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不同行业领域对于人才的表达能力都尤其关注,特别是公众演讲。有相关研究已经证实,表达能力特别是公众演讲能力对于个体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从各个行业领域中也能够看出,优秀人才都有着较好的表达能力,善于演讲。本研究对公众演讲紧张心理的成因进行分析,同时对有效调节策略展开讨论,以其能够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和热爱演讲,进而推动各行业领域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公众演讲 紧张心理 成因 对策
因为我国教育体系缺乏相应的口才教育,以及中国内敛文化的影响,很多大学生都比较缺乏相应的公众表达能力,他们在讲台上会产生紧张心理,进而影响演讲效果,相应的演讲影响力也比较低。良好的公众演讲能力是人才的一个评判标准,作为大学生应当意识到,公众演讲能力的重要性。本文立足于公众演讲过程中紧张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紧张心理克服的方法展开讨论,以期能够为大学生在演讲台上自信从容的进行表达和公众演讲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帮助。
一、公众演讲紧张心理的成因分析
(一)生理因素
人类早期和大多数动物一样,都是在大自然中生活,他们的安全保护措施较少。同时,原始自然界危险较多,弱肉强,食一些没有很强自保能力的动物,为了能够使得自己更加安全,他们就需要有着较高的警觉性,在寻找食物过程中,他们都会先在树后面或者石头后面进行打探,在确定没有威胁时才会出来寻找食物,然后再躲起来。人类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形成了一种“躲避”生理本能。比如说我们在具有比较高的讲台上面演讲,紧张感就会降低,这是因为演讲台遮盖了我们身体的大部分,因此,公众演讲紧张心理从生理角度看,就是个体不喜欢在外面随便暴露自己,他们会产生本能的危险意识,这也是大众在公众演讲时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的原因。
(二)心理因素
马斯洛心理需求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如果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产生放松、享受的感觉,进而产生更高的需求。如果个体无法满足自身的需求,就会出现焦虑、恐惧、紧张等一些负面心理,进而对自身的人格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公众演讲就是个体将自身的情感和思想向大众表达出来,大众可能会不认同或者不接受演讲者的看法和观点,使得演讲者产生自身价值较低,没有受到尊重或者被排斥和认可的负面情感体验,如果自身的演讲效果较差,那么它们的需求可能都不会得到满足,比如说生理安全、爱与归属以及尊重的需求。实际上,这也是个体在公众演讲时紧张心理产生的主要因素,因为他们在公众面前进行演讲时害怕无法有效掌握演讲效果,也不容易将自身的情感和思想有效表达出来。实际上,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因素,都是个体一种躲避的特征。
二、公众演讲紧张心理的有效调节策略
公众演讲紧张心理产生的类型基本可以划分为两种,首先一种是日常生活中不太容易紧张,但是在演讲台上就会产生紧张心理,另外一种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就容易产生紧张心理,他们走上演讲台之后就更加容易紧张。下面笔者就从这两种,公众演讲紧张心理类型提出针对性对策。
(一)针对平时放松、上台紧张类型提出对策
在平时比较放松,而到了演讲台上就會产生紧张心理的演讲者,基本上都是因为他们对于舞台不够熟悉。对于这一类紧张心理的调节策略,关键是要让演讲者更多的走上舞台,对舞台有所适应。他们因为不熟悉舞台很容易产生手脚发抖、心跳加快、脸红等一些生理反应,进而影响演讲效果。笔者认为,这一类心理紧张的有效调节策略就是应当对自身的身心反应过程进行了解,能够很好地环节紧张心理。
首先,我们应当认识到,脑是控制心理产生的主要器官,人类之所以能够掌控整个世界,关键在于我们有着良好的认知能力,认知的改变就会使得态度改变。如果我们在遇到危险时,能够保持积极的反应,而不是逃避,就是生理学上所阐述的“战与逃”反应,如果我们选择逃避,那么血液就会向下肢流动,进而使得紧张感产生。如果选择战斗时,那么,血液就会流向人体上部,进而使得兴奋感产生。所以说,在公众演讲台上是紧张还是兴奋,关键在于我们的态度是逃避还是积极向上,大多数演讲者他们在没有上台之前就给自己一种心理暗示“我不想讲,不会讲,但是又不得不讲”,这就是一种被动的态度,非常容易产生紧张感。因此,我们应当转变自己的态度,在上台之前暗示自己“我能够演讲,我很兴奋,我要讲,我是一个有能力表达自我的人”,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克服紧张心理。
