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鲍曼曾经将现代社会形象地称之为“液态的现代世界”,因为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中,一切都“像所有流体一样,它无法停下来并保持长久不变”,“稳定的状态”成为一种奢求。的确如此,都市中的霓虹闪烁、车水马龙掩盖不了漂浮于此的都市人心灵的荒芜,而困境不仅仅在于这样的无根状态,还在于生活的速度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将现代人逐一“肢解”,化为碎片。这些碎片给人带来焦虑以及安全感的消逝,也以万花筒式的影像折射出时代的景观。文学不仅仅是对这些景观的记录,更重要的是成为抵抗现代性侵蚀的一种武器。
甫跃辉的创作在这样充分物质化的景观社会中自有其独特的色彩。在他笔下的人物,不管是描写“外来者”的《丢失者》《晚宴》,抑或是展现都市人躁动不安灵魂的《惊雷》《静夜思》等,都被甫跃辉以细腻又锋利的笔锋一一解剖开来,成为时代心灵的标本,而收录在《动物园》这本集子中的小说也正是从实与虚两个维度勾勒出一幅现代社会漂浮者的心灵浮世绘。
不管是以有着类似于作家自我视角的“我”,或者有着确定称谓的如“顾零洲”等作为叙述者,还是以“他”或“她”这样虚指性的称谓来指代主人公,这两类作品中的人物凝聚的都是都市场域中群体的心灵映像。以顾零洲为主人公的三篇系列小说将都市异乡人的尴尬处境以及欲求认同而不得的无言之痛放置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来展开,尤其是其中还渗透了作者的影子,避开了空对空的虚浮言说。《丢失者》表面看描写的是顾零洲手机丢失一事,实际上正如标题“丢失者”所标识的一样,他丢失的不仅仅是手机,更是自己的身份,或者说是在这个大都市中的位置。他就是通过手机中所存储着的五百多个号码来与这个城市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手机的丢失也就意味着这种关联被割断,那么他也将失去自我的确证。然而吊诡的是,当他终于买回一模一样的一部手机,并且恢复与外界的联系时,却发现“别人忘记了他,他也忘记了别人”。
这样的遗忘与被遗忘当然是可怕的,因为你在如此片段式存在的城市中毫无安全感所言,《静夜思》中阴森可怖的壁橱、《惊雷》中火车重复了无数次的轰响与震动,还有《飓风》中风起的无来由和以及街上众人的混沌,都在诠释着这样的一种不稳定状态。身处于城市空间中,不仅是安全感的缺失,而且还被城市的冰冷所驱逐,甫跃辉作为客居于此的一员,能够理解这样一种异乡人的边缘感究竟谓何。一面是拼命地想要进入,另一面迎接的却是冰冷的拒绝,于是“漂”就成为这些异乡客的唯一生存状态,他们只能在这样的流动中继续无望挣扎。
都市生活是以片段式呈现的,甫跃辉的小说亦是以切出一个个特定的片段来讲述城市空间中的人影交错,这些片段的挑选与甫跃辉自己关于如何解读这一世界的观念相关联,通过充满个性化色彩的文字,他书写着自己的体验,也诠释着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如《红鲤》此篇的独特就在于作者在一种亦奇幻亦荒诞的语境中,隐喻了个体的成长体验,过往被虚化、搁置,当下缤纷动荡的生活状态则被推向前台,作家的思考与当下生存的焦灼成为关注的焦点。
“80后作家”这个标签出现伊始似乎就与时尚、流行这样的描述撇不清关系,但甫跃辉选择的是一种独立凝视的姿态,他并没有通过对流行元素的消费来博取眼球。相反,他冷眼审视当下个体或群体的生存状态,文字中流露出的是他自己的体验和他对于生活的个性理解,同样还有着广博的关怀。在这本集子中,“80后”这一标签获得了另外的解释,它不再是一种对“消费”的张扬。甫跃辉的文字中拒绝了那种以青春的旗号来贩卖情感以及物欲、时尚等的潮流,转向了流动中的个体精神世界,他试图要做的便是在这一景观社会中构建一座别致的精神小筑,以安放这无家可归的灵魂。《动物园》中顾零洲一直回味着这样一句话:大象的生活充满了庄严、温柔的举止和无尽的时光。这样的庄严与安详是生命所渴望达到的,流动的世界固然无法掌控,但自己的内心却可以在变幻中得到坚守,相信在他执著的文字编织中,这颗质朴之心终会寻得一片安详之地。
