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丈母娘谈判学

来源 :东方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20051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上海丈母娘声名大震,尤其在外地驻沪男青年那里,更是眼中钉肉中刺咽喉里卡的鱼骨头。我在各类饭桌茶会,听人诉苦,影影绰绰见识了许多丈母娘;我自己当罗宾,陪几位蝙蝠侠去见场面壮声势当捧哏,也觉得丈母娘确实道行高,小丑猫女们加起来也不敌人家。
  比如说,我以前没见过,总以为,准丈母娘们都是苛刻高傲,看着满地金砖都眉目不动,所以得靠我们几个跟班去活跃气氛;但陪人见了许多位准丈母娘,才知手段端的了得。比如吧,好几位阿姨,上来就是亲亲热热,客客气气,跟你拉家常。你受宠若惊,还敢不顺着说么?姑娘坐旁边不说话,阿姨却风蓬笼说到孙悟空,等气氛熟络,就开始说:
  我家囡囡真是好,三岁识字,五岁看书,阿姨见了都爱抱,从小不吵不闹。六岁学书法,接送特别烦恼。七岁学钢琴,数九寒天,手指差点冻掉。乖是乖得来,放学就蹲家里,晚上不往外跑;学校操行等第好,成绩名列前茅。高中自是重点,大學更是名校。从来不舍得让她走,接送车子准时到。在家锦衣玉食,孝顺得来不得了。若非要为嫁人,怎舍把她送掉?哎呀弗说了,说了心头煎熬。人世真是无常,活活就一辈子去了!
  这些话从叙事到抒情,顺理成章,水泄不通,哪有插嘴余地?你只好听一句点个头,“对对阿姨说得对”。哪怕你知道,阿姨说接送车子,是提醒你换辆好车;阿姨说心头煎熬,是督促你把房产证奉来压惊,但还是没法子对抗。这一串说完,你心里刚来得及打小算盘,寻思眼前无路想缩手时,阿姨又一句:
  “哎呀都是独生子女,大家晓得的呀。我家就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宝贝囡囡从小养大。我们是算了,哪里舍得让她吃苦啊!”
  这一句收得滴水不漏,到此地步,哪怕之前阿姨要的是金马堂白玉床,男生也只好点头附和:“阿姨说得对!”
  丈母娘谈判学,倒真不是今日才有。自古以来,穷书生要找富小姐,老爷一关虽难过,但很脆生,死活就是一刀的事;反是丈母娘一关,拖拖拉拉,钝刀割肉,得费唇舌。锡剧《珍珠塔》里,就是官府太太准丈母娘,看准女婿方卿穷酸潦倒,悍然悔婚;等后来方卿发达了,两人又互掐一番——全戏亮点,尽在于此。
  由丈母娘出面考核,其实也颇有道理。因为闺阁之事,女儿终生,本来就是内眷们互相扯皮得多。你去饮宴聚餐,很少听到大叔伯伯们跟交际圈说到嫁娶之事。反而是阿姨们,一边喝茶吃千层糕豉汁凤爪卤水鹅,一边头凑在一起磨牙,说到嫁女儿行情,都有黑话。比如你女儿要在四星级办酒,我女儿就要在五星级包厅;你那新郎是去马尔代夫度蜜月,我家姑爷是去欧洲一月游。流行什么车,该请什么宴,照片怎么拍,房子哪里买。所以每个姑爷上考场时,不是对抗一个阿姨,而是千百个阿姨智慧与激情的结晶;如果阿姨再请两个捧哏,可以从头到尾让你话都说不出——你一个凡夫俗子,怎及人家精诚所至、每天研究嫁女儿?再怎么翻跟斗,无非在丈母眼皮底下转罢了。
