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故事
她坐在最后的位子,靠着墙,一节课就那样毫无表情地望着窗外,似乎成了一尊雕像,似乎教室里谁都不存在,似乎整个世界中只有她一人……
她怎么了?她在想什么呢?今天的她不像我刚认识的样子。
“叮铃铃”,下课了,大家忙着理书包,交作业,打扫卫生……整个教室乱成一团,等我抬头时,她已经不在那儿。
明天得找她谈谈……
“叮铃铃”,电话响了,听筒那头是带着哭腔的家长……挂了电话,我的心揪紧了,一个晚上辗转反侧,不知什么时候那单调的鸟叫声吵醒了我。我急匆匆梳洗后来到学校,她还没来。临近上车时她才踏着铃声随队伍慢慢悠悠地上了车,找了一个座位独自坐在那儿,又是那呆呆地望着窗外的神情。
“吴老师,我拿她一点办法也没有呀……我可怎么办呢……小美一回到家就和我大吵大闹,不断地抱怨:为什么我们把她生得那么黑,同学们都不喜欢她,她恨死我们了……现在自己关着门躲在房间里哭,我怎么叫她,她也不开门。硬要我打电话请假,说明天不去春游了。她怎么了?老师呀,我不知道怎么跟她说。她怎么这样呀……”
昨晚那混乱的电话内容不断地回荡在我耳畔。是呀,小美怎么了?一向默默无闻,让我特别放心的孩子怎么那么不受同学们欢迎呢?春游去,大家都快快乐乐地找伙伴组成小队,她却落了单。我想帮她安排进入一个小队,同学们都吵吵嚷嚷,纷纷反对,并做出祈求上帝不要把她安排在自己小队的动作、神情。大家怎么会那么讨厌她呢?
平日里,她总是安静地坐在那儿写作业;课堂上,她总是静静地倾听着;自由活动时,她总是一人踱步……对呀,很少看见她和同学们聊天,很少看到她笑,她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呢?
从那以后,我更加细心关注她,经常和她聊聊,渐渐走进了她的内心世界。
案例反思
一、学会倾听
学会听学生的倾诉,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对症下药。另一方面,通过倾诉,可以让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释放,使他们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在去春游的车上,我见她一人坐,就自然地坐在了她的旁边,闲聊春游所带食物开始引入到朋友问题。发现她怀有“别人不把我放在眼里,我也没把他们放在眼里”的态度,但神情中分明流露出一丝孤独。她吞吞吐吐竟说不出班上谁可以算得上是她的朋友。后来经过多方了解,同学们不喜欢她正是因为她那漠视的态度和暴躁的脾气,大家也就以惹不起,我躲得起的态度对待她了。渐渐地,大家不和她交流了,她也就独来独往了。在学校,她一直保持着安静,到了家里,任何事情都可能引发她大发雷霆,坏脾气却与日俱增了
不与他人交流,找不到一个倾诉的对象,必然造成心中的郁闷,造成脾气暴躁。我首先得做她的倾听者,让她把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有空时和她闲聊几句,上课时多抽她回答问题,小组讨论时让她负责讨论安排。一天中,她的说话机会多了,与人交流多了,必然闷在内心的气就跑出来了,必然无意中和人进行意见的交换,必然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沟通。
二、学会坚持
家庭教育的问题。现在的家长骨子里望子成龙的愿望非常强烈,但目光却总是盯在孩子的文化成绩上,对孩子其他能力的发展,未能进行有效的培养,甚至不屑一顾,致使孩子感受不到温暖与鼓励,久而久之,自己也给自己扣上了“我真的不如别人”的帽子,影响孩子的潜能发挥和健康成长。
小美在我接班时,曾多次和同学吵架而受到教育,其母亲也多次打来电话要求换座位,希望孩子能和各方面表现都好一点的学生做同桌。一次次的换座位,但吵架事件也一次次的发生,从没停息过,最后母亲提出让孩子一人坐一个位子,我表示不赞成时,其母语气十分强硬而坚持。无奈,我安排她坐在了教室最后。确实,从此她变得很安静,忙碌的工作使我忽略了她,使我忘记更多地关注她了。日月流逝,她却在不知不觉中变化着,变得那么沉默寡言,变得那么郁郁不欢。她那内向的性格、漠视的态度使同学们也渐渐把她淡忘了,忘记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有一位同学,忘记游戏时叫上她,忘记讨论时征求她的意见,忘记……
