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是中学语文课里一块难攻的高地,由于缺乏系统的教授,循序推进的长期跟踪和富有实际意义的具体操作指引,常常是简单的题目布置和一个单一的评分结果,虽则有写作基本知识和常见写作方法的灌输,但往往真正提起笔来还是感觉十分困难,学生对于“拿什么来写”“如何写好”仍旧深感困惑。因此,要改变作文教学的此种现状,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必须努力让作文教学扎扎实实地作用于学生的写作环节里,有切实的准备和积淀,有效的指导及评价。在日常教学中,我做了以下的实践:
关键词:积淀;有效;指导;评价
一、丰盈写作素材,阔张胸怀
(一)在生活中练就一双敏锐的眼睛,在阅读中提升一颗善感的心灵
很多学生觉得没东西可写,也很难在作文中掀起情感波澜,是因为没有细微的观察和记录,也缺少能唤起思想共鸣,丰富感情的的日常阅读输入。所以我觉得语文老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在看来平常,细琐的生活里学习咀嚼耐人寻味的浓厚意蕴,而这就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为此,我对学生提出了这样两个要求,一是每天写一则“今日一记”,即每天写简短的几句话,记录自己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也可以是报纸上的热点新闻事件,自己对此很有感想的那一类,虽然简要,但却是模糊记忆中的一个线头,日后能领着学生去提取存储在脑海里的宝贵印记。二是自行收集购买《扬子晚报》(这份报纸天天都出,那上面每日有一个版面专门刊登生活感悟,浮世百态,各地见闻等好文,内容适合中学生阅读),每周阅读并剪贴至少三篇文章,划出自己觉得最精妙最有韵味的地方,并作些阅读笔记,每周的阅读课上,学生交流汇报,特别优秀的相互传阅。
记得有一次写关于 “幸福时刻”的作文,一些学生一时愣怔,在我的提醒下,很快从自己的“资源库”里筛选出了脉脉温情的题材。《星期天的妈妈》《“白粥”的故事》《一个茶叶蛋的旅行》………引导学生去发现,去选择,充实资料库,开阔眼界与胸怀,让作文的选材变得不再棘手!
(二)尝试走出教室的“一亩三分地”,拨动“情弦”,跃动文字
写作的最好动力来自于“有表达的欲望和热情”,阅读他人的文字虽然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认知,但间接经验总是比不上直接经验,学生的作文里头,最真,最有话可说的部分无异于来源于他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考试重压下的学生视野生活圈是很有限的,如果老师能创造机会让他们经历不同于学校生活的滋味,再指导他们将由此产生的强烈感受表述传达出来,这将一定是个轻松愉快的过程。抱着这个想法,这两年,我组织学生走进“曾赵园”,体会江南园林的布局艺术,我们去参观“翁同龢纪念馆”,寻找这个耕读起家的家族的荣耀与慎独,了解封建科举的基本制度,我们踏足宝岩生态园,探访“瓶隐庐”,“柳如是墓”,亲近自然中安息内心,敬仰古人的高风亮节,我们还分批参观“圣百合”糕点加工厂,分享了亲手制作蛋糕的甜蜜与快乐……自然,活动过后收获的是一篇篇让人欣喜的佳作。
二、立足写作细节,化繁为点
作文指导,需要的不是粗放型的知识讲解,也不应该出个题目就只剩对学生作文横挑眉毛竖挑眼。比较科学的做法是让学生能在渐进的系统的作文教学里得要领。曾有散文大家指出:重视作文的单项练习,即把作文训练中字词句篇各难点分解后,各个击破。或拿句作单位,或拿节作单位,这样,可以集中心力在这个那个局部了,小节弄清楚了,整篇也便容易清楚了。
一篇作文包含很多关键的重要的环节,从有意的铺垫到自然的转折,从浓墨重彩的主体到耐人寻味的结尾,很多种可着意突出的训练,很多个可打造立足的细节,需要让学生在反复历练中去揣摩品鉴,领悟提高。
我在进行“细致描摹人物之动作描写”这一专题训练时,采取了这样几个教学步骤:
(1)播放一段面馆师傅炒浇,捞面,喊堂的视频
(2)老师对画面作简略解说
(3)学生点评老师解说的优劣并尝试自己解说写作