  还有一等准丈人丈母娘,最是狡猾,会特意玩角色分工,分红黑脸谱。比如吧,许多准丈人总是做宽宏状,细谈价码利益;让老婆代为出场,去考验准姑爷。丈母娘自任先锋官,可以问许多精刁细滑的问题,把姑爷们问委屈了,丈人们就出来,喝一声“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再拍准姑爷的肩:“你阿姨么爱女心切,不想让女儿受委屈,别在意啊!”姑爷先挨了一顿,到这时见着母女情深的挡箭牌,还能说什么呢?聪明的准丈人,更懂得拿老婆做挡箭牌,亮出一句“我倒是没什么问题,只是我老婆恐怕不肯”,既显得自己宽宏大量,又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许多可怜的姑爷,被勾销后还感激准丈人替他说好话,时不时过年过节还上门送点东西、帮着报销发票什么的,只以为是丈母娘看不上自己,不知自己早被丈人丈母合力给勾销了。
  司马光人品出名的端正。妻子张氏不育,过意不去,为他买来个美女放卧室里,司马光一见,转身就去书房。持身既正,看见丈母娘挑女婿就恨,编《资治通鉴》间隙,抽空留了段语录斥责:“今世俗之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是乃驵侩鬻奴买婢之法,岂得谓之士大夫婚姻哉!议婚姻有及于财者,皆勿与为婚姻。”——这意思,嫁娶女儿前先问聘礼,哪是读书人做的事?话说得端正,但司马光还是老实,低估了读书人和读书人太太的手段。
  比司马光早若干年,洛阳人富弼,提笔能文,胸有大度,大才子一名。范仲淹看了他的文章,说好,就推荐给宰相晏殊。晏殊自己是北宋最顶尖的词人之一,眼光甚佳,看富弼两眼,也觉得此子甚有前途。关键时刻,晏夫人闪亮登场。阿姨才不去跟范仲淹讨论什么文章,而是找了名占卜师王青,请他给看相,直奔主题:富弼这孩子前途如何?王青掐算之后,回了一句“将做状元,日后为相国。”晏夫人一听,还等什么呀,催着晏殊,赶紧把富弼招为女婿吧!——之后,富弼登第、拜相,平步青云,顺便这场招亲故事,还成为风流逸话。
  如果搁现在,这段对话很可能是这样的:
  麻将声里,左邻右舍问:“阿姐眼光就是好!伊格金龟婿钓得准!哪里寻的呀?”丈母娘笑眯眯看牌,边得意洋洋:“我呀,就是听说伊格小子有前途,官运好;再去寻个算命先生,灵是灵得来,去看过他的生辰八字和面相。哦哟不要看格副样子,跟我家囡囡倒是天作之合,将来还要进国务院,当大领导。哦哟我看看伊格,弗好错过的呀,格么就叫我先生,把个小伙子招来当女婿啦!”
其他文献
在当今社会,“暴露隐私”似乎成了现代人的一种“时尚心病”,人们已经不满足把秘密写在日记本里给自己看,而是需要“受众”和“互动”。于是,一些以“晒秘密”为主题的网站应运而生,成为流行。人们把自己的隐私或内心的秘密公布在网站上,并与陌生人一起分享和交流。“晒秘密”网站的风行让我们发现:也许,我们心中的秘密也需要被分享。  “秘密”是一种心理压力  人的心理可以分为三个领域,一个是可以让别人觉察到的部分
期刊
生活中常有朋友甚至一些不太熟的人会对我说他们的事,网络中也不例外。在空间写字几年来,许是因了其中一些文字的误导,许是因写下的某些内容偶尔正与人契合,也因此换取了不少人的“秘密”。  所谓秘密,也许是单纯的的隐私;也许是难以忘却的往事,一段尘封的记忆;也许是难以启齿的痛楚和伤痕,是一个人曾经的欢乐悲苦……  让你知道秘密的不一定是朋友,但她若想与你成为朋友,定对你心不设防,会让你知道一些她的秘密。告
期刊
亲人聚会、朋友聚会、同学聚会,你在觥筹之间又获得了哪些秘闻、八卦,同时,其他人是否从你口中抠出了什么讯息呢?  你也许会说,谁都是有秘密的。秘密之所以是秘密,是因为它不能被说出来。有些是因为自己在外打拼的苦闷不希望被家人得知,有些是因为某些往事羞于启齿,等等。  这不禁让我想到前一段时间刷爆朋友圈的一部电影《完美陌生人》。电影中,7个人围坐一起,除了一个最近有新恋情的男人,其他三对是看似恩爱的夫妻
期刊
