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到现在仍然不知道自己的高三,是从何时开始气氛变得紧张起来的。它似乎是早有预谋,于无声间来到到了我的学习和生活中,作业多了,练习多了,测验也多了。总是刚考完试没多久,老师就又拿着一摞儿卷子气定神闲地踱进教室。
厚厚的辅导资料和习题集发起来像是免费的,我们每收到一本,都会感慨一番不知道多久才能做完,然后在封页上签下自己的大名,说要带着它们去冲刺高考。然而,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它们很快就被我们解决掉了,然后开始做下一本。
高三上半学期,荒废了半年时间的我,竟然挤进了年级前100名。在我们这所市重点高中,这个成绩足够进入一流的大学。但这个名次却让我的父母颇为不满,他们觉得高一高二最差也能进入年级前30名的我,怎么高三反而成绩退步得如此厉害。我对他们说,因为大家都在进步啊。其实我心里还是挺自傲的,因为自己没怎么发力就能考进年级前100名,觉得自己随时可以追上去。
假期还没结束,我们就提前坐进了教室,大家都能理解老师和学校的良苦用心。高三,谁都不想拿未来当作赌注。
开学的前一天,我把自己能看见的地方贴满了座右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始终都相信,只要现在多努力一点,并且坚持下去,那么未来就会是璀璨的。这时,我们肩上所背负的,已经不只是自身的命运,还有来自父母和老师的期望。为了他们,也为了自己,我必须更加努力。
考试越来越频繁,题目也越来越难。接连几次的数学考试,我的成绩都未突破90分。面对眼前那些满是红叉的试卷,我感到了绝望。班主任安慰我,说没关系的,这几次考试比较难,有很多人不及格。可我看到的不是有多少人拿了低分,而是依然有不少人超过了120分,这种比较更让我惊慌失措,我不敢想象该怎样才能用这样的分数敲开理想大学的大门。
一模时,我处于一种颓丧的状态之中,结果自然是不好的。按区里的排名和成绩来看,我或许只能考进“华政”。我并非是苛求自己,只是从小到大,“复旦”就一直存在于我的心里,它是我的一个梦,一个理想,一个追求。当我发现它开始离我越来越远时,那种心痛是一种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好几个月的时间,我都忙着和数学打交道。每天我都要求自己,必须在完成课堂任务后再做定量的数学练习卷。俗话说“勤能补拙”,所以我制订了计划表,若是哪天没有完成任务,就用红笔在后面打上叉,以此来警示自己。每当做题想要偷懒或者被难题困扰想要放弃时,看到这些红色的字迹,就又有了继续坚持的动力。我还把那几次成绩糟糕的数学考试的卷子贴在了房间的墙上,用来激励自己。倒是每次父母进我的房间看到墙上贴着的试卷,就感觉浑身不自在。他们说:“人家都是在墙上贴奖状,你倒好,贴的是考砸的卷子。”我对他们说:“现在看着是难看,但它们能时刻督促我,让我在以后能用努力换来好看的成绩。
不知道是不是这几个月的集训有了效果,还是老师出的题变得简单了,之后的几次考试,我的分数开始慢慢提高,并且十分稳定,我为之开心不已。班主任说,是我的心态越来越好,才让成绩保持了稳定。我不知道“心态”具体的是指什么,但信心的确是考试时不可或缺的一样东西。
后来,我进了大学,再去回首这一段路的时候,我想有时人的自信就是靠一些细小而不起眼的事情支撑起来的。有时几次的考试失败,就能把一个人逼到近乎崩溃。同样的,几次小小的成功也能重塑一个人的信心。如何开好“成功”的头,是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难题,这就要看你是否有足够的毅力和勇气,一次次从失败的泥沼中爬起来。
