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太平鼓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时,我们已经对它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因此信心满满。但真正越来越接近它、认识它,还是让我们一次次地感到吃惊。
我们接触的太平鼓艺人主要有两组,他们不以班社自居,但人员也较为固定。其中一组就是袁氏父子,另一组不以家庭为单位,人员也比较多,如有需要两组人也可以协同表演。
完整的太平鼓表演是一场规模相当大的仪式,与当地的皮影以及多数民间仪式一样,仪式开始于请神,结束于送神,中间的主体部分则是奉献给神灵的礼物,同时也是艺人与事主家的互动,以及其他观众的狂欢。而相对岫岩皮影来说,太平鼓的仪式过程更为严格而复杂。比较直观地看神位就可以发现,太平鼓仪式奉献给神灵的贡品非常多样,比较令人瞩目的是其中包括一个猪头,因为在东北的乡村来说,杀猪实在是一件很大的事,只有过年的几天才是家家吃杀猪菜的欢乐时刻,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龙头的猪头则是隆重敬献给神明的最好礼物,因此太平鼓仪式都集中在农历春节之前。在这样重要的场合下,太平鼓的表演者们也不能含糊,虽然当地生活比较贫困,艺人们仍然准备了艳丽的服装。几次仪式现场中看到艺人们的服饰多是以绿色、蓝色等布料做成的满族长袍,其中一件是带有亮片的演出服专用材质。法师头戴的神帽虽然只是用废旧硬纸制成,但每个帽翅上都被钉上从儿童玩具上拆下的装饰物等,并且法师头上还要披上鲜艳的头巾。虽然这些行头材料都显得廉价、日常,但从细节中也可以看出是艺人们精心选择和制作的,效果也相当的光彩夺目。在一次文化馆内的彩排中,艺人们特意借了大褂作为表演服装,据他们介绍,大褂是传统的标准服饰,有的老师对这种说法表示怀疑,但我却颇以为然。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旧时的执仪者常常强调自己的“文化”身份,而识文断字在民间则是一种权威的象征,淳朴的百姓也喜欢将穿大褂的人判定为“先生”,因此这种服装在民间很有特殊的含义。
从以上表演用品的现状就可以看出,太平鼓在北方以家庭为单位的仪式中比较复杂,从程序上来看更是如此。完整的太平鼓仪式中有12个大段落,艺人称其为十二“铺”,每一铺中又包含长短不一的若干小段,每一铺至少要表演40分钟以上。听说有学者采集过最完整的仪式,共表演了三天。而这样大型的表演费用不超过3000元,每个艺人只能获得几百元的薪资。从表演形式上看,大概可分为站鼓和走鼓两种,我想也可称之为文鼓和武鼓。站鼓时,艺人持鼓演唱,身体轻微摆动。走鼓的类型比较多,有时是边唱边舞,舞步及队形都类似秧歌,表演中艺人们还可以互动玩笑,喜庆搞笑。有时候的走鼓以技巧为主,这时演唱停止,艺人以不同方式击鼓,有背后打鼓、翻跟头等动作。据史料记载,旧时还有一些喷火等杂技动作。真正使我感到震撼的是打小鼓和送神中的一个环节。小鼓比大鼓的音色更脆实,神秘中带有警醒的作用,在简单的节奏中艺人变换各种步伐和动作,使人感受到与神共舞的场景。袁德贵老人打小鼓可以说是看家的本领,打小鼓的老人会散发出很神圣的光辉,而不再是平时那个平凡的岫岩农民,他也因此最终把小鼓打到了在北京举办的中国传统音乐节舞台上。送神中的一段走鼓有更鲜明的萨满痕迹,此时所有艺人打着相同的节奏,法师循着鼓点由开始的挪步逐渐进入人神合一的迷狂状态,这个环节使所有观看者也凝神屏息,接受神灵的度化,使灵魂受到洗礼。
与仪式相应的太平鼓音乐,其丰富性让人咋舌,现记录在案的曲调共有50多种,其中有仪式性的念诵音调,有改编自民歌小曲的音调,也有与二人转曲牌相似的曲调。这些曲调与唱词配合,又与单面鼓的鼓点相互配合,带给人既不同于民俗音乐,也相异于萨满跳神的融合性感受,可见在岫岩这个特殊地区,文化互融将是一个需要长期考量的问题。(责任编辑 张晓燕)
