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总结小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消化道出血患儿3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方法治疗,观察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者显效12例(66.67%),总有效率66.67%;对照组显效9例(42.86%),总有效率76.19%,观察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消化道出血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出血症状,预防多种并发症产生,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小儿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487-01
小儿消化道出血作为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容易引起诸多并发症出现,例如休克、贫血、甚至死亡,直接威胁患儿生存安全。传统的治疗方法为禁食,或者采用凝血酶口服治疗,但是此种方法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为进一步寻找治疗小儿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我院对2012年7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小儿消化道出血患儿39例分别采用常规方法与奥美拉唑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消化道出血患儿39例,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男性11例,平均年龄(7.63±1.08)岁;出血时间到入院时间(5.96±1.14)h;女性7例,平均年龄(6.05±1.32)岁;出血时间到入院时间(6.29±1.83)h。对照组21例,男性13例,平均年龄(7.86±1.14)岁;出血时间到入院时间(5.73±1.28)h;女性8例,平均年龄(6.45±1.97)岁;出血时间到入院时间(6.27±1.43)h。临床症状:肉眼可见的咖啡样或者鲜红色的呕吐物,柏油样便或黑便;反酸嗳气、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纳差。患病原因:急性胃炎16例,食管炎9例,消化道畸形8例,胃溃疡6例。两组患儿出血时间到入院治疗时间、临床症状、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一般的综合治疗:保持病房安静,患儿呼吸道维持通畅状态,纠正机体水电解质平衡,保证心、肺、脑、肾等脏器功能正常,观察患儿精神、气色、脉搏、尿量与血压。对照组同时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应用胃管:利用胃管抽出沉积在胃中的血液与胃液,坚守胃部压力与含血量;预防休克:实施静脉补液,若患儿失血过多,立即给予输血治疗,同时注意观察患儿具体情况,避免由于输血过多而引起扩容过大,导致肺水肿与心衰。观察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国药准字H20055521,海南皇隆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规格为40mg的注射用奥美拉唑治疗,剂量为0.9mg·kg-1/次,1天1次,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临床疗效。
1.3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24h后,患儿未再发生呕血或黑便等相关症状;有效:治疗24h后,患儿呕血或黑便等相关症状发生次数明显减少,治疗48h后呕血或黑便症状未再出现;无效:治疗48h后患儿血或黑便等相关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进一步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年来,小儿消化道出血发病率持续升高,其高病死率对患儿生存安全造成直接威胁。该病的常见病因为急性胃黏膜病变与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在于:患儿处于应激状态时,其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容易发生缺氧或者血管痉挛等相关症状,进而致使其胃粘膜发生严重损伤,出现灌注之后,产生的氧自由基能够造成胃粘膜发生更严重的损伤。而患儿发生缺血或者缺氧,会引起黏液代谢发生障碍,破坏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的屏障。同时,消化道出血可严重刺激患儿迷走神经,增多胃蛋白酶与胃酸分泌,导致组织胺大量释放,增多泌酸分泌,加重胃粘膜损伤。目前,治疗小儿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药物为抑酸类药,本研究中采用的奥美拉唑抑酸功能强烈,可以很好的控制患儿消化道出血症状。相较于常规治疗药物,奥美拉唑抑酸作用维持时间长,能够有效聚集血小板,形成血凝块。朱森林[2]的研究报告显示,消化性出血疾病中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雷尼替丁、法莫替丁与西咪替丁等临床中的常规用药。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的观察组,显效12例(66.67%),总有效率88.89%;而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显效例(42.86%),总有效率76.19%;说明奥美拉唑治疗小儿消化道出血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控制各种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病情,本研究结果也与陈飞波[3]报道基本一致。综上所述,小儿消化道出血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出血症状,预防多种并发症产生,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尹朝礼.上消化道出血若干诊断方法的评价[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9(11):124-125.
[2] 朱森林,尹朝礼,龚本琼;上消化道出血若干问题的探讨(附400例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5(12):34-35.
