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失眠是世界范围内的多发病、常见病。2006年,研究人员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杭州等城市的普通人群中调查发现,这些城市的成年人在过去12个月内发生失眠或其他睡眠障碍的比率为57%。在这些城市的失眠患者中,有53%的人患病已经超过1年。目前有证据表明,失眠的长期累积效应会引发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心脏病及某些精神性疾病(尤其是抑郁症),并可增加发生脑卒中的几率。
临床实践证实,用于治疗失眠的各类药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因此,该病患者在发病后,应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的精神状态和睡眠习惯,争取在不服药的情况下摆脱该病的困扰。失眠的自我调理方案包括:①保持有规律的生活节奏,不过夜生活。如果躺在床上20~30分钟仍不能入睡,应立即起床,并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一些乏味的书报,待有倦意时再上床睡觉。无论多迟上床睡觉,在早晨必须按时起床,以提高当晚的睡眠率。②不可在床上进行除睡眠以外的活动,不要在床上工作和思考问题,晚上必须按时上床睡觉。③在睡前应避免从事体育娱乐活动,并应避免兴奋性的情感活动。在睡前不要看紧张刺激的电视节目,不要饮浓茶、咖啡,不要吸烟。应避免出现生理性干扰睡眠的因素,如饥饿、过饱和性兴奋得不到解决等。④应讲究心理卫生,保持开朗乐观、豁达、知足常乐的心态,并应适当地保留“童心”。在白天做运动时,应交替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并应培养一项能够放松心情的业余爱好。⑤应持之以恒地在早晨、下午和晚上进行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逐步增加运动量。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是防治失眠的重要方法。临床实践证实,该病患者在经过3个月合理的运动训练后,其原有的失眠、疲劳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症状均可得到明显的改善。⑥应避免进行能影响白天头脑清醒和夜间睡眠质量的日间活动,如白天打盹、花过多时间呆在床上而不睡觉等。⑦应合理地调节卧室的光线和温度。⑧应避免居室内外有噪音干扰,去除各种可能引起不安全感的因素。
临床实践证实,失眠患者若不能在用药治疗前找到引起失眠的真正病因并加以清除,即使应用再好的药物,其疗效也很有限。在失眠患者中,有1/3的人在进行自我调理后,往往不必用药就能明显地改善睡眠质量。该病患者若不进行自我调理,而仅使用安定等药物进行治疗,则往往难以取得长期的疗效,甚至会使病情更加恶化(如使短暂性的失眠转成慢性失眠),使本来可以不用药的患者出现药物依赖等。这类病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与滥用安眠药相反的是,有一部分失眠患者因畏惧安眠药有成瘾性等副作用,不敢使用此类药物进行治疗。实际上,在必须使用安眠药时(如突然遭遇生活变故等),失眠患者是应该积极进行药物治疗的。临床实践证实,该病患者若能在医师的指导下正确地服用安眠药进行治疗,往往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而且出现“上瘾”等不良反应的几率并不高。该病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应坚持以下5个基本原则:①不要随意加大用药量。该病患者应使用最低的有效用药量进行治疗,争取做到用最小的药量取得最满意的疗效。②应间断地服药。该病患者最好在连续服药5天后停药2天,或间隔使用两种药物进行治疗。③不要长期使用安眠药。一般来说,该病患者的用药疗程不应超过3~4周,以免出现药物“上瘾”等不良反应。④在停药前应先逐渐减药。可每次减少原用药量的25%,直至最后停药,以防止停药后病情反弹。⑤应尽量选用副作用较小的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唑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等)进行治疗。另外,失眠患者还应在用药治疗的同时积极地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若需长期用药治疗,应定期去医院进行复诊,以确定自己所用的安眠药是否依然有效、是否发生了不良反应及是否需要更换药物品种等。■
临床实践证实,用于治疗失眠的各类药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因此,该病患者在发病后,应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的精神状态和睡眠习惯,争取在不服药的情况下摆脱该病的困扰。失眠的自我调理方案包括:①保持有规律的生活节奏,不过夜生活。如果躺在床上20~30分钟仍不能入睡,应立即起床,并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一些乏味的书报,待有倦意时再上床睡觉。无论多迟上床睡觉,在早晨必须按时起床,以提高当晚的睡眠率。②不可在床上进行除睡眠以外的活动,不要在床上工作和思考问题,晚上必须按时上床睡觉。③在睡前应避免从事体育娱乐活动,并应避免兴奋性的情感活动。在睡前不要看紧张刺激的电视节目,不要饮浓茶、咖啡,不要吸烟。应避免出现生理性干扰睡眠的因素,如饥饿、过饱和性兴奋得不到解决等。④应讲究心理卫生,保持开朗乐观、豁达、知足常乐的心态,并应适当地保留“童心”。在白天做运动时,应交替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并应培养一项能够放松心情的业余爱好。⑤应持之以恒地在早晨、下午和晚上进行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逐步增加运动量。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是防治失眠的重要方法。临床实践证实,该病患者在经过3个月合理的运动训练后,其原有的失眠、疲劳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症状均可得到明显的改善。⑥应避免进行能影响白天头脑清醒和夜间睡眠质量的日间活动,如白天打盹、花过多时间呆在床上而不睡觉等。⑦应合理地调节卧室的光线和温度。⑧应避免居室内外有噪音干扰,去除各种可能引起不安全感的因素。
临床实践证实,失眠患者若不能在用药治疗前找到引起失眠的真正病因并加以清除,即使应用再好的药物,其疗效也很有限。在失眠患者中,有1/3的人在进行自我调理后,往往不必用药就能明显地改善睡眠质量。该病患者若不进行自我调理,而仅使用安定等药物进行治疗,则往往难以取得长期的疗效,甚至会使病情更加恶化(如使短暂性的失眠转成慢性失眠),使本来可以不用药的患者出现药物依赖等。这类病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与滥用安眠药相反的是,有一部分失眠患者因畏惧安眠药有成瘾性等副作用,不敢使用此类药物进行治疗。实际上,在必须使用安眠药时(如突然遭遇生活变故等),失眠患者是应该积极进行药物治疗的。临床实践证实,该病患者若能在医师的指导下正确地服用安眠药进行治疗,往往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而且出现“上瘾”等不良反应的几率并不高。该病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应坚持以下5个基本原则:①不要随意加大用药量。该病患者应使用最低的有效用药量进行治疗,争取做到用最小的药量取得最满意的疗效。②应间断地服药。该病患者最好在连续服药5天后停药2天,或间隔使用两种药物进行治疗。③不要长期使用安眠药。一般来说,该病患者的用药疗程不应超过3~4周,以免出现药物“上瘾”等不良反应。④在停药前应先逐渐减药。可每次减少原用药量的25%,直至最后停药,以防止停药后病情反弹。⑤应尽量选用副作用较小的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唑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等)进行治疗。另外,失眠患者还应在用药治疗的同时积极地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若需长期用药治疗,应定期去医院进行复诊,以确定自己所用的安眠药是否依然有效、是否发生了不良反应及是否需要更换药物品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