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说这世上的爱,最无私无畏、最崇高伟大者,莫过于母爱。人类是如此,动物的母爱也是十分激动人心的,有时甚至是感天动地的。
母爱让它不畏强暴
十九世纪中叶的某一天傍晚时分,俄国大文学家伊·谢·屠格涅夫工作了一天之后有点疲劳了,就带着自己的宠物狗出门散步。刚走进公园,他的小狗突然发现有一只幼小的麻雀在甬道旁的草地上叽叽喳喳地叫着,跳跃着,看起来它玩得很开心。小狗立刻兴奋地奔过去,想一口咬死那只小麻雀。正当小狗伸出利爪扑向小麻雀的时候,旁边不远处的麻雀妈妈看见了吓了一跳,它顾不得多想,便飞奔过来,张开双翅奋不顾身地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自己的孩子,同时瞪大眼睛挺身向小狗迎上来,并使尽全力朝小狗嘶叫示威。
小狗从来就没把这些鸟儿、田鼠之类的小动物放在眼里,它没想到眼前这小小的麻雀竟然也这么威猛,今天遇到对手了,倒反而一下子把它给弄懵了。麻雀妈妈丝毫没有畏惧退缩的意思,小狗也迅速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于是它们双方对峙起来。
就这样过了好一会儿,麻雀妈妈圆瞪的双眼渗出了鲜血,它硬是凭着自己不畏强暴的勇气和誓死护卫孩子的气概,迫使小狗退却了。
麻雀妈妈冒着生命危险,用自己弱小的身躯保护了自己的孩子。屠格涅夫看到了这一事件的全过程,伟大的母爱令这位大文豪深受感动,于是他把这件事记了下来,并写入了自己的作品。
母爱让它舍身救子
在长白山丛林的深处,住着一个狼群。这天,它们又要外出觅食了。其中一个家族的一对狼夫妇带领两个孩子沿着一条小溪出发,它们正走着,身后突然传来一声枪响。经验告诉它们,自己被猎人盯上了,它们便迅速逃跑。可是跑出没多远,前面又响起了枪声——它们遇上猎人的包围了,而且非常不幸的是,公狼和它们的一个孩子中弹了,正倒在血泊中痛苦地呻吟、挣扎。母狼一看不好,就想去救它们。可是更为糟糕的是,眼看几个持枪的偷猎者已经追上来。垂死中的公狼见状,立即向母狼发出嚎叫,示意它赶快带着孩子逃命,否则就会全家覆亡的。母狼领悟了丈夫的忠告,忍痛丢下受伤的丈夫和孩子,带着另一只小狼转身离开了。
母子俩拼命逃跑,身后猎人紧追不舍,不断传来枪声,子弹从它们身旁飕飕地飞过。跑啊跑啊,小狼已经筋疲力尽,但它很顽强,始终紧跟在妈妈身后。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由于慌不择路,它们竟然跑到了一条沟壑边。这条沟壑足有四五米宽,它们根本跳不过去,沟底是深渊,想从旁边绕过去已经是不可能,因为后面和左右两面都有持枪的猎人逼过来了。它们甚至已经能看清那几个人得意而狰狞的嘴脸——母子俩被逼上了绝境。
这时,母狼不是绝望地坐以待毙,它作出了一个人们意想不到的决定,只见它把小狼揽在怀里,嘤嘤地舔拭着小狼的全身,像是诀别,又像是鼓励。舔完,母狼和小狼一同后退几步,然后一蹲身猛地朝前冲去,冲到沟壑边,同时蹬腿一跃而起。就在这跃起的一瞬间,小狼跳上了妈妈的脊背,妈妈承载着孩子腾空跳到了沟壑的中间。当小狼在妈妈背上不失时机地再次发力起跳后,它成功地到达了沟壑的对面,稳稳地落在一块大岩石上——真是惊心动魄的一幕。它们母子俩的这一连串动作配合得是如此的默契,如此的完美无缺,堪称惊世杰作。它们成功了,小狼得救了,而它的妈妈却落进了黑咕隆咚的深渊——狼妈妈用自己的身体为孩子搭建了一座逃生的桥梁,而这座桥梁却是一次性的,绝无第二次。
母爱让它作出明智的决断
