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散文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因此被誉为“美文”,徜徉在散文的世界里,那真是一种享受。怎么让散文教学充满语文味呢?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需要深思与探索的课题。教学要想充满语文味,就要抓住散文的“三美”,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感知“形散而神不散”的结构,反复诵读品味“优美诗意”的语言,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感受“难以言喻”的意境,让学生乐学,善学!
主题词: 结构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
G623.2
散文很美,可以说散文“铿锵得像诗,雄壮得像军歌,生动曲折得像小说,活泼尖锐得像戏剧的对话”的一种文学体裁。阅读散文会令我们愉悦、沉思,令我们扼腕长叹、愁肠百转。见仁见智,对散文的解读会有很大的差异,不同的情感经历、不同的素质,对同一篇散文的艺术特色,语言风格也有不同的理解,在教学时很难把握,因此使散文的教学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精读课文《和时间赛跑》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外祖母去世,“我”忧伤难过,爸爸于是对“我”解释什么是时间。从此,时间流失的可怕印在小小的“我”的心里,直到有一天“我”跑赢了时间,才压倒内心对于时间流逝的恐惧,得出“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的道理。文章平和简朴的笔调让故事在娓娓道来中带上一抹隐隐的哀伤,透出人对时间的无力感。即使在结尾,林先生把积极向上的道理告诉我们时,我们仍然无法排解那一丝萦绕心头的哀伤与无奈。那么对于这样一篇散文,如何让孩子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涵?
一、鉴赏散文的结构之美
一篇散文所写的内容,尽管可以是上下五干年,纵横八万里,但绝不会是一般散沙,尤其是优秀散文,其内容应该是一个整体。所谓散文的结构美,突出表现在线索串联的艺术技巧上。阅读散文的过程中,读者不知不觉被作者引入胜境,读到最后才发现作者的艺术匠心,顿时享受到一种美,这恰是散文结构美的魅力所在。
课文第四段,是文本的重点和难点。在对这个重点段落的品悟上,教师首先启发学生认识总分的句式结构,将研读的目光落在“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这句话上,层层感悟,层层推进,先是讲时间把昨天带走了,再是讲把爸爸的童年带走了,最后是讲把外祖母的生命带走了。时间,由近而远,悄无声息地带走了一切。学生读懂了爸爸说的谜是什么,读懂了昨天、童年、生命的时间从短到长的含义,读懂了爸爸的内心和感受,更读懂了作者反复用词的玄妙之意,使得原来难以理解的关于时间、关于生命的抽象问题,再一次形象地浮现在学生们的脑海里。
分析散文的结构美要抓住文眼,教学才能收到“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梦丝之乱”的效果。这篇课文,教师正是抓住重点段落反复地读,深入地悟,再由这个重点段辐射出去,引领学生理解全文,从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二、品味散文语言“质朴”之美
散文的语言优美洗练,人们常用“余音袅袅的洞萧、明净元尘的水晶、色彩鲜明的玛瑙”来比拟它;散文的语言质朴而自然,人们又用“甘冽清澈的山泉、曲径通幽的园林、烟波云海的扇画”来形容它。散文教学,品味语言美是重点。应引导学生细细咀嚼,咬文嚼字,揣摩散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情韵。
散文语言的美,不靠过分的华丽、雕琢。有时看来朴素平易的字眼,却能反映出作者心灵深处的真情实感,构成质朴之美。课文中多次重复的一个词语“了”。“你的昨天过去了,永远不会回来了” “爸爸的童年过去了,也永远不会回来了” “外祖母的一生过去了,也永远不会回来了”,“了”表示一切都过去了。这个词删掉行不行?学生读一读比一比,感到没有这个“了”,内心那份忧伤的感情出不来。琢磨推敲文字,可以进一步增强表达的效果。
三、领略散文“诗化意境”之美
德国大文学家歌德曾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散文阅读教学不能只满足于一般的感受,滿足于对有限感性对象的知觉性理解,而要有透视力,能够深入探究,切入文章营构的深层领域,调动一切心理机能去识别和体味,从而“悟”出文章深藏的人生精义和文体的营构真谛,领会散文的意境。
