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特别是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在城市社区和部分乡镇建设了健身路径等大众健身设施,并通过各种形式扩大体育宣传。再加上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国家又新建了一批体育场馆,人们体育健身意识随全民健身宣传力度的加大而不断深入人心。但目前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必须加以关注。
一、学校体育课程的现状
一方面我国大众体育正红红火火地展开,另一方面学校体育却处于低谷。首先,在学校体育的课程设置方面缺乏长远性考虑,有许多内容重复,比如蹲踞式起跑、篮球的传球、运球、投篮技术等,对于在中学里已经学过的学生来说这些内容索然无味,但在高校普修课程的内容里又重复出现;其次,不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课教学时数偏少,没有体现出体育学科的科学性特点;再加上教学过程中强调统一性、规范性,使体育课堂缺乏生机,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学校体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可即使是一些体育成绩好的学生,由于他们学到的知识跟社会联系不大,当他们毕业走入社会后这些知识技能也大部分被丢掉了。有学者在对我国体育人口的调查中指出,36~55岁年龄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大幅减少,这说明学生进入社会很少有人继续从事体育的现实问题。
二、新形势下学校体育课程的构建
党的十六大将“形成比较完整的全民健身体系,切实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纳入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同时也给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学校体育必须与社会接轨,学校体育的改革必须考虑学生毕业走入社会后的生活环境,以“终身体育”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1.转变观念,学校体育要树立“社会大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要解决的是如何提高全民族的总体身体素质水平,而不仅仅是考虑增强校内学生体质这一基本任务。目光要长远,要考虑学生毕业后将来的发展和延续问题,应树立社会大体育观念。学校体育应成为社会体育人才和技术的培养阶段,积极投身其中,帮助组织管理、指导和服务,以满足社会大众体育锻炼的要求。
在我国,学校体育与社会大众体育的结合产物“全民健身联网工程”已经在上海兴起,继上海交大与徐家汇街道结队之后,上海理工大与天平街道、华东理工大学与凌云街道等先后结队,加盟“全民健身联网工程”,形成了以高校和街道为核心的健身网络。目前,北京、南京、苏州等地也出现了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全民健身联网工程”。
2.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突出灵活性特点
体育课堂要为学生提供自主运用和检验体育基本知识和施展体育才能的机会,提升学生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要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将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技能,大胆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体育课堂可以发挥一些项目的灵活、机动性特点,充分利用临近社区里的场地、器材,一方面缓解了学校场地设施的使用压力,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地促进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交流。目前社区里的居民有许多人不懂、不会正确使用健身器材,导致许多健身器材被破坏,没有发挥出健身作用,也没有达到健身效果。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各种器材,充分发挥体育器材的健身功能。
三、关于学校体育课程的思考
根据我国的国情以及学校体育课程的现状,笔者认为,学校体育课程内容选择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课程开设的连贯性
通过立法(学校体育要想完全改掉存在弊端、抓好落实具体工作的各个环节,必须要有一个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来指导执行),建立一个由小学——中学——大学的课程连贯系统,具体内容上要避免重复和单调。
例如:就篮球项目来说,小学可以教授篮球的各种传球技术及双手胸前投篮技术;中学随着学生的体能及各项身体素质的增长,可以学习篮球的运球与单手肩上投篮技术;而高中阶段作为一个“准成年人”,各项素质及理解能力都趋于完善,这个阶段可以教授其篮球的各种技、战术的配合和运用;这样再到了大学阶段,这个学生的篮球技术应该是高水平的综合体现了,我们又可以教他一些具体的篮球技术、战术原理及教学方法、手段,使其不只是自己会这样做,而且要知道其他人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其在篮球场上更加明确自己的任务。这样,一个人从小到大通过系统地学习篮球技术和理论,他的篮球方面的知识才能非常完善,而且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也不会枯燥,并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为此,施教者一定要注意学校体育课程开设的连续性,抓好学校体育的各个阶段所需完成的具体工作,避免某个项目理论的断层现象。
2.开设课程的实用性
切实从学生终身体育考虑,一方面要改革一些学生走人社会后无法进行的项目,如铅球、铁饼等竞技项目。当然不是不发展这些项目,而是让走专业竞技体育的人才(如体校学生、各省市体工队运动员等)来学习、提高;或者是将这些项目作为介绍性的内容在课堂上一带而过。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各地条件考虑增加一些濒临失传的民族传统项目,发挥学校体育的“强制”优势,以达到拯救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
3.课程开设的针对性
