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的辽宁实践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_FF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沈大地,金秋待放!全方位变革,正在发生!
  从提前完成“十三五”钢铁、煤炭去产能目标,到一批企业获批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从颁布实施全国第一部省级层面的营商环境法规,到“啃”国资国企改革“硬骨头”;从千方百计实现各类劳动者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到政府过“紧日子”保障百姓“好日子”……辽宁,正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改革创新的锐意、勇往直前的决心,砥砺前行。
  一項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干到底。近年来,辽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振兴发展新路。

产业再造的辽宁新局


  用机器人生产机器人!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业机器人生产车间里,上百只红色的机器人手臂正在各自的岗位上精准地抓取零部件,自动涂胶,底座腰座总装……在这里,用机器人去生产机器人已经成为现实。
  该公司副总裁张进表示,作为国家机器人产业化基地,沈阳新松已经实现了智能制造领域全行业覆盖,为全球3000余家国际企业提供产业升级服务。
  新松公司是辽宁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辽宁坚持凤凰涅槃、腾笼换鸟,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着力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老产业”在升级。行走在“老企业”沈鼓集团的厂区里,满目令人震撼的机械装备和试验场景。沈鼓集团董事长戴继双说,沈鼓集团通过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能够自行设计、制造、试验三代技术屏蔽主泵的企业,被评为国家级“研发实验中心”。
  瞄准高端化、成套化、智能化方向,装备制造业企业快速提升。大连冰山集团核心零部件实现柔性制造,让48个工位同型号的部件生产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轧制出新中国第一根重轨的鞍钢集团,生产出占全国市场份额7成的高速重轨;大连光洋科技集团自主研发的五轴数控机床供不应求……
  “新产业”在涌现。沈阳无距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研制的X50农业植保无人直升机正在展示悬停喷洒农药。“这款无人机单架次每小时平均喷洒面积可达220亩,单架次日作业面积可达2000亩。”该公司董事长苏文博说。这家创立不满四年、核心团队来自中科院的公司,已成为国内电动农用无人直升机的佼佼者。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辽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37.1%。
  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由负转正,2018年经济企稳向好,2019年势头不减……
  这背后是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
  把资金优先投入到创新上,设立百亿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建设双创基地,推行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试点……“去年辽宁全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到438.2亿元。”辽宁省科技厅厅长王大南说。
  2018年,辽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5.5%。
  这背后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
  大连长兴岛,今年5月投产的恒力炼化一体化项目,每年可加工原油2000万吨,然而在这个超大型化工厂里既看不到烟囱林立也闻不到异样气味。企业通过应用嵌入式污水一体化处理技术,中水回用率超过80%,企业的废水池里还养着上百条锦鲤。
  “绿色恒力”折射出辽宁产业发展理念之变。“辽宁正持续推动工业绿色化发展,构建绿色制造体系,2018年以来,共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20户,省级绿色工厂42户,今年力争省级绿色工厂达到100户。”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何庆说。
  这背后是对外开放合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从日本欧力士集团中国总部落户大连,到宝马集团宣布在沈阳增资30亿欧元;从英特尔大连二期项目投产,到全球石油巨头沙特阿美与中方企业在辽宁省盘锦市设立合资公司,打造世界级石化基地……一系列重大外资项目在辽宁落地生根。
  “这是辽宁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合作的结果。”辽宁省商务厅厅长宋彦麟说,“辽宁的招商引资是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进行投资、改造和延伸。”

深化改革的辽宁决心


  辽宁是共和国的长子,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如何在新时代补齐短板,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续写往日辉煌?
  答案是“改革”。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曾几何时,辽宁的营商环境饱受诟病,犹如一块巨石压在辽宁身上。为改变这一局面,辽宁从立法着手,颁布实施了全国第一部省级层面的营商环境法规,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省级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同时,辽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省级行政职权由2015年的4283项减少至目前的1594项。
  20分钟营业执照申领、2.5小时印章刻制、1小时税务信息采集和申领发票……在沈抚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企业开办时间由之前的8.5个工作日缩短至4小时。“企业开办申请人只需排一次队、到一个窗口、交一套材料。”沈抚新区管理委员会行政审批局局长王鹤锦说。
  8890谐音是“拨拨就灵”,辽宁整合建设全省统一的8890政务便民服务平台,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辽宁的目标就是要打造‘发展环境最优省’,最终我们要实现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服务‘拨拨就灵’。”辽宁省营商局局长周轶赢如是说。
  营商环境的变化引发了资本的聚焦:去年举办的“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上,辽宁招商引资项目504个、总签约额7695.3亿元……投资又过山海关,辽宁再度受青睐!   ——拉开体制改革大幕。近年来,一场涉及数十万人的事业单位改革在辽宁展开。改革之难在于触碰利益,而此次改革对利益格局的重塑涉及人数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又鲜有先例。

