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七彩语文·中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jc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说:登山望景,喜欢山高谷深,重峦叠嶂。阅读文章,喜欢波澜起伏,云谲波诡,而平铺直叙则是古今作文之大忌。那么,怎样构思才能使文章兴起波澜呢?
  欲扬先抑法
  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有零落,就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的蝉更知知不休的,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一天,在树下拾得一病蝉,透明的翅收敛了,身躯微微颤抖,没有声响。它就是曾在树上知知不休过日子的小东西。那么小,声音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一个夏天罢了!朋友说:知道吗?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里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17年埋在泥土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朋友说: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地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要好好地活过。
  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斜阳里,想起秋风的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一个“烦”字,厌恶之感尽出;“很”字,更让这种厌恶的感情加倍。作者在文章一开头便亮明自己对蝉的态度:厌烦。
  从对蝉的厌烦,到好奇蝉埋土17年,只为活一个夏天的原因,其实作者的感情在这里已经开始发生转变了。考考你,作者对蝉的感情,除了好奇,还有别的吗?
  “哦!”是作者的领悟之叹,其中有作者的惭愧,也有作者的敬佩。至此,作者对蝉的感情态度已经完全逆转。
  作者对蝉从一开始的厌烦,到产生好奇,由顿悟再到敬佩,以感情变化为线索,揭示了蝉“竟响彻一个夏天”的生命意义。欲扬先抑的手法使情节变得波澜起伏,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其他文献
期刊
前情提要:吴越争霸,吴优而越劣。为了国家,越国大夫范蠡把自己心爱的恋人西施献给吴王夫差。吴国剑士剑利术精,越国剑士不敌,而牧羊少女阿青却能轻易地击败吴国八剑士。  阿青喝茶吃饼,很是高兴。范蠡跟她闲谈半天,觉她言语幼稚,于世务全然不懂,终于问道:“阿青姑娘,教你剑术的那位师父是谁?”  阿青睁着一双明澈的大眼,道:“什么剑术?我没有师父啊。”范蠡道:“你用一根竹棒戳瞎了八个坏人的眼睛,这本事就是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