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积仁:18年因势而动!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年来,东软一直坚持稳健发展的长线战略,并始终保持战略的连续性,但我们在战术上需要因势而动,需要有不断的变化,甚至每一年都在变化。
  
  危机来了,我们更积极了
  
  现在,金融危机来了,我们的策略反而变得更加积极了。原因就是由于我们已经完成了面向未来的战略业务布局,相对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地位更加凸显,我们的机会正在加大。
  2009年,我们加强了海外市场的拓展,建立了东软欧洲公司,在美国和日本也加强了力量,我们还在海外建立研发队伍,这都是我们最积极的举动。如果不是金融危机的话,这些行动可能会推迟一两年进行。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机会,比如说,国外资产更容易获得、合作伙伴更容易获得、优秀人才更容易获得。
  东软因势而动,更多地表现在我们的行动计划上。比如说,我们选择了软件和服务的方向,在这个方向上我们把软件当作创造价值的一种手段,创建了自己独特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就是把软件和中国行业解决方案市场结合,把软件和中国强大的制造业结合,把软件与全球化带来的服务外包业务迅速向中国转移的趋势结合。这就把我们的特点都表现出来了:选择了和中国行业解决方案结合,让我们比跨国公司更有本地的特点和优势;选择和制造业结合,又让我们和很多的跨国公司在研发和制造上进行了很好组合。
  我们的策略是积极的,因为我们正处在青年期,或者比青年还小一点儿,是一个小学生,我们未来的发展空间还相当的大。经济危机对我们来讲,就是我们更好的表现机会。
  
  正常了,就不会很繁荣
  
  因势而动,还必须对宏观形势有清醒的认识。比如:金融危机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我认为:要想恢复到三五年前的繁荣局面,大概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为原来那种繁荣是不正常的。
  为什么不正常?第一,过度消费是不正常的,现在每个家庭,特别是美国的家庭都在改变原来的消费习惯和计划。第二,原来的方式对能源环境破坏极大,而现在大家认识到了不应走这样的路。第三,那样的模式大家已经走累了,这种游戏规则的某些环节被打碎了,而被打碎的东西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恢复的,比如说,对信誉肆意的使用等问题。
  金融危机使得局部系统被破坏了,不可能很快就恢复。现在的情况是大家重新审视了原来的消费观和金融体系,重新审视更深层次的消费文化和消费制度,以及有利于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等。过去这些还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今天却发生在眼前了。连美国这个过去倡导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今天都加大了政府干预的力度。以上因素表明,我们不能够对经济在最短时间内复苏抱有那么大的希望。
  基于以上分析,中国企业必须准备好面对挑战。比如:外向型企业必将面临全球贸易额下降的现实,因为整个世界的消费观念在改变。而且,当各个国家都在拉动内需时,也自然而然会产生一些贸易保护主义。比如:美国政府现在就对对外投资采取了税收控制等政策,这使得公司在海外发展获得的利益减少,迫使他们在本土发展。
  而中国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的经济刺激计划也将是阶段性的,因为真正的刺激应该是慢慢让企业更有活力,让企业的活力在与市场对应的过程中不断提升。
  
  把握风险,才能把握机会
  
  其实,危机和机会永远是相伴的。经常有人问我是怎么把握机会的?其实这应该倒过来说,你是怎么把握风险的?因为当你选择机会的同时,也就选择了风险,因为很多现在的机会当初大家看到的只是风险,所以都没有行动。
  机会对我们来讲,就像一群人走进了一个没有道路的森林,大家都在寻找,在这里找到通往成功的捷径,最没有风险而能生存的捷径。在达到目的地的过程中,这种机会表现为能够获得足够的资源,包括比别人领先一步,比如:东软最早让员工持股实现激励的机制,这其实就是一个机会。现在看起来这不算什么,但那时候就不一样,我们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公司,也是第一家让创业者通过拥有股票在资本市场获得财富的软件公司。让员工持股表面上看是创造财富的过程,但就是这个机会改变了中国软件的历史,我们为这些年轻员工感到自豪,我们也因此打造了我们自己的品牌。
  在1996年到1998年这段时间,东软大规模投入到中国的行业解决方案市场之中。这些项目在当时有几个基本的特点:第一,我们知道这些领域都是将来肯定要有并拥有巨大的市场,比如:电信和社保,这些行业的IT投入将来一定会有,但却不知道这个市场什么时候能到来。比如:社会保障体系的信息化建设,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能没有社会保障系统支撑吗?大家都会说有,但什么时候有,看中国当时的状态还不知多少年呢!大家可能会这么想,所以就先不要投入。而我们投入了,结果就是现在这些投入都见了成效,所以我们获得了现在的机会。
  
