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采矿事故进行分析,思考了采矿事故的原因,并对其安全管理和具体的完善策略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安全管理的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对策,可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采矿事故,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D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9-0302-01
前言
采礦事故的发生有着各种原因,其中安全管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只有积极做好了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够进一步提高采矿的安全性,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1 采矿事故分析
在进行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时很常见的,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矿产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我国的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炭资源,更是我国能源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更是司空见惯,这极大的影响了我国的矿产资源的开采,同时也不利于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笔者主要就我国煤炭开采中的安全管理和安全事故防范进行研究,首先分析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然后就安全事故的防范对策进行分析。
煤炭是我国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主要能源来源,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与丰厚的利润空间,又因为我国具有较丰富的煤炭资源,我国的煤矿开采业十分兴盛。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难以弥补的人员伤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煤矿开采事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煤矿开采安全事故的发生次数更多,影响范围更大,这不仅反映了我国的煤矿开采水平偏低,也说明我国煤矿开采管理水平低下。因此,对煤矿采煤安全管理进行探讨,来寻求事故防范的有效措施,这对于我国煤矿开采事业的与时俱进、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1 煤矿领导者的安全意识不高
有些煤矿企业的领导没有在思想上意识到安全生产重要性,没有将安全生产放在煤矿开采工作中的首要位置上,甚至当安全生产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不是首先考虑安全生产,往往是放松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使得企业安全生产只是口号而无实质作用。部分煤矿单位的领导者缺乏安全意识,在安全方面的投入不足,过多的煤矿安全投入欠账,使得煤矿安全生产缺乏有力保障。部分煤矿企业在瓦斯经常超限、工作面风量不足等情况下不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依旧保持高强度生产,最终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1.2 缺乏对煤矿安全事故预防措施的重视
许多煤矿企业,由于有关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事故预防力度不够,甚至有的管理人员明知事故的存在却不加管理,使得矿井在安全隐患上长期存有问题,有的甚至在最初设计时就已经存在问题,而在后来的生产过程中始终得不到改进,造成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大大增加。相关调查显示,部分煤矿单位未按规定进行瓦斯报警断电仪和监测设备的安装;有些单位虽然配备了相关设备,但缺乏及时、有效的维护,作用十分有限。
1.3 对煤矿的管理者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较少
煤矿事故频发以及技术管理不到位,显现出管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偏低,由于在井下工作的大多是农民工等一些文化素质较低的工作人群,导致其自身对危险的认知以及防范程度不高。大量一线工人,尤其是农民工群体,是煤矿采矿安全事故中的主要受害者,但往往他们中的一些人也是事故的直接责任人。由于安全培训的缺乏或流于形式,采煤工作者整体素质偏低的情况迟迟得不到改善,进而造成煤矿安全事故频发。
1.4 煤矿开采现场安全管理缺位
许多煤矿领导以及煤矿管理人员对工作要求不是很严格,对安全生产工作落实不详细,对井下的具体开采情况了解不多。许多领导或者开采管理人员甚至只在井上进行监督管理,很少进入井下,一些企业在对现场的监督管理也相对松散,使得现场劳动纪律松弛,因此不能有效地预防煤矿事故。有些煤矿企业领导与管理人员忽视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对井下问题缺乏了解,且存在以包代管或包而不管的现象,这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一项重要原因。
2 煤矿采矿安全管理完善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就促进了矿产企业的发展。然而,在矿产企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许多的问题也逐步的暴露出来,在这之中,最主要的就是屡屡发生的采矿安全事故。在如今的采矿过程中,引起采矿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内部管理不力以及外部环境的缺陷,但是,在这两项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主观因素。所以,应该认真的对采矿事故进行分析,强化安全管理的各个因素,从而为采矿安全创造必要的条件,尽可能地减少采矿事故的发生,实现矿产企业的安全生产。
因此,有关煤矿采矿的安全防范措施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真正落实到安全生产的工作中,下面是促使防范的几个方面。
2.1 加强安全基础工作