针对性原则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指要针对学生各个时期的生长规律,来具体制定该时期的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因此,在具体操作中要综合各方面专家、人才的意见,认真论证开设内容的可行性。第二个含义指的是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要针对学生的将来,针对社会需求来考虑。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众所周知,我国目前大众体育的活动的参与人群中,中、青年参与人数少、体育指导员少:而在校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由于文化素质高,身体发育已基本完全,可塑性好,是解决高学历大众体育指导员的重要来源,也是我国国民体质和健康整体水平提高的关键所在。
4.课程内容要强调娱乐性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课程一直侧重于竞技体育项目,教法单一,再加上2000年以来IT业的飞速发展,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要想有成效,就必须重视开发体育的娱乐性功能,重新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到健身活动中来。
5.注重项目的普及性、流行性
对于社会上比较普及的体育项目,如太极拳、社交舞蹈等,还有一些时下比较热门的新兴项目,如跆拳道、网球等,这些项目不但在健身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它们还和社会体育联系密切。由于普及程度高。即使将来学生走出校同走入社会,这些项目依然会时刻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积极融入到社会体育中,便于他们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因此,学校体育的内容要和社会体育挂钩,系统地学习社会上比较流行的体育项目,灵活增加学校体育的开设内容。
四、结论
近年来国家在法制、政策、场地设施方面给予大众体育很多的支持,但其自身的问题只有通过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才能有实际意义。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要改变过去脱离大众体育的自我封闭的状态,要将学校体育放在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要为大众体育提供服务平台,建立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教学机制,增强学生的社区体育组织能力和实践才干。
总之,转变观念,从“终身体育”的角度出发,学校体育课程要体现其科学性、娱乐性、针对性、实用性,从社会需要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赵培军.郭春燕.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的探讨.四川体育科技,2004(9).
[2]姚 洁.高校体育社区服务功能研究.陕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3).
[3]付革,毕红星,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四川体育科学,2006(3).
[4]郁建亚.吴 明.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补效应,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4).
一、学校体育课程的现状
一方面我国大众体育正红红火火地展开,另一方面学校体育却处于低谷。首先,在学校体育的课程设置方面缺乏长远性考虑,有许多内容重复,比如蹲踞式起跑、篮球的传球、运球、投篮技术等,对于在中学里已经学过的学生来说这些内容索然无味,但在高校普修课程的内容里又重复出现;其次,不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课教学时数偏少,没有体现出体育学科的科学性特点;再加上教学过程中强调统一性、规范性,使体育课堂缺乏生机,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学校体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可即使是一些体育成绩好的学生,由于他们学到的知识跟社会联系不大,当他们毕业走入社会后这些知识技能也大部分被丢掉了。有学者在对我国体育人口的调查中指出,36~55岁年龄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大幅减少,这说明学生进入社会很少有人继续从事体育的现实问题。
二、新形势下学校体育课程的构建
党的十六大将“形成比较完整的全民健身体系,切实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纳入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同时也给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学校体育必须与社会接轨,学校体育的改革必须考虑学生毕业走入社会后的生活环境,以“终身体育”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1.转变观念,学校体育要树立“社会大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要解决的是如何提高全民族的总体身体素质水平,而不仅仅是考虑增强校内学生体质这一基本任务。目光要长远,要考虑学生毕业后将来的发展和延续问题,应树立社会大体育观念。学校体育应成为社会体育人才和技术的培养阶段,积极投身其中,帮助组织管理、指导和服务,以满足社会大众体育锻炼的要求。
在我国,学校体育与社会大众体育的结合产物“全民健身联网工程”已经在上海兴起,继上海交大与徐家汇街道结队之后,上海理工大与天平街道、华东理工大学与凌云街道等先后结队,加盟“全民健身联网工程”,形成了以高校和街道为核心的健身网络。目前,北京、南京、苏州等地也出现了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全民健身联网工程”。
2.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突出灵活性特点
