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总量上看,中国连续4年粮食丰收,总量供给在增加,为什么农产品价格会涨?按照经济学理论,供给增加,价格应该不会上涨,为什么这次大幅上涨?这次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为什么上涨幅度越来越大?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同时,中国的CPI“芝麻开花节节高”不断地上升,农产品价格上涨会不会引发全面通胀?近年来,这些问题成为经济界、理论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
在3月24日闭幕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就此专题分析认为,国内农产品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但不会引发全面通胀。
农产品价格上涨不会引发全面通胀
“中国的经济学家们一直在研究,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会不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指出,“但迄今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一项研究可以证明,中国三次通货膨胀高峰的根源是农产品价格的上涨。”
韩俊说:“我希望不要过多地指责农产品价格上涨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因为事实不是这样。”他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总的供求关系是供大于求,这个格局在消费品市场没有改变。“只要我们从宏观经济的全局通盘考虑,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可以说不会引发全面的通货膨胀。”
“我也不认为中国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博士表示。
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物价上涨?黄季焜认为,用中国的情况去分析难以讲清。因为物价不只是中国在上涨,比如印度尼西亚,比中国涨得还要高。
“分析物价上涨,要了解全球物价是怎么变动的。”黄季焜说,“全球物价上涨,能源价格高升和生物质燃料发展是根本原因。”他分析,全球食品价格的增长,是通过对玉米的需求拉动而形成的。生物燃料把食品市场和能源市场联系起来了,能源对玉米需求量的增加而导致了玉米价格的提高。对中国来说,导致食品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全球食品价格的上涨而造成的。
黄季焜给出了更详细的统计进行说明:国际食品价格上涨的驱动因素中,30%来自能源价格上涨,40%与生物能源有关,20%来自投机资金,10%来自贸易壁垒等。国内食品价格上涨的驱动因素中,65%来自国际市场传导。“我们的分析表明,中国有2/3的食物是从国际进口的。”黄季焜说。
内外结合的综合因素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
是什么原因推动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说:“我认为是一种内外结合的综合因素所形成。”
马晓河指出,具体说来,有四大原因:
第一,货币溢出效应放大了农产品的涨价趋势。货币持续发行,使得货币供给和农产品的比例关系发生了变化,引起了农产品价格上涨。从体制改革之前和改革初期到现在,货币的传导机制发生了变化。过去农产品是统购统销,要涨价央行必须发行相当的货币配套,引起货币发行。现在的货币发行不再根据农产品价格而是根据投资、根据外汇储备的多少。现在的农产品价格是百分之百由市场定,货币流进国内以后,人民币马上会形成一种溢出效应,使得“货币篮子”和“食品篮子”的比例发生变化。
第二,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涨与经济发展周期有关系。经济发展周期有两个:上升阶段繁荣期、下降阶段收缩期。在上升期的时候,往往农产品的需求大于供给,这个时候会产生“蛛网效应”,就是需求每超过供给的1%,它的价格上涨都是1%,是一种放大效应。改革开放以来三次农产品价格上涨,都与中国的高增长阶段有关。目前中国正处于高增长阶段。
第三,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是拉动价格上涨的内在原因。马晓河说:“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六类农产品价格在2003年到2006年之间涨幅非常大。三种粮食费用总成本上涨了18%,其中土地租金上涨最快,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涨成本因素里土地租金上涨也最快;其次是物质因素。养猪成本上升是属于物质费用增加引起的。包括蔬菜、油料、棉花都是一样。”
第四,国际农产品价格行情的上涨,增加了价格上涨的预期。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中国有两种影响:一是直接影响,比如说油料、大豆、棉花,他们的价格会顺着产业链、加工链迅速变动。二是预期影响,国际农产品价格的预期对生产商、经销商都会产生影响。
农产品价格上涨趋势将会继续下去
未来农产品价格走势怎样?马晓河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农产品价格要想降下来非常难。
为什么难呢?马晓河说,影响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几个因素今后依然存在:一是农产品生产成本仍在上升。比如化肥价格,尿素70%上涨了,复合肥上涨了40%。二是流动性过剩依然存在。“所以今后几个月,农产品价格还可能延续上涨趋势。”
国内农产品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成为与会专家的共识。
韩俊从需求与供给的角度分析认为,由于人口的增长、收入的提高、城市化的推进、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中国的农产品需求压力将是持续的。但是中国农产品的供给则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耕地越来越少,水资源的短缺比耕地的短缺更为严峻,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的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也已经显现出来,干旱、洪涝灾害、重大病虫害对农业的影响逐步加重。“这些问题将导致中国农产品的供求持续偏紧。”韩俊说。
专家们还从全球视角进行了分析。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所长乔驰·冯·布朗说,在过去的50年中,世界农产品价格存在周期性升降,有增加,有减少,而且有一些比较显著的波动。“但随着能源价格的增长,我们看到整体的趋势已经往上走。”
“全球的农产品价格正在整体上攀上一个新的台阶。中国也不例外。”韩俊认为。
黄季焜分析说,美国、欧洲、印度,包括中国都在发展生物能源,美国计划到2017年,生物能源的生产量要比2006年提高66倍。这将会改变整个农业的发展趋势。从2005到2007年,生物能源发展使食品价格有很大的提高,这只是刚刚开始。未来可能进入生物质能的时代,这个时代可能是农业发展的真正时代,价格会不断上升。“全球农产品价格会很高,中国会不会降下来?我说不会的。中国大部分产品,像大豆一样,国内价格跟着国际市场价格走。”黄季焜表示。
专家们对这样的上涨态势持正面肯定态度。韩俊说:“从政策上讲,我们要理性地看待这种价格上涨。我们要保障农民能够从上涨中真正得到实惠。在过去30年,农民收入增长最好的时期,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时期,都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时期。”
