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信息熵在地震后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来源 :山地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w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貌信息熵可以表示流域地貌面受侵蚀的程度,是判断地貌发育演化阶段的量化指标之一。基于流域系统地貌信息熵的原理和方法,采用GIS技术和Matlab、SPSS软件,对“5·12”汶川地震后都江堰市深溪沟流域内41个子流域的面积一高程积分值和地貌信息熵进行计算,研究了各个子流域的地貌发育演化基本特征和泥石流发育情况,并将分析结果和地震后野外实际调查的成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烈度为Ⅺ的都江堰深溪沟地震重灾区,地震引发的大量崩塌、滑坡导致松散固体物质广泛堆积于沟道内,不仅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物源,而
其他文献
微波遥感传感器在36.5 GHz通道会因雪深超过其穿透深度而出现信号饱和,从而导致雪深被低估。针对该问题,首先建立了18.7 GHz与36.5 GHz通道亮温差和10.7 GHz与18.7 GHz通道亮温差相结合的积雪深度分层反演新方法,然后利用GCOM-W1星上搭载的AMSR2传感器数据估算了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新疆每日积雪深度,结合同期的气象站点观测数据与野外实测数据对遥感反演结果
汶川8.0级特大地震是岷江上游流域最新一次区域构造活动,在此次地震中,岷江河道因北川-映秀断裂北西盘的右旋走滑作用而被水平错动0.8±0.2 m,岷江河道南西方向的河流阶地也被同步位错0.6±0.1 m。切过龙门山主干断裂的岷江上游干、支流水系因若干次历史地震驱动的走滑作用而发生同步弯曲。根据水系水平扭错量和岷江干、支流初始形成时间计算可知,穿越岷江支流河道的汶川-茂县断裂右旋走滑速率为1~1.4
探索狼毒根系的行为动态,以期控制其扩散、为草地恢复和管理提供参考.结果显示,近岸与远岸根长、根生物量比率与两端的水分差值的相关关系显著(p=0.05),显示了狼毒根系分布状况
坡面泥石流是斜坡地貌演化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山区公路的主要水毁灾害,具有分布广、出现频率高、致灾作用强等特点.从地貌演化观点,将坡面泥石流演化模式分为顶部刮铲演化模
探索简单、快捷的获得草地单个物种及群落地上生物量资料的方法,可以为合理保护和利用草地资源提供重要技术支持。在传统的直接收获法测定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基础上,结合物种的种群特点,利用与生物量密切相关的高度、盖度、密度等植被生态参数,建立了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各植物种的最适地上生物量估测模型。其中禾叶嵩草、垂穗披碱草、高山韭等物种生物量最适模型为幂函数方程,其他物种最适模型除却长毛风毛菊是二次项方程外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