《和时间赛跑》这篇文章好比一壶茶,只有好好品味,才能品出滋味。怎样才能品出不同的味道,就要通过读来体会。爸爸的话,今天的太阳,飞去的小鸟这几个部分学生读得非常缓慢,低沉,那是一种忧伤与无奈,于是品出了这是一道苦涩的茶,而和太阳赛跑,教师有意引导学生读得轻快一些,从而体会作者赛赢太阳的那种高兴,这是一道甘甜的茶。这样的朗读,使学生眼中的时间不再是一个死物,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这个生命感动了学生,所以才会在课堂上出现了一幕又一幕精彩的朗读。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模仿第五、六自然段“明天有新的太阳但不是今天的太阳”,“小鸟明天飞过同样的路线却永远不是今天了”的样式进行写话练习。学生写出了一段段富有哲理的精彩语言,使文章主题再一次升华,这个环节中主题理解和表达训练完美结合,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一句句诗话的语言从孩子们的笔下流淌,这就是环境与心境的统一,景和情的统一,意和境的统一。散文教学到了这一步,我们才算是引导学生凭借语感,透过字里行间,通过联想和想象,走进了作者创作的意境之中,欣赏到了散文的意境美。
当然,要指导学生欣赏散文中的意境美,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文艺理论修养和较广的知识面。备课中,教师应把握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巴金散文的热烈,冰心散文的婉丽,林清玄散文的清新明丽,意味隽永,……教师如能对这些大家的风格心中有数,教学中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散文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因此被誉为“美文”,徜徉在散文的世界里,那真是一种享受。我们的散文阅读教学,就是一种审美阅读,而不是着眼于信息筛选和处理的信息式阅读。散文教学要想充满语文味,就要抓住散文的“三美”,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感知“形散而神不散”的结构,反复诵读品味“优美诗意”的语言,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感受“难以言喻”的意境,让学生乐学,善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2]万福成,李戎.语文教育美学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3]董蓓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4]徐汝智.美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河海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
[5] 叶存铃.小学语文教学艺术.语文出版社,2001年7月.
主题词: 结构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
G623.2
散文很美,可以说散文“铿锵得像诗,雄壮得像军歌,生动曲折得像小说,活泼尖锐得像戏剧的对话”的一种文学体裁。阅读散文会令我们愉悦、沉思,令我们扼腕长叹、愁肠百转。见仁见智,对散文的解读会有很大的差异,不同的情感经历、不同的素质,对同一篇散文的艺术特色,语言风格也有不同的理解,在教学时很难把握,因此使散文的教学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精读课文《和时间赛跑》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外祖母去世,“我”忧伤难过,爸爸于是对“我”解释什么是时间。从此,时间流失的可怕印在小小的“我”的心里,直到有一天“我”跑赢了时间,才压倒内心对于时间流逝的恐惧,得出“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的道理。文章平和简朴的笔调让故事在娓娓道来中带上一抹隐隐的哀伤,透出人对时间的无力感。即使在结尾,林先生把积极向上的道理告诉我们时,我们仍然无法排解那一丝萦绕心头的哀伤与无奈。那么对于这样一篇散文,如何让孩子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涵?
