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美术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美术本身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即是将个体的所思所想通过一定的绘画技法进行表达。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他们所想象的画面是难以通过文字语言进行直观表达的,而借助美术则能够通过色彩、线条等进行视觉呈现。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不仅应该承担起提高小学生审美标准、用德育促美育、推动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作用,还应该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在观察、创造和想象等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1-168
引言
古人将自己看到的事物画下来之后逐渐演变成为了象形文字,由此可以发现通过绘画来记录自己所看到的事物是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美术是打开他们心灵世界的钥匙之一,通过美术小学生向内能够挖掘自己的内心世界,将脑海中所构想的画面呈现出来;对外能够用画笔记录生活的点滴,发现世界的美好。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当下小学美术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努力发挥美术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正面作用。
1 小学美术在新课改环境下的积极意义
在新课程理念之下,小学美术至少在三个方面具备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积极意义。首先是在美感启蒙方面,小学阶段正是每个个体各项思维成形的阶段,其中审美思维也不例外,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承担着美感启蒙的重任。此外,在新课改理念之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也摒弃了老师讲解-学生操作的模式,当下的小学美术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观察力和创造力的锻炼,比如在赣西版四年级下册《老房子》教学中,老师通常会先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对不同区域的建筑进行观察,发现传统民居的特点。这个观察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思考并结合自身的审美取向在内心对客观事物进行延展,当学生对关键特征有了大致认知之后再进行绘画,不仅能够让作品更具物体的神形还能够传达出自己对美独特的体会。
其次是能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好的美术作品永远不是对事物的照搬再现,美术作为一种创作活动能够有效锻炼小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色彩的应用、画面的重构等手段,小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打破常规,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来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
最后是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当下的小学生从小就接触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在父母没有有效约束的情况下网络游戏可能会占据小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而通过绘画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回归到现实生活之中,用绘画来表达自身的各种情绪,有助于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2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
2.1 践行以德育促美育的方针
将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这是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美术一种对客观世界进行主观表达的形式,在这种表达中融入品德教育,引导小学生发现生活美好、向上的一面能够在提高小学生审美意识的同时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情操。
比如在《老房子》这一课的教学中,古老的传统民居之中处处都流淌着古人的智慧和审美情趣,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传统民居建筑群、建筑设计元素等图片,让学生通过欣赏传统民居来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进而对这个民族、对这个国家产生热爱。
2.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造力
小学生由于接触到的外部事物有限,由此对世界的认知更依赖于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这也就意味着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弱,需要依靠具体的形象和情境去认知事物,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应该巧妙地设置课堂情境,在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赣西版四年级下册《老房子》这篇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先为学生设置建筑师的身份,创设的教学情境为班上的同学们即将去往一个青山绿水围绕之中的小镇,这个小镇上的建筑都是白墙黑瓦的江南建筑,现在同学们在这个小镇上都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了,大家首先要给自己的房子想一个名字,然后和老师一起来看看这个小镇上房子的常见样式,最后通过绘画来描绘出自己房子的样子。由于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会有一种在给自己设计房子的心理暗示,因此在绘画时会结合课本中展现的江南传统建筑的基本样式并从自己的喜好、习惯等主观因素出发进行绘画创作,最后所呈现的作品都有浓厚的学生个人色彩,能够充分体现不同学生的创造力。
2.3 鼓励教学,让学生仔细观察大胆表达
美术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活动,没有绝对的谁优谁劣,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应该积极采用鼓励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仔细观察所要描绘的客观事物之后大胆地用画笔表达出自己观察的所思所想。老师不能粗暴地用画的“好看”和“不好看”去评价学生的作品,而应该基于学生的绘画作品与学生平等沟通,了解學生为什么要这样画,新课改理念之下应该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之中也应该以更加开放的态度鼓励学生画出自己所想要描绘的内容,而不应该只局限于课本上以及老师所展示的图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教学对小学生来说是重要的情操陶冶、美感培养课程,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新课程理念下美术教育所承担的重要作用,从以德育促美育、情境创设和鼓励教学三方面出发去推动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尤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美术教育研究,2020,(1):148-149.