在印度德干高原北部一带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年夏季,这里遇到了多年罕见的严重干旱,已经整整三个月不下雨了,几乎所有的河床都暴露在了烈日之下,到处可见动物的尸骸。一只豹子妈妈带着三个孩子就生活在这一块干旱地带。
与其呆在这里等死,不如出去碰碰运气,于是豹妈妈打算带着孩子翻过前面的大山到南面去求生。它知道,翻过大山,就可抵达戈达瓦里河,到了那里就会有生的希望。可是要翻过大山谈何容易,它们已经“断炊”好长时间了,自己的奶水别说喂养三个孩子,就连一个也很勉强,哪里还能翻山越岭。眼看三个孩子都饿成皮包骨头,豹妈妈心急如焚,舔舔这个,蹭蹭那个,却无能为力。三个孩子则不断发出呻吟,拼命挤到妈妈的腹下,想吮吸几滴奶水。就在这样的生死存亡关头,妈妈毅然决定抛弃两个较为弱小的孩子,将仅存的一点奶水集中喂养一个比较强壮的孩子,然后上路。
决定一经作出,豹妈妈便照此实施,然后义无反顾地带着一个孩子出发了,身后留下了两个孱弱的、不断发出哀嚎的小生命,直到被大自然无情地吞没……
所幸的是,豹妈妈带着一个孩子历尽艰辛,终于翻过大山,并成功找到了水源,找到了求生之路。
也许你要说,母豹怎么忍心丢下亲生骨肉不顾,真是畜生,丝毫不通人情。
错怪它了,其实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兽类根本不具备人类溺爱弱儿的条件,它们如果遇到生存危机,在几个幼儿中杀掉或抛弃弱小的,留下强健的,这是常事。因为它们懂得,在这个生存竞争极其惨烈的世界上,要想不被淘汰,要想使自己的种群得以繁衍,就得健壮、强悍,别无选择。所以豹妈妈的做法看似残忍,却是明智的,合理的,因此,这也是一种大爱。在这一点上,人兽之间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责编 花掩月 [email protected])
母爱让它不畏强暴
十九世纪中叶的某一天傍晚时分,俄国大文学家伊·谢·屠格涅夫工作了一天之后有点疲劳了,就带着自己的宠物狗出门散步。刚走进公园,他的小狗突然发现有一只幼小的麻雀在甬道旁的草地上叽叽喳喳地叫着,跳跃着,看起来它玩得很开心。小狗立刻兴奋地奔过去,想一口咬死那只小麻雀。正当小狗伸出利爪扑向小麻雀的时候,旁边不远处的麻雀妈妈看见了吓了一跳,它顾不得多想,便飞奔过来,张开双翅奋不顾身地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自己的孩子,同时瞪大眼睛挺身向小狗迎上来,并使尽全力朝小狗嘶叫示威。
小狗从来就没把这些鸟儿、田鼠之类的小动物放在眼里,它没想到眼前这小小的麻雀竟然也这么威猛,今天遇到对手了,倒反而一下子把它给弄懵了。麻雀妈妈丝毫没有畏惧退缩的意思,小狗也迅速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于是它们双方对峙起来。
就这样过了好一会儿,麻雀妈妈圆瞪的双眼渗出了鲜血,它硬是凭着自己不畏强暴的勇气和誓死护卫孩子的气概,迫使小狗退却了。
麻雀妈妈冒着生命危险,用自己弱小的身躯保护了自己的孩子。屠格涅夫看到了这一事件的全过程,伟大的母爱令这位大文豪深受感动,于是他把这件事记了下来,并写入了自己的作品。
母爱让它舍身救子
在长白山丛林的深处,住着一个狼群。这天,它们又要外出觅食了。其中一个家族的一对狼夫妇带领两个孩子沿着一条小溪出发,它们正走着,身后突然传来一声枪响。经验告诉它们,自己被猎人盯上了,它们便迅速逃跑。可是跑出没多远,前面又响起了枪声——它们遇上猎人的包围了,而且非常不幸的是,公狼和它们的一个孩子中弹了,正倒在血泊中痛苦地呻吟、挣扎。母狼一看不好,就想去救它们。可是更为糟糕的是,眼看几个持枪的偷猎者已经追上来。垂死中的公狼见状,立即向母狼发出嚎叫,示意它赶快带着孩子逃命,否则就会全家覆亡的。母狼领悟了丈夫的忠告,忍痛丢下受伤的丈夫和孩子,带着另一只小狼转身离开了。
