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的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态势。本文分析了信息通信技术对我国节能低碳发展的所起到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强化措施。
关键词:信息通信技术;节能低碳;发展措施
引言
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度融合,依靠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助推产业转型与技术升级,将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绿色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ICT助推节能低碳发展的具体措施
1、ICT产业自身能耗和碳排放快速下降
“十一五”期间,ICT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从2005年的213千克标准煤降至2010年的191千克标准煤,降幅达10%。ICT产业增加值单耗下降产生的节能量为414、8万吨标准煤。随着ICT的快速发展,未来仍有进一步的下降潜力空间,ICT产业自身将更加绿色、低碳。
2.ICT产业做大做强将有效助推产业结构的低碳转型
ICT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仅为全国单位GDP能耗的1/5、全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1/9。遗憾的是,“十一五”期间受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我国ICT产业比重不升反降,从2005年的6、28%下降到2010年的6、17%,其实际节能效应为-350万吨标准煤。
3.ICT技术促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
ICT有利于优化工业技术体系和组织结构,显著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传统工业的绿色转型。“十一五”期间,钢铁、化工、汽车等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工具普及率超过60%,关键工序数自控化率超过50%。煤炭、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的信息系统普及率显著提高。
4、ICT技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ICT技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十一五”期间,依托在通信传输、电子集成、大数据运算、信息传感、精密控制等领域技术优势,ICT技术在装备制造数字化和智能化、智能电网、能源信息化管理、新能源汽车电池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
5、ICT技术为现代服务业成长提供基础
ICT技术有效支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数字医疗、数字教育、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加速成长。“十一五”期间,已在上述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全国“两地三中心”金融信息系统、交通运输调度系统初步建成;电子商务蓬勃发展,2010年交易额超过4、5万亿元。
6、引导居民生活模式绿色低碳化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居民生活基本实现了信息化覆盖,极大丰富和便捷了人民生活,也改变了居民生活方式。网络信息检索、数据库存储、语音视频通讯、网络购物、车载导航系统等ICT应用,改变了能源消费方式,推动居民生活绿色节约发展。
二、“ICT促进节能低碳发展的潜力巨大
1、ICT产业能源强度和碳强度将进一步下降
考虑到产业转移、结构升级、节能环保政策趋严等多重因素,预计ICT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将从2010年的万元191千克标准煤下降到2015年的172千克标准煤,降幅达9、85%;碳排放强度将从万元0、72吨二氧化碳降至2015年的0、61吨。
2、ICT将与传统工业进一步深度融合
“十二五”期间,ICT将推进传统工业将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预计“十二五”末期,重点骨干工业企业ICT产品集成应用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5%,主要行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达到70%,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ERP普及率达到80%。
3、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将更加显著
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获得快速发展,“十二五”大型企业云计算使用率将从43%提升至近90%。此外,凭借ICT在芯片器件、集成电路、平板显示、传感器件等基础性优势,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获得有效地技术支撑。
4、现代服务业成长将获得强力支撑
“十二五”期间,信息系统集成、互联网增值、信息安全、数字内容等ICT服务业务将迅速增长。同时,包括物联网和云计算在内的新兴ICT在金融、商务商贸、物流、交通、医疗、科技教育等领域将获得更广泛应用,全面推进服务业向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5、有效引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十二五”期间,ICT将渗透至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民生领域,ICT在家居、环保和安防等领域的应用,将大幅提升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在社会服务领域,ICT与现代服务业更加深度融合。
三、ICT助推节能低碳发展政策的建议
1、加强对ICT技术和产业的宏观指导
依托国家战略、产业规划等文件,进一步明确ICT技术和产业未来发展重点,出台相关的鼓励配套政策。依托行业协会,编制和发布ICT技术和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定期向社会发布ICT产能规模、利用率及市场动向等信息。
2、重视对ICT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要素支持
财政方面,依托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专项基金,重点支持ICT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节能环保/新能源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惠及民生等领域应用和创新。探索新型政策激励模式,拉动全社会信息与通信消费需求、创新ICT产业相关商业模式,推进实施重大ICT应用示范和产业创新工程。加快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融资性担保等金融产品创新,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处置权和收益权、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改革等政策试点,鼓励ICT技术创新。
