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do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从随堂课的调研来看,情境创设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有的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往往脫离教材、学生的特点;也有的教师课前精心设计的情境发挥不了作用,只充当了课堂中的过客;还有的情境脱离生活实际,有生搬硬套之嫌……种种迹象表明,当前的品德课堂中,有些教师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陷入了误区,迷失了方向。以下,为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促使其知、情、意、行协调发展,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与习惯谈几点看法。
  
  1.以境激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创设引人入胜的课堂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又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诱发学生的道德参与,从而积极探索新知识。
  
  2.以境促思。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好玩,故事、游戏是他们的所爱。由于受生活经验局限,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极易受外界影响,在教学一些知识性较强的内容时,如果老师直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不爱听、不动脑。所以,教学中创设故事、游戏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其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3.以境促悟。课程标准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学生良好习惯和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教师激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产生新的认识和感悟。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中只有创设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巧妙地组织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感悟过程,才能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引发他们来自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体验,悟出道理。
  
  4.以境导行。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也就是说,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只有在反复的实践中才能形成。然而,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课堂上,学生大道理讲得头头是道,但实际生活中却把道理抛到了脑后。究其原因,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与生活的联系,使课堂教学成为“坐而论道”,以致“华而不实”。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大舞台,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创设情境使学生把课内体验到的经验和产生的冲动延伸到课外,把正确的、已感受到的、真正理解到的道德认知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去。
  只有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体验中获得知识、技能和道德感悟,促进道德内化,品德教学才会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 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将成为我国教育的首要目标。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不但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更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教育技术 语文能力 网络 音像 多媒体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期刊
摘要 基础教育的焦点越来越集中在如何实现儿童的权利上。科学与入文是统一在人类精神活动的两个侧面。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让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通。在教育目标、过程、评价等方面充分尊重幼儿的权利,将促进幼儿最大的自我发展。  关键词 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融通  科学以客观事物、事实为对象,以观察、实验、逻辑、推理等为方法,以发现客观事物规律为目标,具有客观性、验证性、系统性三大特征,科学研究的是“物性”
期刊
教学内容  六年级单元复习课: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5 Theseasons  教学重点  用所学的内容谈论家乡天气、中国天气和世界天气。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导入复习  1.Free talk: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How’s the weather tomorrow?What about yesterday?以谈论天气打开话题,无形中渗
期刊
背景:  最近聆听了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一课。整堂课精彩纷呈。令人遗憾的是教者在课后练习4的教学处理上,感觉有点虎头蛇尾,没能抓住所填的这一组数字所蕴含的内容进行挖掘。以下是我的一个片段设计。  教学过程:  师出示课后练习4:禹在外治水( )年,曾经( )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 )次也没有能够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 )岁多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师:“哪位小朋友来把你填的读一
期刊
新世纪的教育事业,离不开创新的渗透。没有创新的事物,就是没有生命力的事物。在1934年,我国著名创新教育先驱者陶行之曾经指出:“处处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老师和同学的思想如果得到更好、更多的碰撞,创新教育会让课堂得以升华。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本身应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创新者的身份走入课堂,影响课堂,把学生带入一个敢想敢思的创造性的良好环境中。  我在教学《七月的
期刊
一、写作教材:强化学习和研究的品格    现代教材,一般具有三种功能,即传递信息、使学习者的知识得以结构化,以及获得知识的方法或是做学问的方法。同时,现代学习理论也要求变教材为学材,强化教材作为学习素材的品格,淡化教材作为教授素材的色彩,即教材要在学生的作业方式、思维方式、活动方式、活动步骤及活动技术等方面,体现学习主体对于教材的有意识的能动的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动本身,学会做学问,学会质疑。  
期刊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我们必须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 生活 创设情境 双向互动 实践    生活处处皆语文。只要我们用心去挖掘,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产生交流欲
期刊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精心设计的教学流程进入到某个环节时,突然发生“意外”,像是横亘在教学流程中的屏障,使得教学过程脆弱不堪而无法灵动流畅。这时,老师虽面色平静,内心却无比焦急,不断追问自己怎么办?怎么办?  当教师以应急的教学机智,有效地解决了课堂上的“意外”时,内心又会长长地松一口气,并暗暗庆幸自己没有打乱教学流程,不露痕迹地把“意外”转换成了有效的教学资源。我的两次公开教学《龟兔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不是只凭两本书,一本教材和教参,就可以教一辈子,教育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滔滔不绝的源头活水。”我校十分重视对科研骨干和广大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以“回归本原,聚焦教学,关注细节,追求优效”为重点,做到教育、科研、教改相结合,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短期辅导和长期跟踪相结合,名师培养和全面提高相结合,使研究工作贴近学校,贴近教师,贴
期刊
在昆山市教育局和学校的领导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们认真开展研究,在实践中按阶段、分层次地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多渠道操作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实验的过程和取得的成效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动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这表明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心理健康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教育工作来说更为重要。特别是现在,学校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