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形教学中的现象及思考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象1:在复习平面图形周长的时候,学生对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比较熟悉,但是对三角形以及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周长不熟悉,会出现不会计算的现象。有些调皮的学生甚至说,以前没有学过求这些图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在他们的认识里,周长的计算只是长方形、正方形等。看来在平时的教学中,他们只注重对公示的理解,而忽视了周长意义的建立。在他们的头脑中,没有周长的意义,不知道周长是什么,只知道周长就是那几个公式而已。
  现象2:曾经出现过这样的题目,是作业本上的题目:一个圆里两个互相垂直的半径分别是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求圆的面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这样的疑问,这道题目半径不知道,怎么办?其实这道题目不需要求出半径,只要知道半径的平方,即正方形的面积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关注单一方法的训练,忽视了方法多样性的训练。他们认为平面图形最重要的是计算,不可否认,这也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我认为,平面图形的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思维的发展。
  现象3: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当学生在解决求周长和面积的题目时,比较容易解决,但是要求长或者宽这样的题目时,很容易出错,尤其是已知三角形面积,求长或者宽。这是因为教师在教学时不注重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
  从上述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教学平面图形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
  小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一般有两种: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而我们教师在教学时,用得比较多的是概念形成这种方式。这种获得方式需要我们教师从大量的直观事例入手,充分感知并形成概念的表象,然后通过动手操作和体验,让学生抽象概括,从而形成概念。比如:在揭示周长的概念时,应该先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周长在哪里,或者用动画的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出周长就是围绕物体一周的长度,从而在大脑里建立周长的表象。接着让学生通过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让学生进一步说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从而抽象总结出周长的定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不仅要出示规则图形,让学生说周长的含义,还要出示一些不规则图形让学生说出周长的含义。从而让学生在变化的图形中,抓住周长的本质含义,理解周长的定义。所以在概念形成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数学概念本质的能力。
  2.渗透数学思想
  只有当数学课上渗透了数学思想,这样的课堂才能上出浓浓的数学味。在平面图形的教学中,要渗透的数学思想很多。这里,我只想说说运动变化思想的渗透。平面图形,说穿了,就是点的集合。也就是说,平面图形是个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比如: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体会长方形发生变化之后,变成其他的图形。当长方形宽不变,长缩小到和宽一样长,就变成了正方形;当平行四边形上面一条线段变成一个点时,这个平行四边形就变成了三角形;当变成和下面的線段不一样长时,就变成一个梯形等。当学生了解了平面图形中的变化原理,学生就会很容易让学生对平面图形产生一个完整的认知,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每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和与其他图形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了数学的乐趣,促进了空间观念的形成。
  3.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其中,帮助学生学会逆向思维最为重要。比如:在上述现象3中出现的情况,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进行这样的尝试:以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为例,当学生通过操作推导出计算公式之后,让学生看着计算公式说说,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长、宽,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宽,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长等。只有不断地进行这样的训练,才能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也能为学生更快地解题带来帮助。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
  编辑 姚思雅
其他文献
课程改革犹如春风化雨,打破了几十年的传统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的角色转换、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几年来,我们有收获,也有困惑。特别是“数学课堂教学应重过程还是结果”的问题曾经使我非常困惑。现就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的数学课堂教学,激发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