那几个月,我努力地学数学,因为我花了大力气来学习它、攻克它,所以我相信自己在付出努力后一定能有所收获。这种发自内心的自信,能够赋予一个人巨大的力量。在全市的二模中,我发挥得很好,考了文科班的第一名。
5月,照理来说应该是开始最后冲刺的时候,但绷紧了半年的弦儿,让大家在这个时候都不约而同地开始疲倦和懈怠起来。就在这时,因为某些原因,学校给我们放了长假,让我们回家自行复习。回到家后,我有一种失去了方向的感觉,睡到第二天下午两点才起床,之后又在发呆和游戏中浪费了两天时间,才想起老师放假前几次三番的叮嘱:“一定要保持住紧张有度的学习状态。”这时,我在心里自责不已,为了提醒自己不要放纵,我把墙上的试卷揭下,换上了“天堂和地狱仅有一步之距,成功和失败只有一箭之遥”这句话当对联,横批是“杀进复旦”。
我把这副不太工整的对联贴满了房间,以此来警示自己,因为人有时候必须用某种外界的力量来鞭策和提醒自己。高考会不会失败,没有看到分数之前谁也不知道,但如果开始就给自己留下了太多的退路,那么在考试中,就没那么容易将自己的潜力完全发挥出来,这也正是项羽会选择破釜沉舟的道理所在。
我们这一届的数学考题很难,我的很多朋友在考完数学那一场后,就已经心生沮丧了,然后把这种情绪带到了之后的几科考试中,影响到了之后的发挥。其实我同样感觉自己考得不好,但迈入后面几场考试的考场前,我在心里反复告诉自己,不过是一时发挥不好,我不能因此而颓废、选择放弃,加油把后面的几科考好,一切皆有可能。后来,等到高考分数出来,我的数学成绩确实不高,但其他五门都保持了正常发挥的水平,有的科目还超常发挥,所以总分也还算让人满意。之后,我接到了那所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高三这一年我有很多感悟和收获,很难用文字表达出来,只有真正地走过了这段路,才能体会到个中滋味。这一年我们常常抱怨,为了备战高考,自己要经受多少折磨,然而等我们重新回味那段日子时,却又心生感激。这一年我们尝遍了酸甜苦辣,哭过也笑过,在这一番磨炼中,我们成熟了,长大了。再次回首往昔,高考,真的是一个距離我们一米远的天堂,走过了就可以拥抱新的天地。
厚厚的辅导资料和习题集发起来像是免费的,我们每收到一本,都会感慨一番不知道多久才能做完,然后在封页上签下自己的大名,说要带着它们去冲刺高考。然而,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它们很快就被我们解决掉了,然后开始做下一本。
高三上半学期,荒废了半年时间的我,竟然挤进了年级前100名。在我们这所市重点高中,这个成绩足够进入一流的大学。但这个名次却让我的父母颇为不满,他们觉得高一高二最差也能进入年级前30名的我,怎么高三反而成绩退步得如此厉害。我对他们说,因为大家都在进步啊。其实我心里还是挺自傲的,因为自己没怎么发力就能考进年级前100名,觉得自己随时可以追上去。
假期还没结束,我们就提前坐进了教室,大家都能理解老师和学校的良苦用心。高三,谁都不想拿未来当作赌注。
开学的前一天,我把自己能看见的地方贴满了座右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始终都相信,只要现在多努力一点,并且坚持下去,那么未来就会是璀璨的。这时,我们肩上所背负的,已经不只是自身的命运,还有来自父母和老师的期望。为了他们,也为了自己,我必须更加努力。
考试越来越频繁,题目也越来越难。接连几次的数学考试,我的成绩都未突破90分。面对眼前那些满是红叉的试卷,我感到了绝望。班主任安慰我,说没关系的,这几次考试比较难,有很多人不及格。可我看到的不是有多少人拿了低分,而是依然有不少人超过了120分,这种比较更让我惊慌失措,我不敢想象该怎样才能用这样的分数敲开理想大学的大门。
