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务型写作”“情境化教学”是对以往写作教学中“虚假写作”的有力反拨,有利于建立写作与生活之间的真实联系,体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教学理念。情境是指学生可感可触的真实世界或非虚拟世界。所谓非虚拟世界,即写作“提供的任务”虽然当下不能实现,但具有实现的条件和可能。在写作教学中,尤其是在新高考重视问题导向和宏大主题的背景下,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设置情境,开展情境化教学,帮助学生建构有意义的“表达与运用”,以扭转以往作文中凭空议论、虚假抒情的弊端,从而将写作教学引向深入。
一、身份代入,营造现场感
高中写作注重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文类型大多为任务情境类写作,强调写作的交际性。为了使写作更真实,命题者通常会设置具体情境,如让学生以演讲稿、书信、倡议书等应用文体的形式进行作文。目的是讓学生有置身现场的感觉,有感而发,而不是纸上谈兵。但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对文体的理解只是局限在文体格式上,如加上“尊敬的×××,大家好!”“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之类的,并没有真正将个体的身份角色真正代入到写作情境中。
比如演讲稿,要营造现场感,就要考虑演讲过程中与听众的互动性和语言的鼓动性。如用“我们”“大家”“在场的老师同学们”“让我们……”可以达到拉近距离,增强号召力的效果,用“是的”“的确”“你看……”来提高认同,增加现场的互动感。
如作文要求“以振华中学校友的名义对全校学生做一次演讲”,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好“我是谁”的身份准备,在振华的校名上做文章。有学生这样写道:“作为振华中学的一员,我们要明白,‘振华’不只是一个校名,它还是学校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价值指向,更是我们青年身上应该和必须担负的责任和使命。”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隐性信息,将自己的身份角色巧妙地运用到写作情境中,尤其在应用类文体的写作中,这样写既能以理服人,又能以情动人。
二、联系生活,提高针对性
提到作文,经常有学生抱怨生活离自己太远了,没有材料可写。体现在写作中就是:议论说理隔靴搔痒,不中要害;观点看法看似正确,实为废话。造成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没有将材料中的信息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效对接,导致说理的针对性不强。以2021年八省联考作文题“铭记历史,迎接挑战”为例,有学生反映抗美援朝的历史过于久远,要想让宏大主题在写作中落地比较困难。其实不然,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梳理出材料中有哪些值得铭记的历史,为什么这些历史已经过去却还值得现在的我们去铭记,再思考这些历史在当下社会生活中有没有存在的“影子”,来嫁接材料与生活。
梳理材料得出,需要铭记的历史和意义有:①美国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就发动朝鲜战争,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历史意义:落后就要挨打。②面对美国的霸权行为,中国人民奋起抗争,发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召令。历史意义:抗美援朝是国际主义精神的体现。③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军人大量牺牲。历史意义:抗美援朝体现了不怕牺牲的革命主义精神。④中华大地,万众一心,支援前线。历史意义: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⑤最终中朝两国战胜了美国,赢得了胜利。历史意义: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根据以上历史和意义,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将眼光投向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看看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事件与之相似或相关,该怎样迎接这样的挑战?梳理如下:①当下中国国际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少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怀着敌对的心态,试图遏制中国的发展,而中国的发展是深刻吸取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②在全球疫情肆虐时,中国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向多个国家免费提供抗疫物资和疫苗,这是团结互助的国际主义精神的体现。③在国内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医务工作者、解放军、科研人员、快递小哥、社区工作者等不顾个人安危,逆行出征,在短时间内抑制了疫情蔓延,体现了不怕牺牲和众志成城的抗疫精神。④美国精心策划的华为事件,其根本目的是妄图削弱中国。面对美国的野蛮行为,中国积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既据理力争,也予以反击,捍卫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我们始终相信,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经过梳理、衔接,材料与生活的联系紧密了,写作不但不会无话可说,相反,说理的针对性更强了。