(4)再次播放视频,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师傅们的动作
(5)学生修改自己所写内容并相互交流讨论
(6)第三次播放视频,并推选学生代表随视频解说
(7)比较前后解说的水平高低,得出结论:通过对师傅们一系列动作的细致描摹,表现了普通劳动者精湛熟稔的专业技术水准,叫人钦佩。
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语文教师对学生写作中的一些关键细节能进行一次次的重点训练,并成体系的话,那就一定可以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
三、力求多元评价,普渡众生
(一)赏识评价
学生毕竟不是大作家,文字经得起斟酌推敲,思想也还远达不到深刻精髓,如果我们教师从内容,结构,语言这些方面通篇都高标准,严要求,只要某个方面稍许不达标就果断评个低分,或者根据自己的喜好,把学生的作文改得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走,批得一无是处,那便是对学生十分消极的否定,此举也将严重挫伤写作的积极性,甚至可能产生对自我能力的怀疑。
(二)多次评价
传统的作文打分,教师通常扮演着终审法官的角色,作文分数一次定型,红笔落下,便裁定了一次写作的好坏成败。教师讲评过后,貌似领会了,但换一个题目,重起炉灶,发觉依然很懵。这种情况对于那些不很擅长写作的同学来说,一次次近似的成绩无疑是叫人沮丧的。那么打分是不是可以不一次定型呢?同一个作文题,是不是可以第二次,第三次局部修改,然后获得第二次,第三次评价的机会呢?我在教学中,尝试这样做了,在教师的专题指导,优秀学生习作的比较引领下,多数同学的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的作文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我把几个改动大,领会好,效果棒的学生习作前后修改的稿子挂在了后黑板上,不仅有效激发了这几位同学的兴奋点,也促进了全班同学继续有信心地进行以后的写作练习。
(三)亮点评价
人积极存在的动力之一在于实现自我价值,要帮助学生克服写作的畏难情绪的最有效手段,就是要尽量满足学生希望获得老师赞赏的渴望。带着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的作文,我们就是在善待他们的心,就是对他们最直接的鼓励。内容平淡无奇的,语言是不是有某一段值得学习;没有精彩语段的,那就寻找看起来还不错的句子;没有好句子的,甚至不少是病句的,那就努力睁大眼睛查看是否存在用的准确精当的词语。总之,从泥沙中淘出金子,学生目光里的自豪,笑意就是下一次不抗拒写作,不讨厌写作的力量。
(四)层级评价
作文评价就如同每一个个体一样不能搞“统一”,搞“一刀切”,应因人而异,实施分层次,个别化评价辅导。对基础好的同学提出高要求,对基础薄弱的同学要求自然应该放低点,确立不同的评价标准。每次作文批改,我都会选一部分同学来我身边面批,当面指导。每学期每位同学的面批次数不少于一次。近距离的真诚的交流和诚挚的建议,个性化的分层评价,提高了作文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面对不同能力程度的学生,实施以不同的评价策略,让每个学生都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自己作文的亮色,增强自信心。
(五)自主评价
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做作文,老师批阅,学生并未参与作文的全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相信他们的修改及自我纠正的能力。很多学生形成了惯性思维——老师改过的地方就是有“毛病”,没改的就是“完全正确”,他们不加分析,不经思考,这在客观上助长了学生作文的依赖性,导致了他们缺少深入探究,不需也不会做到反复修改。如果让学生参与批改作文,他们就必然要有一个思维过程,要分析这个词使用是否得当,要思考那个句子表述是否正确。