  27.3% 今年上半年,辽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37.1%。

  除医院、学校外,辽宁27514个公益性事业单位已经整合为2366个,精简幅度超过九成,涉及人员40多万人;1174个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组建为企业集团;开发区(园区)基本实现扁平化管理、公司化运作,中介机构和社会组织数量大幅压减、服务更加规范……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在辽宁港口集团大连港集装箱码头,数台大型吊机伸展长臂有序作业,转运叉车穿梭于来自各个国家的集装箱之间,整个码头一派繁忙景象。
  2017年6月,招商局集团与辽宁省政府启动辽宁港口整合,开启了中央企业与地方国有企业之间的改革。“通过整合,辽宁港口之间消除了无序竞争,降低了综合物流成本。”辽宁港口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两年来,港口整合的效果正逐步显现,今年第一季度,辽港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10998.9万吨,同比增长13.1%,多家码头公司生产经营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改革给辽宁带来了发展的活力和新动力。东北特钢引入战略投资者沙钢集团,仅用两个月就实现了扭亏为盈;东北制药通过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重新焕发了生机活力……国有企业正在成为推进振兴发展的主力军。

惠及民生的辽宁温度


  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的是为了民生福祉。
  “岛上的医疗条件一天比一天好。”大连市长海县海洋岛镇居民张胜华说,一天清晨,他下腹疼痛难忍,当地卫生院医生通过CT检查很快确诊为结石堵塞尿道口,“点滴注射和口服药双管齐下,下午那块小小的结石就排了出来。”
  CT机、彩超设备、动态心电图远程诊疗……黄海深处的海洋岛镇近年来投资近千万元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定期邀请专家上岛义诊、讲座,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海岛百姓家门口。
  保基本、兜底线、广覆盖,辽宁把资源用在刀刃上,扎扎实实逐步实现民生所愿、民生所盼。
  民生之“暖”見于更可靠的保障——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金白银”的投入是硬道理。去年,辽宁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重达到74%,坚持用政府“紧日子”保障百姓“好日子”。
  作为老工业基地,面对老龄化程度高、退休人员供养比高的实际,辽宁加强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建立养老保险“压舱石”资金和风险基金,通过预算调整、股权转让等措施,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作为国家机器人产业化基地,沈阳新松已经实现了智能制造领域全行业覆盖,为全球3000余家国际企业提供产业升级服务。

