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提出,要以小学生自主探究为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以此来培养具有良好的基本科学素养的人。
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质疑的活动。科学探究不仅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而且也是指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
如何开展有效的探究式教学?
一、打破教材的框架,精心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究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重复、单调的学习刺激容易产生大脑疲劳,难以维持学习的积极性,而生动活泼、灵活变化的学习情境则容易产生学习的新鲜感,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也是教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要达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勇于创新,在教学中熟练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内部层次的含义,并且在熟练运用教材的基础上大胆进行再创造。以《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为例。教师在熟练把握教材和吃透教材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打破教材的框架,在一开头精心设计问题情景,然后可以将本课所使用的实验用具都摆在桌上,让学生大胆地放于水中并观察结果,学生会清楚地将用具分成上浮和下沉两类,此时放手让学生去提出问题,最后由教师将问题的核心引导到“如何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给学生片刻的思考后,便让学生来汇报各自的想法,学生可以想出不同的方法,而这些方法都是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思考后得出,往往印象比较深刻。学生的汇报不仅出现了课本上的四种方法,而且还出现了教师意想不到的方法。学生的探究欲望空前高涨。这比起按部就班的课本顺序授课,效果要好得多。
二、抓住时机给予有效指导,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
“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科学教学课堂中的弊端,而杜威教育理论有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做中学”。科学知识不是通过简单记忆,而是通过学生的参与、感悟、交往、猜想、探索、归纳等活动探究事物的过程。面对着探究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如果完全让十来岁的孩子去解决,可能会出现孩子中途放弃,产生错误的理解,甚至可能是对探究活动产生厌恶感,这一切都是教者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教者就必须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如探究的进度、重点、内容,必要时还可提供背景资料或有关信息等,科学课的教学核心是自主探究,只有孩子们自己做的科学才能是真正的科学。
例如教学《测气温》一课时,学生拿着气温计在室外任意选择不同的地点进行气温测量,有的在沙地上,有的在水泥地上,有的在向阳处,有的在背阳处……通过实际测量、记录、比较,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了问题:为什么不同地方的温度不一样?哪里测得的温度才准确呢……这一切都是因为经历了过程才得到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认知,思维积极活跃起来。
三、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利用有关内容和时机,让学生从多角度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做出多种猜想和假设,使他们的思维更活跃,视野更加开阔,探究问题的方式多种多样。
例如教学《使沉在水底的物体浮起来》一课时,学生会积极思考,想出让物体浮起来的多种方法。再例如在《大气的压力》一课的导入新课时,让学生先看教师表演两个“节目”:首先拿出一个广口瓶,用手掌心按住瓶口,让学生看到手掌没有吸住瓶子;然后教师在瓶中放进一小团酒精棉花,点燃后马上把瓶口贴在手掌上,老师还转动着手掌朝各个方向展示,瓶子始终不会掉下去。最后用一只玻璃杯子装满水,再用一张纸盖上,然后把杯子倒过来,水不会流出来。教师演示后,从多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他们惊奇地议论着……思维打开了闸门,激起了强烈的探究欲望。这样,学生的探究思维就一下子被激活了,提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设计方案,虽然有些方案不一定能达到原有的目的,但却充分反映了学生探究思维的灵活性、多向性、创造性。
四、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索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这个观点实际上强调了自主探究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科学课程标准》则把学生的自主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他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的讲课”。教师要有度量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究、体验,让他们自由学习,不要干预过多;让他们自由体验,不要说教过多;让他们自由探究,不要框框太多。
没有自由的探索,没有探究的乐趣,没有实验的精神,老师们在“告诉”,学生们在记住。这样的教育永远培养不了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孩子们也永远得不到求知的乐趣。
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正在进行,核心是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的重点,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遵循生命成长规律的学习方式,因为探究、合作、思考、创新是健康个性的题中之义。
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质疑的活动。科学探究不仅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而且也是指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
如何开展有效的探究式教学?
一、打破教材的框架,精心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究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重复、单调的学习刺激容易产生大脑疲劳,难以维持学习的积极性,而生动活泼、灵活变化的学习情境则容易产生学习的新鲜感,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也是教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要达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勇于创新,在教学中熟练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内部层次的含义,并且在熟练运用教材的基础上大胆进行再创造。以《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为例。教师在熟练把握教材和吃透教材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打破教材的框架,在一开头精心设计问题情景,然后可以将本课所使用的实验用具都摆在桌上,让学生大胆地放于水中并观察结果,学生会清楚地将用具分成上浮和下沉两类,此时放手让学生去提出问题,最后由教师将问题的核心引导到“如何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给学生片刻的思考后,便让学生来汇报各自的想法,学生可以想出不同的方法,而这些方法都是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思考后得出,往往印象比较深刻。学生的汇报不仅出现了课本上的四种方法,而且还出现了教师意想不到的方法。学生的探究欲望空前高涨。这比起按部就班的课本顺序授课,效果要好得多。
二、抓住时机给予有效指导,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
“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科学教学课堂中的弊端,而杜威教育理论有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做中学”。科学知识不是通过简单记忆,而是通过学生的参与、感悟、交往、猜想、探索、归纳等活动探究事物的过程。面对着探究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如果完全让十来岁的孩子去解决,可能会出现孩子中途放弃,产生错误的理解,甚至可能是对探究活动产生厌恶感,这一切都是教者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教者就必须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如探究的进度、重点、内容,必要时还可提供背景资料或有关信息等,科学课的教学核心是自主探究,只有孩子们自己做的科学才能是真正的科学。
例如教学《测气温》一课时,学生拿着气温计在室外任意选择不同的地点进行气温测量,有的在沙地上,有的在水泥地上,有的在向阳处,有的在背阳处……通过实际测量、记录、比较,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了问题:为什么不同地方的温度不一样?哪里测得的温度才准确呢……这一切都是因为经历了过程才得到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认知,思维积极活跃起来。
三、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利用有关内容和时机,让学生从多角度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做出多种猜想和假设,使他们的思维更活跃,视野更加开阔,探究问题的方式多种多样。
例如教学《使沉在水底的物体浮起来》一课时,学生会积极思考,想出让物体浮起来的多种方法。再例如在《大气的压力》一课的导入新课时,让学生先看教师表演两个“节目”:首先拿出一个广口瓶,用手掌心按住瓶口,让学生看到手掌没有吸住瓶子;然后教师在瓶中放进一小团酒精棉花,点燃后马上把瓶口贴在手掌上,老师还转动着手掌朝各个方向展示,瓶子始终不会掉下去。最后用一只玻璃杯子装满水,再用一张纸盖上,然后把杯子倒过来,水不会流出来。教师演示后,从多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他们惊奇地议论着……思维打开了闸门,激起了强烈的探究欲望。这样,学生的探究思维就一下子被激活了,提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设计方案,虽然有些方案不一定能达到原有的目的,但却充分反映了学生探究思维的灵活性、多向性、创造性。
四、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索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这个观点实际上强调了自主探究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科学课程标准》则把学生的自主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他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的讲课”。教师要有度量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究、体验,让他们自由学习,不要干预过多;让他们自由体验,不要说教过多;让他们自由探究,不要框框太多。
没有自由的探索,没有探究的乐趣,没有实验的精神,老师们在“告诉”,学生们在记住。这样的教育永远培养不了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孩子们也永远得不到求知的乐趣。
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正在进行,核心是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的重点,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遵循生命成长规律的学习方式,因为探究、合作、思考、创新是健康个性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