夸美紐斯在《大教育论》里说:“寻求一种方法,让教师尽量地少教,而使学生尽量地高兴地多学”。作文教学历来是教学中的重难点,与其说千道万,呕心沥血却收效甚微,不如费些心力研究探索真正起作用的作文教学的手段,实效是我们的追求。
关键词:积淀;有效;指导;评价
一、丰盈写作素材,阔张胸怀
(一)在生活中练就一双敏锐的眼睛,在阅读中提升一颗善感的心灵
很多学生觉得没东西可写,也很难在作文中掀起情感波澜,是因为没有细微的观察和记录,也缺少能唤起思想共鸣,丰富感情的的日常阅读输入。所以我觉得语文老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在看来平常,细琐的生活里学习咀嚼耐人寻味的浓厚意蕴,而这就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为此,我对学生提出了这样两个要求,一是每天写一则“今日一记”,即每天写简短的几句话,记录自己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也可以是报纸上的热点新闻事件,自己对此很有感想的那一类,虽然简要,但却是模糊记忆中的一个线头,日后能领着学生去提取存储在脑海里的宝贵印记。二是自行收集购买《扬子晚报》(这份报纸天天都出,那上面每日有一个版面专门刊登生活感悟,浮世百态,各地见闻等好文,内容适合中学生阅读),每周阅读并剪贴至少三篇文章,划出自己觉得最精妙最有韵味的地方,并作些阅读笔记,每周的阅读课上,学生交流汇报,特别优秀的相互传阅。
记得有一次写关于 “幸福时刻”的作文,一些学生一时愣怔,在我的提醒下,很快从自己的“资源库”里筛选出了脉脉温情的题材。《星期天的妈妈》《“白粥”的故事》《一个茶叶蛋的旅行》………引导学生去发现,去选择,充实资料库,开阔眼界与胸怀,让作文的选材变得不再棘手!
(二)尝试走出教室的“一亩三分地”,拨动“情弦”,跃动文字
写作的最好动力来自于“有表达的欲望和热情”,阅读他人的文字虽然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认知,但间接经验总是比不上直接经验,学生的作文里头,最真,最有话可说的部分无异于来源于他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考试重压下的学生视野生活圈是很有限的,如果老师能创造机会让他们经历不同于学校生活的滋味,再指导他们将由此产生的强烈感受表述传达出来,这将一定是个轻松愉快的过程。抱着这个想法,这两年,我组织学生走进“曾赵园”,体会江南园林的布局艺术,我们去参观“翁同龢纪念馆”,寻找这个耕读起家的家族的荣耀与慎独,了解封建科举的基本制度,我们踏足宝岩生态园,探访“瓶隐庐”,“柳如是墓”,亲近自然中安息内心,敬仰古人的高风亮节,我们还分批参观“圣百合”糕点加工厂,分享了亲手制作蛋糕的甜蜜与快乐……自然,活动过后收获的是一篇篇让人欣喜的佳作。
二、立足写作细节,化繁为点
作文指导,需要的不是粗放型的知识讲解,也不应该出个题目就只剩对学生作文横挑眉毛竖挑眼。比较科学的做法是让学生能在渐进的系统的作文教学里得要领。曾有散文大家指出:重视作文的单项练习,即把作文训练中字词句篇各难点分解后,各个击破。或拿句作单位,或拿节作单位,这样,可以集中心力在这个那个局部了,小节弄清楚了,整篇也便容易清楚了。
一篇作文包含很多关键的重要的环节,从有意的铺垫到自然的转折,从浓墨重彩的主体到耐人寻味的结尾,很多种可着意突出的训练,很多个可打造立足的细节,需要让学生在反复历练中去揣摩品鉴,领悟提高。
我在进行“细致描摹人物之动作描写”这一专题训练时,采取了这样几个教学步骤:
(1)播放一段面馆师傅炒浇,捞面,喊堂的视频
(2)老师对画面作简略解说
(3)学生点评老师解说的优劣并尝试自己解说写作
(4)再次播放视频,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师傅们的动作
(5)学生修改自己所写内容并相互交流讨论
(6)第三次播放视频,并推选学生代表随视频解说
(7)比较前后解说的水平高低,得出结论:通过对师傅们一系列动作的细致描摹,表现了普通劳动者精湛熟稔的专业技术水准,叫人钦佩。
