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方寸,重逢中的眷村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txki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看戏有时要讲个时机。看《宝岛一村》,正值小雪节气。演出结束后的上剧场大厅,满是取包子、递包子,以及拿着包子与巨幅海报合影留念的观众。戏里的包子,是钱老奶奶带去眷村的手艺,让台湾太太朱嫂习得、养家糊口,是萦绕眷村小巷几十年的风味。戏外的包子,是编剧、导演王伟忠在眷村的“女大大”包的包子,早些年《宝岛一村》在台湾嘉义演出之后,时年八十多岁的“女大大”给全场观众包了两千多个包子当作谢幕礼物。①
  而演出后匆匆下楼的我,惦记的是那顿错过了的小雪日涮羊肉。身为一个南方人,提起时令饮食风俗,总会产生这样偏颇的印象:十二个节气里,春夏季的,属于南方,时蔬野草,染色大米,生机又温润;秋冬季的,属于北方,面团白菜,红肉白肉,冷气包着升腾的暖气。北方朋友来上海,小雪夜,按北方习俗三五好友约了一顿涮羊肉,中场休息时告知我,已经酒足饭饱,准备打道回府。在剧场里“穿越”至台湾已两小时的我,此时才闻出戏中那些食物的滋味:如云送给周宁的湖南腊肉,钱老奶奶的北平饺子和天津包子,还有那些端不到饭桌上、只得念想着让李飞官“飞”去王府井置办的“北平的醋”、北平冰镇酸梅汤、山东大萝卜、成都小花椒……
  戏内戏外的人,倒也不至于饥肠辘辘,只不过借着时节,“惦记”罢了。
  赖声川说,《宝岛一村》是要“让这些故事说自己的故事”,是别一样的历史叙述,是要借人类的共同情感,来连结剧场内外的异乡异客。这出戏要怎么评?往大了说,是政治纠葛、族群融合、身份问题和集体记忆;往小了说,不过一树,方寸,一“村”而已,私人情感与地理诗学相互交织,容纳进了虚实相生的舞台空间里。
  2
  宝岛一村故事多。
  刨去序幕,统共三幕四十五场,比易卜生的长篇诗剧《培尔·金特》还要多。同时,全剧分为两个部分,第二幕第十四场“毁约”之后中场休息,第二部分,由第二幕第十五场“蓝天使”启幕。蓝天使酒吧,这是全剧第一次出现非台南地区置景,眷村的第二代人,长大、飘零出去了。或许可以将《宝岛一村》称之为“长篇情景戏剧”,比起诗剧,它更朴素,比起老舍《茶馆》的卷轴式,它更私密。它更像我们熟悉的“情景剧”,客厅、卧室、水门汀,鸡零狗碎的小事串起了几代人的生命。
  赵汉彬,本姓杨,领了死去战友的姓名,带着赵嫂钱燕子和丈母娘钱老太太,住在宝岛一村99号。飞行官周宁,独居98号,后来与下落不明的战友李子康的“遗孀”冷如云重组家庭。山东人小朱和他说着一口闽南语的台湾太太陈秀娥,在赵家和周家之间的空地上,就着一根电线杆,支起了他们的家。各家的子女叽叽喳喳,快乐总比苦涩多。比起上一代,孩子们的故乡不再是对岸,而是台湾;他们的烦恼不再是“何时回去”,而是如何放置自己的身份。
  周宁娶了冷如云,让我想起了《一把青》。飞行官“摔飞机”去世,兄弟要帮忙照顾遗孀。白先勇的小说里,“仁爱东村”的周太太嫁了四次,“她现在这个丈夫和她前头那三个原来都是一个小队里的人。一个死了托一个,这么轮下来的。”② 电视剧中,周太太改嫁给了副官小邵,在和师娘、朱青的合照里,笑靥如花。主角朱青的丈夫郭轸死后,我没敢再看。
  眷村文化就是乡愁。眷,家眷、女眷、眷恋,“眷”是血浓于水的情感羁绊。或许要过几个世纪,这份对故土的眷恋才会随着亲历者的去世而逐渐洗干滤净。我们没有办法苛求他们能有成型的“文化”,甚至“文明”,因为眷村居民来自动荡和浩劫。1949年国民党退居台湾,百万军人及眷属迁居到全省,住在“竹篱笆”内,过着“守望相助”的生活。眷村出生的孩子往巷子里一钻,往树下一站,就能收获好几篓来自天南海北的故事。——也难怪戏演了三个半小时之久,纵使有与序幕照应的探亲尾声作结、收束,情节安排整齐,却让人有种没完没了的感觉。剧中的每个人,他们的来处、安处、去处,都要交代得干干净净……太密了,太“编剧”!艺术的“奥卡姆剃刀”碰到如此浓稠的生活,仿佛失效了。
  现代话剧的“观后”,逃不过手术般的演出分析,而一台故事至上的戏,容易让情感钻了空子,替代逻辑和理性的判断。但是《宝岛一村》戏在坦诚,求故事但不求“情节”,有微瑕但“真挚”不脱。
  我相信赖声川、王伟忠是难以割舍,参与集体创作的第一批演员们也难以割舍——他们三分之二都是眷村出来的人③。但对于看戏的人来说,尤其是那些受过学术训练的“专业观众”来说,这根刺儿必然是非挑不可的。每到这种感性与理性两难的时刻,我都要问自己:你能否给情感多一些耐心和好奇心,就像你已经习惯用解谜的理性心态去对待实验戏剧一样……?
