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在生活中不可缺少,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美术作为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样也是人寄托感情、抒发志向的载体。在素质教育落实并推广的今天,美术教学的重要性进一步突显,成为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教学科目。美术教学课堂开展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或培养学生的特长爱好,更多地体现于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动手意识强,对于美术创作有积极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阶段通过美术教学课堂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也成为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能力;夯实基础;交流标准;赏析名画
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到基础的绘画技巧,并接触到各类不同的美术表达形式,形成自己的审美理解。美术的学习过程充满灵性,且极具创意和趣味性。德国艺术家保罗·克莱曾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由此可见美术表现形式的多样与创意。美术的审美能力不仅体现了个人对艺术的理解水平,同时也能够对生活形成一定的影响。而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赏析这“散步的线条”,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美术赏析能力呢?在阅读本篇文章的过程中,你将收获答案。
一、夯实美术基础知识
美术基础知识是发展学生美术创作能力以及学生美术赏析能力的基础。除了基本的美术创作手法之外,教师也不能忽视对学生的美术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理论知识能够让学生在美术作品赏析时更具专业性和可信性。同时,丰富的理论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指墨画”这一章节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将学习到新的绘画创作方式,并在课堂中进行自由创作。指墨画是一种特殊的作画方式,是指用指头或指甲蘸取水墨或颜料并在纸上进行勾画,或间以手掌抹擦,以成图像的一种绘画技法。这类绘画技法体现了国画的新风格,是一种变化多端又妙趣其中的绘画方式。在教学课堂中,教师便可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类画作,并让学生猜测这一画作的作画方式。这一教学引入方法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锻炼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之后,教师便可展开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这类画作的画法,以及其发展过程。在教师的介绍过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形成对美术创作的认识,意识到美术创作方式的多样性。同时,在教师介绍指墨画的代表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感受到指墨画的独特风格,丰富了自身的美术知识的累积。
二、自由交流审美标准
每个人所持有的审美标准各不相同,对同一美术作品的赏析态度也会有所不同。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审美差别性,并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丰富自己的审美见解,接受他人不同的观点。这种意识的培养是学生良好审美能力形成的关键。
例如,在“色彩的世界”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对审美标准进行自由交流,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交流过程中认识到审美差异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其他学生对审美标准的看法。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与色彩有关,因此教师便可组织学生对“哪一类型的绘画色彩更具吸引力”進行讨论。教师可向学生展示若干幅色彩应用各不相同的美术作品,如色彩对比强烈的《向日葵》、水墨韵味悠扬的《翠嶂飞泉图》等等,并要求学生根据所给出的作品进行讨论。比如,有的学生认为中国画意境悠远,仿佛使人置身于画中,便会在课堂中表述自己的审美标准,而其他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也会在教师的正确组织与引导下展开交流。这样的交流过程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到不同的美术作品,并在交流与学习中提高自身对于美术作品赏析的能力。
三、剖析世界经典名画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离不开实践性的赏析练习。因此,教师可在教学课堂中选择合适的美术作品,并引导学生完成对美术作品的剖析。教师在选择美术作品时应尽可能贴近教学内容,并确保美术作品的赏析性。
例如,在教学课堂中,为丰富学生的美术积累,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教师可在课堂开始阶段根据课堂主题设置“世界名画赏析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优秀的美术作品,从而了解到美术与时代之间的关联性,并提高自身对于美术作品的赏析能力。比如,在“飞天”这一章节的教学课堂中,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具有神话色彩的西方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完成对绘画作品的剖析,并在课堂拓展部分向学生介绍画作背后的故事。而在“指墨画”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可向学生展示其他类型的中国画的典型代表作,并让学生感受这两者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这样的教学环节能够提高学生对世界名画的赏析能力,同时也能够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课堂中,教师应积极利用美术教学课堂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的美术学习兴趣,并在教学过程中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小学阶段内,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夯实学生的美术基础是教师关键性的教学任务,同时这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必备条件。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赏析美术作品的学习环境,并在此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美术以及美术作品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吉向真.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6(24)