三、直面痛点,增强说服力
文章要有说服力,就要敢于直面社会痛点,要敢于讲真话。那种脱离生活、空发议论的话对指导现实生活无益,起不到教化作用。为了将议论引向深入,教师要善于充当“抬杠者”,通过质疑、反驳、追问等途径将学生引向真实的写作情境,真正让写作“为问题而写”“为存在而写”。
拿《我与中国成就》这道作文题来讲,不能仅仅停留在“国家成就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个人都要为国家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的层面来论述。教师可以通过“抬杠”引发学生深入现象的背后进行深度思考,以求得说理的深刻。①我只是一个普通学生,知识浅薄、力量弱小,我有何能为中国成就做贡献;②当下的我们只是国家成就的见证者和享受者,做不了建设者和推动者;③即使我是一个有才有能者,中国有能力者那么多,我凭什么就能在中国成就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以上三“杠”可以说直面社会的“痛点”,代表了部分青年身上存在的价值倾向,如果能说清这个理,文章的说服力就大大提升了。以下是学生面对“抬杠”的反击:①中学生目前的确没有过人的才能和深度科研的能力,甚至连创造性的火花还没萌发,但关键不在个人能力的大小,而在我们能否跳出小我,拥有自觉的家国自觉意识;②祖国并不缺乏有才者,而是缺乏成就家国的有志者,我们要善于将“我在”转化为“我能”“我要”,不要仅仅满足于做见证者、享受者,还应该努力成为中国成就的参与者和推动者;③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需要我们来打造,我们每个人的青春意义和人生价值也需要时代来赋予,只有当个人与国家融为一体,我们才能拥有更广阔的人生格局,才能被祖国铭记。
理是越辩越明,关键是能不能激发学生说理的冲动和欲望。在写作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灵活设置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直面生活中的“痛点”,不回避问题,树立“为问题而写”的意识,写出的文章自会论出深度、论出格局,获得读者真正的认同。
新高考实施以来,作文命题更贴近现实生活,更注重学生关于某类现象、某个事件的感受和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写作教学时要灵活设置情境,让学生的观点、见解从生活中来,从思考中来,从活动中来,而不是教师的主观附加,这样的作文教学才是“为学而教”“为会而教”。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中学
一、身份代入,营造现场感
高中写作注重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文类型大多为任务情境类写作,强调写作的交际性。为了使写作更真实,命题者通常会设置具体情境,如让学生以演讲稿、书信、倡议书等应用文体的形式进行作文。目的是讓学生有置身现场的感觉,有感而发,而不是纸上谈兵。但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对文体的理解只是局限在文体格式上,如加上“尊敬的×××,大家好!”“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之类的,并没有真正将个体的身份角色真正代入到写作情境中。
比如演讲稿,要营造现场感,就要考虑演讲过程中与听众的互动性和语言的鼓动性。如用“我们”“大家”“在场的老师同学们”“让我们……”可以达到拉近距离,增强号召力的效果,用“是的”“的确”“你看……”来提高认同,增加现场的互动感。
如作文要求“以振华中学校友的名义对全校学生做一次演讲”,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好“我是谁”的身份准备,在振华的校名上做文章。有学生这样写道:“作为振华中学的一员,我们要明白,‘振华’不只是一个校名,它还是学校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价值指向,更是我们青年身上应该和必须担负的责任和使命。”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隐性信息,将自己的身份角色巧妙地运用到写作情境中,尤其在应用类文体的写作中,这样写既能以理服人,又能以情动人。
二、联系生活,提高针对性
提到作文,经常有学生抱怨生活离自己太远了,没有材料可写。体现在写作中就是:议论说理隔靴搔痒,不中要害;观点看法看似正确,实为废话。造成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没有将材料中的信息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效对接,导致说理的针对性不强。以2021年八省联考作文题“铭记历史,迎接挑战”为例,有学生反映抗美援朝的历史过于久远,要想让宏大主题在写作中落地比较困难。其实不然,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梳理出材料中有哪些值得铭记的历史,为什么这些历史已经过去却还值得现在的我们去铭记,再思考这些历史在当下社会生活中有没有存在的“影子”,来嫁接材料与生活。
