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并且对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受到了社会人们和教育者越来越多的关注。高校教育通过班会课程化的方式,将对大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融入到主题班会中,设计新颖的班会内容和组织形式,构建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系统的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对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的内涵和重要意义进行了探讨,详细分析了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的实施路径探索。
关键词: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综合素养
前言:
高校日常教育中,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困惑问题和行为偏差问题,高校主题班会作为关键的教育环节,在保有传统的班会针对性和生动性优势特点同时,创新主题班会的内容、形式,实现了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的创新转变,有助于提高主题班会的教育成效。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对高校学生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和综合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主题班会课程化中的专题研究、经验交流等渠道,加强了对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教育效果,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夯实基础。
一、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一)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的内涵
现阶段多数高校都采取了学分制,此背景下的班集体观念和组织形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虽然高校中的思想教育和素质培养的重点都落实到了宿舍、个人学分等其它阵地上,但是关于评定奖贷补助、配备辅导员等设施方面仍旧是按照班集体单位的传统方式,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高校教育组织形式还是以班集体为主。总体来讲,高校中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班级作为关键的组织载体,承担着大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重任,建设班级集体是必须要得到高度重视的。在这其中,高校的主题班会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形式,主题班会指的是以班集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某一个问题或是围绕某一个专题展开的教育活动,该活动体现出了较强的组织性、目的性和计划性。主题班会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和德育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机会和舞台。主题班会等活动的组织和建设,需要教师致力于保证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将主题班会的团结、组织和教育功能发挥出来[1]。
(二)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的重要意义
根据目前的高校主题班会形式来看,主题班会的主体是教师和班级,主题班会的教育目标被设置为具有一次性教育效果的活动,体现出了主题班会较强的随意性和随机性,高校主题班会的重要教育意义无法充分、全面的发挥出来,主题班会集体层面的引导、培养、教育作用被限制在一定的框架内。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是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开展主题班会时需要结合教育计划进行系统、整体的安排,制定完善的主题班会制度,保证主题班会各个环节的有效进行,包括主题班会的准备、实施、监控等。主题班会课程化有助于解决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主导价值观等问题,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提升。结合当前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复杂的社会价值观影响,通过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拓展更加广阔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素质培养空间,为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2]。
二、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的实施路径探索
(一)完善内容设计
现代化社会背景下的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应立足于高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及其个体特点,完善主题班会的内容设计,保证主题班会的内容设计与时俱进,具有创新性。将主题班会分类,根据不同年级设定不同的主题班会侧重点,明确主题班会的教育目标,通常高校主题班会的教育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人格培养、生活能力、职业成长、班级管理协作或团队管理协作。结合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计划、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展开科学的辅导训练,提高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加强对自我的认知,在意志品质培养中促进学生适应性的提高,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情趣,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自信心,掌握生活技能;帮助学生确定未来的职业志向,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了解自身能力、特长;尝试培养学生的团队组织管理能力,形成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3]。
(二)创新组织形式
为了提高主题班会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应注重主题班会组织形式的创新,使主题班会活动焕发新意。打破传统的讲座式、座谈式主题班会,创新多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包括节日纪念式、现场模拟式、娱乐表演式、演讲式、游戏辅导式等。以节日纪念式为例,教师可结合节日的特点,将节日主题和主题班会相融合,组织和开展主题性较强的教育活动,例如中秋节、国庆节、五一劳动节等。以现场模拟式为例,则是在主题班会中设置模拟的场景,例如在自习室吃东西、在图书馆内大声讲话等,结合情景内容分成讨论小组,在现场案例中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建设组织管理制度
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中,结合不同专业、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建立完善的主题班会组织管理制度,使主题班会形成一种整体性的培养教育体系,提高主题班会的规范性,在高校课程计划中纳入主题班会。每个学期开展主题班会活动之前,由相关部门和人员统一安排和设置辅导员,结合多个方面的内容作为参考,例如学生的专业特点、思想狀况、学校特色、教育规划等,制定主题班会的主题和内容,对大学生进行良性的思想教育引导,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和推广,提高思想教育的成效,培养出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4]。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社会对人才需求和要求的变化,高校教育要在培养和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方面加大教育力度,通过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创新高校主题班会的形式和内容。结合当前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个体状态,制定切实有效的高校主题班会计划,立足于校园文化和学风建设,引导高校学生积极参与到主题班会中来,加强有效的交流互动,促进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峰.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以上海大学社区学院主题班会课实践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0):187-188.
[2]严中,钱云楼.新媒体时代下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实施方案[J].商,2015(45):297.
[3]覃琴.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的实施[J].教书育人,2012(21):155-156.
[4]覃琴.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的实施探究[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3(02):45-46.
