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洋思杜郎口模式在我地区的深入,新授课中采用合作式教学模式已蔚然成风.但有时候课堂却是另一幅景象, 如合作学习时的纪律有时无法控制,小组中每个人都在动嘴,却不知道是谁在作中心发言,有的学生参与度不高或者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参与等. 如何突破这一瓶颈, 弥补缺憾呢?归根结底就是课堂调控.
适当的课堂调控可防止合作学习放任自流,流于形式,成为无效劳动.合作式教学中的课堂调控可以从“预防”、“诊断”和“自我治疗”三个方面入手.
一、合作式教学问题的“预防”
首先,教师要改变学生的想法.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随着科学的发展,对一个科学问题的阐明,往往需要多个专业领域的研究做基础,而每位研究者都有他的专业局限性,如果能够以团队的形式合作攻关,就会加快科学研究的进程.教师要及时转化学生的态度,让他们知道从合作学习中受益最多的,恰恰就是那些经常为别人解释的学生.只要思想态度转变过来,他们就会在今后的合作学习中主动给别人提供帮助和鼓励,通过合作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内心的焦虑得到了缓解,自然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其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我们经常看到,在学生合作学习时,乍一看非常热闹,但细心观察,发现有的小组是在无理争吵,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个人在讲,其他学生毫无反应,这样的合作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要改变这些状况,笔者认为要在学生合作学习前对他们的合作方法进行精心的指导.合作学习要求学生能够非常专注而且有耐心地聆听,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倾听,要专心地听别人的发言,要努力地听懂他人的发言.若有不同的意见,一定要等发言人讲完后再提出来,切不可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合作学习中需要学生向别人发表意见、解释问题时,学生能否很好地表达会直接影响到别人能否很好地理解.教师要指导学生先准备后发言,有时可做一些简单的书面准备.另外,必要时可以举例说明,这往往比简单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信息的交流主要是在学生之间进行的,学习任务的完成也是在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的基础之上达成的.可见,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之间如果没有求助的意识和互助的习惯,合作便无从谈起.所以应指导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时,虚心地向他人请教,当发现同伴可能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关心帮助.
二、合作式教学问题的“诊断”
首先,当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后,有时会偏离讨论的主题,如果教师不及时调控,往往会偏离得越来越远,甚至还会波及到其他小组.笔者发现此类问题时,往往通过询问学习小组“你们讨论到什么程度了?”“你们讨论的结果是什么?”等问题提醒学生,从而将学生的讨论引导到主题上来.
其次,出现冷场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有的合作学习小组缺乏组织,小组成员之间不能相互配合,每个人都等着同伴先发言,出现冷场局面;二是小组成员的确无话可说.若是前一种情况,应先鼓励其中一两个相对活跃些的学生大胆发言.而后一种情况的出现,多半是小组成员对合作的内容还没有好好思考,思维还没有深入,所以一时讨论不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建议该组成员先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一会儿,等大家脑子里有了自己的想法,自然就有话可讲了.所以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若个人没有对问题充分思考过,合作学习很有可能出现冷场.
再次,在合作学习中经常会有一些表现不佳的学生,如合作不积极、经常偏题、责任意识差等.在深入到各小组中去时,应特别关注这些学生的表现,倾听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想法,观察他们任务的完成情况.此外,在小组合作讨论结束后,小组汇报时,应经常邀请这些“问题”学生,让他们代表小组来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这样既检查了小组讨论的情况,又督促了这些“问题”学生要积极认真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如此几次以后,这些学生的合作态度和合作意识就会有所改观.
三、合作式教学问题的“自我治
疗”
首先,在合作学习中注意强化学生积极的体验,引导学生注意发现自己努力的效果,当学生表现出色或取得进步时,应给予赞赏和鼓励.
其次,当学生在合作中有不愉快的体验时,应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形成一个积极认识: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或挫折,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要让失败成为进一步努力的指路牌,只要积极地投入,合作的技巧和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再次,每节课应留3~5 min 时间,让学生个人和学习小组进行自评.通过自评,可让学生对照标准,及时反思自己和小组成员的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不对的,决定哪些行为要继续,哪些行为要改变,从而提高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自我调控能力.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注意合作式教学的课堂调控,可避免合作学习的程式化和表面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合作式教学大有所为.我们相信,经过众多教育工作者的探索和实践,合作式教学将会发出更强的光芒,得到更广泛的推广.