  只要我的客户还活着
  
  东软在某些领域把握住了机会,这并不能说明你在哪个方面都成功。
  比如:我们做的是面对企业客户的B2B业务,我们的软件能够帮助客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既安全又智慧,让它们能更好地服务于客户。我们按照企业生态系统构造我们的位置,只要我们的客户还活着,还在不断发展,我们就会永远获得机会,这就是我们的生存与发展模式。
  我们与中国电信、海尔以及其他一大批客户都有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合作历程,而且合作的规模越来越大,他们对我们越来越信赖。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一定要做面向公众的业务,我们并不需要让每个人都知道我们。这就像大家都知道奔驰汽车,但没有谁知道它的发动机是谁做的一样。
  也就是说,企业一定要将自己置身于一个生态系统里,在一个生态系统里面安全的生存,然后获得持续性的发展。东软之所以今天有这种稳定的态势,就是因为我们的客户还活着,我们的客户还在不断地壮大和发展,所以我们也永远活着,并不断地得到发展。现在,世界最优秀的品牌很多都是我们的客户,我们没有必要做电视机与松下竞争,做照相机与索尼竞争,但是我们却能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和这些人一起工作,我有我的分工,我有我的核心竞争能力。
  
  勇敢活下去!
  
  那么,什么样的企业才能历经危机而常青?第一,能够给客户创造价值,你的客户抛弃你是因为你不能创造价值。第二,你永远知道你是哪个价值使得你能够拥有现在这个位置,而你要为你这个价值不断地构造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不断地得到发展。在这个世界上,能提供相关的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太多了,你必须能够提供质量更好的东西,这还不够,单一的竞争能力是不够的,你还要能提供比别人更便宜的东西,并能更快地提供。第三,企业如果持续地发展下去,你的战略要清晰,内部行动计划更要细致,要不断地改进,要持续地创新,持续创造价值,否则机会就会离你而去。
  此外,你还要有创新的产品,并且又好又快又便宜,这些因素都缺一不可。道理其实很简单,但为什么有的企业被淘汰了?就是因为它不能持续地做到这一点。因为没有哪个企业永远在这几个因素上都永远能赢,所以企业的生命是有限的。企业和人一样,不能永远健康,而表面上看,很多企业是被别人打倒的,而事实上是他自己把自己打倒了,就倒在上述几个因素上。
  企业和人一样,认识清楚自己的缺点不太容易,要把缺点改过来更不容易。虽然不容易,但必须努力,努力争取比别人生命长一些。
  
  刘积仁对《中外管理》说
  你们杂志办得很好,内容很实在,我经常看。但我注意到这么好的杂志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因为你们杂志的外包装还不够时尚。
  你们恳谈会开得也不错,我参加了好几次,在与大家头脑的碰撞中我收获很多。管理
  责任编辑:杨 光
  
  经典语录:我是完成一个使命的组织者;将各种内部、外部的资源组合形成一个生态系统;构造和谐,
  通过系统的成功表现自己的价值。 2000年5月刊
  
  企业今后的竞争优势,绝不是仅仅建立在资源和技术上,最关键的是应变速度。 2000年5月刊
  
  企业家不但要与时俱进,而且要能根据当时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做出一个比较恰当的判断,而不要受各种不利因素的诱导。 2003年12月刊
  
