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军队装备保障大量地、普遍地利用信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它引发着一场涉及整个军事领域包括装备保障领域在内的革命。要在新时期抢占军队建设的制高点,须深入研究对信息化战争及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装备保障,从而做出有利的判断和决策。为此,本文将从近年来的几场具有信息化战争特征的战争、信息化技术及其它相关技术的发展,对信息化装备保障的模式做了初步探索。
1 网络保障模式
网络保障模式是依靠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网络技术,通过计算机对某种装备保障模块进行控制,同时又建立起指挥、控制、情报、通信、保障一体化的装备保障指挥系统。通过计算机联网,可以实现数千乃至数万里间信息资源的共享。战争实践表明,计算机已成为现代作战装备保障系统的“中枢神经”。在海湾战争中,仅美军在战区就有台计算机同国内计算机联网。用于跟踪与分析敌军实力,制定与演练作战和装备保障方案,汇集与查找资料等。使用计算机的空中监视与控制系统,可以识别多个目标。控制与指挥近千架飞机战斗,这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我军装备要适应这种严峻的挑战,必须积极主动地和国家接轨,总体设计,重点突破,建立适合我军特色的装备保障“信息高速公路”,即数字化保障部队。通过互联网络平时可筹措、采购、供应、管理物资,结算经费战时可以在网上制定保障计划,部署装备保障力量、定下保障决心,组织战时装备保障的指挥与保障实施。即在战区内组成由通信、情报、计算机、战场装备保障数据库以及各种用户终端等组成综合保障信息网络。这个网络能提供声、图、文信息和共同数据库,并能及时反映装备在战场上遂行供、管、修、运等保障的变化图像。
装备保障网络化,不但有利于解决装备保障的指挥控制和协调问题,而且有利于战场装备保障信息共享,有利于装备保障各种保障行动的统一,更加有利于纵横协同与联络,有利于发挥整体保障的优势。
在战场上,装备保障部分队,都可通过装备信息网络接受装备指挥机关的命令、指示等信息,并不断反馈战场上的保障情况,装备保障既可使用本级系统的装备保障力量,又可适时而灵活地调用网络内的其他各种装备保障资源,并能够实施远距离保障每一支部队无论其规模大小、人员多寡,甚至每一个士兵,都拥有整个信息网络内的信息支援和保障支援。未来作战装备保障信息网络,将为装备保障指挥和控制提供这样一种可能性,即信息的实时传输交换,使各级装备保障指挥人员和参谋人员能够在有纵向层次、横向分布、交互作用的矩阵式指挥控制体系中互相启发,互通信息,达成对战场情况和保障任务的共同了解,形成协调一致的保障行动。从而使整个作战和装备保障高度一体化。在装备保障部署高度分散、装备保障高度机动、物资供应繁多、保障方式多样的情况下,装备保障信息联网使装备保障的最高指挥机关能够从客观上对整个战场的保障活动进行协调,控制保障重心,确保保障重点同时,下属各保障板块在共享信息的基础上,能够更加明确地依据总的保障计划,灵活处置本系统的保障情况。
2自由保障模式
所谓自由保障模式就是根据信息化战争具有的全纵深、高立体、全方位、全天候的特点,保障部队在任何情况下,不受任何限制地围绕统一的目标保障部队作战。它具有如下的特点:
一是保障距离不受限制。由于信息化弹药的出现,和远距离投送能力的提高,装备保障不仅可以在近距离,而且可以在远距离、超远距离进行。因此,与世纪工业时代传统的逐级保障、接力保障、拦截保障等层次环节多、控制力弱的模式相比,有明显的不同。世纪信息化战场战略、战役、战术装备保障,三个层次的保障行动正在逐步接近甚至重合到一起,三者之间的界限将日趋模糊。
二是保障空间不受限制。装备保障可在地海面、水下、空中乃至太空立体展开,空中加油和空中机动保障己经成为装备保障的主要方式。
三是保障部队机动的方式不受限制。装备保障不仅能利用高效快速的机动装备保障部队实施战术、战役机动,而且能保障部队实施快速的战略机动。
四是保障不受天候、天时限制。由于现代光电技术装备的普及和应用,使装备保障在夜间和不良天候条件下的保障能力大大提高,各种装备保障装备系统甚至装备保障部分队都将具有很高的全天候、全天时的持续保障能力,保障部队作战将不分昼夜、阴晴雨雪,在整个作战空间高效运转。
五是军兵种保障界限模糊。在未来信息化作战中,近实时的远程精确制导武器和工系统,使传统的陆、海、空作战各自保障的模式連成一个三军都可以实施统一保障的空间。
这种交互保障趋势无疑将对传统的军兵种保障结构造成根本性的冲击,将促使诸军兵种合成装备保障迅速发展,最终导致真正的陆、海、空一体化装备保障部队的形成和出现。
3 精确保障模式
精确保障模式指的是:为使装备保障达到以适当的保障资源耗费与使用获得最佳的时间和空间军事效益的目的。信息化战争条件下,需要和可能的矛盾更加十分突出。长期以来,对于军队装备保障来说,如何做到既保障作战需要,又尽量减少战场过多储备始终是个难题。以往,一般采用在既设战场,根据预定的战略目标、作战可能持续的时间和消耗,以大量储备战争物资的方法解决这一难题。然而,战争的事发地点、战争的进程、时间的长短等又不完全取决于人的主观意志。其结果,如战争没发生在既设战场,不得不临时从各地紧急调运,造成装备保障工作的忙乱、被动如战争进程大大超出预定进程,时间大大延长,又常因储备的物资过少,不得不再次大量调运物资战争时间如果大大缩短,储备的物资过多,致使大量物资堆弃于战场,要么花大力气运出战场,要么丢弃于战场,有时甚至会成为敌方的战利品,造成很大的损失浪费。为此,作战物资的巨大消耗迫使人们去寻求装备保障的新途径。