[3] 陈飞波.奥美拉唑治疗儿童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药代学研究[D] .浙江大学,2010,36(09):96-97.
【关键词】小儿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487-01
小儿消化道出血作为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容易引起诸多并发症出现,例如休克、贫血、甚至死亡,直接威胁患儿生存安全。传统的治疗方法为禁食,或者采用凝血酶口服治疗,但是此种方法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为进一步寻找治疗小儿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我院对2012年7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小儿消化道出血患儿39例分别采用常规方法与奥美拉唑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消化道出血患儿39例,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男性11例,平均年龄(7.63±1.08)岁;出血时间到入院时间(5.96±1.14)h;女性7例,平均年龄(6.05±1.32)岁;出血时间到入院时间(6.29±1.83)h。对照组21例,男性13例,平均年龄(7.86±1.14)岁;出血时间到入院时间(5.73±1.28)h;女性8例,平均年龄(6.45±1.97)岁;出血时间到入院时间(6.27±1.43)h。临床症状:肉眼可见的咖啡样或者鲜红色的呕吐物,柏油样便或黑便;反酸嗳气、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纳差。患病原因:急性胃炎16例,食管炎9例,消化道畸形8例,胃溃疡6例。两组患儿出血时间到入院治疗时间、临床症状、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一般的综合治疗:保持病房安静,患儿呼吸道维持通畅状态,纠正机体水电解质平衡,保证心、肺、脑、肾等脏器功能正常,观察患儿精神、气色、脉搏、尿量与血压。对照组同时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应用胃管:利用胃管抽出沉积在胃中的血液与胃液,坚守胃部压力与含血量;预防休克:实施静脉补液,若患儿失血过多,立即给予输血治疗,同时注意观察患儿具体情况,避免由于输血过多而引起扩容过大,导致肺水肿与心衰。观察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国药准字H20055521,海南皇隆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规格为40mg的注射用奥美拉唑治疗,剂量为0.9mg·kg-1/次,1天1次,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临床疗效。
1.3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24h后,患儿未再发生呕血或黑便等相关症状;有效:治疗24h后,患儿呕血或黑便等相关症状发生次数明显减少,治疗48h后呕血或黑便症状未再出现;无效:治疗48h后患儿血或黑便等相关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进一步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年来,小儿消化道出血发病率持续升高,其高病死率对患儿生存安全造成直接威胁。该病的常见病因为急性胃黏膜病变与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在于:患儿处于应激状态时,其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容易发生缺氧或者血管痉挛等相关症状,进而致使其胃粘膜发生严重损伤,出现灌注之后,产生的氧自由基能够造成胃粘膜发生更严重的损伤。而患儿发生缺血或者缺氧,会引起黏液代谢发生障碍,破坏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的屏障。同时,消化道出血可严重刺激患儿迷走神经,增多胃蛋白酶与胃酸分泌,导致组织胺大量释放,增多泌酸分泌,加重胃粘膜损伤。目前,治疗小儿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药物为抑酸类药,本研究中采用的奥美拉唑抑酸功能强烈,可以很好的控制患儿消化道出血症状。相较于常规治疗药物,奥美拉唑抑酸作用维持时间长,能够有效聚集血小板,形成血凝块。朱森林[2]的研究报告显示,消化性出血疾病中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雷尼替丁、法莫替丁与西咪替丁等临床中的常规用药。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的观察组,显效12例(66.67%),总有效率88.89%;而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显效例(42.86%),总有效率76.19%;说明奥美拉唑治疗小儿消化道出血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控制各种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病情,本研究结果也与陈飞波[3]报道基本一致。综上所述,小儿消化道出血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出血症状,预防多种并发症产生,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尹朝礼.上消化道出血若干诊断方法的评价[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9(11):124-125.
[2] 朱森林,尹朝礼,龚本琼;上消化道出血若干问题的探讨(附400例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5(12):34-35.
[3] 陈飞波.奥美拉唑治疗儿童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药代学研究[D] .浙江大学,2010,36(09):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