作为煤矿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把安全防范工作做到基层工作上,基层工作者是企业的基础,安全事故一旦发生时基层工作者是直接受害人。因此,煤矿企业在开展安全工作时,应把基层工作作为主导工作任务,设置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为基层工作者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2.2 对于煤矿安全找好经济和安全平衡点
煤矿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生产”,为主要原则,安全生产是企业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安全生产也决定了长远经济效益。企业管理者应该做好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两大点的平衡。企业在保持安全生产的同时才能得到经济利益收获。没有安全生产就没有长远的经济效益,两者平衡发展才能长治久安。假如企业生产安全出现问题,一定会造成经济损失,相反指抓安全生产不考虑经济效益,安全生产上去了,但是企业没了经济效益,安全生产也不会管理好。
2.3 对采矿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
作为煤矿企业的执行者和管理者不是单纯的实施管理,需要所有人员一起支持。由于煤矿企业基层工作者大多数文化素质比较低,对自我安全防范没有意识,因此,煤矿企业应该定期对人员进行井下安全知识的培训,加强采矿人员安全素质教育以及生产安全意识,提高基础人员的技术素质,建设一支“安全,高效,技术”,团队,这是煤矿企业实现安全保障措施的主要手段。
2.4 加大采矿人员安全监管力度
人员在生产煤炭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起到关键的制约作用,安全监管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地防止施工作业人员不合理的操作规范,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安全的防范工作。管理人员在监管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人,物,环境”,三方面协调工作,实际监督时严格要求自我,以身作则,严格执行安全监管力度。
2.5 提高企业安全技术水平
面对我国目前采矿企业设备落后的情况,应采取科技化的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科学技术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因此,有关煤矿企业应该做好技术,安全相结合手段,使安全管理方式和防范措施做到同步水平的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地提高,应加大对安全生产管理项目资金的投入,施工设备的完善化,这样既能保证企业经济效益也能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所以,在煤矿企业基层工作者日常工作中,应该采取先进的安全设备和防范事故发生的新技术,真正的做到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采矿事故出现的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总结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总结了采矿事故的安全管理方面的一些关键点,明确了完善的策略,可以为今后的采矿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党斌.采矿事故分析及安全管理措施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3).56.
[2] 余艳.矿山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21).35.
[关键词]采矿事故,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D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9-0302-01
前言
采礦事故的发生有着各种原因,其中安全管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只有积极做好了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够进一步提高采矿的安全性,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1 采矿事故分析
在进行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时很常见的,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矿产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我国的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炭资源,更是我国能源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更是司空见惯,这极大的影响了我国的矿产资源的开采,同时也不利于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笔者主要就我国煤炭开采中的安全管理和安全事故防范进行研究,首先分析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然后就安全事故的防范对策进行分析。
煤炭是我国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主要能源来源,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与丰厚的利润空间,又因为我国具有较丰富的煤炭资源,我国的煤矿开采业十分兴盛。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难以弥补的人员伤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煤矿开采事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煤矿开采安全事故的发生次数更多,影响范围更大,这不仅反映了我国的煤矿开采水平偏低,也说明我国煤矿开采管理水平低下。因此,对煤矿采煤安全管理进行探讨,来寻求事故防范的有效措施,这对于我国煤矿开采事业的与时俱进、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1 煤矿领导者的安全意识不高
有些煤矿企业的领导没有在思想上意识到安全生产重要性,没有将安全生产放在煤矿开采工作中的首要位置上,甚至当安全生产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不是首先考虑安全生产,往往是放松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使得企业安全生产只是口号而无实质作用。部分煤矿单位的领导者缺乏安全意识,在安全方面的投入不足,过多的煤矿安全投入欠账,使得煤矿安全生产缺乏有力保障。部分煤矿企业在瓦斯经常超限、工作面风量不足等情况下不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依旧保持高强度生产,最终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1.2 缺乏对煤矿安全事故预防措施的重视