一模时,我处于一种颓丧的状态之中,结果自然是不好的。按区里的排名和成绩来看,我或许只能考进“华政”。我并非是苛求自己,只是从小到大,“复旦”就一直存在于我的心里,它是我的一个梦,一个理想,一个追求。当我发现它开始离我越来越远时,那种心痛是一种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好几个月的时间,我都忙着和数学打交道。每天我都要求自己,必须在完成课堂任务后再做定量的数学练习卷。俗话说“勤能补拙”,所以我制订了计划表,若是哪天没有完成任务,就用红笔在后面打上叉,以此来警示自己。每当做题想要偷懒或者被难题困扰想要放弃时,看到这些红色的字迹,就又有了继续坚持的动力。我还把那几次成绩糟糕的数学考试的卷子贴在了房间的墙上,用来激励自己。倒是每次父母进我的房间看到墙上贴着的试卷,就感觉浑身不自在。他们说:“人家都是在墙上贴奖状,你倒好,贴的是考砸的卷子。”我对他们说:“现在看着是难看,但它们能时刻督促我,让我在以后能用努力换来好看的成绩。
不知道是不是这几个月的集训有了效果,还是老师出的题变得简单了,之后的几次考试,我的分数开始慢慢提高,并且十分稳定,我为之开心不已。班主任说,是我的心态越来越好,才让成绩保持了稳定。我不知道“心态”具体的是指什么,但信心的确是考试时不可或缺的一样东西。
后来,我进了大学,再去回首这一段路的时候,我想有时人的自信就是靠一些细小而不起眼的事情支撑起来的。有时几次的考试失败,就能把一个人逼到近乎崩溃。同样的,几次小小的成功也能重塑一个人的信心。如何开好“成功”的头,是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难题,这就要看你是否有足够的毅力和勇气,一次次从失败的泥沼中爬起来。
那几个月,我努力地学数学,因为我花了大力气来学习它、攻克它,所以我相信自己在付出努力后一定能有所收获。这种发自内心的自信,能够赋予一个人巨大的力量。在全市的二模中,我发挥得很好,考了文科班的第一名。
5月,照理来说应该是开始最后冲刺的时候,但绷紧了半年的弦儿,让大家在这个时候都不约而同地开始疲倦和懈怠起来。就在这时,因为某些原因,学校给我们放了长假,让我们回家自行复习。回到家后,我有一种失去了方向的感觉,睡到第二天下午两点才起床,之后又在发呆和游戏中浪费了两天时间,才想起老师放假前几次三番的叮嘱:“一定要保持住紧张有度的学习状态。”这时,我在心里自责不已,为了提醒自己不要放纵,我把墙上的试卷揭下,换上了“天堂和地狱仅有一步之距,成功和失败只有一箭之遥”这句话当对联,横批是“杀进复旦”。
我把这副不太工整的对联贴满了房间,以此来警示自己,因为人有时候必须用某种外界的力量来鞭策和提醒自己。高考会不会失败,没有看到分数之前谁也不知道,但如果开始就给自己留下了太多的退路,那么在考试中,就没那么容易将自己的潜力完全发挥出来,这也正是项羽会选择破釜沉舟的道理所在。
我们这一届的数学考题很难,我的很多朋友在考完数学那一场后,就已经心生沮丧了,然后把这种情绪带到了之后的几科考试中,影响到了之后的发挥。其实我同样感觉自己考得不好,但迈入后面几场考试的考场前,我在心里反复告诉自己,不过是一时发挥不好,我不能因此而颓废、选择放弃,加油把后面的几科考好,一切皆有可能。后来,等到高考分数出来,我的数学成绩确实不高,但其他五门都保持了正常发挥的水平,有的科目还超常发挥,所以总分也还算让人满意。之后,我接到了那所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高三这一年我有很多感悟和收获,很难用文字表达出来,只有真正地走过了这段路,才能体会到个中滋味。这一年我们常常抱怨,为了备战高考,自己要经受多少折磨,然而等我们重新回味那段日子时,却又心生感激。这一年我们尝遍了酸甜苦辣,哭过也笑过,在这一番磨炼中,我们成熟了,长大了。再次回首往昔,高考,真的是一个距離我们一米远的天堂,走过了就可以拥抱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