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公布,规划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时隔一周,11月1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并加快卫生等领域的事业单位改革。在利好不断推动下,生物医药、医疗健康等相关板块相继崛起。
“健康中国”概念崛起
今年9月,国家卫计委全面启动了《健康中国建设规划(2016~2020年)》编制工作,该战略规划将从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的高度出发,突出强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10月29日,政府发布的五中全会公报进一步明确了“十三五”期间要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预计《健康中国建设规划》有望于明年初正式出台。
未来人口结构变迁“逼迫”大健康时代来临。”相关研究人士认为从人口红利来看,随着1950年~1970年婴儿潮的人逐步步入退休年龄,而2000年以后出生率大幅下降使得15岁以上的劳动力供给不足,劳动年龄人口在2015年前后将见到绝对数量顶部。这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劳动年龄人口(15~60岁)数据变动看,劳动年龄人口自2012年以来已连续3年出现一定幅度下降了。
数据显示,人口占比最高的部分从35~44岁转向45~54岁,从人口发展趋势看,45~54岁的人口占比将从2013年的14.99%上升到2018年的18.35%,65岁以上人口占比持续上升,预计到2018年时占比达10.73%。同样,15~24岁人口占比将出现大幅下降,从2013年的人口占比14.85%将降至2018年的11.48%。数据的变化反映出,人口占比最高的部分已从35~44岁转向45~54岁。因而,从消费总需求来看,随着70后社会中坚力量步入中年,将大大推动以“保险、医疗保健、家庭服务、人工智能”为典型代表的“大健康”需求。而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型升级,“大健康”已经由过去单一的医药(包括医疗、康复、器械和保健等)产品生产和制造行业纵向延展至健康管理、健康护理、健康咨询等服务性产业,再横向延展至外围环境保护与治理、体育锻炼、健康保险等行业。
“健康中国”利好医疗服务、器械行业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落地,“十三五”期间医疗健康产业有望突破十万亿市场规模。在目前传统制药行业增速下滑的大背景下,未来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重心将会向以人为本的服务业方向倾斜。而政府也明确提出要把医疗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万亿元提升到8万亿元,也就是说每年要增长20%以上。
此外,五中全会公报强调“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在经济增速下滑的当前阶段,财政压力加大,医保控费成为必然趋势,也是行业内的普遍共识。一方面,已经开展GPO或PBM业务试点的医药商业或医保信息服务企业有一定机会;而另一方面,取消药品加成必将使得医院更倾向于依靠提升医事服务费,来提升医院和医生的收入水平,这又利好于医疗器械企业。而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设备需求处于持续增长态势,预计今年全国医疗器械销量有望突破3000亿元。在政策进一步松绑、“互联网+分级诊疗”进一步完善之后,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形成,基层医院将迎来设备更新换代高峰。
对于“健康中国”概念的投资路径,国信证券建议投资者从以下4点予以关注:1,兼具产品进口替代预期与移动医疗概念的华润万东、乐普医疗、鱼跃医疗;2,受益于医药分开,并发展药品集中采购(GPO)和O2O医药电商等新模式的嘉事堂、康美药业、上海医药、一心堂等;3,受益于医保控费和商业医保发展的PBM公司海虹控股;4,受益于政策鼓励的民营医院标的凤凰医疗、华邦健康、复星医药、爱尔眼科等。
养老产业引擎开启新的利润增长点
目前,我国老龄人数缓步上升。联合国人口预测数据显示,到2050年,在不考虑“全面开放二胎”情况下,中国将继日本、德国之后成为第三大老龄化国家,36.5%的中国人将在60岁以上。现我国大于60岁的老人数量已达到2.15亿,约占总人口的15.76%(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及以上时,即被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根据人社部数据预测,到2030、2050年,预计老人数额将达到3.1亿、4.5亿,约占总人口的21.76%、30.76%。即使“全面二胎政策”开放后,中国少子化和老龄化的问题会得到稍微舒缓,但是短期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缓解力度不大,老龄化的必然趋势将大幅扩大养老市场需求。
