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個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主要基于两个层面,一个是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另一个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推广。
生态文明建设在大学教育中被多次强调,大学也常开设相关论坛与讲座,宣传和分享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知识,在暑假期间,学生们积极响应号召,开展下乡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例如水利系开展下乡水利建设。
在实践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由于理论和实际的脱节,地区容易陷入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以至于在过程中常常遇到问题,现有的生态文明的建设模式,都是在反思中继续发展,深入改革,从过程中找到经验,推动生态环境建设适应地方民生情况,因地制宜。
同时,我国的复杂的国情导致了在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下,环境问题呈现出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以至于在面对环境问题的时候,不能单一的从环境方面思考解决方案,更多的要考虑到当前的行政服务体系对于环境保护的影响和意义。
根据不同的主体行为驱动来源,大致可将生态文明建设分成三类,一个是依靠政府推动的机制,一个是市场驱动的机制,最后一个是依靠个人自觉而行成的个人自觉机制。这三种机制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由政府作为主导,依托我国现有的行政体系,通过政策和法令的形式,形成自上而下的力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宏观调节市场,对于市场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同时激发出市场的内生性,逐步建立起一个可以长时间自运行自调节的生态文明市场体系。同时不能忘却的是个人素质的推动和建立,最根本的改变是在每个人的内心,只有当集体的价值体系建立起来的时候,才是生态文明建设最成功的样子。所以要在现实社会条件下培育和素在“生态人”,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多渠道,多层次的开展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
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环境在恶化,局部环境在改善,治理能力无法赶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在逐渐变大,基本情况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垃圾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等几个方面。在生活中,很容易就能看见许多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例子,无论是环境的变迁,亦或是人类健康的状态体现,都可以直观的展示我国坏境的恶化现状。我国自然资源的禀赋较差。由于人口众多,我国的人均资源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比如,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且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也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目前造成我国水资源贫乏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水污染加剧。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的3%,碳排放,污水排放,二氧化硫排放严重,总量巨大,70%的企业不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近年来,虽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有工业污染、交通污染、生活污染等。其中工业污染和交通污染占其中的主要因素。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牺牲后代人的利益,必须讲究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三个方面,第一,就是转变民众对环境问题的观念,尤其是转变制定政策的相关部门的干部应当转变观念;第二,充分利用现代的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升级技术理念;第三,加强环境法治,用法律手段规制人们的环境行为。
在过去的漫长的20年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习惯了保持着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认知习惯,尽管在一开始的时候,这种习惯可以带来很快速的发展,可以给国家带来及时的提升给人民生活水平带来很大的提升,但是我们现在已经开始感受到这种一味重视文化增长所带来的负面后果,已经很直白和明显的影响到了我们现有的生活,我们应当开始好好反思,并且开始从根本上进行一些巨量的改变了。我们都应当有这样的一份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面对未来所共同生长的城市和国家,应该更尊重自己生活的国度,推崇环境思维和物种生态平衡的理念,尊重在这里面生活的所有的生灵建立起自己的环境社会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道德意识。
清华大学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主要基于两个层面,一个是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另一个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推广。
生态文明建设在大学教育中被多次强调,大学也常开设相关论坛与讲座,宣传和分享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知识,在暑假期间,学生们积极响应号召,开展下乡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例如水利系开展下乡水利建设。
在实践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由于理论和实际的脱节,地区容易陷入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以至于在过程中常常遇到问题,现有的生态文明的建设模式,都是在反思中继续发展,深入改革,从过程中找到经验,推动生态环境建设适应地方民生情况,因地制宜。
同时,我国的复杂的国情导致了在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下,环境问题呈现出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以至于在面对环境问题的时候,不能单一的从环境方面思考解决方案,更多的要考虑到当前的行政服务体系对于环境保护的影响和意义。
根据不同的主体行为驱动来源,大致可将生态文明建设分成三类,一个是依靠政府推动的机制,一个是市场驱动的机制,最后一个是依靠个人自觉而行成的个人自觉机制。这三种机制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由政府作为主导,依托我国现有的行政体系,通过政策和法令的形式,形成自上而下的力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宏观调节市场,对于市场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同时激发出市场的内生性,逐步建立起一个可以长时间自运行自调节的生态文明市场体系。同时不能忘却的是个人素质的推动和建立,最根本的改变是在每个人的内心,只有当集体的价值体系建立起来的时候,才是生态文明建设最成功的样子。所以要在现实社会条件下培育和素在“生态人”,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多渠道,多层次的开展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
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环境在恶化,局部环境在改善,治理能力无法赶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在逐渐变大,基本情况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垃圾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等几个方面。在生活中,很容易就能看见许多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例子,无论是环境的变迁,亦或是人类健康的状态体现,都可以直观的展示我国坏境的恶化现状。我国自然资源的禀赋较差。由于人口众多,我国的人均资源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比如,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且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也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目前造成我国水资源贫乏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水污染加剧。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的3%,碳排放,污水排放,二氧化硫排放严重,总量巨大,70%的企业不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近年来,虽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有工业污染、交通污染、生活污染等。其中工业污染和交通污染占其中的主要因素。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牺牲后代人的利益,必须讲究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三个方面,第一,就是转变民众对环境问题的观念,尤其是转变制定政策的相关部门的干部应当转变观念;第二,充分利用现代的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升级技术理念;第三,加强环境法治,用法律手段规制人们的环境行为。
在过去的漫长的20年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习惯了保持着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认知习惯,尽管在一开始的时候,这种习惯可以带来很快速的发展,可以给国家带来及时的提升给人民生活水平带来很大的提升,但是我们现在已经开始感受到这种一味重视文化增长所带来的负面后果,已经很直白和明显的影响到了我们现有的生活,我们应当开始好好反思,并且开始从根本上进行一些巨量的改变了。我们都应当有这样的一份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面对未来所共同生长的城市和国家,应该更尊重自己生活的国度,推崇环境思维和物种生态平衡的理念,尊重在这里面生活的所有的生灵建立起自己的环境社会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道德意识。
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