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切开胆囊取石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患者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短,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胆结石 临床疗效 并发症
胆结石是临床肝胆外科中的多发病和常见,胆结石发病突然,而且病情比较复杂,病情发作时会导致患者出现剧烈的右腹疼痛,临床治疗胆结石患者后容易残留结石,具有较高的疾病复发率,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2]。传统开腹切开胆囊取石治疗胆结石患者具有较大的创伤,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术后需要较长的时间恢复,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腹腔镜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在胆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3]。我院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患者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60例,全部患者经过胆道镜检查和胆道造影检查确诊为胆结石。按照随机原则将全部6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55.2±4.6)岁,病程3-47个月,平均病程(12.6±2.2)个月,结石直径5-18mm平均直径(12.5±1.6)mm。实验组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0-69岁,平均年龄(56.1±5.2)岁;病程4-48个月,平均病程(11.4±2.5)个月;结石直径4-17mm,平均直径(12.6±1.7)mm。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切开胆囊取石治疗:患者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并选择平卧位,从患者右腹胆区对其皮下组织和皮肤进行逐层分离,让胆道有效暴露,然后将胆道切开,将结石取出。
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并选择平卧位,采取腹壁4孔穿刺法,及时建立人工气腹,对气腹压力进行严格控制,之后将胆道镜和腹腔镜置入,在对患者进行取石时应该要坚持先小后大、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尽可能原位解决以及先软后硬的原则。如果患者结石比较明显,则可以选择取石钳从穿刺孔处将结石进行直接取出;如果结石为泥沙样或者细小样,则应反复冲洗胆道;如果经过冲洗或者挤压不能有效取出结石,则应选择取石网取石。在完成取石后应再次冲洗胆道,保证结石被彻底取完,并让患者胆道保持畅通,选择胆道镜对胆管情况进行认真观察,结合胆总管情况来对T管进行放置。术后患者应禁食禁水,并给予补液、抗感染等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术后患者的T管引流时间为3-4周,拔出T管前应进行造影检查;术后1-2天则可以拔除肝下引流管[4-5]。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临床疗效判断标准为: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彻底消失,生命体征和血象恢复正常,相关检查结果全部转阴;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生命体征和血象基本恢复正常,部分检验结果转阴;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相关检查指标没有变化;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統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 讨论
临床中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能对患者结石进行一次性取出,不会对患者括约肌造成损伤,取石比较彻底和安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患者恢复时间短,住院时间不长,术中需要小切口进行引流管引流,进而让切口感染发生率降低[6]。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能顺利完成手术,让患者的生命健康得以保证,让患者身体更快恢复,手术切口较小,进而让切口感染发生率降低,让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提高临床疗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能有效观察患者腹腔状况,输液清楚,避免损伤周围神经组织。
总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患者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短,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傅聿铭.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68例[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0:55-56.
[2]李巨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108例胆结石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2,11:39+17.
[3]谭开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55例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08:1207-1208.
[4]任志杰.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3,10:158+160.
[5]施兆文.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分析[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4,01:22-23.
[6]吕为良,赵迎威.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10:85-86.
作者简介:王璐(1984年—),男,籍贯 :陕西省汉中市,单位: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科室 :肝胆外科,学历: 硕士,职称:中级 ,主研方向:肝胆外科。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胆结石 临床疗效 并发症
胆结石是临床肝胆外科中的多发病和常见,胆结石发病突然,而且病情比较复杂,病情发作时会导致患者出现剧烈的右腹疼痛,临床治疗胆结石患者后容易残留结石,具有较高的疾病复发率,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2]。传统开腹切开胆囊取石治疗胆结石患者具有较大的创伤,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术后需要较长的时间恢复,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腹腔镜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在胆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3]。我院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患者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60例,全部患者经过胆道镜检查和胆道造影检查确诊为胆结石。按照随机原则将全部6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55.2±4.6)岁,病程3-47个月,平均病程(12.6±2.2)个月,结石直径5-18mm平均直径(12.5±1.6)mm。实验组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0-69岁,平均年龄(56.1±5.2)岁;病程4-48个月,平均病程(11.4±2.5)个月;结石直径4-17mm,平均直径(12.6±1.7)mm。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切开胆囊取石治疗:患者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并选择平卧位,从患者右腹胆区对其皮下组织和皮肤进行逐层分离,让胆道有效暴露,然后将胆道切开,将结石取出。
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并选择平卧位,采取腹壁4孔穿刺法,及时建立人工气腹,对气腹压力进行严格控制,之后将胆道镜和腹腔镜置入,在对患者进行取石时应该要坚持先小后大、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尽可能原位解决以及先软后硬的原则。如果患者结石比较明显,则可以选择取石钳从穿刺孔处将结石进行直接取出;如果结石为泥沙样或者细小样,则应反复冲洗胆道;如果经过冲洗或者挤压不能有效取出结石,则应选择取石网取石。在完成取石后应再次冲洗胆道,保证结石被彻底取完,并让患者胆道保持畅通,选择胆道镜对胆管情况进行认真观察,结合胆总管情况来对T管进行放置。术后患者应禁食禁水,并给予补液、抗感染等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术后患者的T管引流时间为3-4周,拔出T管前应进行造影检查;术后1-2天则可以拔除肝下引流管[4-5]。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临床疗效判断标准为: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彻底消失,生命体征和血象恢复正常,相关检查结果全部转阴;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生命体征和血象基本恢复正常,部分检验结果转阴;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相关检查指标没有变化;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統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 讨论
临床中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能对患者结石进行一次性取出,不会对患者括约肌造成损伤,取石比较彻底和安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患者恢复时间短,住院时间不长,术中需要小切口进行引流管引流,进而让切口感染发生率降低[6]。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能顺利完成手术,让患者的生命健康得以保证,让患者身体更快恢复,手术切口较小,进而让切口感染发生率降低,让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提高临床疗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能有效观察患者腹腔状况,输液清楚,避免损伤周围神经组织。
总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患者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短,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傅聿铭.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68例[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0:55-56.
[2]李巨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108例胆结石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2,11:39+17.
[3]谭开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55例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08:1207-1208.
[4]任志杰.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3,10:158+160.
[5]施兆文.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分析[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4,01:22-23.
[6]吕为良,赵迎威.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10:85-86.
作者简介:王璐(1984年—),男,籍贯 :陕西省汉中市,单位: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科室 :肝胆外科,学历: 硕士,职称:中级 ,主研方向:肝胆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