小美的父母又对自己孩子的能力缺乏明确、清醒的认识,盲目攀比,对孩子提过高的要求,使孩子疲于奔命,精神痛苦。由于目标不切实际,自身力量不足导致的失败,使她愈发自卑、抑郁、苦闷。同时又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而使她的脾气越发暴躁,一到家就会把一天的不如意宣泄而出。
自从那次春游回来,我重新给小美安排了座位,找了一位同桌。孩子毕竟是孩子,没有几天,同桌之间聊上了,小美的话也多了,但小吵小闹也随之而来了。但我坚持相信她需要说话的对象,她需要和她吵架的伙伴来宣泄心中的郁闷,重要的是指导她明白处事方法和怎样与人相处,而不是把她与人隔离。事实证明我对了,她现在变得活泼多了。
静下心来,我很后悔当初没有坚持自己的做法,听取了她母亲的建议,把她安排在一个人的座位上。想起《同桌的你》一歌,不禁感慨:争争吵吵不就是美好的回忆吗?让他们吵去,让他们闹去,这就是童年。
三、学会反省
我们应该经常性地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检讨自己的教育行为。积极思考和探索更科学的教育模式,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在教育中变得更加成熟,显得更加得心应手。
小美的这件事中,我反省自己没有及时发现孩子的变化,反省没有耐心地对待她事前的那一次次的小吵小闹,选择了把孩子隔离的错误做法,反省自己没有把更多的时间、爱心放在中等生身上。他们虽然不是很惹眼,也不刺眼,却是学生中的主体,他们占到了学生数的60%左右。在他们身上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经常互相斗争,有时表现较好,有时表现不佳,不断向两头分化。所以,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认真研究中等生的心理状态及其发展规律,加强对中等生的引导,就能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整体优化的效果。
教育不是一味地批评、教化,而是一种激励、引导和召唤,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心灵的沟通。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学会笑着做老师、蹲着看学生、乐着做朋友,以从容、平和、真诚的心态带给学生爱的感召,帮助他们排解学习、生活中暂时的障碍和困难。永远应该记住:每个学生都是重要的,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健康、快乐、个性的发展吧!
她坐在最后的位子,靠着墙,一节课就那样毫无表情地望着窗外,似乎成了一尊雕像,似乎教室里谁都不存在,似乎整个世界中只有她一人……
她怎么了?她在想什么呢?今天的她不像我刚认识的样子。
“叮铃铃”,下课了,大家忙着理书包,交作业,打扫卫生……整个教室乱成一团,等我抬头时,她已经不在那儿。
明天得找她谈谈……
“叮铃铃”,电话响了,听筒那头是带着哭腔的家长……挂了电话,我的心揪紧了,一个晚上辗转反侧,不知什么时候那单调的鸟叫声吵醒了我。我急匆匆梳洗后来到学校,她还没来。临近上车时她才踏着铃声随队伍慢慢悠悠地上了车,找了一个座位独自坐在那儿,又是那呆呆地望着窗外的神情。
“吴老师,我拿她一点办法也没有呀……我可怎么办呢……小美一回到家就和我大吵大闹,不断地抱怨:为什么我们把她生得那么黑,同学们都不喜欢她,她恨死我们了……现在自己关着门躲在房间里哭,我怎么叫她,她也不开门。硬要我打电话请假,说明天不去春游了。她怎么了?老师呀,我不知道怎么跟她说。她怎么这样呀……”
昨晚那混乱的电话内容不断地回荡在我耳畔。是呀,小美怎么了?一向默默无闻,让我特别放心的孩子怎么那么不受同学们欢迎呢?春游去,大家都快快乐乐地找伙伴组成小队,她却落了单。我想帮她安排进入一个小队,同学们都吵吵嚷嚷,纷纷反对,并做出祈求上帝不要把她安排在自己小队的动作、神情。大家怎么会那么讨厌她呢?
平日里,她总是安静地坐在那儿写作业;课堂上,她总是静静地倾听着;自由活动时,她总是一人踱步……对呀,很少看见她和同学们聊天,很少看到她笑,她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呢?