3、加大对ICT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建设和完善ICT研发基础设施,支持国工程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联盟等创新平台;鼓励ICT设备和技术的引进与国际合作,支持国内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加强ICT标准体系建设,针对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同步实施标准化,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快推进宽带中国工程、物联网和云计算工程;依托“97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对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物联网、云计算、数字虚拟、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等重大和关键ICT研发进行针对性部署。
4、扎实推进ICT产业自身节能和低碳发展
加快研发具有网络结构节能和系统节能特征的ICT技术。倡导ICT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鼓励探索跨行业信息系统整合,扩大信息共享和系统优化带的节能减碳效应。在ICT行业内建立能耗和碳排放的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实施产业链节能管理,引导ICT系统设计、设备制造、工程施工、运行维护各环节的绿色发展,推进ICT产品绿色采购和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针对计算机、服务器、锂电池等量大面广产品,加快能效和碳排放标准制定工作。
5、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加快绿色ICT在工业节能减碳领域应用,鼓励ICT企业开发数字能源解决方案,提高重点用能行业和企业的能源管理水平;推广智能化、自动化系统和解决方案,降低传统工业对能源、人力的高强度依赖;发展绿色电源、绿色基站、绿色数据中心技术,为工业转型发展提供基础支撑;积极示范和推广虚拟化、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ICT技术,推动智能电网、智能建筑、智能交通建设。
结束语
信息产业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无论是发展低碳经济还是大力发展互联网、绿色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等这些关系到未来环境和人类生活的一些重要领域的科技,都无法绕开信息化,都不能没有信息化,都需要信息化发挥先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柳福东;朱雪忠;文家春、基于低碳发展导向的专利制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07):112
[2]朱仁崎;陈晓春、我国低碳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路径选择[J]、理论与改革、2010(06):89
[3]樊纲、通过制度改革实现无悔减排[J]、开放导报、2011(04):101-102
[4]杨健燕、低碳发展的政府调控路径选择[J]、中州学刊、2011(04):132-133
关键词:信息通信技术;节能低碳;发展措施
引言
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度融合,依靠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助推产业转型与技术升级,将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绿色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ICT助推节能低碳发展的具体措施
1、ICT产业自身能耗和碳排放快速下降
“十一五”期间,ICT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从2005年的213千克标准煤降至2010年的191千克标准煤,降幅达10%。ICT产业增加值单耗下降产生的节能量为414、8万吨标准煤。随着ICT的快速发展,未来仍有进一步的下降潜力空间,ICT产业自身将更加绿色、低碳。
2.ICT产业做大做强将有效助推产业结构的低碳转型
ICT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仅为全国单位GDP能耗的1/5、全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1/9。遗憾的是,“十一五”期间受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我国ICT产业比重不升反降,从2005年的6、28%下降到2010年的6、17%,其实际节能效应为-350万吨标准煤。
3.ICT技术促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
ICT有利于优化工业技术体系和组织结构,显著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传统工业的绿色转型。“十一五”期间,钢铁、化工、汽车等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工具普及率超过60%,关键工序数自控化率超过50%。煤炭、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的信息系统普及率显著提高。
4、ICT技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ICT技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十一五”期间,依托在通信传输、电子集成、大数据运算、信息传感、精密控制等领域技术优势,ICT技术在装备制造数字化和智能化、智能电网、能源信息化管理、新能源汽车电池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
5、ICT技术为现代服务业成长提供基础
ICT技术有效支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数字医疗、数字教育、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加速成长。“十一五”期间,已在上述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全国“两地三中心”金融信息系统、交通运输调度系统初步建成;电子商务蓬勃发展,2010年交易额超过4、5万亿元。
6、引导居民生活模式绿色低碳化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居民生活基本实现了信息化覆盖,极大丰富和便捷了人民生活,也改变了居民生活方式。网络信息检索、数据库存储、语音视频通讯、网络购物、车载导航系统等ICT应用,改变了能源消费方式,推动居民生活绿色节约发展。