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语文教师对学生写作中的一些关键细节能进行一次次的重点训练,并成体系的话,那就一定可以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
三、力求多元评价,普渡众生
(一)赏识评价
学生毕竟不是大作家,文字经得起斟酌推敲,思想也还远达不到深刻精髓,如果我们教师从内容,结构,语言这些方面通篇都高标准,严要求,只要某个方面稍许不达标就果断评个低分,或者根据自己的喜好,把学生的作文改得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走,批得一无是处,那便是对学生十分消极的否定,此举也将严重挫伤写作的积极性,甚至可能产生对自我能力的怀疑。
(二)多次评价
传统的作文打分,教师通常扮演着终审法官的角色,作文分数一次定型,红笔落下,便裁定了一次写作的好坏成败。教师讲评过后,貌似领会了,但换一个题目,重起炉灶,发觉依然很懵。这种情况对于那些不很擅长写作的同学来说,一次次近似的成绩无疑是叫人沮丧的。那么打分是不是可以不一次定型呢?同一个作文题,是不是可以第二次,第三次局部修改,然后获得第二次,第三次评价的机会呢?我在教学中,尝试这样做了,在教师的专题指导,优秀学生习作的比较引领下,多数同学的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的作文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我把几个改动大,领会好,效果棒的学生习作前后修改的稿子挂在了后黑板上,不仅有效激发了这几位同学的兴奋点,也促进了全班同学继续有信心地进行以后的写作练习。
(三)亮点评价
人积极存在的动力之一在于实现自我价值,要帮助学生克服写作的畏难情绪的最有效手段,就是要尽量满足学生希望获得老师赞赏的渴望。带着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的作文,我们就是在善待他们的心,就是对他们最直接的鼓励。内容平淡无奇的,语言是不是有某一段值得学习;没有精彩语段的,那就寻找看起来还不错的句子;没有好句子的,甚至不少是病句的,那就努力睁大眼睛查看是否存在用的准确精当的词语。总之,从泥沙中淘出金子,学生目光里的自豪,笑意就是下一次不抗拒写作,不讨厌写作的力量。
(四)层级评价
作文评价就如同每一个个体一样不能搞“统一”,搞“一刀切”,应因人而异,实施分层次,个别化评价辅导。对基础好的同学提出高要求,对基础薄弱的同学要求自然应该放低点,确立不同的评价标准。每次作文批改,我都会选一部分同学来我身边面批,当面指导。每学期每位同学的面批次数不少于一次。近距离的真诚的交流和诚挚的建议,个性化的分层评价,提高了作文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面对不同能力程度的学生,实施以不同的评价策略,让每个学生都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自己作文的亮色,增强自信心。
(五)自主评价
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做作文,老师批阅,学生并未参与作文的全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相信他们的修改及自我纠正的能力。很多学生形成了惯性思维——老师改过的地方就是有“毛病”,没改的就是“完全正确”,他们不加分析,不经思考,这在客观上助长了学生作文的依赖性,导致了他们缺少深入探究,不需也不会做到反复修改。如果让学生参与批改作文,他们就必然要有一个思维过程,要分析这个词使用是否得当,要思考那个句子表述是否正确。
夸美紐斯在《大教育论》里说:“寻求一种方法,让教师尽量地少教,而使学生尽量地高兴地多学”。作文教学历来是教学中的重难点,与其说千道万,呕心沥血却收效甚微,不如费些心力研究探索真正起作用的作文教学的手段,实效是我们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