[2]张莉.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5(04)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能力;夯实基础;交流标准;赏析名画
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到基础的绘画技巧,并接触到各类不同的美术表达形式,形成自己的审美理解。美术的学习过程充满灵性,且极具创意和趣味性。德国艺术家保罗·克莱曾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由此可见美术表现形式的多样与创意。美术的审美能力不仅体现了个人对艺术的理解水平,同时也能够对生活形成一定的影响。而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赏析这“散步的线条”,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美术赏析能力呢?在阅读本篇文章的过程中,你将收获答案。
一、夯实美术基础知识
美术基础知识是发展学生美术创作能力以及学生美术赏析能力的基础。除了基本的美术创作手法之外,教师也不能忽视对学生的美术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理论知识能够让学生在美术作品赏析时更具专业性和可信性。同时,丰富的理论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指墨画”这一章节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将学习到新的绘画创作方式,并在课堂中进行自由创作。指墨画是一种特殊的作画方式,是指用指头或指甲蘸取水墨或颜料并在纸上进行勾画,或间以手掌抹擦,以成图像的一种绘画技法。这类绘画技法体现了国画的新风格,是一种变化多端又妙趣其中的绘画方式。在教学课堂中,教师便可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类画作,并让学生猜测这一画作的作画方式。这一教学引入方法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锻炼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之后,教师便可展开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这类画作的画法,以及其发展过程。在教师的介绍过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形成对美术创作的认识,意识到美术创作方式的多样性。同时,在教师介绍指墨画的代表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感受到指墨画的独特风格,丰富了自身的美术知识的累积。
二、自由交流审美标准
每个人所持有的审美标准各不相同,对同一美术作品的赏析态度也会有所不同。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审美差别性,并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丰富自己的审美见解,接受他人不同的观点。这种意识的培养是学生良好审美能力形成的关键。
例如,在“色彩的世界”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对审美标准进行自由交流,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交流过程中认识到审美差异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其他学生对审美标准的看法。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与色彩有关,因此教师便可组织学生对“哪一类型的绘画色彩更具吸引力”進行讨论。教师可向学生展示若干幅色彩应用各不相同的美术作品,如色彩对比强烈的《向日葵》、水墨韵味悠扬的《翠嶂飞泉图》等等,并要求学生根据所给出的作品进行讨论。比如,有的学生认为中国画意境悠远,仿佛使人置身于画中,便会在课堂中表述自己的审美标准,而其他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也会在教师的正确组织与引导下展开交流。这样的交流过程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到不同的美术作品,并在交流与学习中提高自身对于美术作品赏析的能力。
三、剖析世界经典名画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离不开实践性的赏析练习。因此,教师可在教学课堂中选择合适的美术作品,并引导学生完成对美术作品的剖析。教师在选择美术作品时应尽可能贴近教学内容,并确保美术作品的赏析性。
例如,在教学课堂中,为丰富学生的美术积累,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教师可在课堂开始阶段根据课堂主题设置“世界名画赏析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优秀的美术作品,从而了解到美术与时代之间的关联性,并提高自身对于美术作品的赏析能力。比如,在“飞天”这一章节的教学课堂中,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具有神话色彩的西方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完成对绘画作品的剖析,并在课堂拓展部分向学生介绍画作背后的故事。而在“指墨画”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可向学生展示其他类型的中国画的典型代表作,并让学生感受这两者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这样的教学环节能够提高学生对世界名画的赏析能力,同时也能够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课堂中,教师应积极利用美术教学课堂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的美术学习兴趣,并在教学过程中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小学阶段内,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夯实学生的美术基础是教师关键性的教学任务,同时这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必备条件。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赏析美术作品的学习环境,并在此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美术以及美术作品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吉向真.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6(24)
[2]张莉.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