  反问永远存在,因为大家都是活生生的人。
  3
  为了在舞台这方寸之地讲好故事,舞美设计落得朴实。三台空屋梁子摇摇欲坠,鸟笼似地盖在舞台上,构架散,不对称,没有什么美感,但别扭也正别扭得合适——“临时居所”嘛,不讲究。拥挤不堪、陈设简陋的房间,加上性格鲜明的人们,构成了《宝岛一村》的“实”处。实,实在历史。
  在这并排的三间房之外,虚的是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巷子。“全省的眷村,差不多都像这个样子,然后都有这么一棵大榕树。”④大榕树呢?哦,在闲散的“政论”时刻,或人们相聚相会的场次(如第一幕第一场“发地址牌”和第二幕第二十五场“要下雨了”),有一丛树枝凭空吊在舞台上,树下是几把破椅子。这是“一树,方寸”,既是各自的门前空地,又是大家的温馨里巷,有点像老北京的弄堂口儿,南方村镇的拱桥边。舞台上红蓝色的背光转换,象征着季节变换,看戏时我有意识地去数变了几次光,过了几个年头,但架不住场上的冷暖世情将思绪完全带偏,以失败告终!后来再去查看了剧本,才搞明白,数数是没用的。
  第一幕,1949年至1950年;第二幕,1969年至1975年;第三幕,1982年至2006年。
  五十多年,下落不明、谣传“通共”的李飞官回到眷村时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那些民谣老调、劲歌金曲,也放了一遍又一遍。好在结局是热闹的,老赵写给台生的信是温暖的,那些颠沛流离和哭哭啼啼都能暂时“再见了”,消失在历史里,随着再次迁徙而放下了,就像推土机将那些“临时居所”的砖瓦敲碎了,挪走了,又浇筑在新的砖瓦里。恍然大悟,所谓舞台的虚实效果,在写意的境界之外,还有情感上的“岁月流逝”这一层。“神秘优雅的年长女士;岁月流逝,但没有更老。”这是在舞台上静静踱步的鹿奶奶的人物设定,也是眷村的历史。
  4
  惭愧,在看戏之前,我没有好好读过剧本,也没有找到旧版的录像用以预习。知道是讲故事了,便好好听故事。如果要标榜一下,就是为了制造一种“陌生感”。惭愧,在看戏中途,因为得知自己错过了一顿涮羊肉,下半场看得心焦,觉得舞台上团聚的筵席也不太迷人了。回到家里,才想了更多。
  上剧场五周年,赖声川用自己在上海的班子,排了一出“专属版”《宝岛一村》。不知道他和王伟忠是如何向那些年轻的演员讲述眷村的故事的,那些演员们又是如何看待他们所扮演的“角色”的,倘若无动于衷,只钻研案头人物,便是不能融入这个“村”的吧。观众和演员,其实是一样的。
  2019年,北京南苑机场停运。我对北京素来没有感情。看完戏后,我翻到王伟忠和许戈辉的对谈,他说:“1949年我父母是从北平的南苑机场跟着国民党部队撤退到青岛的,然后到了台湾,住在嘉义眷村。所以这故事从北平出去,再回到北京,对我个人来讲当然意义不一样。”⑤于是我兴致所至,搜看了许多与南苑机场相关的故事。那是出发地,眷村住着“来了”的人,还有很多“走了”的哀愁,被我们忽略。戏,毕竟是“宝岛一村”,虽有第三幕的“回大陆”情节,但思绪的来向总是海峡右岸。当时相逢的对方,来自相反的方向。故事里是大陆和台湾,在剧场里,是演员和观众。
  观众和演员,其实是一样的。 (作者为上海戏剧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⑤ 見中国台湾网:《王伟忠:眷村是个小中国》:http://www.taiwan.cn/tsh/zxyd/smtw/201111/t20111123_2175134.htm。
  ② 白先勇《台北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③ 林婷.时间、媒介、身份:《宝岛一村》与台湾“眷村言说”[J].文学评论,2013(05):212-220。
  ④ 见纪录片《伟忠妈妈的眷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ErKnh_0H20。
其他文献
高子文|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主任  《尘埃落定》涉及到宏大的历史背景,时间跨度很长,小说改编成戏剧是极其困难的,尤其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把这么长的历史事件浓缩在3个多小时之内。曹路生将“傻子”作为全剧的叙述人,把所有故事串联起来,向观众展示了丰富的细节。文学改编和演出呈现都非常好地展现了对权力关系的描述,以及权力关系背后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如果从艺术风格上比较《尘埃落定》与《狂人日记》
期刊