我们接触的太平鼓艺人主要有两组,他们不以班社自居,但人员也较为固定。其中一组就是袁氏父子,另一组不以家庭为单位,人员也比较多,如有需要两组人也可以协同表演。
完整的太平鼓表演是一场规模相当大的仪式,与当地的皮影以及多数民间仪式一样,仪式开始于请神,结束于送神,中间的主体部分则是奉献给神灵的礼物,同时也是艺人与事主家的互动,以及其他观众的狂欢。而相对岫岩皮影来说,太平鼓的仪式过程更为严格而复杂。比较直观地看神位就可以发现,太平鼓仪式奉献给神灵的贡品非常多样,比较令人瞩目的是其中包括一个猪头,因为在东北的乡村来说,杀猪实在是一件很大的事,只有过年的几天才是家家吃杀猪菜的欢乐时刻,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龙头的猪头则是隆重敬献给神明的最好礼物,因此太平鼓仪式都集中在农历春节之前。在这样重要的场合下,太平鼓的表演者们也不能含糊,虽然当地生活比较贫困,艺人们仍然准备了艳丽的服装。几次仪式现场中看到艺人们的服饰多是以绿色、蓝色等布料做成的满族长袍,其中一件是带有亮片的演出服专用材质。法师头戴的神帽虽然只是用废旧硬纸制成,但每个帽翅上都被钉上从儿童玩具上拆下的装饰物等,并且法师头上还要披上鲜艳的头巾。虽然这些行头材料都显得廉价、日常,但从细节中也可以看出是艺人们精心选择和制作的,效果也相当的光彩夺目。在一次文化馆内的彩排中,艺人们特意借了大褂作为表演服装,据他们介绍,大褂是传统的标准服饰,有的老师对这种说法表示怀疑,但我却颇以为然。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旧时的执仪者常常强调自己的“文化”身份,而识文断字在民间则是一种权威的象征,淳朴的百姓也喜欢将穿大褂的人判定为“先生”,因此这种服装在民间很有特殊的含义。
从以上表演用品的现状就可以看出,太平鼓在北方以家庭为单位的仪式中比较复杂,从程序上来看更是如此。完整的太平鼓仪式中有12个大段落,艺人称其为十二“铺”,每一铺中又包含长短不一的若干小段,每一铺至少要表演40分钟以上。听说有学者采集过最完整的仪式,共表演了三天。而这样大型的表演费用不超过3000元,每个艺人只能获得几百元的薪资。从表演形式上看,大概可分为站鼓和走鼓两种,我想也可称之为文鼓和武鼓。站鼓时,艺人持鼓演唱,身体轻微摆动。走鼓的类型比较多,有时是边唱边舞,舞步及队形都类似秧歌,表演中艺人们还可以互动玩笑,喜庆搞笑。有时候的走鼓以技巧为主,这时演唱停止,艺人以不同方式击鼓,有背后打鼓、翻跟头等动作。据史料记载,旧时还有一些喷火等杂技动作。真正使我感到震撼的是打小鼓和送神中的一个环节。小鼓比大鼓的音色更脆实,神秘中带有警醒的作用,在简单的节奏中艺人变换各种步伐和动作,使人感受到与神共舞的场景。袁德贵老人打小鼓可以说是看家的本领,打小鼓的老人会散发出很神圣的光辉,而不再是平时那个平凡的岫岩农民,他也因此最终把小鼓打到了在北京举办的中国传统音乐节舞台上。送神中的一段走鼓有更鲜明的萨满痕迹,此时所有艺人打着相同的节奏,法师循着鼓点由开始的挪步逐渐进入人神合一的迷狂状态,这个环节使所有观看者也凝神屏息,接受神灵的度化,使灵魂受到洗礼。
与仪式相应的太平鼓音乐,其丰富性让人咋舌,现记录在案的曲调共有50多种,其中有仪式性的念诵音调,有改编自民歌小曲的音调,也有与二人转曲牌相似的曲调。这些曲调与唱词配合,又与单面鼓的鼓点相互配合,带给人既不同于民俗音乐,也相异于萨满跳神的融合性感受,可见在岫岩这个特殊地区,文化互融将是一个需要长期考量的问题。(责任编辑 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