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对于城市生活,人们仿佛处在一种尴尬而又无奈的境地,人们就生活在这样一种既向往城市又厌恶城市的矛盾中关注着城市,感受着城市,规划着城市,建造着城市。城市规划理论时而分散,时而集中,时而集中中有分散,时而分散中有集中。城市更新作为现今关注的城市活动,在开展与思考中,深受柯布西耶城市集中主义的影响,对其再认识或许能得到很多问题的潜在含义。
关键词:规划理论;集中与分散;城市密集主义;城市更新;公共产品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趋势重现,规划思想之回顾
20世纪城市规划在某种程度上源于规划先驱们对于维多利亚时期贫民窟内几百万贫民的关注,从梦魇般的城市,到第一次探索性的创造(大规模的郊区化),直至霍华德田园城市思想的提出,虽然之后的实践被装扮得难以辨识且变得背道而驰,但是其真正的设想及一些变体由他的后辈们来实施;顺理成章随之而来的就是基于区域城市的设想的大规模的区域规划,城市将服从于区域,原有的城市与新建的类似城镇将作为区域规划中的必要组成部分来适当地进行发展;之后出现的由城市规划的纪念性传统发展的城市美化运动,显得与更广泛的社会意图无关甚至敌对;有另一种理论,它奇怪地与田园城市和纪念性城市流派有着部分关联,即柯布西耶的城市集中发展理论,对于高密度开发引起的城市噩梦,其策略反其道行之,去进一步提高城市密度,其影响之深远堪比与之相反的霍华德设想,继而影响在从底特律到华沙、从斯德哥尔摩到米兰等数以百计古老城市局部的拆除和重建的过程中;而另一种主张市民自建的规划思想影响了后来的城市理论,如赖特的广亩城市设想,交通的发展带动城市的机动性发展;在意内城更新为目的的行动之后,构建城市复兴与可持续城市发展成为1990年代的主旋律。
对于如何规划城市,在人们不断争论并且实践了百年之后,似乎我们又回到了令人困惑的原点。
2.集中分散,城市空间之选择
作为人类活动的“空间投射”,城市空间布局在或集中,或分散,或集中中有分散,或分散中有集中的进化中不断演绎。总之,集中与分散构成了城市空间演化机制中基本的表现环节,并体现于不同尺度的空间结构与组织中。因而,集中与分散也理所当然地构成了城市空间研究最为基本的脉络。值得注意的是,世界范围内城市空间的演化存在着显而易见的“时滞”现象。发达国家在经历了从集中走向分散、继而又折返集中的同时,发展中国家正大踏步地从分散走向集中。与百年前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所走的路几乎一样,毫无疑问,背后一定有“看不见之手”在作怪。城市的本质特征是空间的积聚。城市空间的集聚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经济文化和人口资源的集中过程,它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人类各种活动与自然环境困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整体性、转移性和自身调节性构成了城市空间的应有特性,其形态结构可理解为城市内在的具有相对稳定性而又包含变化的整体关系。探索城市空间的演化规律,就是在承认城市空间相对按稳定性与变动性对立统一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空间两个互相对立而又互为补充的过程,即集中与分散的内在必然性,以及城市空间演化、交替过程中,集中与分散的涨落与震荡最终的走向和必然的结果。
3.塔楼之城,密集主义之认识
在继承上个世纪城市规划理论基础上,20世纪开始以来,建筑师们针对资本主义城市的症结,提出了各自的设想。霍华德、格迪斯、沙里宁以及30年代的赖特等对大城市这个庞然大物出现表示怀疑,提出各种城市分散主义的理论。而柯布西耶却反其道而行之,承认和面对大城市的现象,并不反对大城市和现代化的技术力量,主张用全新的规划和建筑方式改造城市。
他的关于城市规划的理论,被称为“城市集中主义”,其观点主要有:
1.传统的城市,由于规模的增长和市中心拥挤程度的加剧,已经出现功能性的老朽。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城市最中心部分的商业地区的交通负担越来越大,而这些地区对于各种事业又都具有最大的聚合作用,需要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他的聚集功能。
2.关于拥挤的问题可以提高密度来解决。就局部而言,采取大量性的,高层建筑形式能取得很高的密度,但同时在这些高层建筑周围又将会腾出很高比例的空地。他认为摩天大楼是“人口集中,避免用地日益紧张,提高城市内部效率的一种极好手段”。
3.主张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降低市中心区的建筑密度与就业密度,以减弱中心商业区的压力和使人流合理地分布于整个城市。
4.他论证了新的城市布局形式可以容纳一个新型的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这种系统由铁路和人车完全分离的高架道路结合起来,布置与地面之上。
在《现代城市》和《光辉城市》中,他提出了那个著名的悖论:我们必须通过提高城市中心的密度来疏解城市。此外,我们必须改善交通并提高开场空间的总量。这一矛盾可以通过在总用地上的某一小块地方建造高层建筑来解决。这就是要求,正如柯布西耶用大写字母所强调的:“我们必须在清理干净的场地上建造!今天的城市正在走向死亡,就是因为它不是按照几何学原理进行建造的。”为了拯救城市自己,每个大城市必须重建自己的中心区。
4.公共产品,城市更新之所需