观看中福会儿艺创作演出的《师者之路》,有一股浓烈的师生情谊向我们迎面扑来。《师者之路》以于漪老师的教育理念为切入口,根据她的事迹进行创作。剧中没有用于漪老师的真名实姓,而是化身为丁涟,这样更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于漪老师复旦大学毕业后,一生投身于教育事业,尤其是对中学语文教学潜心研究,做出了卓越的成绩。正如陶行知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编剧杜邨整整三年了解于漪的经历,努力将于漪的思想品
期刊
自2020年1月13日下午4点参加第一次创作讨论会,到2021年4月18日凌晨5点31分收到舞美道具安全运抵仓库的消息,我和《前哨》剧组已经共同走过了460多天,计11053.5小时,66.3万多分钟。  这些数字还会继续增长,我也会持续地、力求精确地记录和监督一切有关演出的事项,履行我在《前哨》剧组的职责。而在众多数字之中蕴含的,是我对这部原创话剧最初的冲动与激情。借用殷夫的诗句:“花上有水珠,
期刊
奚美娟|上海市文联主席  《狂人日记》那么短一个小说怎么演5小时?看戏之前我想不出来。很多人说这个戏节奏慢,很长很拖。因为我是演员,所以更注重剧场的感受。看第一幕的时候,我的心理节奏跟台上的演员很对得起来,所以没有觉得慢。比如说演员读到某一句话就跳出来有一些思考,有时候停半天,我就特别容易跟着他的节奏走。这个戏给我一个新的体会,作为观众的体会。作为演员我也在反思,我经常是站在舞台上的人,如果是我在
期刊
冬日午后,探班话剧《芯上人》,排练厅的窗外是2020年的细雨纷飞,排练厅里上演着2030年的阴霾芯碎。  超体验影音剧《芯上人》是周可的最新编导作品,这个类似《黑镜》的科幻故事,同时带着悬疑色彩,让人想要去一探究竟。如果有“完美芯片”你是否选择植入?人类面对科技又要如何自处?你又为什么会重复犯下同样的错误?……看来,这是一个充满“问题”的剧,且听周可如何来解答这些疑问,且看她怎样解开剧中人的心结,
期刊
“雪儿山头看大湖,坡娃梁上看雪儿,雪儿看雾浓雾淡,坡娃看湖大湖小……”伴随着轻灵悠扬的歌声,改编自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同名小说的舞台剧《火印》于4月亮相上海保利大剧院,全场小观众在聚精会神、屏息静气的状态下,观看了这个抗日战争中的传奇故事。《火印》通过一个北方村落野狐峪中骏马“雪儿”与男孩坡娃的传奇友谊,讲述了一段战火中的成长故事,也从一个独特的侧面呈现了抗战期间中华民众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画卷。剧
期刊
在德语区国家中,导演众星云集的当下有一位瑞士导演是难以被人忽略的,他就是米罗·劳。由他成立的戏剧、电影与社会雕塑制作公司名为“国际政治谋杀机构(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Political Murder,简称IIPM)”,这仿佛是一种黑色幽默,但反观他们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这个名称确实恰如其分。在他的戏剧作品中,戏剧、政治与谋杀是紧密相连的三个元素,虽不见得在每部作品中
期刊
舞台上,是由脚手架搭出的美式旅馆和红色旋梯;舞台下,是匆匆翻阅着剧目宣传材料的我。离开演还有十分钟,我疑惑地问身旁的朋友——“谁是导演?!”只碰到过有话剧不署编剧姓名的,没碰到过不署导演姓名的。不知何故,赵立新不采用“导演”这一名号,而采用了模棱两可的“监制”二字。去年五月,《断手斯城》在线上举办了一场剧本朗读直播,那时赵立新还是“导演”。而当戏真正地落地制作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职能的位移呢?站在
期刊
2021年2月6日,话剧《前哨》彩排结束。舞台上漫天桃花下,大家终于看到了这部作品的全貌。所有的疑问、好奇与困惑在那一刻尘埃落定。从2020年初接触这个项目开始,整整一年,我在这五位青年作家的作品中沉浮,偶尔抬起头来,发现要面对的还是自己。  这是一次完全有别于其他剧目的创作旅程——面对左联五烈士炙热浓烈的情感,如烟花般转瞬即逝、璀璨夺目的人生,面对他们的信仰与选择、无畏与牺牲,面对他们滚烫真挚的
期刊
每当灾难降临的时候,人类总是习惯向外寻求庇护,而科技便往往是那位承载着无数热望的“超级英雄”。它似乎无所不能,帮助脆弱的人们穿上坚硬的铠甲,举起明亮的火炬,拔出锋利的长剑,勇敢地跋涉于星光黯淡的长夜之中。然而,这种“倚仗”或者“依赖”的边界到底在哪里?超级英雄真的能够解决所有难题吗?如果现在有种芯片,一旦植入大脑便能消灭萌芽状态的疾病,控制旁逸斜出的情绪,制造无可挑剔的人儿,你可愿意尝试么?  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