根据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编制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 2014~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左右,占GDP的比重将从8%左右增长到33%。在老人数量不断扩大、消费水平持续提升和养老政策红利的共同支持下,中国老龄产业市场有望蓬勃发展。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需要提供专用商品及精神文化用品、保健用品、老年服务业、咨询业及旅游业等,都是具有发展潜力的老年消费产业。
光大证券通过对养老产业链的归类整理,认为养老医疗、服务与休闲为养老产业核心。首先,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催生“医疗服务”需求与日俱增,使之有望成为市场“刚需”;另外,老人消费水平的提升推动养老休闲的发展。建议关注:主营产品为治疗老年人慢性病的医药或器械(鱼跃医疗、三诺生物、华东医药、九安医疗、通化东宝、天士力)、预防老人病的保健品(汤臣倍健),和业务涉及养老休闲服务的(南京新百、金陵饭店、双箭股份)。
掘金营养健康食品市场
作为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营养保健型食品在满足老龄人口温饱生理需求的前提下,又能提供营养补充。近年来,国内营养食品制造业的收入和利润规模维护10%以上的增速,明显高于整个食品制造业的平均增速。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之下,有望持续保持10%以上的收入增速。而食品饮料板块的膳食营养补充剂、葡萄酒、乳制品、挂面及健康信用植物油等细分行业符合老年人的营养和消费需求,有望持续受益于人口老龄化进程。 从相关上市公司产业布局看,汤臣倍健在2014年膳食营业补充剂市场规模达到1001.42亿元,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膳食营业补充剂消费市场。公司积极布局大健康产业链,大力发展健康管理和移动医疗,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伊利股份,行业龙头地位稳固,短期来看高端产品布局持续推进、中期乳制品外延并购扩张市场份额、长期多品类健康食品集团起航都能对公司收入规模的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西王食品,由于营销改善叠加品类扩张,公司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
关注受机构青睐公司机会
长期以来,医药生物一直是机构标配重点领域。从今年三季度基金持仓结构来看,医药生物位列其超配第一(标配5.83%,超配6.91%),反映出股市大幅下挫时,基金倾向于布局防御性较好的医药生物板块。其中健康元、华邦健康、三星医疗、思创医惠、蓝帆医疗均是基金三季度增仓的“健康中国”概念股。
从医药生物子板块来看,生物制药板块有望持续高增长。今年一季度至三季度,生物制药板块净利润增速远快于化学制剂利润增速,表现出较好的弹性。其中血制品仍然供不应求,未来不排除提价的可能。传统的生物药受医保控费影响销售增速放缓。但高端生物药,不仅技术壁垒高而且往往适用于糖尿病、肿瘤并发症等大病种。其销售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而持续增长。生物药板块不受医保控费的影响(多为自费),反而受益于消费升级,未来将成为独立的高增长领域。医疗器械领域正在出现明显分化。龙头公司凭借核心产品的技术壁垒,丰富的产品线、以及产业链向下的延伸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未来有望通过外延并购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普通器械企业由于核心竞争力不强,将陷于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窘境。
在上市公司业绩变化上,投资者可关注估值相对合理、业绩高速增长确定性较大的华东医药(大股东定增完成,未来有并购预期)、通化东宝(糖尿病大领域,药品+器械双轮驱动、未来自建的糖尿病慢病管理平台)、华海药业和华邦健康等。其中,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5%的华海药业,在三季度不仅受到社保一一四组合等多家机构新进,并且也获得了证金公司增持;同样在三季度业绩实现同比增长60%的华邦健康,不仅在三季度受到汇添富、易方达基金重金买入,而且也获得汇金公司增持。公司预计2015年度业绩将同比增长45%~75%。而随着公司定增申请获批,其募资19.38亿元投入的皮肤类疾病互联网医疗平台、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全渠道营销体系建设等项目一旦建成投产,将为公司年均新增营业收入16.24亿元和净利润3.61亿元。
