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并非自然的产物,却是人类改造自然和改善自身的结果。在《城市之光》里,对于“城市”这个主题的探讨并不仅仅局限于上海。古代的城市,现代的都市,发达的,欠发达的,都在整个剧组的视野之内。
很难定义周亚平究竟是个导演还是诗人。从他的履历来看——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厂长助理、副总编辑,《江南》、《徽商》、《南京城》等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总导演,CCTV“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四大诗会的策划及导演,他应该是一个导演。
但点开他名为“壹周诗歌”的博客,左边栏赫然写着“壹周,本名周亚平,中国语言诗派核心诗人”。博文中的26首诗歌、14篇杂谈、6篇文论和2篇小说完全与纪录片无关。这样来看,他又是一个诗人。
这种导演和诗人双重身份带来的独特气质,贯穿周亚平的每部作品,直到正在制作中的《城市之光》和《上海,2010》——上海世博会唯一授权拍摄的官方影片。
“官方电影”这个戳
这是世博会159年历史上首次诞生官方电影的概念,问及缘由,周亚平说还得从奥运会官方电影说起。“奥运会有官方电影的传统,2008年北京奥会的官方电影就是由新影厂做的,而且反响很好。这边一结束,上海世博会就开始了。世博会没有完整的官方电影的历史记录,因此很多影像资料都缺失了,于是上海世博局就决定做一个世博官方电影。”
在新影厂主楼336房间,刚出机房、一天都没顾得上吃饭的周亚平在记者对面坐定。黑色皮衣,配一条蓝色格子围巾,说话文绉绉的,周亚平的气质很符合一个抒情诗人的形象。
盖上了“官方电影”这个戳,自然就意味着获得了某种权威性和独家性,周亚平也坦言,“记录世博会的渠道现在很多,如果在只有一个名额的情况下,希望能给官方电影。”然而,在获得独家授权的同时,是否也意味着受到官方意志的某种介入和限定呢?
对此周亚平并没有正面回答,他只是告诉记者,《城市之光》和《上海,2010》是由上海世博局和中央新影联合出品的,因此也是两者共同策划创作完成。作为上海世博会官方影片的总导演,他常常要在世博会主办方、创作团队及各种专家之间做一个平衡。“我自信还有这样的融通能力。官方电影只是一个提法,我想官方的立场和民间的立场都是人本的立场。”
不过,作为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上海世博局第一看重的还是官方电影的历史史料价值。为了保证这样的高度,最初拍摄的一些人物和故事,比如在外滩拍摄《上海传奇》的贾樟柯、旗袍老太太汪薇玉、热爱中国文化的德国人马可和记录上海城市变迁的徐氏父子的篇幅都不得不压缩。
长期的制作经验让周亚平对于官方电影的立意非常了解,“这样一部官方电影,从业内的角度来讲,往往跳脱不了所谓‘宏大叙事’的窠臼。但我一直在把他们往回拉,一直说不要假大空,要好看、好听。”
第一部
《城市之光》
时长:80分钟
上映时间:
2010年4月21日
献给世博会的歌
在周亚平看来,现在的世博会更像一个大party,“世博历时159年,它最初的交易功能已经丧失,成为遗产了。互联网让地球变小,同时又让心灵变远,人类需要热闹,所以仍要集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针对‘城市生活’的探讨。”
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在影片的座谈会上也谈到,世博会在最开始的时候是展示工业和艺术,那时候工业和艺术是评价一个国家是否卓越的标准,然后世博会的主题开始围绕教育,到了20世纪就是展示科学,然而近50年人们开始反思了。
城市并非自然的产物,却是人类改造自然和改善自身的结果。在《城市之光》里,对于“城市”这个主题的探讨并不仅仅局限于上海。摄制组近至苏州、拉萨,远至科隆、哥本哈根、卡萨布兰卡。在从欧洲向摩洛哥转机时,正遇上暴风雪,剧组的成员睡在机场的地板上,等了20多个小时。好不容易到达卡萨布兰卡后,结果7件行李只到了1件,剧组不得不惊动了当地政府,用四处借来的摄像机、电池等设备完成了7天的拍摄。直到拍摄的最后一天,所有行李才全部到齐。
