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熟练识读结构施工图是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核心能力。本文通过教学实践,模型制作过程弥补了从二维施工图纸到三维立体空间想象的困难过程,达到对结构识图的技巧训练,有效的提升建筑结构工程图识读能力。
【关键词】结构识图 实训教学 模型制作
【基金项目】本文为宁夏教育厅2012年质量工程“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改革项目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43-01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对现代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建设与改革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建筑工程造价”专业是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建筑结构识图》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所有专业核心课程的前端课程。学院从2009年开始对该课程实施教学改革,加大实训任务,作者从以下几方面浅谈该课模型制作实训所取得的成效。
1.识读建筑工程图纸的作用
建筑施工图纸的识读是建筑施工的语言。建筑专业以培养一线的项目施工人员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以项目造价员、资料员、施工员等作为主要的岗位群。其所培养的学生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能够熟练地读懂施工图纸中的工程语言。而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由于就业面向建设、施工、工程咨询等单位工程造价岗位。从事概预算、清单、报价编制等工作。对于建筑工程图的识读能力是摆在第一位的要求,只有读懂图,才能按图施工,对图纸进行深化,进行工程预算。毕业后从事以造价员为主要就业岗位及其相关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2.转变方法培养兴趣
以往学生普遍认为《建筑结构识图》这门课难学。分析其原因。一是随着学习内容的复杂化和难度的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降。二是教学环节中,只能采用实际工程照片、钢筋加工及绑扎视频等辅助教学来弥补实践教学的不足。单照片、视频所表现的内容不够完整,只能反映构件的局部,尤其对构件节点的构造表达不清晰,达不到具体、直观、形象的教学效果。三是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不能由图到物的转换,只停留在知识体系的层面。我们在课改过程中,将“教、学、做”融为一体,以识读学院3#教学楼工程施工图纸为主线,以职业能力活动为导向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在教学中,通过项目图纸、11G101图集、已完工程实体、该完工项目施工工序影像资料等相结合,建立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该课程在专业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课程内容设计
3.1《建筑结构识图》课程实训流程
《建筑结构识图》课程实训过程采用“任务驱动、模型引入,能力递进”的课程培养模式。通过对学院3#教学楼基础、柱、梁、板、楼梯配筋放样图,并制作3#教学楼基础、柱、梁、板、楼梯结构配筋模型,从而解决了专业工程图教学的困难,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识图能力。课程的技能实训流程如下:以任务驱动为导向,施工视频(引入)→图纸识读(目标)→放大样、模型下料(过程)→模型制作(手段)→模型展示(成果)→教师考核(检验)。
这样的技能训练流程旨在调整学生改变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积极主动地研究,将平面图转化为全方位的主体直观资源,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达到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3.2分组布置实训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实训过程中,依托学院3#教学楼工程图纸,围绕基础知识以4-6人为一个团队。以基础配筋模型、柱配筋模型、梁配筋模型、板配筋模型、楼梯配筋模型为教学模块。采用理实一体完成教学任务。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模拟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解决存在的问题,感受现场实际工作情况,执行完整的施工过程,教、学、做相结合,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
以“柱模型”制作为例,学生首先熟悉图纸,掌握该工程的柱尺寸、位置、类型。掌握柱的角筋、b边、h边和箍筋的配筋情况,及柱变截面和柱配筋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查阅11G101图集掌握抗震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抗震KZ边柱和柱顶纵向钢筋连接。LaE、LlE的取值。并通过计算、下料、制作模型。在整个环节中指导学生以图纸为主,以相关图集为辅,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解决遇到的难点问题。
整个的实训环节设计按照建筑结构图纸所反映的情况进行施工方案的选择。以“局部”带动“整体”渗透施工工艺的训练原则,体验工作需求,职业感受。通过计算、下料、制作,可以弥补学生对建筑结构识图细节不够注意的缺失,促使学生关注细节,提高读图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3.3成果展示,分组点评
通过模型制作学生熟练掌握建筑结构图图示内容,指导教师并不直接给出评价,而是由小组选派代表陈述结构模型的制作过程及重点、难点。由其他小组来评价成果中的优点、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经过这样的计算、下料、制作过程促使学生了解制作中易出错的细节部分,而对模型的展示,提高了学生的成就感。对照图纸与模型,从模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结构构造的形成过程,团队的协作精神。更好的发挥了模型在建筑识图过程中的应用。符合高职学生好动手不爱理论学习的认知现状,提高学习兴趣。
4.结论
教学实践证明,结构模型的制作在建筑结构识图教学中的实施,受到学生的认可,符合从二维图纸到三维立体空间的实施过程,对提高学生阅读建筑工程图的能力提升有较大帮助。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会了如何通过查阅相关图集、规范、标准等获取知识。培养了学生主动、自主、协作的学习能力,将各专业知识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使其获得最佳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3]王春福.基于建筑模型制作的建筑识图能力培养研究[J].职业教育.2013
