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媒体聚集富士康:自1月至11月,短短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富士康集团接连发生14宗员工坠楼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据称,富士康集团共有员工80余万人。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这样一个规模的集团,10个月内,有3000余人死于同一种疾病,而且其中将近一半是突然死亡,几无预兆。
这种疾病,将会造成何等程度的恐慌!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在芬兰,30~69岁,正当盛年的男性,每千人中每年就有将近5个人死于冠心病。
那时候,欧美很多国家,情况也和芬兰相似,几乎每2个死亡者中,就有1人死于冠心病。而且,死者常常为风华正茂,处在事业顶峰的男性。冠心病成了令人恐怖的杀手。
冠心病,其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为心脏供应血液的动脉,称作“冠状动脉”,包括左、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又分成前降支和回旋支两支。如果冠状动脉的一支或多支,被堵塞到一定程度(比如超过了血管面积的70%),心脏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便可能会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情况,称作冠心病。
冠状动脉被堵塞,绝大多数是由于动脉壁上长了“斑块”。斑块不断长大,使动脉内管腔越来越狭窄,通常会导致医学上说的“稳定性心绞痛”。有时候,斑块会破裂,在表面形成血凝块(血栓),使动脉狭窄突然加重,甚至完全闭塞,引起冠心病的急性发作(英文叫heart attack,直译为心脏病发作),出现“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甚至导致突然死亡。
一、冠心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上面谈到,所谓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上长了粥样斑块。但是,在我们人类,至少是在现代的人类中,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很常见。40岁以上的人,如果要将冠状动脉进行病理检查,绝大多数都可以发现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斑块。但我们多数人,终身都不会出现冠心病发作。因此可以说,大多数冠心病病人,都不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有3类:1. 心绞痛;2.急性心肌梗死;3.突然死亡,即心脏性猝死。
心绞痛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而出现的发作性疼痛或其他不适感。典型的心绞痛,其特点主要包括:1. 诱因:胸痛多由于体力活动增加,如爬楼梯、快速走路等诱发;2. 性质: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压迫感,可伴有左肩、臂或左面部疼痛;3.时间:呈发作性,一般每次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但很多冠心病人,特别是女性病人的心绞痛,往往不典型。因此,40岁以上的男性及50岁以上的女性,如果有发生冠心病的因素,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只要出现发作性的胸背部不适,都需要考虑到心绞痛的可能。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由于严重缺氧,而出现了坏死。平时患有心绞痛的病人,当然会有出现心肌梗死的风险。但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平时几乎没有什么症状,而突然发生剧烈的胸痛,或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等。
所谓猝死,一般是指出现症状后1小时内死亡。冠心病引起猝死,多数是由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心律失常而死亡。如果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相当部分病人可以存活。
二、冠心病如何诊断?
如果出现典型的心绞痛,或发生了心肌梗死,临床上可基本明确冠心病的诊断。对于没有过急性心肌梗死病史,也没有典型心绞痛的病人,医生们会综合考虑病人的年龄、性别、临床病史等因素,结合病人有无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推测病人是否患有冠心病。但对这些病人,要确定诊断,需要有冠状动脉狭窄的依据。目前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金标准,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近年来,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日益成为了冠状动脉检查的一项重要手段。做“冠脉CT”检查,也基本可明确病人是否有冠状动脉狭窄。临床上一般采用的标准是,发现一处或多处冠状动脉狭窄≥50%,则诊断为“冠心病”。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很多没有冠心病症状的人,去医院做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这种做法,并不值得提倡,理由主要包括:第一,这种检查有一定的健康风险,包括放射性的致癌风险,造影剂过敏的风险等;第二,对没有冠心病症状者,其治疗方法都是针对血压、血糖、血脂及生活方式进行调整。也就是说,检查结果对治疗并无多少指导意义,反而有可能给一些人带来不必要的焦虑。因此目前世界各国的大多数专业团体,都不推荐对无症状的人进行冠心病筛查。今后,随着低剂量冠状动脉CT成像技术的发展,有可能会建议在一些特殊职业人群(如飞行员),或冠心病高风险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进行冠心病筛查。
三、冠心病如何治疗?