“健康中国”概念崛起
今年9月,国家卫计委全面启动了《健康中国建设规划(2016~2020年)》编制工作,该战略规划将从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的高度出发,突出强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10月29日,政府发布的五中全会公报进一步明确了“十三五”期间要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预计《健康中国建设规划》有望于明年初正式出台。
未来人口结构变迁“逼迫”大健康时代来临。”相关研究人士认为从人口红利来看,随着1950年~1970年婴儿潮的人逐步步入退休年龄,而2000年以后出生率大幅下降使得15岁以上的劳动力供给不足,劳动年龄人口在2015年前后将见到绝对数量顶部。这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劳动年龄人口(15~60岁)数据变动看,劳动年龄人口自2012年以来已连续3年出现一定幅度下降了。
数据显示,人口占比最高的部分从35~44岁转向45~54岁,从人口发展趋势看,45~54岁的人口占比将从2013年的14.99%上升到2018年的18.35%,65岁以上人口占比持续上升,预计到2018年时占比达10.73%。同样,15~24岁人口占比将出现大幅下降,从2013年的人口占比14.85%将降至2018年的11.48%。数据的变化反映出,人口占比最高的部分已从35~44岁转向45~54岁。因而,从消费总需求来看,随着70后社会中坚力量步入中年,将大大推动以“保险、医疗保健、家庭服务、人工智能”为典型代表的“大健康”需求。而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型升级,“大健康”已经由过去单一的医药(包括医疗、康复、器械和保健等)产品生产和制造行业纵向延展至健康管理、健康护理、健康咨询等服务性产业,再横向延展至外围环境保护与治理、体育锻炼、健康保险等行业。
“健康中国”利好医疗服务、器械行业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落地,“十三五”期间医疗健康产业有望突破十万亿市场规模。在目前传统制药行业增速下滑的大背景下,未来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重心将会向以人为本的服务业方向倾斜。而政府也明确提出要把医疗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万亿元提升到8万亿元,也就是说每年要增长20%以上。
此外,五中全会公报强调“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在经济增速下滑的当前阶段,财政压力加大,医保控费成为必然趋势,也是行业内的普遍共识。一方面,已经开展GPO或PBM业务试点的医药商业或医保信息服务企业有一定机会;而另一方面,取消药品加成必将使得医院更倾向于依靠提升医事服务费,来提升医院和医生的收入水平,这又利好于医疗器械企业。而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设备需求处于持续增长态势,预计今年全国医疗器械销量有望突破3000亿元。在政策进一步松绑、“互联网+分级诊疗”进一步完善之后,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形成,基层医院将迎来设备更新换代高峰。
对于“健康中国”概念的投资路径,国信证券建议投资者从以下4点予以关注:1,兼具产品进口替代预期与移动医疗概念的华润万东、乐普医疗、鱼跃医疗;2,受益于医药分开,并发展药品集中采购(GPO)和O2O医药电商等新模式的嘉事堂、康美药业、上海医药、一心堂等;3,受益于医保控费和商业医保发展的PBM公司海虹控股;4,受益于政策鼓励的民营医院标的凤凰医疗、华邦健康、复星医药、爱尔眼科等。
养老产业引擎开启新的利润增长点
目前,我国老龄人数缓步上升。联合国人口预测数据显示,到2050年,在不考虑“全面开放二胎”情况下,中国将继日本、德国之后成为第三大老龄化国家,36.5%的中国人将在60岁以上。现我国大于60岁的老人数量已达到2.15亿,约占总人口的15.76%(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及以上时,即被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根据人社部数据预测,到2030、2050年,预计老人数额将达到3.1亿、4.5亿,约占总人口的21.76%、30.76%。即使“全面二胎政策”开放后,中国少子化和老龄化的问题会得到稍微舒缓,但是短期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缓解力度不大,老龄化的必然趋势将大幅扩大养老市场需求。