许多煤矿企业,由于有关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事故预防力度不够,甚至有的管理人员明知事故的存在却不加管理,使得矿井在安全隐患上长期存有问题,有的甚至在最初设计时就已经存在问题,而在后来的生产过程中始终得不到改进,造成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大大增加。相关调查显示,部分煤矿单位未按规定进行瓦斯报警断电仪和监测设备的安装;有些单位虽然配备了相关设备,但缺乏及时、有效的维护,作用十分有限。
1.3 对煤矿的管理者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较少
煤矿事故频发以及技术管理不到位,显现出管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偏低,由于在井下工作的大多是农民工等一些文化素质较低的工作人群,导致其自身对危险的认知以及防范程度不高。大量一线工人,尤其是农民工群体,是煤矿采矿安全事故中的主要受害者,但往往他们中的一些人也是事故的直接责任人。由于安全培训的缺乏或流于形式,采煤工作者整体素质偏低的情况迟迟得不到改善,进而造成煤矿安全事故频发。
1.4 煤矿开采现场安全管理缺位
许多煤矿领导以及煤矿管理人员对工作要求不是很严格,对安全生产工作落实不详细,对井下的具体开采情况了解不多。许多领导或者开采管理人员甚至只在井上进行监督管理,很少进入井下,一些企业在对现场的监督管理也相对松散,使得现场劳动纪律松弛,因此不能有效地预防煤矿事故。有些煤矿企业领导与管理人员忽视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对井下问题缺乏了解,且存在以包代管或包而不管的现象,这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一项重要原因。
2 煤矿采矿安全管理完善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就促进了矿产企业的发展。然而,在矿产企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许多的问题也逐步的暴露出来,在这之中,最主要的就是屡屡发生的采矿安全事故。在如今的采矿过程中,引起采矿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内部管理不力以及外部环境的缺陷,但是,在这两项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主观因素。所以,应该认真的对采矿事故进行分析,强化安全管理的各个因素,从而为采矿安全创造必要的条件,尽可能地减少采矿事故的发生,实现矿产企业的安全生产。
因此,有关煤矿采矿的安全防范措施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真正落实到安全生产的工作中,下面是促使防范的几个方面。
2.1 加强安全基础工作
作为煤矿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把安全防范工作做到基层工作上,基层工作者是企业的基础,安全事故一旦发生时基层工作者是直接受害人。因此,煤矿企业在开展安全工作时,应把基层工作作为主导工作任务,设置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为基层工作者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2.2 对于煤矿安全找好经济和安全平衡点
煤矿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生产”,为主要原则,安全生产是企业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安全生产也决定了长远经济效益。企业管理者应该做好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两大点的平衡。企业在保持安全生产的同时才能得到经济利益收获。没有安全生产就没有长远的经济效益,两者平衡发展才能长治久安。假如企业生产安全出现问题,一定会造成经济损失,相反指抓安全生产不考虑经济效益,安全生产上去了,但是企业没了经济效益,安全生产也不会管理好。
2.3 对采矿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
作为煤矿企业的执行者和管理者不是单纯的实施管理,需要所有人员一起支持。由于煤矿企业基层工作者大多数文化素质比较低,对自我安全防范没有意识,因此,煤矿企业应该定期对人员进行井下安全知识的培训,加强采矿人员安全素质教育以及生产安全意识,提高基础人员的技术素质,建设一支“安全,高效,技术”,团队,这是煤矿企业实现安全保障措施的主要手段。
2.4 加大采矿人员安全监管力度
人员在生产煤炭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起到关键的制约作用,安全监管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地防止施工作业人员不合理的操作规范,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安全的防范工作。管理人员在监管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人,物,环境”,三方面协调工作,实际监督时严格要求自我,以身作则,严格执行安全监管力度。
2.5 提高企业安全技术水平
面对我国目前采矿企业设备落后的情况,应采取科技化的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科学技术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因此,有关煤矿企业应该做好技术,安全相结合手段,使安全管理方式和防范措施做到同步水平的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地提高,应加大对安全生产管理项目资金的投入,施工设备的完善化,这样既能保证企业经济效益也能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所以,在煤矿企业基层工作者日常工作中,应该采取先进的安全设备和防范事故发生的新技术,真正的做到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采矿事故出现的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总结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总结了采矿事故的安全管理方面的一些关键点,明确了完善的策略,可以为今后的采矿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党斌.采矿事故分析及安全管理措施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3).56.
[2] 余艳.矿山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