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原经济区边缘城市位于本区域核心城市群与周边城市群(经济区)过渡区域,其经济发展既接受本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城市辐射带动影响,又不同程度地受到周边城市群(经济区)中心城市辐射影响,本文运用经济联系强度理论,结合各城市最新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准确对比出边缘城市与周边城市群经济联系程度,为中原经济区边缘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国函〔2012〕194号),明确了中原经济区建设总体要求和空间布局,提出“五大战略定位”以及“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思路,进一步细化了“一核四轴两带”的空间布局,为全面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理论指导。
根据《规划》部署,中原经济区范围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以中原城市群为支撑,共计30个地市,结合“一核四轴两带”的空间布局,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为郑州市,核心城市包括开封、洛阳、新乡、焦作、济源、许昌、平顶山、漯河等8个地级市,其他21个城市居于核心城市群与周边城市群(经济区)过渡区域,属于中原经济区边缘城市,其经济发展既受到本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城市辐射带动影响,又不同程度地受到周边城市群(经济区)中心城市辐射影响。
一、经济联系强度理论
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主要是指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人才、资金、技术等经济生产要素的流通和转移的流量大小,城市间经济联系测算方法主要有引力模型、城市流强度模型、中心职能强度值、地缘经济关系理论、可达性分析模型以及相关系数等分析方法,本文采用引力模型,常用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表示两个城市的非农业人口数量,、代表两城市的国民生产总值,为两个城市的公路距离。
二、经济联系强度对比计算
中原经济区周边城市群(经济区)包括京津冀经济区、太原都市圈、关中-天水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长三角经济区、皖江城市带、济南都市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部分城市还是黄河金三角区、冀中南经济区、山西经济转型改革试验区成员,由于周边城市群(经济区)对中原经济区边缘城市经济发展影响因地理位置分布不同而差异很大,因此选取东、北、西北、西、南、东南等六个方位进行对比测算。
(一)东部地区
中原经济区东部边缘城市主要有聊城市、菏泽市、濮阳市、商丘市,东部地区与济南都市圈具有较强的经济联系,同时也受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辐射影响。经对比计算,聊城市与济南市经济联系强度是郑州市的12倍,菏泽市和濮阳市均为郑州市的1/2,商丘市与济南市经济联系强度较小。
(二)北部地区
中原经济区北部边缘城市主要有邢台市、邯郸市、安阳市、鹤壁市,北部地区与京津冀经济区、冀中南经济区具有一定的经济联系,尤其是邢台市和邯郸市是冀中南经济区的成员。经对比计算,邢台市与石家庄市经济联系密切,是郑州市的7倍,与北京市经济联系强度是郑州市的2倍;邯郸市与石家庄市经济联系强度为郑州市的2倍;安阳市与石家庄市经济联系强度是郑州市的1/2;鹤壁市与石家庄市经济联系较弱。
(三)西北地区
中原经济区西北边缘城市包括长治市和晋城市,其经济发展除受郑州市辐射带动外,与太原都市圈具有一定的经济联系,长治市和晋城市还是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员,同时为全面分析其经济发展影响因素,一并计算了与石家庄的经济联系强度。经对比计算,长治市、晋城市与太原都市圈具有一定的经济联系,但强度相对较弱,同时冀中南经济区对其经济发展没有辐射带动效应。
(四)西部地区
中原经济区西部边缘城市包括运城市和三门峡市,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具有较强的经济联系,同时也属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其中,运城市与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心城市西安市的经济联系强度是郑州市的1.4倍,三门峡市与西安市的经济联系强度与郑州市相同。
(五)南部地区
中原经济区南部边缘城市包括信阳市、驻马店市、南阳市,与武汉城市圈具有较强的经济联系,其中,信阳市与武汉市经济联系强度达到郑州市的3倍,驻马店市、南阳市与武汉市的经济联系强度是郑州市的1/2。
(六)东南地区
中原经济区东南边缘城市包括蚌埠市、淮北市、宿州市、阜阳市、亳州市、周口市,该地区受皖江城市带和长三角经济区辐射影响,与合肥市和南京市具有较强的经济联系,同时为对比商丘市与济南市、合肥市经济联系状况,将商丘市一并计算。经对比计算,蚌埠市与合肥市经济联系较强,是郑州市的8.43倍,同时与南京市经济联系强度是郑州市的7.13倍;淮北市、宿州市、阜阳市与合肥市、南京市经济联系较强;商丘市与合肥市、南京市经济联系最弱,对比其与济南市经济联系程度,可以确定商丘市与济南都市圈经济联系更为紧密。
综上所述,中原经济区边缘城市的经济发展主要受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影响,同时也不同程度受到周边城市群(经济区)辐射影响,21个边缘城市中周边城市群(经济区)影响大于中心城市的有7个,分别是聊城市、邢台市、邯郸市、信阳市、蚌埠市、宿州市、阜阳市,其影响程度与周边城市群中心城市经济规模和相互距离相关,周边城市群中心城市经济规模越大影响越明显,与周边城市群中心城市距离越近越明显。
参考文献:
[1]《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国函〔2012〕194号),2012年11月;
[2]吴继华、赵林,中原经济区城市流强度时空变化分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6,No1,2013年3月;
[3]钟劲松,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综合实力评价与区域带动作用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5期;
