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来源 :健康人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yak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是生命之本,是决定我们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全人类不懈努力奋斗的目标之一。曾几何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三高”还被我们视为“富贵病”,和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然而,现今每100人中就有20个高血压、20个高脂血症、15个脂肪肝和10个糖尿病,“朋友圈”变成了“病友圈”。究其原因,世界范围内的城镇化、老龄化、生活方式与行为变化、疾病谱变化等“四化”是影响我们健康的关键问题。同时,世界卫生组织也给出了这样一个健康公式:健康=60%生活方式+15%遗传因素+10%社会因素+8%医疗因素+7%气候因素。由此可见,对健康影响最大的其实正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生活方式。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经过,我们阻止不了;老龄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避免不了;遗传是先天基因决定的,我们也改变不了;但是,生活方式与行为变化及其带来的疾病谱变化却是我们通过自身努力可以改变的。“听天由命”和“无病防病”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健康生活态度。前者认为生老病死是命中注定,对自己的健康消极不作为;后者强调主动预防,勤于自检、注重保健,防病于“未发”。我认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必须从知、信、行这三个层面来落实。
  知——了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其危害
  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断言:“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死于自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曾列举了18种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⑴吸烟;⑵高脂高热量饮食;⑶过量饮酒;⑷缺乏运动;⑸长期过劳;⑹情绪不佳;⑺酒驾;⑻不洁饮食;⑼药物依赖或药物成瘾;⑽对有毒废物不处理;⑾失眠或睡眠少于7小时;⑿有病不就医;⒀不遵医嘱服药;⒁高糖高盐饮食;⒂家庭或婚姻生活不和谐;⒃纵欲;⒄社会行业适应不良;⒅迷信及赌博行为。
  研究表明,现代人类所患 疾病中45%与生活方式有关,而死亡因素中60%与生活方式有关,心脑血管和癌症病人中,生活方式因素占比高达80%。因此,现在有了一类新的疾病,我们称之为“生活方式病”,即由于人们衣、食、住、行、娱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及社会、经济、精神、文化各方面不良因素而导致的躯体或心理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原来以老年患者为主,而现在“年轻化”趋势显著的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病是生活方式病,与长时间伏案工作、缺乏必要身体活动相关的颈椎病、肩周炎、痔疮等职业病也是生活方式病。它已经取代传染性疾病,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何以致癌?原因在于,每个人身上都有原癌基因,也有抗癌基因,一般情况下处于封存不动状态。如果发生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脂饮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经常熬夜、精神紧张等,激活了原癌基因或损失了抗癌基因,就会拉响人体的癌症“警报”。2015年3月,“经常和年轻人比赛熬夜,半夜回复邮件”的创新工厂董事长李开复患癌2年后复出,第一件事就是向公众进行自我反思——“过去太在乎名利,患病之后,我深深感觉到,疾病面前,人人平等……曾经总以为自己的身体很好……过度地信任自己的身体……患上了癌症才明白……对身体的呵护与保养,都是必不可少的。”
  李开复如此,事实上,很多人也是如此,觉得自己的身体一向“棒棒哒”,不会生病,不会生大病,趁着年轻,趁着没退休,努力搏一下,于是,我们看到乔布斯大帝倒下了、航母舰载机之父罗阳倒下了……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列宁说:“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想多干工作,为社会多作贡献,当然是好事,但前提是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透支”健康甚至“过劳死”是得不偿失的。2015年,年仅37岁的杭州知名餐饮连锁企业弄堂里的创始人王达先生因突发脑梗英年早逝,其脑梗的背后正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重度肥胖,再次验证了“腰带越长寿命越短”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对于生活方式病,真正的危害不是来自疾病本身,而是“无知无畏”——对来自日常生活中危害健康的因素认识不足,不懂得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脑子里还没有“健康生活方式”的概念,正是生活方式病对人类的威胁所在。
  信——坚信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定能改善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自2000年开始倡导以“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四大基石为基础的健康生活方式,我国也相应提出了健康生活方式“八个注意”:合理膳食、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劳逸结合、性爱和谐、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和心理平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人类如果能够践行上述健康的生活方式,疾病将会减少一半,寿命有望延长10年,中年人死亡率将下降55%。


  然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国现有烟民超过3亿人,饮酒者中有9.3%属于有害饮酒,即过量饮酒,经常参加锻炼的成年人仅有18.7%,在健康四大基石的理念已经全民普及的今天,仍然会有这样怵目惊心的数字,正体现了知易信难行更难。