从总体上说,历史上的战争其主导的保障方式均是来保障部队大规模消耗。这种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为基本特征的工业时代作战装备保障方式,与物资的有限性、短缺性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突出。因而,发展新的保障模式,追求一种新的能量释放形式,同时避免工业时代作战物资高消耗、高浪费问题,则自然地会成为装备保障发展演变的新方向。
4虚拟保障模式
虚拟保障,就是以创造逼真的“模拟合成环境”为主旨的,集计算机技术、图像技术、立体影像和音响技术、传感器技术、显示技术、信息合成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技术及生理学、心理学、认知学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军队,特别是美军,十分重视将虚拟现实技术用于开发分布式交互模拟系统,以使分散的作战单位和保障单位能够同时在一个“综合模拟环境”中进行模拟活动。即以互连网络为基础,把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软、硬件设备及有关人员联系起来,在人工合成的“电子环境”中,形成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互相祸合的、同时共享一个综合虚拟作战和保障环境的、可进行体系对抗的模拟系统。它具有可控性、高效性、经济性、可反复对部队进行训练的模拟特性。
由此可见,这种虚拟现实的技术必将使军队装备保障建设的方法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即由总结过去装备保障实践经验的“经验归纳法”转变到预先设置的虚拟环境中去实践的“虚拟保障法”。
5小结
综上所述,当代战争要保障部队取得胜利,各种保障模式的灵活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自由保障是重要的手段,网络保障是关键的要素,虚拟保障是必要的前提,精确保障是最终的目标。几种装备保障模式,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又相对独立,各有所侧重。根据作战样式的发展变化,有时综合应用,有时分类组合应用,有时单独应用,即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装备保障由于其在过去、现在和将来战争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伴随着科学技术以及作战样式的发展,装备保障模式一直是各国军队孜孜以求的以获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正因为如此,装备保障的模式也不断的随着战争的现代化进程而不断得到改革和创新。
1 网络保障模式
网络保障模式是依靠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网络技术,通过计算机对某种装备保障模块进行控制,同时又建立起指挥、控制、情报、通信、保障一体化的装备保障指挥系统。通过计算机联网,可以实现数千乃至数万里间信息资源的共享。战争实践表明,计算机已成为现代作战装备保障系统的“中枢神经”。在海湾战争中,仅美军在战区就有台计算机同国内计算机联网。用于跟踪与分析敌军实力,制定与演练作战和装备保障方案,汇集与查找资料等。使用计算机的空中监视与控制系统,可以识别多个目标。控制与指挥近千架飞机战斗,这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我军装备要适应这种严峻的挑战,必须积极主动地和国家接轨,总体设计,重点突破,建立适合我军特色的装备保障“信息高速公路”,即数字化保障部队。通过互联网络平时可筹措、采购、供应、管理物资,结算经费战时可以在网上制定保障计划,部署装备保障力量、定下保障决心,组织战时装备保障的指挥与保障实施。即在战区内组成由通信、情报、计算机、战场装备保障数据库以及各种用户终端等组成综合保障信息网络。这个网络能提供声、图、文信息和共同数据库,并能及时反映装备在战场上遂行供、管、修、运等保障的变化图像。
装备保障网络化,不但有利于解决装备保障的指挥控制和协调问题,而且有利于战场装备保障信息共享,有利于装备保障各种保障行动的统一,更加有利于纵横协同与联络,有利于发挥整体保障的优势。
在战场上,装备保障部分队,都可通过装备信息网络接受装备指挥机关的命令、指示等信息,并不断反馈战场上的保障情况,装备保障既可使用本级系统的装备保障力量,又可适时而灵活地调用网络内的其他各种装备保障资源,并能够实施远距离保障每一支部队无论其规模大小、人员多寡,甚至每一个士兵,都拥有整个信息网络内的信息支援和保障支援。未来作战装备保障信息网络,将为装备保障指挥和控制提供这样一种可能性,即信息的实时传输交换,使各级装备保障指挥人员和参谋人员能够在有纵向层次、横向分布、交互作用的矩阵式指挥控制体系中互相启发,互通信息,达成对战场情况和保障任务的共同了解,形成协调一致的保障行动。从而使整个作战和装备保障高度一体化。在装备保障部署高度分散、装备保障高度机动、物资供应繁多、保障方式多样的情况下,装备保障信息联网使装备保障的最高指挥机关能够从客观上对整个战场的保障活动进行协调,控制保障重心,确保保障重点同时,下属各保障板块在共享信息的基础上,能够更加明确地依据总的保障计划,灵活处置本系统的保障情况。
