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自我形象教子法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8216943352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除了上一期谈到的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等外在自我形象之外,另一种内在的自我形象也不容忽视。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你是积极或消极,乐观或悲观、内向或外向、热情善良或冷漠自私、平易近人或高高在上、待人诚恳或城府颇深……怎样都好,这些自身的心理取向、交际方式、处世之道和人生态度都会在不经意间展示在孩子眼前。好的那些,会成为一种看不见的教育,短时期内难见效果,但对孩子的教益却深刻而长远。不好的那些,则会不知不觉中令你的孩子变成个连你都感觉陌生的小怪物——而豢养这只“小兽”的人恰恰就是你。
  所以家长定要塑造一种优秀、健康、积极的内在自我形象,并充分发挥它们在教育子女方面的作用。
  
  直面挫折,永不言败
  
  家长在工作、生活中难免碰到不如意。但是想想孩子将来要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需要的也是更加坚强、更加勇敢的直面困境的健康心理,该为孩子做出怎样的榜样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生意失败、遭遇下岗、同事冲突……挫折不论大小,心态都需振作,绝不能以颓唐不振的精神状态面对孩子,因为孩子并不能十分清楚地明了家长面对的困难是什么,他所看到的全部只是:家长遇到了困难,并因此而长吁短叹。
  正确的做法是:直面人生的坎坷,绝不轻言失败,即使不能向孩子示范成功,至少教他们学会如何战斗。
  
  善待家人,相亲相爱
  
  孩子认知世界是从自己的父母开始的,善恶观念和安全感也通过对父母关系的“观摩”和家庭氛围的体验而逐渐形成。如果父母不能很好进行沟通、冷战不断,甚至经常把“明天就去离婚”、“离了婚之后孩子和谁一起生活”挂在嘴边,就会直
  接改变孩子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使孩子缺乏安全感、脾气暴躁、情绪恶劣,怀疑人间的美好,对不道德、不善良的丑恶习以为常。正确的做法是:让小家庭充满爱,让孩子学会爱,让他们对世界和他人都充满爱心和信心。
  
  脚踏实地,积极进取
  
  有些家长的工作、事业并不理想,却不思进取,要不就抱着“认命”的观念,业余时间不是泡舞厅就是打麻将,醉生梦死、得过且过;要不就终日牢骚,埋怨机遇为何对自己毫不青睐,幻想着成功总有一天会从天而降。父母是这样的人生态度,孩子难免不学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今朝有酒今朝醉”。
  正确的做法是:再普通的工作也要认真地做好,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脚踏实地充实自己,为孩子做出敬业榜样。待人接物,方法得当
  孩子接触社会的机会有限,与人交往的方法多数要在家里习得。家长在与朋友和上级交往时,如果虚以委蛇、奴颜卑膝,为了达到某一目的不择手段、不顾尊严,这种为人处世的方法必然会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烙印,甚至直接决定孩子今后的社交方式。
  正确的做法是: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光明磊落,让孩子从中感受到诚恳坦荡、乐于助人的品质。
  当然,孩子毕竟年龄小,家长的内心世界并不容易被单纯幼稚的孩子迅速把握。所以在实施以上四个方面的无声教育时,有时还需要辅以主动的交谈、交流。除了“身教”,还要“言传”,多和孩子谈心、沟通,把积极的人生观和善良,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言传”给孩子,让孩子不仅看到家长在怎样做,还清楚为什么要这样。
  