体育课堂要为学生提供自主运用和检验体育基本知识和施展体育才能的机会,提升学生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要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将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技能,大胆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体育课堂可以发挥一些项目的灵活、机动性特点,充分利用临近社区里的场地、器材,一方面缓解了学校场地设施的使用压力,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地促进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交流。目前社区里的居民有许多人不懂、不会正确使用健身器材,导致许多健身器材被破坏,没有发挥出健身作用,也没有达到健身效果。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各种器材,充分发挥体育器材的健身功能。
三、关于学校体育课程的思考
根据我国的国情以及学校体育课程的现状,笔者认为,学校体育课程内容选择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课程开设的连贯性
通过立法(学校体育要想完全改掉存在弊端、抓好落实具体工作的各个环节,必须要有一个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来指导执行),建立一个由小学——中学——大学的课程连贯系统,具体内容上要避免重复和单调。
例如:就篮球项目来说,小学可以教授篮球的各种传球技术及双手胸前投篮技术;中学随着学生的体能及各项身体素质的增长,可以学习篮球的运球与单手肩上投篮技术;而高中阶段作为一个“准成年人”,各项素质及理解能力都趋于完善,这个阶段可以教授其篮球的各种技、战术的配合和运用;这样再到了大学阶段,这个学生的篮球技术应该是高水平的综合体现了,我们又可以教他一些具体的篮球技术、战术原理及教学方法、手段,使其不只是自己会这样做,而且要知道其他人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其在篮球场上更加明确自己的任务。这样,一个人从小到大通过系统地学习篮球技术和理论,他的篮球方面的知识才能非常完善,而且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也不会枯燥,并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为此,施教者一定要注意学校体育课程开设的连续性,抓好学校体育的各个阶段所需完成的具体工作,避免某个项目理论的断层现象。
2.开设课程的实用性
切实从学生终身体育考虑,一方面要改革一些学生走人社会后无法进行的项目,如铅球、铁饼等竞技项目。当然不是不发展这些项目,而是让走专业竞技体育的人才(如体校学生、各省市体工队运动员等)来学习、提高;或者是将这些项目作为介绍性的内容在课堂上一带而过。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各地条件考虑增加一些濒临失传的民族传统项目,发挥学校体育的“强制”优势,以达到拯救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
3.课程开设的针对性
针对性原则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指要针对学生各个时期的生长规律,来具体制定该时期的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因此,在具体操作中要综合各方面专家、人才的意见,认真论证开设内容的可行性。第二个含义指的是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要针对学生的将来,针对社会需求来考虑。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众所周知,我国目前大众体育的活动的参与人群中,中、青年参与人数少、体育指导员少:而在校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由于文化素质高,身体发育已基本完全,可塑性好,是解决高学历大众体育指导员的重要来源,也是我国国民体质和健康整体水平提高的关键所在。
4.课程内容要强调娱乐性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课程一直侧重于竞技体育项目,教法单一,再加上2000年以来IT业的飞速发展,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要想有成效,就必须重视开发体育的娱乐性功能,重新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到健身活动中来。
5.注重项目的普及性、流行性
对于社会上比较普及的体育项目,如太极拳、社交舞蹈等,还有一些时下比较热门的新兴项目,如跆拳道、网球等,这些项目不但在健身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它们还和社会体育联系密切。由于普及程度高。即使将来学生走出校同走入社会,这些项目依然会时刻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积极融入到社会体育中,便于他们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因此,学校体育的内容要和社会体育挂钩,系统地学习社会上比较流行的体育项目,灵活增加学校体育的开设内容。
四、结论
近年来国家在法制、政策、场地设施方面给予大众体育很多的支持,但其自身的问题只有通过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才能有实际意义。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要改变过去脱离大众体育的自我封闭的状态,要将学校体育放在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要为大众体育提供服务平台,建立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教学机制,增强学生的社区体育组织能力和实践才干。
总之,转变观念,从“终身体育”的角度出发,学校体育课程要体现其科学性、娱乐性、针对性、实用性,从社会需要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赵培军.郭春燕.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的探讨.四川体育科技,2004(9).
[2]姚 洁.高校体育社区服务功能研究.陕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3).
[3]付革,毕红星,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四川体育科学,2006(3).
[4]郁建亚.吴 明.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补效应,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