梳理材料得出,需要铭记的历史和意义有:①美国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就发动朝鲜战争,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历史意义:落后就要挨打。②面对美国的霸权行为,中国人民奋起抗争,发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召令。历史意义:抗美援朝是国际主义精神的体现。③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军人大量牺牲。历史意义:抗美援朝体现了不怕牺牲的革命主义精神。④中华大地,万众一心,支援前线。历史意义: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⑤最终中朝两国战胜了美国,赢得了胜利。历史意义: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根据以上历史和意义,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将眼光投向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看看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事件与之相似或相关,该怎样迎接这样的挑战?梳理如下:①当下中国国际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少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怀着敌对的心态,试图遏制中国的发展,而中国的发展是深刻吸取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②在全球疫情肆虐时,中国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向多个国家免费提供抗疫物资和疫苗,这是团结互助的国际主义精神的体现。③在国内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医务工作者、解放军、科研人员、快递小哥、社区工作者等不顾个人安危,逆行出征,在短时间内抑制了疫情蔓延,体现了不怕牺牲和众志成城的抗疫精神。④美国精心策划的华为事件,其根本目的是妄图削弱中国。面对美国的野蛮行为,中国积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既据理力争,也予以反击,捍卫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我们始终相信,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经过梳理、衔接,材料与生活的联系紧密了,写作不但不会无话可说,相反,说理的针对性更强了。
三、直面痛点,增强说服力
文章要有说服力,就要敢于直面社会痛点,要敢于讲真话。那种脱离生活、空发议论的话对指导现实生活无益,起不到教化作用。为了将议论引向深入,教师要善于充当“抬杠者”,通过质疑、反驳、追问等途径将学生引向真实的写作情境,真正让写作“为问题而写”“为存在而写”。
拿《我与中国成就》这道作文题来讲,不能仅仅停留在“国家成就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个人都要为国家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的层面来论述。教师可以通过“抬杠”引发学生深入现象的背后进行深度思考,以求得说理的深刻。①我只是一个普通学生,知识浅薄、力量弱小,我有何能为中国成就做贡献;②当下的我们只是国家成就的见证者和享受者,做不了建设者和推动者;③即使我是一个有才有能者,中国有能力者那么多,我凭什么就能在中国成就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以上三“杠”可以说直面社会的“痛点”,代表了部分青年身上存在的价值倾向,如果能说清这个理,文章的说服力就大大提升了。以下是学生面对“抬杠”的反击:①中学生目前的确没有过人的才能和深度科研的能力,甚至连创造性的火花还没萌发,但关键不在个人能力的大小,而在我们能否跳出小我,拥有自觉的家国自觉意识;②祖国并不缺乏有才者,而是缺乏成就家国的有志者,我们要善于将“我在”转化为“我能”“我要”,不要仅仅满足于做见证者、享受者,还应该努力成为中国成就的参与者和推动者;③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需要我们来打造,我们每个人的青春意义和人生价值也需要时代来赋予,只有当个人与国家融为一体,我们才能拥有更广阔的人生格局,才能被祖国铭记。
理是越辩越明,关键是能不能激发学生说理的冲动和欲望。在写作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灵活设置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直面生活中的“痛点”,不回避问题,树立“为问题而写”的意识,写出的文章自会论出深度、论出格局,获得读者真正的认同。
新高考实施以来,作文命题更贴近现实生活,更注重学生关于某类现象、某个事件的感受和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写作教学时要灵活设置情境,让学生的观点、见解从生活中来,从思考中来,从活动中来,而不是教师的主观附加,这样的作文教学才是“为学而教”“为会而教”。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