另外,有研究已经证实在演讲之前吃点糖,喝点水,深呼吸都能够对紧张心理进行有效调节,这是因为血液环境改变所造成的,同时,演讲者也要了解自己的肌肉系统,当演讲者在台上感到紧张时,肾上腺素就会使得肌肉能量增加,进而出现逃离反应,但是因为在演讲台上不能逃离肌肉能量就会作用于心脏、面部、手臂或者是腿部,这也是造成机体生理出汗、脸红、心跳加快、手脚抖的原因。因此,在演讲台上演讲者可以通过一些隐形的活动来消耗能量,比如说轻微的走动,放松或者握紧话筒,增加一些肢体语言等等,这对于缓解紧张心理都有着积极效果。
(二)针对平时就容易产紧张心理、上台更紧张类型提出对策
对于平时就很容易产生紧张心理,在演讲台上更加紧张的演讲者,他们紧张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自我认知出现偏差,自信心不足,没有很强的自我效能感所导致的。自信一直是心理学所探究的一个重要话题,各个心里学派对于自信的归因和理解也有所不同,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不自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个体在童年时所经历过一些不好的经历所导致的。而行为主义学派则认为是强化行为所导致的。认知学派认为不自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内心没有合理的信念,自信心的提升需要对自我认知以及自我态度和情感进行转变。而人本主义强调自信心的提升,需要满足个体的心理情感需求,应当多给予一些必要的关注。
而对于演讲者在演讲台上调节紧张心理所能够做到的就是转变自己的行为和调整自身认知,实际上我们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会说这个事件对我们产生了很大影响,实际上是我们对于这一事件的看法对我们产生了影响。因此,演讲者应当对于不自信的看法和观念进行调整,应当对自我更好的接受,如此就会使得自信心增强。另外,我们也要改变自己的行为状态,不自信的人他们往往都会不敢和他人正视,垂头丧气,因此演讲者应当抬头挺胸,声音提高,有更多的肢体语言,行为的转变一定程度上会对心态产生影响,进而在演讲台上能够更好地表达自我,减缓紧张心理。
参考文献:
[1](美)斯科特·博克顿.演讲之禅(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 顾晓松.人体解剖学(第四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关键词:公众演讲 紧张心理 成因 对策
因为我国教育体系缺乏相应的口才教育,以及中国内敛文化的影响,很多大学生都比较缺乏相应的公众表达能力,他们在讲台上会产生紧张心理,进而影响演讲效果,相应的演讲影响力也比较低。良好的公众演讲能力是人才的一个评判标准,作为大学生应当意识到,公众演讲能力的重要性。本文立足于公众演讲过程中紧张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紧张心理克服的方法展开讨论,以期能够为大学生在演讲台上自信从容的进行表达和公众演讲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帮助。
一、公众演讲紧张心理的成因分析
(一)生理因素
人类早期和大多数动物一样,都是在大自然中生活,他们的安全保护措施较少。同时,原始自然界危险较多,弱肉强,食一些没有很强自保能力的动物,为了能够使得自己更加安全,他们就需要有着较高的警觉性,在寻找食物过程中,他们都会先在树后面或者石头后面进行打探,在确定没有威胁时才会出来寻找食物,然后再躲起来。人类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形成了一种“躲避”生理本能。比如说我们在具有比较高的讲台上面演讲,紧张感就会降低,这是因为演讲台遮盖了我们身体的大部分,因此,公众演讲紧张心理从生理角度看,就是个体不喜欢在外面随便暴露自己,他们会产生本能的危险意识,这也是大众在公众演讲时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的原因。
(二)心理因素