[4]王悦.浅谈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建筑工程结构识图能力[J].山东工业技术
【关键词】结构识图 实训教学 模型制作
【基金项目】本文为宁夏教育厅2012年质量工程“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改革项目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43-01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对现代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建设与改革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建筑工程造价”专业是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建筑结构识图》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所有专业核心课程的前端课程。学院从2009年开始对该课程实施教学改革,加大实训任务,作者从以下几方面浅谈该课模型制作实训所取得的成效。
1.识读建筑工程图纸的作用
建筑施工图纸的识读是建筑施工的语言。建筑专业以培养一线的项目施工人员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以项目造价员、资料员、施工员等作为主要的岗位群。其所培养的学生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能够熟练地读懂施工图纸中的工程语言。而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由于就业面向建设、施工、工程咨询等单位工程造价岗位。从事概预算、清单、报价编制等工作。对于建筑工程图的识读能力是摆在第一位的要求,只有读懂图,才能按图施工,对图纸进行深化,进行工程预算。毕业后从事以造价员为主要就业岗位及其相关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2.转变方法培养兴趣
以往学生普遍认为《建筑结构识图》这门课难学。分析其原因。一是随着学习内容的复杂化和难度的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降。二是教学环节中,只能采用实际工程照片、钢筋加工及绑扎视频等辅助教学来弥补实践教学的不足。单照片、视频所表现的内容不够完整,只能反映构件的局部,尤其对构件节点的构造表达不清晰,达不到具体、直观、形象的教学效果。三是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不能由图到物的转换,只停留在知识体系的层面。我们在课改过程中,将“教、学、做”融为一体,以识读学院3#教学楼工程施工图纸为主线,以职业能力活动为导向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在教学中,通过项目图纸、11G101图集、已完工程实体、该完工项目施工工序影像资料等相结合,建立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该课程在专业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课程内容设计
3.1《建筑结构识图》课程实训流程
《建筑结构识图》课程实训过程采用“任务驱动、模型引入,能力递进”的课程培养模式。通过对学院3#教学楼基础、柱、梁、板、楼梯配筋放样图,并制作3#教学楼基础、柱、梁、板、楼梯结构配筋模型,从而解决了专业工程图教学的困难,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识图能力。课程的技能实训流程如下:以任务驱动为导向,施工视频(引入)→图纸识读(目标)→放大样、模型下料(过程)→模型制作(手段)→模型展示(成果)→教师考核(检验)。
这样的技能训练流程旨在调整学生改变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积极主动地研究,将平面图转化为全方位的主体直观资源,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达到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3.2分组布置实训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实训过程中,依托学院3#教学楼工程图纸,围绕基础知识以4-6人为一个团队。以基础配筋模型、柱配筋模型、梁配筋模型、板配筋模型、楼梯配筋模型为教学模块。采用理实一体完成教学任务。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模拟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解决存在的问题,感受现场实际工作情况,执行完整的施工过程,教、学、做相结合,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
以“柱模型”制作为例,学生首先熟悉图纸,掌握该工程的柱尺寸、位置、类型。掌握柱的角筋、b边、h边和箍筋的配筋情况,及柱变截面和柱配筋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查阅11G101图集掌握抗震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抗震KZ边柱和柱顶纵向钢筋连接。LaE、LlE的取值。并通过计算、下料、制作模型。在整个环节中指导学生以图纸为主,以相关图集为辅,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解决遇到的难点问题。
整个的实训环节设计按照建筑结构图纸所反映的情况进行施工方案的选择。以“局部”带动“整体”渗透施工工艺的训练原则,体验工作需求,职业感受。通过计算、下料、制作,可以弥补学生对建筑结构识图细节不够注意的缺失,促使学生关注细节,提高读图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3.3成果展示,分组点评
通过模型制作学生熟练掌握建筑结构图图示内容,指导教师并不直接给出评价,而是由小组选派代表陈述结构模型的制作过程及重点、难点。由其他小组来评价成果中的优点、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经过这样的计算、下料、制作过程促使学生了解制作中易出错的细节部分,而对模型的展示,提高了学生的成就感。对照图纸与模型,从模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结构构造的形成过程,团队的协作精神。更好的发挥了模型在建筑识图过程中的应用。符合高职学生好动手不爱理论学习的认知现状,提高学习兴趣。
4.结论
教学实践证明,结构模型的制作在建筑结构识图教学中的实施,受到学生的认可,符合从二维图纸到三维立体空间的实施过程,对提高学生阅读建筑工程图的能力提升有较大帮助。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会了如何通过查阅相关图集、规范、标准等获取知识。培养了学生主动、自主、协作的学习能力,将各专业知识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使其获得最佳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3]王春福.基于建筑模型制作的建筑识图能力培养研究[J].职业教育.2013
[4]王悦.浅谈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建筑工程结构识图能力[J].山东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