[4]柏程豫,中原经济区与周边经济区(圈)联动发展研究,黄河科技大学学报,Vol13,No1,2011年1月。
项目来源:2014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立项编号:2014233
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国函〔2012〕194号),明确了中原经济区建设总体要求和空间布局,提出“五大战略定位”以及“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思路,进一步细化了“一核四轴两带”的空间布局,为全面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理论指导。
根据《规划》部署,中原经济区范围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以中原城市群为支撑,共计30个地市,结合“一核四轴两带”的空间布局,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为郑州市,核心城市包括开封、洛阳、新乡、焦作、济源、许昌、平顶山、漯河等8个地级市,其他21个城市居于核心城市群与周边城市群(经济区)过渡区域,属于中原经济区边缘城市,其经济发展既受到本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城市辐射带动影响,又不同程度地受到周边城市群(经济区)中心城市辐射影响。
一、经济联系强度理论
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主要是指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人才、资金、技术等经济生产要素的流通和转移的流量大小,城市间经济联系测算方法主要有引力模型、城市流强度模型、中心职能强度值、地缘经济关系理论、可达性分析模型以及相关系数等分析方法,本文采用引力模型,常用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表示两个城市的非农业人口数量,、代表两城市的国民生产总值,为两个城市的公路距离。
二、经济联系强度对比计算
中原经济区周边城市群(经济区)包括京津冀经济区、太原都市圈、关中-天水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长三角经济区、皖江城市带、济南都市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部分城市还是黄河金三角区、冀中南经济区、山西经济转型改革试验区成员,由于周边城市群(经济区)对中原经济区边缘城市经济发展影响因地理位置分布不同而差异很大,因此选取东、北、西北、西、南、东南等六个方位进行对比测算。
(一)东部地区
中原经济区东部边缘城市主要有聊城市、菏泽市、濮阳市、商丘市,东部地区与济南都市圈具有较强的经济联系,同时也受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辐射影响。经对比计算,聊城市与济南市经济联系强度是郑州市的12倍,菏泽市和濮阳市均为郑州市的1/2,商丘市与济南市经济联系强度较小。
(二)北部地区
中原经济区北部边缘城市主要有邢台市、邯郸市、安阳市、鹤壁市,北部地区与京津冀经济区、冀中南经济区具有一定的经济联系,尤其是邢台市和邯郸市是冀中南经济区的成员。经对比计算,邢台市与石家庄市经济联系密切,是郑州市的7倍,与北京市经济联系强度是郑州市的2倍;邯郸市与石家庄市经济联系强度为郑州市的2倍;安阳市与石家庄市经济联系强度是郑州市的1/2;鹤壁市与石家庄市经济联系较弱。
(三)西北地区
中原经济区西北边缘城市包括长治市和晋城市,其经济发展除受郑州市辐射带动外,与太原都市圈具有一定的经济联系,长治市和晋城市还是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员,同时为全面分析其经济发展影响因素,一并计算了与石家庄的经济联系强度。经对比计算,长治市、晋城市与太原都市圈具有一定的经济联系,但强度相对较弱,同时冀中南经济区对其经济发展没有辐射带动效应。
(四)西部地区
中原经济区西部边缘城市包括运城市和三门峡市,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具有较强的经济联系,同时也属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其中,运城市与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心城市西安市的经济联系强度是郑州市的1.4倍,三门峡市与西安市的经济联系强度与郑州市相同。
(五)南部地区
中原经济区南部边缘城市包括信阳市、驻马店市、南阳市,与武汉城市圈具有较强的经济联系,其中,信阳市与武汉市经济联系强度达到郑州市的3倍,驻马店市、南阳市与武汉市的经济联系强度是郑州市的1/2。
(六)东南地区
中原经济区东南边缘城市包括蚌埠市、淮北市、宿州市、阜阳市、亳州市、周口市,该地区受皖江城市带和长三角经济区辐射影响,与合肥市和南京市具有较强的经济联系,同时为对比商丘市与济南市、合肥市经济联系状况,将商丘市一并计算。经对比计算,蚌埠市与合肥市经济联系较强,是郑州市的8.43倍,同时与南京市经济联系强度是郑州市的7.13倍;淮北市、宿州市、阜阳市与合肥市、南京市经济联系较强;商丘市与合肥市、南京市经济联系最弱,对比其与济南市经济联系程度,可以确定商丘市与济南都市圈经济联系更为紧密。
综上所述,中原经济区边缘城市的经济发展主要受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影响,同时也不同程度受到周边城市群(经济区)辐射影响,21个边缘城市中周边城市群(经济区)影响大于中心城市的有7个,分别是聊城市、邢台市、邯郸市、信阳市、蚌埠市、宿州市、阜阳市,其影响程度与周边城市群中心城市经济规模和相互距离相关,周边城市群中心城市经济规模越大影响越明显,与周边城市群中心城市距离越近越明显。
参考文献:
[1]《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国函〔2012〕194号),2012年11月;
[2]吴继华、赵林,中原经济区城市流强度时空变化分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6,No1,2013年3月;
[3]钟劲松,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综合实力评价与区域带动作用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5期;
[4]柏程豫,中原经济区与周边经济区(圈)联动发展研究,黄河科技大学学报,Vol13,No1,2011年1月。
项目来源:2014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立项编号:201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