二、“ICT促进节能低碳发展的潜力巨大
1、ICT产业能源强度和碳强度将进一步下降
考虑到产业转移、结构升级、节能环保政策趋严等多重因素,预计ICT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将从2010年的万元191千克标准煤下降到2015年的172千克标准煤,降幅达9、85%;碳排放强度将从万元0、72吨二氧化碳降至2015年的0、61吨。
2、ICT将与传统工业进一步深度融合
“十二五”期间,ICT将推进传统工业将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预计“十二五”末期,重点骨干工业企业ICT产品集成应用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5%,主要行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达到70%,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ERP普及率达到80%。
3、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将更加显著
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获得快速发展,“十二五”大型企业云计算使用率将从43%提升至近90%。此外,凭借ICT在芯片器件、集成电路、平板显示、传感器件等基础性优势,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获得有效地技术支撑。
4、现代服务业成长将获得强力支撑
“十二五”期间,信息系统集成、互联网增值、信息安全、数字内容等ICT服务业务将迅速增长。同时,包括物联网和云计算在内的新兴ICT在金融、商务商贸、物流、交通、医疗、科技教育等领域将获得更广泛应用,全面推进服务业向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5、有效引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十二五”期间,ICT将渗透至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民生领域,ICT在家居、环保和安防等领域的应用,将大幅提升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在社会服务领域,ICT与现代服务业更加深度融合。
三、ICT助推节能低碳发展政策的建议
1、加强对ICT技术和产业的宏观指导
依托国家战略、产业规划等文件,进一步明确ICT技术和产业未来发展重点,出台相关的鼓励配套政策。依托行业协会,编制和发布ICT技术和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定期向社会发布ICT产能规模、利用率及市场动向等信息。
2、重视对ICT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要素支持
财政方面,依托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专项基金,重点支持ICT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节能环保/新能源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惠及民生等领域应用和创新。探索新型政策激励模式,拉动全社会信息与通信消费需求、创新ICT产业相关商业模式,推进实施重大ICT应用示范和产业创新工程。加快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融资性担保等金融产品创新,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处置权和收益权、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改革等政策试点,鼓励ICT技术创新。
3、加大对ICT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建设和完善ICT研发基础设施,支持国工程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联盟等创新平台;鼓励ICT设备和技术的引进与国际合作,支持国内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加强ICT标准体系建设,针对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同步实施标准化,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快推进宽带中国工程、物联网和云计算工程;依托“97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对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物联网、云计算、数字虚拟、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等重大和关键ICT研发进行针对性部署。
4、扎实推进ICT产业自身节能和低碳发展
加快研发具有网络结构节能和系统节能特征的ICT技术。倡导ICT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鼓励探索跨行业信息系统整合,扩大信息共享和系统优化带的节能减碳效应。在ICT行业内建立能耗和碳排放的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实施产业链节能管理,引导ICT系统设计、设备制造、工程施工、运行维护各环节的绿色发展,推进ICT产品绿色采购和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针对计算机、服务器、锂电池等量大面广产品,加快能效和碳排放标准制定工作。
5、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加快绿色ICT在工业节能减碳领域应用,鼓励ICT企业开发数字能源解决方案,提高重点用能行业和企业的能源管理水平;推广智能化、自动化系统和解决方案,降低传统工业对能源、人力的高强度依赖;发展绿色电源、绿色基站、绿色数据中心技术,为工业转型发展提供基础支撑;积极示范和推广虚拟化、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ICT技术,推动智能电网、智能建筑、智能交通建设。
结束语
信息产业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无论是发展低碳经济还是大力发展互联网、绿色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等这些关系到未来环境和人类生活的一些重要领域的科技,都无法绕开信息化,都不能没有信息化,都需要信息化发挥先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柳福东;朱雪忠;文家春、基于低碳发展导向的专利制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07):112
[2]朱仁崎;陈晓春、我国低碳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路径选择[J]、理论与改革、2010(06):89
[3]樊纲、通过制度改革实现无悔减排[J]、开放导报、2011(04):101-102
[4]杨健燕、低碳发展的政府调控路径选择[J]、中州学刊、2011(04):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