根据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编制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 2014~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左右,占GDP的比重将从8%左右增长到33%。在老人数量不断扩大、消费水平持续提升和养老政策红利的共同支持下,中国老龄产业市场有望蓬勃发展。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需要提供专用商品及精神文化用品、保健用品、老年服务业、咨询业及旅游业等,都是具有发展潜力的老年消费产业。
光大证券通过对养老产业链的归类整理,认为养老医疗、服务与休闲为养老产业核心。首先,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催生“医疗服务”需求与日俱增,使之有望成为市场“刚需”;另外,老人消费水平的提升推动养老休闲的发展。建议关注:主营产品为治疗老年人慢性病的医药或器械(鱼跃医疗、三诺生物、华东医药、九安医疗、通化东宝、天士力)、预防老人病的保健品(汤臣倍健),和业务涉及养老休闲服务的(南京新百、金陵饭店、双箭股份)。
掘金营养健康食品市场
作为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营养保健型食品在满足老龄人口温饱生理需求的前提下,又能提供营养补充。近年来,国内营养食品制造业的收入和利润规模维护10%以上的增速,明显高于整个食品制造业的平均增速。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之下,有望持续保持10%以上的收入增速。而食品饮料板块的膳食营养补充剂、葡萄酒、乳制品、挂面及健康信用植物油等细分行业符合老年人的营养和消费需求,有望持续受益于人口老龄化进程。 从相关上市公司产业布局看,汤臣倍健在2014年膳食营业补充剂市场规模达到1001.42亿元,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膳食营业补充剂消费市场。公司积极布局大健康产业链,大力发展健康管理和移动医疗,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伊利股份,行业龙头地位稳固,短期来看高端产品布局持续推进、中期乳制品外延并购扩张市场份额、长期多品类健康食品集团起航都能对公司收入规模的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西王食品,由于营销改善叠加品类扩张,公司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
关注受机构青睐公司机会
长期以来,医药生物一直是机构标配重点领域。从今年三季度基金持仓结构来看,医药生物位列其超配第一(标配5.83%,超配6.91%),反映出股市大幅下挫时,基金倾向于布局防御性较好的医药生物板块。其中健康元、华邦健康、三星医疗、思创医惠、蓝帆医疗均是基金三季度增仓的“健康中国”概念股。
从医药生物子板块来看,生物制药板块有望持续高增长。今年一季度至三季度,生物制药板块净利润增速远快于化学制剂利润增速,表现出较好的弹性。其中血制品仍然供不应求,未来不排除提价的可能。传统的生物药受医保控费影响销售增速放缓。但高端生物药,不仅技术壁垒高而且往往适用于糖尿病、肿瘤并发症等大病种。其销售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而持续增长。生物药板块不受医保控费的影响(多为自费),反而受益于消费升级,未来将成为独立的高增长领域。医疗器械领域正在出现明显分化。龙头公司凭借核心产品的技术壁垒,丰富的产品线、以及产业链向下的延伸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未来有望通过外延并购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普通器械企业由于核心竞争力不强,将陷于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窘境。
在上市公司业绩变化上,投资者可关注估值相对合理、业绩高速增长确定性较大的华东医药(大股东定增完成,未来有并购预期)、通化东宝(糖尿病大领域,药品+器械双轮驱动、未来自建的糖尿病慢病管理平台)、华海药业和华邦健康等。其中,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5%的华海药业,在三季度不仅受到社保一一四组合等多家机构新进,并且也获得了证金公司增持;同样在三季度业绩实现同比增长60%的华邦健康,不仅在三季度受到汇添富、易方达基金重金买入,而且也获得汇金公司增持。公司预计2015年度业绩将同比增长45%~75%。而随着公司定增申请获批,其募资19.38亿元投入的皮肤类疾病互联网医疗平台、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全渠道营销体系建设等项目一旦建成投产,将为公司年均新增营业收入16.24亿元和净利润3.6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