黄季焜则表示:“我把目前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看成未来中国和全球农业发展的希望,没有价格提高,农业就没有发展。”(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3月24日闭幕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就此专题分析认为,国内农产品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但不会引发全面通胀。
农产品价格上涨不会引发全面通胀
“中国的经济学家们一直在研究,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会不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指出,“但迄今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一项研究可以证明,中国三次通货膨胀高峰的根源是农产品价格的上涨。”
韩俊说:“我希望不要过多地指责农产品价格上涨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因为事实不是这样。”他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总的供求关系是供大于求,这个格局在消费品市场没有改变。“只要我们从宏观经济的全局通盘考虑,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可以说不会引发全面的通货膨胀。”
“我也不认为中国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博士表示。
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物价上涨?黄季焜认为,用中国的情况去分析难以讲清。因为物价不只是中国在上涨,比如印度尼西亚,比中国涨得还要高。
“分析物价上涨,要了解全球物价是怎么变动的。”黄季焜说,“全球物价上涨,能源价格高升和生物质燃料发展是根本原因。”他分析,全球食品价格的增长,是通过对玉米的需求拉动而形成的。生物燃料把食品市场和能源市场联系起来了,能源对玉米需求量的增加而导致了玉米价格的提高。对中国来说,导致食品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全球食品价格的上涨而造成的。
黄季焜给出了更详细的统计进行说明:国际食品价格上涨的驱动因素中,30%来自能源价格上涨,40%与生物能源有关,20%来自投机资金,10%来自贸易壁垒等。国内食品价格上涨的驱动因素中,65%来自国际市场传导。“我们的分析表明,中国有2/3的食物是从国际进口的。”黄季焜说。
内外结合的综合因素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
是什么原因推动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说:“我认为是一种内外结合的综合因素所形成。”
马晓河指出,具体说来,有四大原因:
第一,货币溢出效应放大了农产品的涨价趋势。货币持续发行,使得货币供给和农产品的比例关系发生了变化,引起了农产品价格上涨。从体制改革之前和改革初期到现在,货币的传导机制发生了变化。过去农产品是统购统销,要涨价央行必须发行相当的货币配套,引起货币发行。现在的货币发行不再根据农产品价格而是根据投资、根据外汇储备的多少。现在的农产品价格是百分之百由市场定,货币流进国内以后,人民币马上会形成一种溢出效应,使得“货币篮子”和“食品篮子”的比例发生变化。
第二,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涨与经济发展周期有关系。经济发展周期有两个:上升阶段繁荣期、下降阶段收缩期。在上升期的时候,往往农产品的需求大于供给,这个时候会产生“蛛网效应”,就是需求每超过供给的1%,它的价格上涨都是1%,是一种放大效应。改革开放以来三次农产品价格上涨,都与中国的高增长阶段有关。目前中国正处于高增长阶段。
第三,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是拉动价格上涨的内在原因。马晓河说:“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六类农产品价格在2003年到2006年之间涨幅非常大。三种粮食费用总成本上涨了18%,其中土地租金上涨最快,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涨成本因素里土地租金上涨也最快;其次是物质因素。养猪成本上升是属于物质费用增加引起的。包括蔬菜、油料、棉花都是一样。”
第四,国际农产品价格行情的上涨,增加了价格上涨的预期。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中国有两种影响:一是直接影响,比如说油料、大豆、棉花,他们的价格会顺着产业链、加工链迅速变动。二是预期影响,国际农产品价格的预期对生产商、经销商都会产生影响。
农产品价格上涨趋势将会继续下去
未来农产品价格走势怎样?马晓河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农产品价格要想降下来非常难。
为什么难呢?马晓河说,影响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几个因素今后依然存在:一是农产品生产成本仍在上升。比如化肥价格,尿素70%上涨了,复合肥上涨了40%。二是流动性过剩依然存在。“所以今后几个月,农产品价格还可能延续上涨趋势。”
国内农产品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成为与会专家的共识。
韩俊从需求与供给的角度分析认为,由于人口的增长、收入的提高、城市化的推进、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中国的农产品需求压力将是持续的。但是中国农产品的供给则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耕地越来越少,水资源的短缺比耕地的短缺更为严峻,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的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也已经显现出来,干旱、洪涝灾害、重大病虫害对农业的影响逐步加重。“这些问题将导致中国农产品的供求持续偏紧。”韩俊说。
专家们还从全球视角进行了分析。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所长乔驰·冯·布朗说,在过去的50年中,世界农产品价格存在周期性升降,有增加,有减少,而且有一些比较显著的波动。“但随着能源价格的增长,我们看到整体的趋势已经往上走。”
“全球的农产品价格正在整体上攀上一个新的台阶。中国也不例外。”韩俊认为。
黄季焜分析说,美国、欧洲、印度,包括中国都在发展生物能源,美国计划到2017年,生物能源的生产量要比2006年提高66倍。这将会改变整个农业的发展趋势。从2005到2007年,生物能源发展使食品价格有很大的提高,这只是刚刚开始。未来可能进入生物质能的时代,这个时代可能是农业发展的真正时代,价格会不断上升。“全球农产品价格会很高,中国会不会降下来?我说不会的。中国大部分产品,像大豆一样,国内价格跟着国际市场价格走。”黄季焜表示。
专家们对这样的上涨态势持正面肯定态度。韩俊说:“从政策上讲,我们要理性地看待这种价格上涨。我们要保障农民能够从上涨中真正得到实惠。在过去30年,农民收入增长最好的时期,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时期,都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时期。”
黄季焜则表示:“我把目前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看成未来中国和全球农业发展的希望,没有价格提高,农业就没有发展。”(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