  以吸烟为例,“吸烟有害健康”耳熟能详,但是绝大多数烟民没有选择戒烟,为什么?因为不相信吸烟的害处有那么大,不相信戒烟的行为能够为自己带来很大的健康收益,所以对戒烟不上心。总结起来,戒烟有以下几个误区:一是认为改吸低焦油卷烟可以降低危害,其实诸多证据表明这只会导致吸烟者吸入更多香烟以作为尼古丁补偿;二是认为自己不主动吸烟,只是闻一闻别人吸的烟对身体不会产生影响,其实“二手烟”、“三手烟”的危害比“一手烟”的危害更大;三是认为吸烟多年,要有问题早有了,戒烟没用;四是认为老都老了,戒了也没用。其实不然!美国《医学日报》曾经刊文介绍了戒烟对身体各个部位的好处:戒烟20分钟后,心率恢复正常;2小时后,血压恢复正常,此时尼古丁也开始排出身体;8小时后,血液氧合作用恢复正常,心肌梗塞风险降低;12小时后,体会到尼古丁反应;24小时后,口气清新,肺开始排泄粘液和焦油,呼吸系统疾病风险开始降低;48小时后,血液中不再检测出尼古丁;72小时后,尼古丁清除达到峰值,体内一氧化碳含量恢复正常;1周后,味觉、嗅觉得到改善;3-9月后,咳嗽、气喘减少,肺功能提高5%-10%;1年后,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减半;5年后,患脑中风、口腔癌、食道癌、膀胱癌等疾病风险减半;10年后,肺癌风险减半,患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与未吸烟者持平……不管是20岁、40岁还是70岁,只要戒烟,就能更加健康长寿。“吸烟危及生命的概率是50%,戒烟等于自救”——这是法国国家戒烟委员会和烟草预防办公室在巴黎举行的第30届法国医学沙龙上对所有吸烟者发出的警示和呼吁。   如果说“无知无畏”导致了人们稀里糊涂地生老病死,那么“知而无信”就是人们把健康作为不良生活方式实验的“小白鼠”,是对自己、对生命极大的不尊重和不负责任。在认清不良生活方式及其危害和纠正不良生活方式、选择健康生活方式会带来的健康收益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形成自觉、自愿、主动的积极态度,树立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信念。
  行——坚持身体力行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于如何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我的建议是一定要有决定和毅力。首先,制订切合实际的健康计划,例如戒烟、限酒、运动等;然后,靠毅力自觉地去执行;如果由于枯燥难坚持,可以让家人朋友用奖励和惩罚的方式进行监督。如此,既能够向健康的生活稳定迈进,也能使得生活更有趣,更有动力。
  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是个人健康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策略。健康生活方式是需要培养的,培养的主动性在人们自己。生活方式管理的观念就是强调个体对自己的健康负责。说起健康管理,很多国人尚觉陌生。因为健康管理是上世纪50年代末最先在美国提出的。最初是为了向参加医疗保险机客户开展系统的健康管理,以达到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或发展的目的,从而显著减少了医疗的保险赔付。随着实际业务内容的不断充实和发展,健康管理逐步发展成为一套专门的系统方案和营运业务,由专业人士提供一对一咨询指导和跟踪辅导服务,使客户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等多个角度得到全面的健康维护和保障服务。


  但是,健康管理在我国还是一个新概念,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较狭窄,主要集中在经济收入较高的人群,健康管理的一些理念尚未被公众所接受。有些人一年抽烟能花费上万元,而花几百元做个健康管理在他们看来却是“太贵了”,一旦生病,他们只能花费巨资寻求专家名医,而事实是健康管理提早预防可以让他们少花这笔冤枉钱。
  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健康到疾病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很长,往往需要几年到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其间变化的过程也不易察觉。但是,健康管理通过系统检测和评估可能发生疾病的危险因素,帮助人们在疾病形成之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性干预,可以成功地阻断、延缓、甚至逆转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进程,实现维护健康的目的。
  健康管理就是一种追本朔源的的预防医学,它不仅是一个概念,也是一种方法,更是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务程序,其目的在于使病人以及健康人群更好地恢复健康、维护健康、促进健康,并节约经费开支,有效降低医疗支出,从而提高个体生活质量。
  国内外大量预防医学研究表明,在预防上花1元钱,就可以节省8.59元的药费,还能相应节省约100元的抢救费、误工损失、陪护费等。
  结语:
  有一个寓言说:我们每个人都像小丑,玩着五个球,五个球是你的工作、健康、家庭、朋友和灵魂。这五个球只有一个是用橡胶做的,那就是工作,工作橡皮球哪怕掉下去,也是会弹起来的。而另外四个球都是用玻璃做的,不论是健康、家庭、友情还是自己的灵魂,一旦摔碎了,就在无法完好如初,只会留下裂痕和悔恨。
  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人“无知无畏”,生于无知,死于无知,一场大病,甚至连医院没进就身亡了;还有人“有知不为”,有健康知识,但知易信难行更难。比如知道抽烟有害,但不相信害处那么大,所以对戒烟不上心,“戒烟有什么难,我都戒了一千次了。”更多的人则是“有知难为”,在他们眼里,“吃得要少要糙,走路要多要快”,健康生活方式“很重要,很困难,很痛苦”。
  其实,健康就是一种习惯。“最容易的锻炼就是走路。”无论何地,只要有楼梯,楼层不是很高,他总会选择爬楼梯。一些发达国家也异曲同工地提出“非运动活动”,就是说,不必刻意追求到健身场所、使用专业器械进行运动,而是把运动贯穿在普通生活中。比如,每天擦地板18分钟、洗车20分钟、陪孩子玩耍15分钟、骑自行车15分钟、上下楼15分钟等,都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20岁养成好习惯,40岁指标都正常,60岁没有病,健健康康离退休,80岁以前不衰老,轻轻松松100岁。”只要行动起来,梦想就能实现。愿每个人都能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践行者和受益者!
  王军民
  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直属院区、杭州一二八医院院长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类寿命延长,性健康已经成为医学界和国家机构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许多新政策都已将性与生殖健康纳入考量范围,确保医护人员可以及时诊断及治疗与
期刊
<正>吉林市地处我国吉林省,属于吉林省第二大城市,位于吉林省中部,总面积为2.71平方公里,自然环境优越,境内水系丰富,10km以上的河流达到277条,中温带湿润气候加上肥沃的黑土
根据财政学课程特点及教学规律,结合当前财政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财政学教学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