一、鉴赏散文的结构之美
一篇散文所写的内容,尽管可以是上下五干年,纵横八万里,但绝不会是一般散沙,尤其是优秀散文,其内容应该是一个整体。所谓散文的结构美,突出表现在线索串联的艺术技巧上。阅读散文的过程中,读者不知不觉被作者引入胜境,读到最后才发现作者的艺术匠心,顿时享受到一种美,这恰是散文结构美的魅力所在。
课文第四段,是文本的重点和难点。在对这个重点段落的品悟上,教师首先启发学生认识总分的句式结构,将研读的目光落在“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这句话上,层层感悟,层层推进,先是讲时间把昨天带走了,再是讲把爸爸的童年带走了,最后是讲把外祖母的生命带走了。时间,由近而远,悄无声息地带走了一切。学生读懂了爸爸说的谜是什么,读懂了昨天、童年、生命的时间从短到长的含义,读懂了爸爸的内心和感受,更读懂了作者反复用词的玄妙之意,使得原来难以理解的关于时间、关于生命的抽象问题,再一次形象地浮现在学生们的脑海里。
分析散文的结构美要抓住文眼,教学才能收到“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梦丝之乱”的效果。这篇课文,教师正是抓住重点段落反复地读,深入地悟,再由这个重点段辐射出去,引领学生理解全文,从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二、品味散文语言“质朴”之美
散文的语言优美洗练,人们常用“余音袅袅的洞萧、明净元尘的水晶、色彩鲜明的玛瑙”来比拟它;散文的语言质朴而自然,人们又用“甘冽清澈的山泉、曲径通幽的园林、烟波云海的扇画”来形容它。散文教学,品味语言美是重点。应引导学生细细咀嚼,咬文嚼字,揣摩散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情韵。
散文语言的美,不靠过分的华丽、雕琢。有时看来朴素平易的字眼,却能反映出作者心灵深处的真情实感,构成质朴之美。课文中多次重复的一个词语“了”。“你的昨天过去了,永远不会回来了” “爸爸的童年过去了,也永远不会回来了” “外祖母的一生过去了,也永远不会回来了”,“了”表示一切都过去了。这个词删掉行不行?学生读一读比一比,感到没有这个“了”,内心那份忧伤的感情出不来。琢磨推敲文字,可以进一步增强表达的效果。
三、领略散文“诗化意境”之美
德国大文学家歌德曾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散文阅读教学不能只满足于一般的感受,滿足于对有限感性对象的知觉性理解,而要有透视力,能够深入探究,切入文章营构的深层领域,调动一切心理机能去识别和体味,从而“悟”出文章深藏的人生精义和文体的营构真谛,领会散文的意境。
《和时间赛跑》这篇文章好比一壶茶,只有好好品味,才能品出滋味。怎样才能品出不同的味道,就要通过读来体会。爸爸的话,今天的太阳,飞去的小鸟这几个部分学生读得非常缓慢,低沉,那是一种忧伤与无奈,于是品出了这是一道苦涩的茶,而和太阳赛跑,教师有意引导学生读得轻快一些,从而体会作者赛赢太阳的那种高兴,这是一道甘甜的茶。这样的朗读,使学生眼中的时间不再是一个死物,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这个生命感动了学生,所以才会在课堂上出现了一幕又一幕精彩的朗读。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模仿第五、六自然段“明天有新的太阳但不是今天的太阳”,“小鸟明天飞过同样的路线却永远不是今天了”的样式进行写话练习。学生写出了一段段富有哲理的精彩语言,使文章主题再一次升华,这个环节中主题理解和表达训练完美结合,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一句句诗话的语言从孩子们的笔下流淌,这就是环境与心境的统一,景和情的统一,意和境的统一。散文教学到了这一步,我们才算是引导学生凭借语感,透过字里行间,通过联想和想象,走进了作者创作的意境之中,欣赏到了散文的意境美。
当然,要指导学生欣赏散文中的意境美,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文艺理论修养和较广的知识面。备课中,教师应把握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巴金散文的热烈,冰心散文的婉丽,林清玄散文的清新明丽,意味隽永,……教师如能对这些大家的风格心中有数,教学中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散文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因此被誉为“美文”,徜徉在散文的世界里,那真是一种享受。我们的散文阅读教学,就是一种审美阅读,而不是着眼于信息筛选和处理的信息式阅读。散文教学要想充满语文味,就要抓住散文的“三美”,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感知“形散而神不散”的结构,反复诵读品味“优美诗意”的语言,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感受“难以言喻”的意境,让学生乐学,善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2]万福成,李戎.语文教育美学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3]董蓓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4]徐汝智.美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河海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
[5] 叶存铃.小学语文教学艺术.语文出版社,200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