甫跃辉的创作在这样充分物质化的景观社会中自有其独特的色彩。在他笔下的人物,不管是描写“外来者”的《丢失者》《晚宴》,抑或是展现都市人躁动不安灵魂的《惊雷》《静夜思》等,都被甫跃辉以细腻又锋利的笔锋一一解剖开来,成为时代心灵的标本,而收录在《动物园》这本集子中的小说也正是从实与虚两个维度勾勒出一幅现代社会漂浮者的心灵浮世绘。
不管是以有着类似于作家自我视角的“我”,或者有着确定称谓的如“顾零洲”等作为叙述者,还是以“他”或“她”这样虚指性的称谓来指代主人公,这两类作品中的人物凝聚的都是都市场域中群体的心灵映像。以顾零洲为主人公的三篇系列小说将都市异乡人的尴尬处境以及欲求认同而不得的无言之痛放置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来展开,尤其是其中还渗透了作者的影子,避开了空对空的虚浮言说。《丢失者》表面看描写的是顾零洲手机丢失一事,实际上正如标题“丢失者”所标识的一样,他丢失的不仅仅是手机,更是自己的身份,或者说是在这个大都市中的位置。他就是通过手机中所存储着的五百多个号码来与这个城市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手机的丢失也就意味着这种关联被割断,那么他也将失去自我的确证。然而吊诡的是,当他终于买回一模一样的一部手机,并且恢复与外界的联系时,却发现“别人忘记了他,他也忘记了别人”。
这样的遗忘与被遗忘当然是可怕的,因为你在如此片段式存在的城市中毫无安全感所言,《静夜思》中阴森可怖的壁橱、《惊雷》中火车重复了无数次的轰响与震动,还有《飓风》中风起的无来由和以及街上众人的混沌,都在诠释着这样的一种不稳定状态。身处于城市空间中,不仅是安全感的缺失,而且还被城市的冰冷所驱逐,甫跃辉作为客居于此的一员,能够理解这样一种异乡人的边缘感究竟谓何。一面是拼命地想要进入,另一面迎接的却是冰冷的拒绝,于是“漂”就成为这些异乡客的唯一生存状态,他们只能在这样的流动中继续无望挣扎。
都市生活是以片段式呈现的,甫跃辉的小说亦是以切出一个个特定的片段来讲述城市空间中的人影交错,这些片段的挑选与甫跃辉自己关于如何解读这一世界的观念相关联,通过充满个性化色彩的文字,他书写着自己的体验,也诠释着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如《红鲤》此篇的独特就在于作者在一种亦奇幻亦荒诞的语境中,隐喻了个体的成长体验,过往被虚化、搁置,当下缤纷动荡的生活状态则被推向前台,作家的思考与当下生存的焦灼成为关注的焦点。
“80后作家”这个标签出现伊始似乎就与时尚、流行这样的描述撇不清关系,但甫跃辉选择的是一种独立凝视的姿态,他并没有通过对流行元素的消费来博取眼球。相反,他冷眼审视当下个体或群体的生存状态,文字中流露出的是他自己的体验和他对于生活的个性理解,同样还有着广博的关怀。在这本集子中,“80后”这一标签获得了另外的解释,它不再是一种对“消费”的张扬。甫跃辉的文字中拒绝了那种以青春的旗号来贩卖情感以及物欲、时尚等的潮流,转向了流动中的个体精神世界,他试图要做的便是在这一景观社会中构建一座别致的精神小筑,以安放这无家可归的灵魂。《动物园》中顾零洲一直回味着这样一句话:大象的生活充满了庄严、温柔的举止和无尽的时光。这样的庄严与安详是生命所渴望达到的,流动的世界固然无法掌控,但自己的内心却可以在变幻中得到坚守,相信在他执著的文字编织中,这颗质朴之心终会寻得一片安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