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三数学复习课上法很多,千奇百怪,千疮百孔。就现实而言,仍然存在很多盲点,不是题海战术,就是密集的检测。资料使用针对性不强,不从学生考虑,未作选择处理而盲目使用,满堂清,学生无反思的时间和空间。新课标要求下,一定要转变观念,要么以教促学,要么以学定教,从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出发,合理使用资料,创建合作学习模式,加强交流与合作,把巩固、完善、整合、提升作为我们的方向和目标,疏通心理障碍,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构建和谐、健康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三数学;复习课;上法
高三数学的学习,是前两年学习的基础知识的巩固、整合与升华。是提高学生数学思想方法与高度概括能力、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
在我们地区,很多学校、特别是一些生源素质较好的学校,学生基础很好,但是,几乎以题海战术和考试检测为主,长期训练下来,学生只会照抄照搬,结果对知识点没理解,还是模糊的,没形成能力。短期的效果看似不错,教学评比量化中,老师也占优势,但从学生长期的发展来看,这是不符合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规律的。体现在高三学生知识升华难以形成、能力提升不会很快,发展缓慢,冲劲不足。
然而,学生能力的形成、数学思维的发展、数学方法的积累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在新课标要求下的数学学习,是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教学中老师不要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只顾结果而不顾过程,其实知识形成的过程远比结果重要。因此,关于高三的数学复习课,我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一、以教促学
教师通过备课,每节课归纳几个知识点,落实好知识目标、方法技巧目标、能力目标,讲清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题技巧等,接着配以相应的习题加以巩固训练,这种以教促学的教学模式,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效果还是有的。但教师必须做到:1、知识点要完整;2、选题要精要少,难度适中,注重基础,做好一题多解和变式训练;3、课堂要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充分地思考与训练;4、适当进地行单元检测,以便学生对知识模块的巩固与综合、评价与反思的过程。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提高课堂的价值和效益。
二、以学定教
据我所知,所有学校的学生手中都有一份资料,要么是订购的,要么是校本资料,用好资料成了教学的关键。资料大都有以下优点:1、每个章节知识点归纳得比较完整;2、配备题目较多。但也存在以下缺陷:1、每个章节所归纳的知识点含量过大;2、所梳理的知识点太笼统,没形成推理的过程;3、配备的题量大而不精,甚至有难题、怪题;针对性不强。
我所了解的,很多学校的教师都是要求学生做资料,也没指明学生做哪些题,上课就整节课拼命地讲,结果调查下来,学生学习的科目多呀,六科!大部分学生根本就完不成这么容量大的学习任务。这样弄下来,教师累,学生也累,教师郁闷学生成绩为什么上不来,弄得身心疲惫,但又未达到应有的效果。
资料是死的,人是活的,虽然资料上的内容都归纳得比较完整,但有的题目偏难,难题与怪题要做特殊处理,没必要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也没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上面耗,教师要从其中选出具有针对性的题目给学生做,并作适当的补充。其次,教师要对资料上的每个章节的知识点的归纳作出处理,进行分解,每堂课能完成多少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要作出预测和判断,对知识点的形成作出适当的推理和解释,否则,就是囫囵吞枣。
三、构建合作学习的氛围
合作是一种习惯,转变学生学习模式很重,学生不懂的不一定要等着问老师,可以通过同学之间、小组之间交流讨论解决,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找题训练,教师提供的题型、题量毕竟有限。通过师生互补、生生互补会更加完美。
四、新课标下信息大的问题处理方法
新课标的一项要求就是学生要有一定的阅读量,有些问题信息量特别大,难于把握全面,因此,收集信息的方法尤为重要。我教学生获取信息(已知条件或隐含条件)的方法是:一边读题,一边给已知信息标号,然后将所标信息提取,经过一番加工整理,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效果很好。
五、转变课堂教学观念
教师几乎占满了课堂的全部,这是非常不妥的事,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实验、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获得的知识才是真正理解、掌握的。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知识,理解更深刻,掌握更牢固,更具有价值。因此,复习课绝不能由教师包办、包讲,更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因为你是老师,这不用展示。
六、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学生可能因学习、升学等方面带来心理、思想上的压力,教师要作正确引导,有针对性地作相应的疏导,视其整体情况可以开展班级小活动,跳跳舞、唱唱歌,缓解学生思想及心理方面的压力。