[2]何思锦.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探索[J].新课程导学,2020,(5):66.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1-168
引言
古人将自己看到的事物画下来之后逐渐演变成为了象形文字,由此可以发现通过绘画来记录自己所看到的事物是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美术是打开他们心灵世界的钥匙之一,通过美术小学生向内能够挖掘自己的内心世界,将脑海中所构想的画面呈现出来;对外能够用画笔记录生活的点滴,发现世界的美好。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当下小学美术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努力发挥美术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正面作用。
1 小学美术在新课改环境下的积极意义
在新课程理念之下,小学美术至少在三个方面具备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积极意义。首先是在美感启蒙方面,小学阶段正是每个个体各项思维成形的阶段,其中审美思维也不例外,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承担着美感启蒙的重任。此外,在新课改理念之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也摒弃了老师讲解-学生操作的模式,当下的小学美术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观察力和创造力的锻炼,比如在赣西版四年级下册《老房子》教学中,老师通常会先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对不同区域的建筑进行观察,发现传统民居的特点。这个观察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思考并结合自身的审美取向在内心对客观事物进行延展,当学生对关键特征有了大致认知之后再进行绘画,不仅能够让作品更具物体的神形还能够传达出自己对美独特的体会。
其次是能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好的美术作品永远不是对事物的照搬再现,美术作为一种创作活动能够有效锻炼小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色彩的应用、画面的重构等手段,小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打破常规,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来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
最后是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当下的小学生从小就接触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在父母没有有效约束的情况下网络游戏可能会占据小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而通过绘画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回归到现实生活之中,用绘画来表达自身的各种情绪,有助于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2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
2.1 践行以德育促美育的方针
将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这是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美术一种对客观世界进行主观表达的形式,在这种表达中融入品德教育,引导小学生发现生活美好、向上的一面能够在提高小学生审美意识的同时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情操。
比如在《老房子》这一课的教学中,古老的传统民居之中处处都流淌着古人的智慧和审美情趣,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传统民居建筑群、建筑设计元素等图片,让学生通过欣赏传统民居来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进而对这个民族、对这个国家产生热爱。
2.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造力
小学生由于接触到的外部事物有限,由此对世界的认知更依赖于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这也就意味着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弱,需要依靠具体的形象和情境去认知事物,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应该巧妙地设置课堂情境,在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赣西版四年级下册《老房子》这篇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先为学生设置建筑师的身份,创设的教学情境为班上的同学们即将去往一个青山绿水围绕之中的小镇,这个小镇上的建筑都是白墙黑瓦的江南建筑,现在同学们在这个小镇上都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了,大家首先要给自己的房子想一个名字,然后和老师一起来看看这个小镇上房子的常见样式,最后通过绘画来描绘出自己房子的样子。由于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会有一种在给自己设计房子的心理暗示,因此在绘画时会结合课本中展现的江南传统建筑的基本样式并从自己的喜好、习惯等主观因素出发进行绘画创作,最后所呈现的作品都有浓厚的学生个人色彩,能够充分体现不同学生的创造力。
2.3 鼓励教学,让学生仔细观察大胆表达
美术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活动,没有绝对的谁优谁劣,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应该积极采用鼓励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仔细观察所要描绘的客观事物之后大胆地用画笔表达出自己观察的所思所想。老师不能粗暴地用画的“好看”和“不好看”去评价学生的作品,而应该基于学生的绘画作品与学生平等沟通,了解學生为什么要这样画,新课改理念之下应该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之中也应该以更加开放的态度鼓励学生画出自己所想要描绘的内容,而不应该只局限于课本上以及老师所展示的图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教学对小学生来说是重要的情操陶冶、美感培养课程,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新课程理念下美术教育所承担的重要作用,从以德育促美育、情境创设和鼓励教学三方面出发去推动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尤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美术教育研究,2020,(1):148-149.
[2]何思锦.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探索[J].新课程导学,2020,(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