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学生管理的“度”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x781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教师在从教过程中,对于学生管理都各有自己的经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于高职校的班主任来说,面对的学生问题也可能更为棘手。如何能让这些处于叛逆期的学生们在教师的管理过程中做到心服口服,想必这是所有教师,特别是新教师比较关心的问题。然而,对管理过程中“度”的把握,也成为了衡量好班主任和差班主任的标准。
  2009年,本人有幸被学校委任为2009级一个新生班的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这几年里,自己遇到了许多问题,在处理过程中,自己总是抱怨“学生怎么这么不懂事,不听话,总有让我操不完的心。”可是,后来从一些优秀班主任和一些其他班级的学生口中了解到,这不完全是学生的问题,我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于是,我通过座谈会、调查问卷及一些其他方式,了解什么样的班主任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怎样管理才能管理好。就此,本人总结了以下三点。
  一、管理前
  在管理学生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所谓的准备工作就是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需要、兴趣爱好、能力、处事方式,做到因材施教,依据每个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高职校学生的特点是刚从初中毕业,正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兼具两者的特点。教育学上对少年期和青年期的年龄特征是这样描述的:少年期,12岁~15岁左右,称为“危机期”或“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学生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身心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来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人生的定向时期、个性的定型时期和个体从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的时期。
  二、管理中
  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对自己的任务做到心中有数。要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要注意提高学生自我生活的能力,要使学生解决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要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1)对学生身心方面的管理。虽然我们面对的学生,经过了小学、初中的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但那都是在被动地接受。高职校教师要引导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化他律为自律。这要求班主任在平时的管理中,加深学生对身心健康含义的理解,组织形式多样的班会课,提高学生对身心健康的认识;关心学生,对学生细微的身心变化及时做出正确的引导。
  (2)对学生自理能力的管理。现在,由于各种原因,有的独生子女自理能力较差。如何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使其成为具有独立精神、创新精神的社会个体呢?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其次,教师要适时地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第三,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产生积极体验的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最后,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鼓励学生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3)对学生认识能力的管理。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为智力提供了广阔的领域。掌握知识的过程必然要求学生积极进行认识、思考和判断等心智活动,只有在心智活动中才能发展认识能力。班主任在对学生认识能力发展过程中,要当好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4)对学生人生规划能力的管理。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班主任要在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让学生对自己以后从事的职业有充分认识,及时做好职业规划,为今后踏上工作岗位做好充分准备。当然,可以让学生做多种准备,以防就业形势的变化。
  三、管理后
  管理后的工作是大多数老师容易忽略的,其实这也是很重要的。在对学生管理后,要及时做好反馈,要观察学生细微的心理变化,对此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便下次能够以更适当的方式管理好学生。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在管理、调整、再管理、再调整中不断完善的。
  当然,以上只是个人观点,我也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调整、完善,使我的工作尽可能地适合学生发展。其他老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管理中的“度”。
  (无锡市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其他文献
电磁隐身是指通过缩减目标的散射截面来降低目标的可探测性。电磁隐身可大大提高武器装备的突防能力和生存率,在现代战争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06年,英国物理学家Pendry等人
以葫芦岛锌厂周围草地中的蜘蛛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汞在蜘蛛体内的含量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蜘蛛体内汞含量范围为6.72~185.01ng·g^-1,平均60.19ng·g^-1,远高于对照
城市文化的内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城市文化,是指城市的主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城市文化是指城市主人在城市长期的发展中培育形成的
众所周知,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凄、写能力。虽然掌握语法并不等于掌握语言的运用能力,但语法知识的欠缺会直接影响学生准确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忽视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