  民生之“暖”见于更稳定的就业——
  2018年,辽宁城镇新增就业49.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20.2%,同比增长10.1%;城镇登记失业率3.98%,低于年度控制目标0.52个百分点,就业总量持续增长。
  从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到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到帮扶就业困难人员,辽宁千方百计实现各类劳动者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就业形稳质优。
  民生之“暖”见于更优美的环境——
  阜新海州露天煤矿曾是亚洲最大的机械化露天煤矿,为国家贡献煤炭2.44亿吨。资源枯竭后,留下长近4公里、宽近2公里、最深处垂直深度300多米的巨型矿坑。而今,巨大的深坑两侧种起了连片绿树,旁边修建起矿山公园,人们在公园悠闲地放着风筝、轻松地漫步。
  辽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深入实施蓝天、碧水、青山、净土、农村环保“五大工程”,辽河流域综合治理全面实施,渤海综合治理扎实推进……今日的辽沈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从“15分钟医疗圈”覆盖八成群众,到棚户区改造深入推进;从实施促进城乡居民和各类群体收入增长三年行动计划,到实施信访矛盾减存控增三年攻坚计划……一系列新举措,有内涵,更有温度。
  整装再出发,踏上新征程。辽宁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扎实成效坚定了决心、鼓舞了信心、凝聚了民心,一个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辽宁翘首可期。
其他文献
天津是我国近代电报事业的发源地。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期间,在兴办军事工业,筹办海防的同时,为了使通讯工具适应军事的需要,也筹划兴办电报事业,发展近代通讯工具。为此,创办了天津电报总局。  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李鸿章从军事需要出发,借天津鱼雷学堂外籍教习贝德斯的协助,在大沽、北塘海口各炮台间架设电报线直通天津,长约64公里,当年5月便开始试用。次年 9 月 6 日,李鸿章便上奏朝廷,
期刊
70年岁月峥嵘。  从1949年开始,我国通信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奋起追赶再到领先世界,一路风雨兼程、披荆斩棘。  到如今,我国通信事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部分优势产业技术创新甚至领跑进入“无人区”。  这是我国通信业务推陈出新、通信方式不断变迁的70年,是通信技术迎头赶超、通信能力持续提升的70年。  站在70年的节点上,回顾过去,无数通信人的艰辛付出
期刊
谈判代表:“让步”的实质  龙永图(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加入WTO首席谈判代表)  不要高估加入WTO的利弊  总体而言,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基本上是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组织只起一个讲坛和协调的作用。就历史来讲,还从来没有出现一个主权国家被某个国际组织搞垮的事情。在WTO134个成员国中,有90多个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发展中国家没有一个因为加入WTO而垮台,因而我们不要觉得WTO有多危险。但与
期刊
中国期货市场迎来第70个交易品种。9月26日,苯乙烯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上市交易。  今年期货市场“上新”进一步提速。就在前一天,第69号交易品种刚刚上线。9月25日,不锈钢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上市。  这只是期货市场品种创新的一个缩影。截止到今年8月底,已经上市了天然橡胶、玉米、棉花3个期权产品,还有红枣、20号胶、尿素和粳米4个期货产品。这已是去年全年期货市
期刊
中央政治局日前就区块链进行集体学习,这一概念正变得炙手可热。无疑,区块链是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的一个新风口,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绕不过的一个门槛,如何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区块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之中,紧紧抓住区块链技术新风口带来的新机遇,认真迎接区块链技术研究与应用可能带来的新挑战,对于中国经济,特别是数字经济能否站上新风口、跨上新平台、占领新制高点十分重要。  我国在区块链技术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
期刊
近日,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批准了一项尼古丁电子烟征税条款,该税法推行之后,每1810毫克尼古丁电子烟液体将会征税50.33美元。这也就意味着美国将首次针对尼古丁液体征税。  法案提出者表示,此举目的是为了抬高电子烟价格,从而降低青少年用户的比例。按照美国税务联合委员会的预测,未来 10年将为联邦政策带来99亿美元收入。  不止美国,包括俄罗斯、菲律宾、韩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在研究制定针对电子烟的税收
期刊
竇东徽  这个燥热的漫漫长夏,我是靠一档评选摇滚乐队的综艺节目撑过来的。节目让摇滚乐也嗅到了春天的味道,就像他们唱的“轮也该轮到他们了”。  节目创造了很多话题,其中多次提到了音乐的鄙视链问题,大致是古典>爵士>金属>说唱>流行,所有的流派都瞧不起朋克,而朋克瞧不起以上所有。如果说鄙视链的本质是智商歧视,那么,音乐品位和智力有关系吗?  2003年,剑桥大学心理学教授ason Rentfrow和得
期刊
制造业,无论是曾经还是现在,始终都是山东经济发展的脊梁。  而为了将脊梁挺得更直,在山东发起的新旧动能转换攻势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被毫无悬念地摆在了拓展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的开篇位置。其中,高端装备制造这颗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更是被寄予厚望,成为承载新旧动能转换的十强产业之一。  为此,早在2018年底的两个月里,山东就先后发布了《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18—2025 年)》(
期刊
正在冲刺A股的广州农村商业银行,麻烦缠身。  10月底,银保监会官网消息显示,广州农商行因违规向客户收取服务费,被银保监会广东监管局罚款65万元。  这已是自去年5月以来银保监会对其开出的第9张罚单。据不完全统计,因贷后管理不尽责、贷前风险预估不足、流动资金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等问题,广州农商行已总计被罚约655万元。  经历改制、港股上市的广州农商行,如今已成长为广东省资产规模最大的地方
期刊
最近一段时间,中美关系纷繁复杂,出现了中美建交40年来几乎没有出现过的情况。不少人敏锐地预感到,未来中美博弈的激烈程度和不确定性还将进一步增强。  应该如何看待中美关系的这种状况?中国的自信和定力从何而来呢?中美关系高度复杂,怎样才能看清它的本质和趋势呢?  既要运用时代的显微镜,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也必须端起历史的望远镜,运用历史思维能力,去观察表象背后的潜流和基本原理,将中美关系放在过去5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