2自由保障模式
所谓自由保障模式就是根据信息化战争具有的全纵深、高立体、全方位、全天候的特点,保障部队在任何情况下,不受任何限制地围绕统一的目标保障部队作战。它具有如下的特点:
一是保障距离不受限制。由于信息化弹药的出现,和远距离投送能力的提高,装备保障不仅可以在近距离,而且可以在远距离、超远距离进行。因此,与世纪工业时代传统的逐级保障、接力保障、拦截保障等层次环节多、控制力弱的模式相比,有明显的不同。世纪信息化战场战略、战役、战术装备保障,三个层次的保障行动正在逐步接近甚至重合到一起,三者之间的界限将日趋模糊。
二是保障空间不受限制。装备保障可在地海面、水下、空中乃至太空立体展开,空中加油和空中机动保障己经成为装备保障的主要方式。
三是保障部队机动的方式不受限制。装备保障不仅能利用高效快速的机动装备保障部队实施战术、战役机动,而且能保障部队实施快速的战略机动。
四是保障不受天候、天时限制。由于现代光电技术装备的普及和应用,使装备保障在夜间和不良天候条件下的保障能力大大提高,各种装备保障装备系统甚至装备保障部分队都将具有很高的全天候、全天时的持续保障能力,保障部队作战将不分昼夜、阴晴雨雪,在整个作战空间高效运转。
五是军兵种保障界限模糊。在未来信息化作战中,近实时的远程精确制导武器和工系统,使传统的陆、海、空作战各自保障的模式連成一个三军都可以实施统一保障的空间。
这种交互保障趋势无疑将对传统的军兵种保障结构造成根本性的冲击,将促使诸军兵种合成装备保障迅速发展,最终导致真正的陆、海、空一体化装备保障部队的形成和出现。
3 精确保障模式
精确保障模式指的是:为使装备保障达到以适当的保障资源耗费与使用获得最佳的时间和空间军事效益的目的。信息化战争条件下,需要和可能的矛盾更加十分突出。长期以来,对于军队装备保障来说,如何做到既保障作战需要,又尽量减少战场过多储备始终是个难题。以往,一般采用在既设战场,根据预定的战略目标、作战可能持续的时间和消耗,以大量储备战争物资的方法解决这一难题。然而,战争的事发地点、战争的进程、时间的长短等又不完全取决于人的主观意志。其结果,如战争没发生在既设战场,不得不临时从各地紧急调运,造成装备保障工作的忙乱、被动如战争进程大大超出预定进程,时间大大延长,又常因储备的物资过少,不得不再次大量调运物资战争时间如果大大缩短,储备的物资过多,致使大量物资堆弃于战场,要么花大力气运出战场,要么丢弃于战场,有时甚至会成为敌方的战利品,造成很大的损失浪费。为此,作战物资的巨大消耗迫使人们去寻求装备保障的新途径。
从总体上说,历史上的战争其主导的保障方式均是来保障部队大规模消耗。这种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为基本特征的工业时代作战装备保障方式,与物资的有限性、短缺性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突出。因而,发展新的保障模式,追求一种新的能量释放形式,同时避免工业时代作战物资高消耗、高浪费问题,则自然地会成为装备保障发展演变的新方向。
4虚拟保障模式
虚拟保障,就是以创造逼真的“模拟合成环境”为主旨的,集计算机技术、图像技术、立体影像和音响技术、传感器技术、显示技术、信息合成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技术及生理学、心理学、认知学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军队,特别是美军,十分重视将虚拟现实技术用于开发分布式交互模拟系统,以使分散的作战单位和保障单位能够同时在一个“综合模拟环境”中进行模拟活动。即以互连网络为基础,把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软、硬件设备及有关人员联系起来,在人工合成的“电子环境”中,形成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互相祸合的、同时共享一个综合虚拟作战和保障环境的、可进行体系对抗的模拟系统。它具有可控性、高效性、经济性、可反复对部队进行训练的模拟特性。
由此可见,这种虚拟现实的技术必将使军队装备保障建设的方法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即由总结过去装备保障实践经验的“经验归纳法”转变到预先设置的虚拟环境中去实践的“虚拟保障法”。
5小结
综上所述,当代战争要保障部队取得胜利,各种保障模式的灵活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自由保障是重要的手段,网络保障是关键的要素,虚拟保障是必要的前提,精确保障是最终的目标。几种装备保障模式,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又相对独立,各有所侧重。根据作战样式的发展变化,有时综合应用,有时分类组合应用,有时单独应用,即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装备保障由于其在过去、现在和将来战争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伴随着科学技术以及作战样式的发展,装备保障模式一直是各国军队孜孜以求的以获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正因为如此,装备保障的模式也不断的随着战争的现代化进程而不断得到改革和创新。