母子俩拼命逃跑,身后猎人紧追不舍,不断传来枪声,子弹从它们身旁飕飕地飞过。跑啊跑啊,小狼已经筋疲力尽,但它很顽强,始终紧跟在妈妈身后。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由于慌不择路,它们竟然跑到了一条沟壑边。这条沟壑足有四五米宽,它们根本跳不过去,沟底是深渊,想从旁边绕过去已经是不可能,因为后面和左右两面都有持枪的猎人逼过来了。它们甚至已经能看清那几个人得意而狰狞的嘴脸——母子俩被逼上了绝境。
这时,母狼不是绝望地坐以待毙,它作出了一个人们意想不到的决定,只见它把小狼揽在怀里,嘤嘤地舔拭着小狼的全身,像是诀别,又像是鼓励。舔完,母狼和小狼一同后退几步,然后一蹲身猛地朝前冲去,冲到沟壑边,同时蹬腿一跃而起。就在这跃起的一瞬间,小狼跳上了妈妈的脊背,妈妈承载着孩子腾空跳到了沟壑的中间。当小狼在妈妈背上不失时机地再次发力起跳后,它成功地到达了沟壑的对面,稳稳地落在一块大岩石上——真是惊心动魄的一幕。它们母子俩的这一连串动作配合得是如此的默契,如此的完美无缺,堪称惊世杰作。它们成功了,小狼得救了,而它的妈妈却落进了黑咕隆咚的深渊——狼妈妈用自己的身体为孩子搭建了一座逃生的桥梁,而这座桥梁却是一次性的,绝无第二次。
母爱让它作出明智的决断
在印度德干高原北部一带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年夏季,这里遇到了多年罕见的严重干旱,已经整整三个月不下雨了,几乎所有的河床都暴露在了烈日之下,到处可见动物的尸骸。一只豹子妈妈带着三个孩子就生活在这一块干旱地带。
与其呆在这里等死,不如出去碰碰运气,于是豹妈妈打算带着孩子翻过前面的大山到南面去求生。它知道,翻过大山,就可抵达戈达瓦里河,到了那里就会有生的希望。可是要翻过大山谈何容易,它们已经“断炊”好长时间了,自己的奶水别说喂养三个孩子,就连一个也很勉强,哪里还能翻山越岭。眼看三个孩子都饿成皮包骨头,豹妈妈心急如焚,舔舔这个,蹭蹭那个,却无能为力。三个孩子则不断发出呻吟,拼命挤到妈妈的腹下,想吮吸几滴奶水。就在这样的生死存亡关头,妈妈毅然决定抛弃两个较为弱小的孩子,将仅存的一点奶水集中喂养一个比较强壮的孩子,然后上路。
决定一经作出,豹妈妈便照此实施,然后义无反顾地带着一个孩子出发了,身后留下了两个孱弱的、不断发出哀嚎的小生命,直到被大自然无情地吞没……
所幸的是,豹妈妈带着一个孩子历尽艰辛,终于翻过大山,并成功找到了水源,找到了求生之路。
也许你要说,母豹怎么忍心丢下亲生骨肉不顾,真是畜生,丝毫不通人情。
错怪它了,其实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兽类根本不具备人类溺爱弱儿的条件,它们如果遇到生存危机,在几个幼儿中杀掉或抛弃弱小的,留下强健的,这是常事。因为它们懂得,在这个生存竞争极其惨烈的世界上,要想不被淘汰,要想使自己的种群得以繁衍,就得健壮、强悍,别无选择。所以豹妈妈的做法看似残忍,却是明智的,合理的,因此,这也是一种大爱。在这一点上,人兽之间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责编 花掩月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