工作虽然辛苦,但周亚平庆幸自己有一个勤奋又有经验的团队。执行导演罗凌曾获得多项纪录片大奖,总摄影费小平虽然已是“新影的腕儿”,依然提着几十斤重的设备爬上爬下。
“诗歌是个人的劳动,电影则是集体的创作。集体创作中需要整合不同的智慧、不同的想法,如果你只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自然会感到痛苦。”然而,周亚平并不认为,集体劳动和官方背景会泯灭一部影片的风格,他亲自操刀,写作影片的解说词。“这次的解说词是诗化的,散文式的,用概括性的哲理性语言弥补画面信息量的不足。”问及这样的安排是否与自己对诗歌的爱好有关,周亚平笑着说,“我把今年都献给世博了,今年的四大诗会我也定调为‘献给世博会的歌’。”
寻觅上海气质
在《城市之光》中,有这样一句解说词:上海女人的左眼是上海的“上”,右眼是上海的“海”。“没有贬义,只是说明了以前很多上海人的眼界和心态,但是今天,上海的城和人都是国际化的。”没有一个上海人,整个剧组以一种“局外人”的眼光观察着上海。周亚平认为这样恰到好处。“熟悉但又有距离,不至于麻木。”
费小平在他的拍摄手记中写道:“上海的‘气质’是什么?在哪里?需要我们用智慧去寻觅,用敏锐的眼光去捕捉。有名家说,上海有一种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的气质,就是她的‘洋气’。的确,今日的上海,是一座极具现代化而又不失中国传统特色的海派文化大都市……我们特意选择了将年轻人时尚流行的街舞放在轮渡码头和石库门的环境中展现。”
无论是“氤氲的上海、华丽的上海”,还是“怀旧的上海、新旧更迭的上海”,每个人对上海的理解都不尽相同,但周亚平还是在反复的沟通中,使整个团队的创作观念达成了统一。毕竟,写诗和拍电影是两个工种。
由于南奔北走,他隔了10天才更新了自己的博客。在最新的一篇博文中,他自我剖析道,“我做纪录片,由于不认为是个好玩的事儿,所以自我输送了理论依据,即纪录片能够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做些什么?我把历史文化看作遗产,把诗歌、世博也看作遗产。理论上打通了,我才能做事。”
很难定义周亚平究竟是个导演还是诗人。从他的履历来看——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厂长助理、副总编辑,《江南》、《徽商》、《南京城》等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总导演,CCTV“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四大诗会的策划及导演,他应该是一个导演。
但点开他名为“壹周诗歌”的博客,左边栏赫然写着“壹周,本名周亚平,中国语言诗派核心诗人”。博文中的26首诗歌、14篇杂谈、6篇文论和2篇小说完全与纪录片无关。这样来看,他又是一个诗人。
这种导演和诗人双重身份带来的独特气质,贯穿周亚平的每部作品,直到正在制作中的《城市之光》和《上海,2010》——上海世博会唯一授权拍摄的官方影片。
“官方电影”这个戳
这是世博会159年历史上首次诞生官方电影的概念,问及缘由,周亚平说还得从奥运会官方电影说起。“奥运会有官方电影的传统,2008年北京奥会的官方电影就是由新影厂做的,而且反响很好。这边一结束,上海世博会就开始了。世博会没有完整的官方电影的历史记录,因此很多影像资料都缺失了,于是上海世博局就决定做一个世博官方电影。”
在新影厂主楼336房间,刚出机房、一天都没顾得上吃饭的周亚平在记者对面坐定。黑色皮衣,配一条蓝色格子围巾,说话文绉绉的,周亚平的气质很符合一个抒情诗人的形象。
盖上了“官方电影”这个戳,自然就意味着获得了某种权威性和独家性,周亚平也坦言,“记录世博会的渠道现在很多,如果在只有一个名额的情况下,希望能给官方电影。”然而,在获得独家授权的同时,是否也意味着受到官方意志的某种介入和限定呢?