随着城市重建的进行,高层建筑的比例相应地逐年提高,新的高层公寓的大量建造。美国城市更新在城市衰退中拉开序幕,其初衷是为了恢复中心区,吸引中产阶级,同时提供低价住房给穷人居住。但是在强大的利益集团长期斗争下,其结果是反对公共住房,而取而代之是在中心区边缘的、衰退地区的商业性开发。城市利用权力来消除贫民窟,并以政府补贴的方式向私人开发商提供良好的土地,被清除的地区都是低收入、与中心商业区紧邻的黑人区,而许诺的过渡性住房并未实现。最终形成了开发商与城市政府的强大利益团体,通过扩大更新领域(甚至包括未衰退区),各利益集团得利,而作为城市更新的噱头的最初对象低收入者,由于低价住房的减少慢慢被城市遗忘,取而代之的是这场运动最终的真正目的,即希望中产阶级从郊区搬回来。虽然最后这些极端情况有了改善,低价住房的安置的相应增加,但以往邻里关系的修复成为难题。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雅各布斯的反击,其观点是,关键之处在于城市人口高密度并没有什么不对,只要他们不造成就居住内部的人口过渡拥挤就行。传统的内城居住区通过限定开敞空间可能成为很好的居住区域。
现今国内许多城市的新城建造和旧城改造过程中,都有意识无意识得用到密集城市理论,城市空间的有机集中成为有效地解决办法,城市在建造高楼大厦的同时,似乎忘了预留开敞空间,而恰恰城市开放空间是联系城市内部空间,串联城市各功能空间的得纽带,开敞空间,街道,邻里社区等一系列的品质体现了城市的亲和力与多样性。而对于最近的城市住户搬迁所引发的问题,土地的改革是一方面,政府部门和相关城市规划单位,应该从利益效益最大化考虑,在考虑城市快速发展的境遇下,应充分考虑社会各阶层的相关利益,保护低收入人群的专访需求,公共住房的开发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预先考虑,这样城市将在远见卓识的规划中平稳成长。
参考文献:
[]Peter Hall. 明日之城-一部關于20世纪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思想史[M].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
[2]沈玉麟. 外国城市建设史[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3]李德华. 城市规划原理[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4]李云峰.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_及其对我国旧城区复兴的启示[J].2006.
[5]王刚. 西方城市规划史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示[J].2005.
[6]伍美琴. 城市更新理念与中国城市现实[J].2007.
作者简介:
沈超然,男,(1988--),浙江绍兴人,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方向)专业在读硕士。
刘晓明,男,(1962--),江苏南京人,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键词:规划理论;集中与分散;城市密集主义;城市更新;公共产品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趋势重现,规划思想之回顾
20世纪城市规划在某种程度上源于规划先驱们对于维多利亚时期贫民窟内几百万贫民的关注,从梦魇般的城市,到第一次探索性的创造(大规模的郊区化),直至霍华德田园城市思想的提出,虽然之后的实践被装扮得难以辨识且变得背道而驰,但是其真正的设想及一些变体由他的后辈们来实施;顺理成章随之而来的就是基于区域城市的设想的大规模的区域规划,城市将服从于区域,原有的城市与新建的类似城镇将作为区域规划中的必要组成部分来适当地进行发展;之后出现的由城市规划的纪念性传统发展的城市美化运动,显得与更广泛的社会意图无关甚至敌对;有另一种理论,它奇怪地与田园城市和纪念性城市流派有着部分关联,即柯布西耶的城市集中发展理论,对于高密度开发引起的城市噩梦,其策略反其道行之,去进一步提高城市密度,其影响之深远堪比与之相反的霍华德设想,继而影响在从底特律到华沙、从斯德哥尔摩到米兰等数以百计古老城市局部的拆除和重建的过程中;而另一种主张市民自建的规划思想影响了后来的城市理论,如赖特的广亩城市设想,交通的发展带动城市的机动性发展;在意内城更新为目的的行动之后,构建城市复兴与可持续城市发展成为1990年代的主旋律。
对于如何规划城市,在人们不断争论并且实践了百年之后,似乎我们又回到了令人困惑的原点。
2.集中分散,城市空间之选择
作为人类活动的“空间投射”,城市空间布局在或集中,或分散,或集中中有分散,或分散中有集中的进化中不断演绎。总之,集中与分散构成了城市空间演化机制中基本的表现环节,并体现于不同尺度的空间结构与组织中。因而,集中与分散也理所当然地构成了城市空间研究最为基本的脉络。值得注意的是,世界范围内城市空间的演化存在着显而易见的“时滞”现象。发达国家在经历了从集中走向分散、继而又折返集中的同时,发展中国家正大踏步地从分散走向集中。与百年前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所走的路几乎一样,毫无疑问,背后一定有“看不见之手”在作怪。城市的本质特征是空间的积聚。城市空间的集聚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经济文化和人口资源的集中过程,它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人类各种活动与自然环境困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整体性、转移性和自身调节性构成了城市空间的应有特性,其形态结构可理解为城市内在的具有相对稳定性而又包含变化的整体关系。探索城市空间的演化规律,就是在承认城市空间相对按稳定性与变动性对立统一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空间两个互相对立而又互为补充的过程,即集中与分散的内在必然性,以及城市空间演化、交替过程中,集中与分散的涨落与震荡最终的走向和必然的结果。