适当的课堂调控可防止合作学习放任自流,流于形式,成为无效劳动.合作式教学中的课堂调控可以从“预防”、“诊断”和“自我治疗”三个方面入手.
一、合作式教学问题的“预防”
首先,教师要改变学生的想法.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随着科学的发展,对一个科学问题的阐明,往往需要多个专业领域的研究做基础,而每位研究者都有他的专业局限性,如果能够以团队的形式合作攻关,就会加快科学研究的进程.教师要及时转化学生的态度,让他们知道从合作学习中受益最多的,恰恰就是那些经常为别人解释的学生.只要思想态度转变过来,他们就会在今后的合作学习中主动给别人提供帮助和鼓励,通过合作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内心的焦虑得到了缓解,自然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其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我们经常看到,在学生合作学习时,乍一看非常热闹,但细心观察,发现有的小组是在无理争吵,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个人在讲,其他学生毫无反应,这样的合作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要改变这些状况,笔者认为要在学生合作学习前对他们的合作方法进行精心的指导.合作学习要求学生能够非常专注而且有耐心地聆听,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倾听,要专心地听别人的发言,要努力地听懂他人的发言.若有不同的意见,一定要等发言人讲完后再提出来,切不可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合作学习中需要学生向别人发表意见、解释问题时,学生能否很好地表达会直接影响到别人能否很好地理解.教师要指导学生先准备后发言,有时可做一些简单的书面准备.另外,必要时可以举例说明,这往往比简单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信息的交流主要是在学生之间进行的,学习任务的完成也是在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的基础之上达成的.可见,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之间如果没有求助的意识和互助的习惯,合作便无从谈起.所以应指导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时,虚心地向他人请教,当发现同伴可能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关心帮助.
二、合作式教学问题的“诊断”
首先,当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后,有时会偏离讨论的主题,如果教师不及时调控,往往会偏离得越来越远,甚至还会波及到其他小组.笔者发现此类问题时,往往通过询问学习小组“你们讨论到什么程度了?”“你们讨论的结果是什么?”等问题提醒学生,从而将学生的讨论引导到主题上来.
其次,出现冷场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有的合作学习小组缺乏组织,小组成员之间不能相互配合,每个人都等着同伴先发言,出现冷场局面;二是小组成员的确无话可说.若是前一种情况,应先鼓励其中一两个相对活跃些的学生大胆发言.而后一种情况的出现,多半是小组成员对合作的内容还没有好好思考,思维还没有深入,所以一时讨论不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建议该组成员先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一会儿,等大家脑子里有了自己的想法,自然就有话可讲了.所以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若个人没有对问题充分思考过,合作学习很有可能出现冷场.
再次,在合作学习中经常会有一些表现不佳的学生,如合作不积极、经常偏题、责任意识差等.在深入到各小组中去时,应特别关注这些学生的表现,倾听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想法,观察他们任务的完成情况.此外,在小组合作讨论结束后,小组汇报时,应经常邀请这些“问题”学生,让他们代表小组来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这样既检查了小组讨论的情况,又督促了这些“问题”学生要积极认真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如此几次以后,这些学生的合作态度和合作意识就会有所改观.
三、合作式教学问题的“自我治
疗”
首先,在合作学习中注意强化学生积极的体验,引导学生注意发现自己努力的效果,当学生表现出色或取得进步时,应给予赞赏和鼓励.
其次,当学生在合作中有不愉快的体验时,应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形成一个积极认识: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或挫折,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要让失败成为进一步努力的指路牌,只要积极地投入,合作的技巧和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再次,每节课应留3~5 min 时间,让学生个人和学习小组进行自评.通过自评,可让学生对照标准,及时反思自己和小组成员的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不对的,决定哪些行为要继续,哪些行为要改变,从而提高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自我调控能力.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注意合作式教学的课堂调控,可避免合作学习的程式化和表面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合作式教学大有所为.我们相信,经过众多教育工作者的探索和实践,合作式教学将会发出更强的光芒,得到更广泛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