  责任编辑:三宅
其他文献
本刊讯:2001年11月24日,《孩子》杂志在广州市天河宏城广场举行现场收订和专家咨询活动,邀请本刊指导专家、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高岚博士到场为广大读者解答教育难题。高岚博士曾留学美国,从事学前教育研究多年;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当日的咨询现场反应十分热烈,杂志的征订也收到良好的效果。  本刊一向把为读者服务作为办刊的指导方针,每一期杂志都力求息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倾力解答读
期刊
有些孩子会突然哭闹说肚子痛,但过段时间又安然无事了,家长常常疑虑:孩子肚子里是不是长了虫?  由于各种原因,小孩子确实会有肠道里长寄生虫的可能,其中容易引起肚子痛的主要是蛔虫。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卫生保健意识的加强,特别是在城市,近年来蛔虫症的发生率已大大降低。上述病情,大多数其实是肠痉挛所致的腹痛。    病理    正常情况下,肠道通过有节律性的收缩、舒张动作,将食物从上消化道向下消化道输送
期刊
习惯的养成是行为积累的结果,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了成功感,自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从而变成他的习惯。习惯决定人的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而且要从家庭开始。  家长可遵循以下6个基本原则:    有利的环境    必须给孩子提供养成好习惯的适当环境,尽量避免任何破坏这种环境的行为。  例如我们想帮助孩子养成早睡的习惯,但今天晚上有最精彩的电视节目,明天晚上要带孩子出去做客,后天晚上家里又
期刊
家长都希望孩子懂礼貌,正直、善良、具备良好的道德观念。为此,家长们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做出榜样之外,还需要从情感入手,采取一些技巧。    让孩子知道你为他感到自豪    孩子会很有兴趣知道做什么事才让您感到自豪和骄傲。所以,当他做了正确的事时,一定要让自豪感写在脸上,然后强调一下,他做的事,让您为他感到骄傲。  比如孩子吃完饭后自己洗了碗,一定别忘了夸他两句:“我看见你自己把碗洗干净了。我真高
期刊
周末,我们聚在阿莱希欧博士家的客厅里,聊起他们11岁的儿子泽克最近犯的一个不小的错误。  一天下午,系部临时通知阿莱希欧博士去处理一件突发事件。  博士前脚出门,精力旺盛的泽克就坐立不安了,邀了三四个男孩子来家里玩。  阿莱希欧博士一家两年前才搬进的这栋新楼,上下两层,一楼客厅直通天花板。小男孩泰勒提出玩点新鲜刺激的:“我们从楼上往下跳,怎么样?”泽克瞅瞅客厅里光洁、发亮的硬木地板,有些犹豫。  
期刊
不少家长常常埋怨孩子不爱动脑子,对他们的“懒惰”家长可没少教育,没少开导,然而孩子依然如故。其实,在“懒得动脑子”这一现象的背后,隐藏的原因却是各种各样、甚至错综复杂的。  研究已证实,至少有一半“懒得动脑子”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个十足的懒汉。他们大多生活懒散,喜欢睡懒觉,不爱整理房间、书包,更不用说帮大人做家务了。对这样的懒孩子,家长首先须改变其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从根本上铲除其懒惰的“劣性”
期刊
一、问答阅读    选书指导:与孩子学习同步的阅读书(即每篇文章的后面都有一些练习题的书),如《小学分类阅读金钥匙》、《阅读训练》等。  阅读指导:要求孩子先看文章后面的练习题,并要孩子带着问题阅读。读完做文章后面的练习题;做练习时先不看答案,做完后自己对照答案想一想为什么应该这样回答;如果答错了,要自己总结原因,并记录下来。从而做到眼到、手到、心到。    二、精细阅读    选书指导:选同步的
期刊
孩子的愤怒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的情绪,我们不应否认或压制它。当然,我们也不希望孩子随意地发泄愤怒,以至于培养出一个“暴君”来。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帮助家长理解并接受孩子的愤怒,并协助孩子用积极的方法引导自己的情绪。    1.了解情况,表示理解    当发现孩子生气的时候,家长首先要问清楚原因。有时孩子表达不清,需要成人的提示来回想自己生气的理由,如:“你是不是不舒服?”或“是不是和小朋友吵架了?”  
期刊
丽丽今年5岁了,爸爸妈妈长期在外地工作,她自小由外公抚养带大,每天上下园都是外公接送她,跟外公的感情很深。  前不久丽丽的外公去世了,妈妈便辞了工作,专心在家里陪她,并哄她说外公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旅游去了,要过很久才能回来。妈妈以为丽丽很快就会从外公不在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可是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尽管妈妈悉心照顾,每天准时到幼儿园接她,可是丽丽的性格却变得越来越内向,经常焦虑不安,有时为了一点点小事
期刊
给孩子一个色彩斑澜的世界    楼旨君在西安工作,丈夫在北京工作,两人一分居就是11年,照顾、启蒙三个女儿的重担一直由楼旨君独立承担。  生活虽然艰苦,但楼旨君却没放松对孩子的培养,在三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启蒙教育。有一次,楼旨君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说孩子长期处于色彩丰富的环境里,脑细胞就活跃,大脑发育得好,也就更聪明。反之,大脑发育就会受到抑制。于是,她马上在屋里拴上两根绳子,上面挂上五颜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