3.塔楼之城,密集主义之认识
在继承上个世纪城市规划理论基础上,20世纪开始以来,建筑师们针对资本主义城市的症结,提出了各自的设想。霍华德、格迪斯、沙里宁以及30年代的赖特等对大城市这个庞然大物出现表示怀疑,提出各种城市分散主义的理论。而柯布西耶却反其道而行之,承认和面对大城市的现象,并不反对大城市和现代化的技术力量,主张用全新的规划和建筑方式改造城市。
他的关于城市规划的理论,被称为“城市集中主义”,其观点主要有:
1.传统的城市,由于规模的增长和市中心拥挤程度的加剧,已经出现功能性的老朽。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城市最中心部分的商业地区的交通负担越来越大,而这些地区对于各种事业又都具有最大的聚合作用,需要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他的聚集功能。
2.关于拥挤的问题可以提高密度来解决。就局部而言,采取大量性的,高层建筑形式能取得很高的密度,但同时在这些高层建筑周围又将会腾出很高比例的空地。他认为摩天大楼是“人口集中,避免用地日益紧张,提高城市内部效率的一种极好手段”。
3.主张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降低市中心区的建筑密度与就业密度,以减弱中心商业区的压力和使人流合理地分布于整个城市。
4.他论证了新的城市布局形式可以容纳一个新型的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这种系统由铁路和人车完全分离的高架道路结合起来,布置与地面之上。
在《现代城市》和《光辉城市》中,他提出了那个著名的悖论:我们必须通过提高城市中心的密度来疏解城市。此外,我们必须改善交通并提高开场空间的总量。这一矛盾可以通过在总用地上的某一小块地方建造高层建筑来解决。这就是要求,正如柯布西耶用大写字母所强调的:“我们必须在清理干净的场地上建造!今天的城市正在走向死亡,就是因为它不是按照几何学原理进行建造的。”为了拯救城市自己,每个大城市必须重建自己的中心区。
4.公共产品,城市更新之所需
随着城市重建的进行,高层建筑的比例相应地逐年提高,新的高层公寓的大量建造。美国城市更新在城市衰退中拉开序幕,其初衷是为了恢复中心区,吸引中产阶级,同时提供低价住房给穷人居住。但是在强大的利益集团长期斗争下,其结果是反对公共住房,而取而代之是在中心区边缘的、衰退地区的商业性开发。城市利用权力来消除贫民窟,并以政府补贴的方式向私人开发商提供良好的土地,被清除的地区都是低收入、与中心商业区紧邻的黑人区,而许诺的过渡性住房并未实现。最终形成了开发商与城市政府的强大利益团体,通过扩大更新领域(甚至包括未衰退区),各利益集团得利,而作为城市更新的噱头的最初对象低收入者,由于低价住房的减少慢慢被城市遗忘,取而代之的是这场运动最终的真正目的,即希望中产阶级从郊区搬回来。虽然最后这些极端情况有了改善,低价住房的安置的相应增加,但以往邻里关系的修复成为难题。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雅各布斯的反击,其观点是,关键之处在于城市人口高密度并没有什么不对,只要他们不造成就居住内部的人口过渡拥挤就行。传统的内城居住区通过限定开敞空间可能成为很好的居住区域。
现今国内许多城市的新城建造和旧城改造过程中,都有意识无意识得用到密集城市理论,城市空间的有机集中成为有效地解决办法,城市在建造高楼大厦的同时,似乎忘了预留开敞空间,而恰恰城市开放空间是联系城市内部空间,串联城市各功能空间的得纽带,开敞空间,街道,邻里社区等一系列的品质体现了城市的亲和力与多样性。而对于最近的城市住户搬迁所引发的问题,土地的改革是一方面,政府部门和相关城市规划单位,应该从利益效益最大化考虑,在考虑城市快速发展的境遇下,应充分考虑社会各阶层的相关利益,保护低收入人群的专访需求,公共住房的开发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预先考虑,这样城市将在远见卓识的规划中平稳成长。
参考文献:
[]Peter Hall. 明日之城-一部關于20世纪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思想史[M].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
[2]沈玉麟. 外国城市建设史[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3]李德华. 城市规划原理[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4]李云峰.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_及其对我国旧城区复兴的启示[J].2006.
[5]王刚. 西方城市规划史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示[J].2005.
[6]伍美琴. 城市更新理念与中国城市现实[J].2007.
作者简介:
沈超然,男,(1988--),浙江绍兴人,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方向)专业在读硕士。
刘晓明,男,(1962--),江苏南京人,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