5月14日做客“华大讲堂”,提出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管理能力不强、社会风险加大的问题,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在题为“社会转型
一、忌盲目选择投资伙伴。有些外商只是设备经销商,到国内同时与多家企业合资同一项目,目的是推销自己的设备,而相当一部分设备在国外属淘汰的,国内同样的设备性能并不比其差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深入推进,现行税制的整体框架中,增值税与营业税并存导致的问题日益凸显,“营改增”是大势所趋。2012年1月1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序幕在上海拉开,随着试点范
2013年11月8日至10日,教育部语言文学应用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汉语研究所、两岸语文词典大陆编委会、华侨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两岸四地现代汉语对比研究学术研
【摘 要】新企业所得税法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在所得税汇算工作中如何理解应用新税法中的优惠政策,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以企业所得税法中的“五年限制”为例展开分析。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五年限制;分析  近年来,我国逐渐的建立起完善的企业所得税法体系,税收征收管理的规范也在不断细化,纳税企业要想合法的纳税节税就必须对相关的税法规定领悟透彻,因此详细研究新税法的相关规定十分必要。  一、
成都青田家俬商场成立于九四年五月,系股份合作制民营企业,注册资本为人民币一千万元,实收资本为人民币一千五百万元。现有员工八十人,由王晋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商场主要经营
本文就电力系统中IT运维自动化应用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并结合IT运维电力系统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分析,提出了改进应用方式,提高应用效果的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