从那以后,我更加细心关注她,经常和她聊聊,渐渐走进了她的内心世界。
案例反思
一、学会倾听
学会听学生的倾诉,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对症下药。另一方面,通过倾诉,可以让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释放,使他们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在去春游的车上,我见她一人坐,就自然地坐在了她的旁边,闲聊春游所带食物开始引入到朋友问题。发现她怀有“别人不把我放在眼里,我也没把他们放在眼里”的态度,但神情中分明流露出一丝孤独。她吞吞吐吐竟说不出班上谁可以算得上是她的朋友。后来经过多方了解,同学们不喜欢她正是因为她那漠视的态度和暴躁的脾气,大家也就以惹不起,我躲得起的态度对待她了。渐渐地,大家不和她交流了,她也就独来独往了。在学校,她一直保持着安静,到了家里,任何事情都可能引发她大发雷霆,坏脾气却与日俱增了
不与他人交流,找不到一个倾诉的对象,必然造成心中的郁闷,造成脾气暴躁。我首先得做她的倾听者,让她把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有空时和她闲聊几句,上课时多抽她回答问题,小组讨论时让她负责讨论安排。一天中,她的说话机会多了,与人交流多了,必然闷在内心的气就跑出来了,必然无意中和人进行意见的交换,必然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沟通。
二、学会坚持
家庭教育的问题。现在的家长骨子里望子成龙的愿望非常强烈,但目光却总是盯在孩子的文化成绩上,对孩子其他能力的发展,未能进行有效的培养,甚至不屑一顾,致使孩子感受不到温暖与鼓励,久而久之,自己也给自己扣上了“我真的不如别人”的帽子,影响孩子的潜能发挥和健康成长。
小美在我接班时,曾多次和同学吵架而受到教育,其母亲也多次打来电话要求换座位,希望孩子能和各方面表现都好一点的学生做同桌。一次次的换座位,但吵架事件也一次次的发生,从没停息过,最后母亲提出让孩子一人坐一个位子,我表示不赞成时,其母语气十分强硬而坚持。无奈,我安排她坐在了教室最后。确实,从此她变得很安静,忙碌的工作使我忽略了她,使我忘记更多地关注她了。日月流逝,她却在不知不觉中变化着,变得那么沉默寡言,变得那么郁郁不欢。她那内向的性格、漠视的态度使同学们也渐渐把她淡忘了,忘记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有一位同学,忘记游戏时叫上她,忘记讨论时征求她的意见,忘记……
小美的父母又对自己孩子的能力缺乏明确、清醒的认识,盲目攀比,对孩子提过高的要求,使孩子疲于奔命,精神痛苦。由于目标不切实际,自身力量不足导致的失败,使她愈发自卑、抑郁、苦闷。同时又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而使她的脾气越发暴躁,一到家就会把一天的不如意宣泄而出。
自从那次春游回来,我重新给小美安排了座位,找了一位同桌。孩子毕竟是孩子,没有几天,同桌之间聊上了,小美的话也多了,但小吵小闹也随之而来了。但我坚持相信她需要说话的对象,她需要和她吵架的伙伴来宣泄心中的郁闷,重要的是指导她明白处事方法和怎样与人相处,而不是把她与人隔离。事实证明我对了,她现在变得活泼多了。
静下心来,我很后悔当初没有坚持自己的做法,听取了她母亲的建议,把她安排在一个人的座位上。想起《同桌的你》一歌,不禁感慨:争争吵吵不就是美好的回忆吗?让他们吵去,让他们闹去,这就是童年。
三、学会反省
我们应该经常性地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检讨自己的教育行为。积极思考和探索更科学的教育模式,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在教育中变得更加成熟,显得更加得心应手。
小美的这件事中,我反省自己没有及时发现孩子的变化,反省没有耐心地对待她事前的那一次次的小吵小闹,选择了把孩子隔离的错误做法,反省自己没有把更多的时间、爱心放在中等生身上。他们虽然不是很惹眼,也不刺眼,却是学生中的主体,他们占到了学生数的60%左右。在他们身上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经常互相斗争,有时表现较好,有时表现不佳,不断向两头分化。所以,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认真研究中等生的心理状态及其发展规律,加强对中等生的引导,就能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整体优化的效果。
教育不是一味地批评、教化,而是一种激励、引导和召唤,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心灵的沟通。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学会笑着做老师、蹲着看学生、乐着做朋友,以从容、平和、真诚的心态带给学生爱的感召,帮助他们排解学习、生活中暂时的障碍和困难。永远应该记住:每个学生都是重要的,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健康、快乐、个性的发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