总的来说,高三数学复习教学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创新。新课标要求下,一定要转变观念,要么以教促学,要么以学定教,从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出发,合理使用资料,创建合作学习模式,加强交流与合作,把巩固、完善、整合、提升作为我们的方向和目标,疏通心理障碍,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构建和谐、健康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三数学;复习课;上法
高三数学的学习,是前两年学习的基础知识的巩固、整合与升华。是提高学生数学思想方法与高度概括能力、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
在我们地区,很多学校、特别是一些生源素质较好的学校,学生基础很好,但是,几乎以题海战术和考试检测为主,长期训练下来,学生只会照抄照搬,结果对知识点没理解,还是模糊的,没形成能力。短期的效果看似不错,教学评比量化中,老师也占优势,但从学生长期的发展来看,这是不符合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规律的。体现在高三学生知识升华难以形成、能力提升不会很快,发展缓慢,冲劲不足。
然而,学生能力的形成、数学思维的发展、数学方法的积累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在新课标要求下的数学学习,是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教学中老师不要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只顾结果而不顾过程,其实知识形成的过程远比结果重要。因此,关于高三的数学复习课,我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一、以教促学
教师通过备课,每节课归纳几个知识点,落实好知识目标、方法技巧目标、能力目标,讲清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题技巧等,接着配以相应的习题加以巩固训练,这种以教促学的教学模式,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效果还是有的。但教师必须做到:1、知识点要完整;2、选题要精要少,难度适中,注重基础,做好一题多解和变式训练;3、课堂要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充分地思考与训练;4、适当进地行单元检测,以便学生对知识模块的巩固与综合、评价与反思的过程。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提高课堂的价值和效益。
二、以学定教
据我所知,所有学校的学生手中都有一份资料,要么是订购的,要么是校本资料,用好资料成了教学的关键。资料大都有以下优点:1、每个章节知识点归纳得比较完整;2、配备题目较多。但也存在以下缺陷:1、每个章节所归纳的知识点含量过大;2、所梳理的知识点太笼统,没形成推理的过程;3、配备的题量大而不精,甚至有难题、怪题;针对性不强。
我所了解的,很多学校的教师都是要求学生做资料,也没指明学生做哪些题,上课就整节课拼命地讲,结果调查下来,学生学习的科目多呀,六科!大部分学生根本就完不成这么容量大的学习任务。这样弄下来,教师累,学生也累,教师郁闷学生成绩为什么上不来,弄得身心疲惫,但又未达到应有的效果。
资料是死的,人是活的,虽然资料上的内容都归纳得比较完整,但有的题目偏难,难题与怪题要做特殊处理,没必要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也没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上面耗,教师要从其中选出具有针对性的题目给学生做,并作适当的补充。其次,教师要对资料上的每个章节的知识点的归纳作出处理,进行分解,每堂课能完成多少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要作出预测和判断,对知识点的形成作出适当的推理和解释,否则,就是囫囵吞枣。
三、构建合作学习的氛围
合作是一种习惯,转变学生学习模式很重,学生不懂的不一定要等着问老师,可以通过同学之间、小组之间交流讨论解决,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找题训练,教师提供的题型、题量毕竟有限。通过师生互补、生生互补会更加完美。
四、新课标下信息大的问题处理方法
新课标的一项要求就是学生要有一定的阅读量,有些问题信息量特别大,难于把握全面,因此,收集信息的方法尤为重要。我教学生获取信息(已知条件或隐含条件)的方法是:一边读题,一边给已知信息标号,然后将所标信息提取,经过一番加工整理,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效果很好。
五、转变课堂教学观念
教师几乎占满了课堂的全部,这是非常不妥的事,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实验、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获得的知识才是真正理解、掌握的。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知识,理解更深刻,掌握更牢固,更具有价值。因此,复习课绝不能由教师包办、包讲,更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因为你是老师,这不用展示。
六、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学生可能因学习、升学等方面带来心理、思想上的压力,教师要作正确引导,有针对性地作相应的疏导,视其整体情况可以开展班级小活动,跳跳舞、唱唱歌,缓解学生思想及心理方面的压力。
总的来说,高三数学复习教学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创新。新课标要求下,一定要转变观念,要么以教促学,要么以学定教,从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出发,合理使用资料,创建合作学习模式,加强交流与合作,把巩固、完善、整合、提升作为我们的方向和目标,疏通心理障碍,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构建和谐、健康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