  我是完成一个使命的组织者;将各种内部、外部的资源组合形成一个生态系统;构造和谐,通过系统的成功表现自己的价值。 2006年10月刊
其他文献
中国成为人类第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制造业大国,是可能的;中国和平崛起,是可能的;中美共治全球,是必然的;中国人力优势的衰减,也是必然的。那么,我们该做什么?    新30年的新背景    改革开放第一个30年,走市场经济,极大程度上发挥了在市场经济下中国庞大优质劳动力的优势,取得了三项成绩:  1.平均年经济增长率9.8%,全球第一;2.两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全球第一;3.数以亿计的人民实现了脱贫,
期刊
“就像挤公交车一样,我可能位置站对了一点,不是我自己在走,是后面的人直接把我推着走。”——谭传华    这大概是最奇特的上市原因了。  “说真心话,看到我的部下做了那么多资料,这么辛苦,如果上不了的话,我最欠他们的,对不起他们,也很对不起中介机构。”  ——2009年12月29日,谭木匠控股有限公司成功在港交所上市。一直因追求稳步发展而对是否要上市犹豫不决的创始人谭传华,最终为员工而下了决心。  
期刊
温家宝总理说:“科技是克服金融危机的根本力量。”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原科技部部长朱丽兰如何看待被企业赋予极大期望的新能源、环保产业等的发展?又为何提出“我们需要的是重生,而不仅仅是恢复;需要的是清醒,而不是一般的苏醒”?    不是“苏醒”,而是“清醒”    《中外管理》:对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复苏,您有什么基本看法?  朱丽兰:复苏需要创新。而复苏中的创新,应该是重生,不是一般的复苏!复苏给人一
期刊
在明媚的盛夏,在温馨的家中,面对永远笑声爽朗的赵地会长,时间仿佛停滞在了那片永远的热情中。    搬家都不要丢的杂志    《中外管理》:您还记得第一次接触《中外管理》杂志的情形吗?印象如何?  赵 地:我1983年在河南任省委书记时,就认识了杨沛霆同志。那时,我们省委请过几位管理科学方面的专家来授课,沛霆同志就是其中一位。  2000年6月,我到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工作,沛霆同志知道后就和我联系。那
期刊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多年来与《中外管理》有着良好的交流及报道合作。而《中外管理》杂志出版200期之际,也正是全球经济危机中,企业最需要商业智慧来破解营销难题之时。为此,我们重访菲利普科特勒。    动荡时代,预见性第一    《中外管理》:随着经济“大盘”出现的巨大动荡,很多企业也在经历一个内部管理的动荡时期。对此您有什么基本的建议?  菲利普科特勒:对于公司来说,一定要成为有眼界的企
期刊
弗雷德蒙德马利克,被誉为欧洲最有影响力的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曾评价他说:“无论在理论领域还是在管理实践领域,他都是权威性的大师。”在我们创刊200期之际,他来到中国,语出惊人。    美式管理 = 唯利是图    《中外管理》:在您的书《公司正确的治理》中,您对美国公司的治理体制、管理体制提出了毫不留情的批评。有观点认为,这次危机是西方文化的衰退,您同意吗?  弗雷德蒙德马利克(下简称马利克):
期刊
可持续性发展是学习型组织的延续,我的新书《必要的革命》与《第五项修炼》说的都是系统思考的问题。  在近年的研究中,我们看到,企业仍然没有达到把握系统的能力。在《必要的革命》中,我引用了联合利华董事Andre van Heemstra的话 :“我们开始学习系统思考,系统思考使我们看到了更多以前没有意识到的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相互依赖性,我们才幡然醒悟,把商业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毫无疑问,用“现代管理之父”彼得杜拉克的观点来看待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尽管他在2005年已经去世,但他却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思考。如果他还在世,会怎样评论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会如何评价中国政府为刺激经济而采取的政策?在我们正在见证的这个不确定性时代,中国的企业应该如何去规划未来?  通过本文的作者,一位与杜拉克交往将近三十年的朋友和同事的视角,本文提供了杜拉克的一些洞见。 
期刊
“定位之父”艾里斯,可谓《中外管理》杂志的一位可敬又智慧的老朋友——现年八十多岁的里斯先生,格外关注中国经济的崛起,每当中国企业出现重大营销活动,我们都把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他,他也把对中国企业营销活动的看法,第一时间做出反馈。其对中国企业的关切、坦诚无不溢于言表。  《中外管理》杂志出版第200期之际,我们再访里斯先生,就其在过去交流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以及对金融危机中企业经营最切中时弊的反思做了最
期刊
总结我这70年的人生历程,我觉得我做了两件最有意义的事情。一件是创造了“三株奇迹”,另一件就是2008年6月我写成了《消费论》这本书。    那是无法绕过的历史    改革开放以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还没有走向真正的市场经济,而是走计划与市场结合的道路。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市场经济具体什么样?大家还不知道。1992年以后,中国确定要搞市场经济,但争议仍然较大,高层领导和专家学者们都还有争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