对此周亚平并没有正面回答,他只是告诉记者,《城市之光》和《上海,2010》是由上海世博局和中央新影联合出品的,因此也是两者共同策划创作完成。作为上海世博会官方影片的总导演,他常常要在世博会主办方、创作团队及各种专家之间做一个平衡。“我自信还有这样的融通能力。官方电影只是一个提法,我想官方的立场和民间的立场都是人本的立场。”
不过,作为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上海世博局第一看重的还是官方电影的历史史料价值。为了保证这样的高度,最初拍摄的一些人物和故事,比如在外滩拍摄《上海传奇》的贾樟柯、旗袍老太太汪薇玉、热爱中国文化的德国人马可和记录上海城市变迁的徐氏父子的篇幅都不得不压缩。
长期的制作经验让周亚平对于官方电影的立意非常了解,“这样一部官方电影,从业内的角度来讲,往往跳脱不了所谓‘宏大叙事’的窠臼。但我一直在把他们往回拉,一直说不要假大空,要好看、好听。”
第一部
《城市之光》
时长:80分钟
上映时间:
2010年4月21日
献给世博会的歌
在周亚平看来,现在的世博会更像一个大party,“世博历时159年,它最初的交易功能已经丧失,成为遗产了。互联网让地球变小,同时又让心灵变远,人类需要热闹,所以仍要集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针对‘城市生活’的探讨。”
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在影片的座谈会上也谈到,世博会在最开始的时候是展示工业和艺术,那时候工业和艺术是评价一个国家是否卓越的标准,然后世博会的主题开始围绕教育,到了20世纪就是展示科学,然而近50年人们开始反思了。
城市并非自然的产物,却是人类改造自然和改善自身的结果。在《城市之光》里,对于“城市”这个主题的探讨并不仅仅局限于上海。摄制组近至苏州、拉萨,远至科隆、哥本哈根、卡萨布兰卡。在从欧洲向摩洛哥转机时,正遇上暴风雪,剧组的成员睡在机场的地板上,等了20多个小时。好不容易到达卡萨布兰卡后,结果7件行李只到了1件,剧组不得不惊动了当地政府,用四处借来的摄像机、电池等设备完成了7天的拍摄。直到拍摄的最后一天,所有行李才全部到齐。
工作虽然辛苦,但周亚平庆幸自己有一个勤奋又有经验的团队。执行导演罗凌曾获得多项纪录片大奖,总摄影费小平虽然已是“新影的腕儿”,依然提着几十斤重的设备爬上爬下。
“诗歌是个人的劳动,电影则是集体的创作。集体创作中需要整合不同的智慧、不同的想法,如果你只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自然会感到痛苦。”然而,周亚平并不认为,集体劳动和官方背景会泯灭一部影片的风格,他亲自操刀,写作影片的解说词。“这次的解说词是诗化的,散文式的,用概括性的哲理性语言弥补画面信息量的不足。”问及这样的安排是否与自己对诗歌的爱好有关,周亚平笑着说,“我把今年都献给世博了,今年的四大诗会我也定调为‘献给世博会的歌’。”
寻觅上海气质
在《城市之光》中,有这样一句解说词:上海女人的左眼是上海的“上”,右眼是上海的“海”。“没有贬义,只是说明了以前很多上海人的眼界和心态,但是今天,上海的城和人都是国际化的。”没有一个上海人,整个剧组以一种“局外人”的眼光观察着上海。周亚平认为这样恰到好处。“熟悉但又有距离,不至于麻木。”
费小平在他的拍摄手记中写道:“上海的‘气质’是什么?在哪里?需要我们用智慧去寻觅,用敏锐的眼光去捕捉。有名家说,上海有一种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的气质,就是她的‘洋气’。的确,今日的上海,是一座极具现代化而又不失中国传统特色的海派文化大都市……我们特意选择了将年轻人时尚流行的街舞放在轮渡码头和石库门的环境中展现。”
无论是“氤氲的上海、华丽的上海”,还是“怀旧的上海、新旧更迭的上海”,每个人对上海的理解都不尽相同,但周亚平还是在反复的沟通中,使整个团队的创作观念达成了统一。毕竟,写诗和拍电影是两个工种。
由于南奔北走,他隔了10天才更新了自己的博客。在最新的一篇博文中,他自我剖析道,“我做纪录片,由于不认为是个好玩的事儿,所以自我输送了理论依据,即纪录片能够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做些什么?我把历史文化看作遗产,把诗歌、世博也看作遗产。理论上打通了,我才能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