中国有句俗话:老实人吃亏多,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话听上去像句牢骚,不过居然被证实了。  美国康奈尔大学劳资关系学院的一项调查中,分析了职场人员的“随和度”特征后发现:性格随和的员工的薪酬比“带刺儿”的员工低18%。  这个调查结果真让人心寒,这个社会怎么了?心理学说上的随和性,又叫宜人性(Agreeableness),通常是指与他人和睦相处、相互协作,包括了和善友好、协作性、值得依赖的性格特征。 
期刊
内容摘要:从“敌人刑法”学说论证剥夺重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不具有正当性,因为相当多重罪嫌疑人并非“敌人”。我国新“刑事诉讼法”迎合了两极化的刑事政策,对涉嫌重罪的刑事被告人剥夺、限制其诉讼权利,“敌人刑法”的思潮已经影响到我国现实中的《刑事诉讼法》修法。对重罪刑事被告人程序权利的剥夺或限制虽然符合侦查机关的短期利益,不过却可能与宪法相冲突,对于刑事程序法的人权保障功能也可能造成冲击。保障重罪刑事被告人
期刊
玄子是镇上出了名的美女,可感情之路却一直不太顺遂,年近三十才嫁人。谁料结婚不到一年,婚姻就亮起了红灯,听说是男方提出分手。  玄子老公说,自从结婚后,她一天都没出去工作过,除了吃喝玩乐,就是明里暗里地羡慕别人,别人的老公好有钱、好大方、好浪漫、好上进……  然后开始各种抱怨:  你什么时候才能赚那么多钱啊?小雅买件衣服都六千多,我只能买几百块的。  你什么时候才能上进点啊?小蕾的老公又升职了,你的
期刊
内容摘要:善意是善意取得制度的核心构成要件,因为它关系到对受让人主观可责难性与否的认定,是在原权利人的所有权与受让人的交易安全之间进行利益平衡时的砝码。然而,由于“善意”概念的抽象性,在认定上有一定困难。对于善意的认定应以公示公信原则为基础,推定受让人为善意,然后确定若干客观标准,由原所有权人举证推翻受让人的善意。同时指出,在以后我国物权完善过程中,将“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与“善意”并列作为善意取得
期刊
妈妈:  首先,谢谢你,妈妈,成为我避风的港湾,教会我要像呵护生命一样珍视他们的真情;其次,谢谢你带我来到这个世界,给予你的我世上难买的爱,给予我最真实的温暖,给予我最疼惜的眼神。  妈妈,我听到了。如你所愿,也如我所梦,梦见一个星星闪烁的夜晚,我熟睡在爱神的枕边;妈妈,我知道了。如你所见,也如我所行,这凡尘真的太过美丽,也太过嘈杂。你的女儿从来不怕,她知道自己被一份强大的爱包裹在与伤害无别的异度
期刊
现在离婚越来越容易了,可正因为如此,懂得坚守婚姻才是一件需要理性、忍让和智慧的事情。(一)  那一段日子我正处于婚姻的低谷,丈夫赵欣成天早出晚归,也没见他的事业有什么起色; 而我们的感情像冲了三遍以上的绿茶般淡而无味,出差回来不再有礼物、拥抱、欣喜,而是老夫老妻似的平静……  当我把这些婚姻的苦恼讲出来时,姐妹们们以一个过来者的身份帮我分析我一潭死水的婚姻,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像这样的婚姻早该解体了
期刊
父亲搬过几次家,旧了、破了的东西该扔的都扔了,似乎就有这么一双棉鞋,始终伴随着他。我曾经好奇地问他这双能进博物馆的棉鞋的来历,父亲总是欲言又止,让我尝尽了渴望,牵动了我那双在寒风中探究的双眼。  记忆中每到入冬,天降大雪,父亲就会将包裹严实的纸盒打开,拿出这双谁都不“陌生”的棉鞋。那是一双手工缝制白底黑面,鞋口压了一圈边牙,材质没有什么珍贵的,但看着就很保暖,样子绝对老式的棉鞋。只见父亲用手轻轻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