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一门最基础的学科,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决定着语文教学的质量,也影响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在我国,农村学生人数占全国中小学生人数的绝大多数,在某种程度上,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由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承担的是我国教育系统中最重要、最基础的教育任务,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显得异常重要。
[关键词]质量 基础教育 教师专业化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123-01
一、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时代的要求
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家和民族的富强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望,这些都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未来小学语文教师素养不断提高的必经之路。
与此同时,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无论是从课程安排、文化道德水平、教学理念、知识结构、角色定位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不仅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明确科学的课程意识,改变昔日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理念。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改变多年来司空见惯的教学模式,并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学会标新立异,挖掘课程资源。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与以往相比有很大的提升,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大大制约了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其问题归结如下:
(一)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基础薄弱,现行的录用制度要求太低
当前,在我国广大农村小学,还有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是中师毕业,或者是民办转正的教师,这些人本身文化素质相比而言还有一定差距,无论是文化知识和教学水平都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要求。而且,即使是没有经过严格、专门的小学语文教学培训的人也可以当小学语文老师。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完善的培训制度
小学语文教师的培训是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师的培训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行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1.培训内容单调、实践性不强;2.在职培训理论性太强,培训效果不明显;3.培训机会少,覆盖面不够广泛。
(三)农村小学的管理体制制约着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校领导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上急功近利、目光短浅。部分领导重使用轻培养,他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只要有学历、有知识,就能当好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或者小学语文教师只要能教出好成绩、能提高升学率,就是好老师,根本不理会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發展。此外,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待遇偏低,师资匮乏等也是制约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问题。
(四)学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中老年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单一、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知识面狭窄,课堂教学内容十分局限。许多情况下,教师讲解内容仅仅局限在某篇特定的课文内,学生从教师那里几乎得不到任何课文以外的知识。课堂气氛沉闷,没有生机和活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十分淡薄,科研能力比较差,专业自主发展能力有待提高。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认为自身水平有限,加上比较懒惰,安于现状,根本不关注科研创新。
三、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措施
针对农村的特殊情况,有些途径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显得更加紧迫和有效,归纳如下:
(一)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外部条件
提高教师待遇,严格制订小学语文教师录用机制,建立健全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的计划性和规范性。完善学校管理机制,学校领导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视小学语文教师的长期和全面发展,正确并及时地引导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
(二)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因素
小学语文教师只有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新的课程改革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个性化思维,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素养,活到老学到老已经成为当今全社会的共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地转变观念,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的难题,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素养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各高等院校培训机构的支援、农村小学领导管理方式的转变、相关规章制度的完善等外部条件,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可或缺,从更专业化的角度来说,小学语文教师的个人素质对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唐玉光著.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教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7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
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质量 基础教育 教师专业化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123-01
一、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时代的要求
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家和民族的富强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望,这些都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未来小学语文教师素养不断提高的必经之路。
与此同时,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无论是从课程安排、文化道德水平、教学理念、知识结构、角色定位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不仅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明确科学的课程意识,改变昔日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理念。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改变多年来司空见惯的教学模式,并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学会标新立异,挖掘课程资源。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与以往相比有很大的提升,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大大制约了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其问题归结如下:
(一)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基础薄弱,现行的录用制度要求太低
当前,在我国广大农村小学,还有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是中师毕业,或者是民办转正的教师,这些人本身文化素质相比而言还有一定差距,无论是文化知识和教学水平都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要求。而且,即使是没有经过严格、专门的小学语文教学培训的人也可以当小学语文老师。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完善的培训制度
小学语文教师的培训是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师的培训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行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1.培训内容单调、实践性不强;2.在职培训理论性太强,培训效果不明显;3.培训机会少,覆盖面不够广泛。
(三)农村小学的管理体制制约着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校领导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上急功近利、目光短浅。部分领导重使用轻培养,他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只要有学历、有知识,就能当好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或者小学语文教师只要能教出好成绩、能提高升学率,就是好老师,根本不理会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發展。此外,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待遇偏低,师资匮乏等也是制约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问题。
(四)学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中老年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单一、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知识面狭窄,课堂教学内容十分局限。许多情况下,教师讲解内容仅仅局限在某篇特定的课文内,学生从教师那里几乎得不到任何课文以外的知识。课堂气氛沉闷,没有生机和活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十分淡薄,科研能力比较差,专业自主发展能力有待提高。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认为自身水平有限,加上比较懒惰,安于现状,根本不关注科研创新。
三、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措施
针对农村的特殊情况,有些途径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显得更加紧迫和有效,归纳如下:
(一)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外部条件
提高教师待遇,严格制订小学语文教师录用机制,建立健全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的计划性和规范性。完善学校管理机制,学校领导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视小学语文教师的长期和全面发展,正确并及时地引导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
(二)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因素
小学语文教师只有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新的课程改革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个性化思维,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素养,活到老学到老已经成为当今全社会的共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地转变观念,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的难题,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素养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各高等院校培训机构的支援、农村小学领导管理方式的转变、相关规章制度的完善等外部条件,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可或缺,从更专业化的角度来说,小学语文教师的个人素质对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唐玉光著.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教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7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
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