马斯洛心理需求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如果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产生放松、享受的感觉,进而产生更高的需求。如果个体无法满足自身的需求,就会出现焦虑、恐惧、紧张等一些负面心理,进而对自身的人格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公众演讲就是个体将自身的情感和思想向大众表达出来,大众可能会不认同或者不接受演讲者的看法和观点,使得演讲者产生自身价值较低,没有受到尊重或者被排斥和认可的负面情感体验,如果自身的演讲效果较差,那么它们的需求可能都不会得到满足,比如说生理安全、爱与归属以及尊重的需求。实际上,这也是个体在公众演讲时紧张心理产生的主要因素,因为他们在公众面前进行演讲时害怕无法有效掌握演讲效果,也不容易将自身的情感和思想有效表达出来。实际上,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因素,都是个体一种躲避的特征。
二、公众演讲紧张心理的有效调节策略
公众演讲紧张心理产生的类型基本可以划分为两种,首先一种是日常生活中不太容易紧张,但是在演讲台上就会产生紧张心理,另外一种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就容易产生紧张心理,他们走上演讲台之后就更加容易紧张。下面笔者就从这两种,公众演讲紧张心理类型提出针对性对策。
(一)针对平时放松、上台紧张类型提出对策
在平时比较放松,而到了演讲台上就會产生紧张心理的演讲者,基本上都是因为他们对于舞台不够熟悉。对于这一类紧张心理的调节策略,关键是要让演讲者更多的走上舞台,对舞台有所适应。他们因为不熟悉舞台很容易产生手脚发抖、心跳加快、脸红等一些生理反应,进而影响演讲效果。笔者认为,这一类心理紧张的有效调节策略就是应当对自身的身心反应过程进行了解,能够很好地环节紧张心理。
首先,我们应当认识到,脑是控制心理产生的主要器官,人类之所以能够掌控整个世界,关键在于我们有着良好的认知能力,认知的改变就会使得态度改变。如果我们在遇到危险时,能够保持积极的反应,而不是逃避,就是生理学上所阐述的“战与逃”反应,如果我们选择逃避,那么血液就会向下肢流动,进而使得紧张感产生。如果选择战斗时,那么,血液就会流向人体上部,进而使得兴奋感产生。所以说,在公众演讲台上是紧张还是兴奋,关键在于我们的态度是逃避还是积极向上,大多数演讲者他们在没有上台之前就给自己一种心理暗示“我不想讲,不会讲,但是又不得不讲”,这就是一种被动的态度,非常容易产生紧张感。因此,我们应当转变自己的态度,在上台之前暗示自己“我能够演讲,我很兴奋,我要讲,我是一个有能力表达自我的人”,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克服紧张心理。
另外,有研究已经证实在演讲之前吃点糖,喝点水,深呼吸都能够对紧张心理进行有效调节,这是因为血液环境改变所造成的,同时,演讲者也要了解自己的肌肉系统,当演讲者在台上感到紧张时,肾上腺素就会使得肌肉能量增加,进而出现逃离反应,但是因为在演讲台上不能逃离肌肉能量就会作用于心脏、面部、手臂或者是腿部,这也是造成机体生理出汗、脸红、心跳加快、手脚抖的原因。因此,在演讲台上演讲者可以通过一些隐形的活动来消耗能量,比如说轻微的走动,放松或者握紧话筒,增加一些肢体语言等等,这对于缓解紧张心理都有着积极效果。
(二)针对平时就容易产紧张心理、上台更紧张类型提出对策
对于平时就很容易产生紧张心理,在演讲台上更加紧张的演讲者,他们紧张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自我认知出现偏差,自信心不足,没有很强的自我效能感所导致的。自信一直是心理学所探究的一个重要话题,各个心里学派对于自信的归因和理解也有所不同,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不自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个体在童年时所经历过一些不好的经历所导致的。而行为主义学派则认为是强化行为所导致的。认知学派认为不自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内心没有合理的信念,自信心的提升需要对自我认知以及自我态度和情感进行转变。而人本主义强调自信心的提升,需要满足个体的心理情感需求,应当多给予一些必要的关注。
而对于演讲者在演讲台上调节紧张心理所能够做到的就是转变自己的行为和调整自身认知,实际上我们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会说这个事件对我们产生了很大影响,实际上是我们对于这一事件的看法对我们产生了影响。因此,演讲者应当对于不自信的看法和观念进行调整,应当对自我更好的接受,如此就会使得自信心增强。另外,我们也要改变自己的行为状态,不自信的人他们往往都会不敢和他人正视,垂头丧气,因此演讲者应当抬头挺胸,声音提高,有更多的肢体语言,行为的转变一定程度上会对心态产生影响,进而在演讲台上能够更好地表达自我,减缓紧张心理。
参考文献:
[1](美)斯科特·博克顿.演讲之禅(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 顾晓松.人体解剖学(第四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