作者简介:陈珮珮(1986-),女,汉,湖南邵阳,讲师,硕士研究生,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方向。
关键词: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综合素养
前言:
高校日常教育中,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困惑问题和行为偏差问题,高校主题班会作为关键的教育环节,在保有传统的班会针对性和生动性优势特点同时,创新主题班会的内容、形式,实现了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的创新转变,有助于提高主题班会的教育成效。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对高校学生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和综合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主题班会课程化中的专题研究、经验交流等渠道,加强了对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教育效果,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夯实基础。
一、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一)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的内涵
现阶段多数高校都采取了学分制,此背景下的班集体观念和组织形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虽然高校中的思想教育和素质培养的重点都落实到了宿舍、个人学分等其它阵地上,但是关于评定奖贷补助、配备辅导员等设施方面仍旧是按照班集体单位的传统方式,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高校教育组织形式还是以班集体为主。总体来讲,高校中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班级作为关键的组织载体,承担着大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重任,建设班级集体是必须要得到高度重视的。在这其中,高校的主题班会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形式,主题班会指的是以班集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某一个问题或是围绕某一个专题展开的教育活动,该活动体现出了较强的组织性、目的性和计划性。主题班会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和德育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机会和舞台。主题班会等活动的组织和建设,需要教师致力于保证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将主题班会的团结、组织和教育功能发挥出来[1]。
(二)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的重要意义
根据目前的高校主题班会形式来看,主题班会的主体是教师和班级,主题班会的教育目标被设置为具有一次性教育效果的活动,体现出了主题班会较强的随意性和随机性,高校主题班会的重要教育意义无法充分、全面的发挥出来,主题班会集体层面的引导、培养、教育作用被限制在一定的框架内。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是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开展主题班会时需要结合教育计划进行系统、整体的安排,制定完善的主题班会制度,保证主题班会各个环节的有效进行,包括主题班会的准备、实施、监控等。主题班会课程化有助于解决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主导价值观等问题,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提升。结合当前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复杂的社会价值观影响,通过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拓展更加广阔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素质培养空间,为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2]。
二、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的实施路径探索
(一)完善内容设计
现代化社会背景下的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应立足于高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及其个体特点,完善主题班会的内容设计,保证主题班会的内容设计与时俱进,具有创新性。将主题班会分类,根据不同年级设定不同的主题班会侧重点,明确主题班会的教育目标,通常高校主题班会的教育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人格培养、生活能力、职业成长、班级管理协作或团队管理协作。结合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计划、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展开科学的辅导训练,提高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加强对自我的认知,在意志品质培养中促进学生适应性的提高,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情趣,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自信心,掌握生活技能;帮助学生确定未来的职业志向,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了解自身能力、特长;尝试培养学生的团队组织管理能力,形成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3]。
(二)创新组织形式
为了提高主题班会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应注重主题班会组织形式的创新,使主题班会活动焕发新意。打破传统的讲座式、座谈式主题班会,创新多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包括节日纪念式、现场模拟式、娱乐表演式、演讲式、游戏辅导式等。以节日纪念式为例,教师可结合节日的特点,将节日主题和主题班会相融合,组织和开展主题性较强的教育活动,例如中秋节、国庆节、五一劳动节等。以现场模拟式为例,则是在主题班会中设置模拟的场景,例如在自习室吃东西、在图书馆内大声讲话等,结合情景内容分成讨论小组,在现场案例中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建设组织管理制度
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中,结合不同专业、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建立完善的主题班会组织管理制度,使主题班会形成一种整体性的培养教育体系,提高主题班会的规范性,在高校课程计划中纳入主题班会。每个学期开展主题班会活动之前,由相关部门和人员统一安排和设置辅导员,结合多个方面的内容作为参考,例如学生的专业特点、思想狀况、学校特色、教育规划等,制定主题班会的主题和内容,对大学生进行良性的思想教育引导,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和推广,提高思想教育的成效,培养出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4]。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社会对人才需求和要求的变化,高校教育要在培养和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方面加大教育力度,通过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创新高校主题班会的形式和内容。结合当前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个体状态,制定切实有效的高校主题班会计划,立足于校园文化和学风建设,引导高校学生积极参与到主题班会中来,加强有效的交流互动,促进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峰.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以上海大学社区学院主题班会课实践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0):187-188.
[2]严中,钱云楼.新媒体时代下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实施方案[J].商,2015(45):297.
[3]覃琴.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的实施[J].教书育人,2012(21):155-156.
[4]覃琴.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的实施探究[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3(02):45-46.
作者简介:陈珮珮(1986-),女,汉,湖南邵阳,讲师,硕士研究生,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