目前对冠心病,有三种基本的治疗方法,就是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搭桥手术。其中,药物治疗是基础,接受过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治疗的病人,更要重视药物治疗。如果是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心电图显示有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尽快采用介入治疗,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其他的冠心病急性发作,如果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可以考虑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尽早做介入治疗;大多数慢性稳定性的冠心病,应首选药物治疗,只有在症状明显,药物控制不理想时,可以考虑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各种治疗方法的利弊和选择,本刊以后还会组织专题,详细讨论。
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种治疗方法外,调整生活方式,合理运动、调整饮食等,也很重要。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近些年来反复提倡,对冠心病病人,医生要开具5个处方,即“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和“戒烟处方”,关于这些“处方”,本刊今后也会组织专题,详细介绍。
(编辑:宗禾)
据称,富士康集团共有员工80余万人。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这样一个规模的集团,10个月内,有3000余人死于同一种疾病,而且其中将近一半是突然死亡,几无预兆。
这种疾病,将会造成何等程度的恐慌!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在芬兰,30~69岁,正当盛年的男性,每千人中每年就有将近5个人死于冠心病。
那时候,欧美很多国家,情况也和芬兰相似,几乎每2个死亡者中,就有1人死于冠心病。而且,死者常常为风华正茂,处在事业顶峰的男性。冠心病成了令人恐怖的杀手。
冠心病,其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为心脏供应血液的动脉,称作“冠状动脉”,包括左、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又分成前降支和回旋支两支。如果冠状动脉的一支或多支,被堵塞到一定程度(比如超过了血管面积的70%),心脏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便可能会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情况,称作冠心病。
冠状动脉被堵塞,绝大多数是由于动脉壁上长了“斑块”。斑块不断长大,使动脉内管腔越来越狭窄,通常会导致医学上说的“稳定性心绞痛”。有时候,斑块会破裂,在表面形成血凝块(血栓),使动脉狭窄突然加重,甚至完全闭塞,引起冠心病的急性发作(英文叫heart attack,直译为心脏病发作),出现“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甚至导致突然死亡。
一、冠心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上面谈到,所谓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上长了粥样斑块。但是,在我们人类,至少是在现代的人类中,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很常见。40岁以上的人,如果要将冠状动脉进行病理检查,绝大多数都可以发现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斑块。但我们多数人,终身都不会出现冠心病发作。因此可以说,大多数冠心病病人,都不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有3类:1. 心绞痛;2.急性心肌梗死;3.突然死亡,即心脏性猝死。
心绞痛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而出现的发作性疼痛或其他不适感。典型的心绞痛,其特点主要包括:1. 诱因:胸痛多由于体力活动增加,如爬楼梯、快速走路等诱发;2. 性质: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压迫感,可伴有左肩、臂或左面部疼痛;3.时间:呈发作性,一般每次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但很多冠心病人,特别是女性病人的心绞痛,往往不典型。因此,40岁以上的男性及50岁以上的女性,如果有发生冠心病的因素,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只要出现发作性的胸背部不适,都需要考虑到心绞痛的可能。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由于严重缺氧,而出现了坏死。平时患有心绞痛的病人,当然会有出现心肌梗死的风险。但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平时几乎没有什么症状,而突然发生剧烈的胸痛,或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等。
所谓猝死,一般是指出现症状后1小时内死亡。冠心病引起猝死,多数是由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心律失常而死亡。如果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相当部分病人可以存活。
二、冠心病如何诊断?
如果出现典型的心绞痛,或发生了心肌梗死,临床上可基本明确冠心病的诊断。对于没有过急性心肌梗死病史,也没有典型心绞痛的病人,医生们会综合考虑病人的年龄、性别、临床病史等因素,结合病人有无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推测病人是否患有冠心病。但对这些病人,要确定诊断,需要有冠状动脉狭窄的依据。目前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金标准,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近年来,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日益成为了冠状动脉检查的一项重要手段。做“冠脉CT”检查,也基本可明确病人是否有冠状动脉狭窄。临床上一般采用的标准是,发现一处或多处冠状动脉狭窄≥50%,则诊断为“冠心病”。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很多没有冠心病症状的人,去医院做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这种做法,并不值得提倡,理由主要包括:第一,这种检查有一定的健康风险,包括放射性的致癌风险,造影剂过敏的风险等;第二,对没有冠心病症状者,其治疗方法都是针对血压、血糖、血脂及生活方式进行调整。也就是说,检查结果对治疗并无多少指导意义,反而有可能给一些人带来不必要的焦虑。因此目前世界各国的大多数专业团体,都不推荐对无症状的人进行冠心病筛查。今后,随着低剂量冠状动脉CT成像技术的发展,有可能会建议在一些特殊职业人群(如飞行员),或冠心病高风险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进行冠心病筛查。
三、冠心病如何治疗?
目前对冠心病,有三种基本的治疗方法,就是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搭桥手术。其中,药物治疗是基础,接受过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治疗的病人,更要重视药物治疗。如果是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心电图显示有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尽快采用介入治疗,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其他的冠心病急性发作,如果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可以考虑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尽早做介入治疗;大多数慢性稳定性的冠心病,应首选药物治疗,只有在症状明显,药物控制不理想时,可以考虑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各种治疗方法的利弊和选择,本刊以后还会组织专题,详细讨论。
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种治疗方法外,调整生活方式,合理运动、调整饮食等,也很重要。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近些年来反复提倡,对冠心病病人,医生要开具5个处方,即“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和“戒烟处方”,关于这些“处方”,本刊今后也会组织专题,详细介绍。
(编辑:宗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